登岳阳楼杜甫原文及翻译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1

《登岳阳楼》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昊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翻译:

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昊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l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注释: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临洞庭湖。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无一字:音讯全无。字:这里指书信。

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

凭轩:靠着窗户;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作者介绍:

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


#亢金逸# 杜甫的《登岳阳楼》的翻译
(13452643435):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整个天空全映在湖面上.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封信,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随自己.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亢金逸# 登岳阳楼的翻译
(13452643435):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整个天空全映在湖面上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封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随自己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亢金逸# 翻译,登岳阳楼,杜甫的 -
(13452643435): 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的东面长江的西面,(因为无风)楼阁上的帷幔静止不动,夕阳缓慢地下沉. 登上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黄昏时湖山之下.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斑白,望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亢金逸# 谁有杜甫登岳阳楼的翻译啊
(13452643435):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解】: 1、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2、乾坤:指日、月. 3、戎马:指战争. 4、关...

#亢金逸# 登岳阳楼原文!
(13452643435):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亢金逸# 登岳阳楼(其一)翻译哪里有?
(13452643435): 登岳阳楼 其一 翻译 杜甫《登岳阳楼》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这年冬天,杜甫从公安到了岳阳,这首诗就是登岳阳楼后所作.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

#亢金逸# 陈与义的《登岳阳楼》的翻译! -
(13452643435): 杜甫《登岳阳楼》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亢金逸# 登岳阳楼 翻译 -
(13452643435): 翻译: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