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一道也不会!!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不会,我该怎样办?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常考的7类题型,希望能帮助到孩子和各位家长!

题型一:打折销售问题







答案:400元

题型二:工程与行程问题




答案:4小时


题型三:储蓄问题





答案:(1)800(1+p%)

(2)B

题型四:日历方程问题







答案:(1)7 , 14 , 21 不能

(2)16,17,23,24

题型五:图表题







答案:20

题型六:面积问题







答案:738

题型七:数字问题



答案:71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没掌握到学习方法。



把定理、公式都记住,勤思好问,多做几道题,不就行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有的同学把书上的黑体字都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可就是不会用;有的同学不重视知识、方法的产生过程,死记结论,生搬硬套;有的同学眼高手低,“想”和“说”都没问题,一到“写”和“算”,就漏洞百出,错误连篇;有的同学懒得做题,觉得做题太辛苦,太枯燥,负担太重;也有的同学题做了不少,辅导书也看了不少,成绩就是上不去,还有的同学复习不得力,学一段、丢一段。
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学习态度问题:有的同学在学习上态度暧昧,说不清楚是进取还是退缩,是坚持还是放弃,是维持还是改进,他们勤奋学习的决心经常动摇,投入学习的精力也非常有限,思维通常也是被动的、浅层的和粗放的,学习成绩也总是徘徊不前。反之,有的同学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力强劲,他们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刻苦钻研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他们总是想方设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主动向同学、老师求教,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和创造学习条件的能力。二是学习方法问题:有的同学根本就不琢磨学习方法,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上课记笔记,下课写作业,机械应付,效果平平;有的同学今天试这种方法、明天试那种方法,“病急乱投医”,从不认真领会学习方法的实质,更不会将多种学习方法融入自己的日常学习环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多的同学对学习方法存在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比如,什么叫“会了”?是“听懂了”还是“能写了”,或者是“会讲了”?这种带有评价性的体验,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差异是非常大的,这种差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效果。
由此可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两大基石。这两大基石的形成又离不开平时的数学学习实践,下面就几个数学学习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谈一谈如何学好数学。

一、数学运算
运算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初中阶段是培养数学运算能力的黄金时期,初中代数的主要内容都和运算有关,如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分式的运算、根式的运算和解方程。初中运算能力不过关,会直接影响高中数学的学习:从目前的数学评价来说,运算准确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运算屡屡出错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从个性品质上说,运算能力差的同学往往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眼高手低,从而阻碍了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从学生试卷的自我分析上看,会做而做错的题不在少数,且出错之处大部分是运算错误,并且是一些极其简单的小运算,如71-19=68,(3+3)2=81等,错误虽小,但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让一句“马虎”掩盖了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运算出错的具体原因,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面对复杂运算的时候,常常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情绪稳定,算理明确,过程合理,速度均匀,结果准确;
②要自信,争取一次做对;慢一点,想清楚再写;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纸上也要写清楚。

二、数学基础知识
理解和记忆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什么是理解?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话去解释事物的意义,同一个数学概念,在不同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所以理解是个体对外部或内部信息进行主动的再加工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理解的标准是“准确”、“简单”和“全面”。“准确”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简单”就是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全面”则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重不漏。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表述;二是知识的引申及其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
★什么是记忆?
一般地说,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借助关键词或提示语尝试回忆的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看到“抛物线”三个字,你就会想到: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标准方程是什么?抛物线有几个方面的性质?关于抛物线有哪些典型的数学问题?不妨先写下所想到的内容,再去查找、对照,这样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另外,在数学学习中,要把记忆和推理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三角函数一章中,所有的公式都是以三角函数定义和加法定理为基础的,如果能在记忆公式的同时,掌握推导公式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防止遗忘。
总之,分阶段地整理数学基础知识,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可以极大地促进数学的学习。

三、数学解题
学数学没有捷径可走,保证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
1、如何保证数量?
① 选准一本与教材同步的辅导书或练习册。
② 做完一节的全部练习后,对照答案进行批改。千万别做一道对一道的答案,因为这样会造成思维中断和对答案的依赖心理;先易后难,遇到不会的题一定要先跳过去,以平稳的速度过一遍所有题目,先彻底解决会做的题;不会的题过多时,千万别急躁、泄气,其实你认为困难的题,对其他人来讲也是如此,只不过需要点时间和耐心;对于例题,有两种处理方式:“先做后看”与“先看后测”。
③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题,与同学、老师交流,并把心得记在自习本上。
④每天保证1小时左右的练习时间。
2、如何保证质量?
①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学会“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题意,注意对整个问题的转译,深化对题中某个条件的认识;看看与哪些数学基础知识相联系,有没有出现一些新的功能或用途?再现思维活动经过,分析想法的产生及错因的由来,要求用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地叙述自己的做题经过和感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元归一。
②落实:不仅要落实思维过程,而且要落实解答过程。
③复习:“温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较“经典”的题重做几遍,把做错的题当作一面“镜子”进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种高效率的、针对性较强的学习方法。

四、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与哲学思想的融合是学好数学的高层次要求。比如,数学思维方法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有其对立面,并且两者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转换、相互补充,如直觉与逻辑,发散与定向、宏观与微观、顺向与逆向等等,如果我们能够在一种方法受阻的情况下自觉地转向与其对立的另一种方法,或许就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比如,在一些数列问题中,求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除了演绎推理外,还可用归纳推理。应该说,领悟数学思维中的哲学思想和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数学思维,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方法。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扎扎实实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学会聪明地做题,并且能够站到哲学的高度去反思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我们就一定能早日进入数学学习的自由王国。

很多人在考试时总考不出自己的实际水平,拿不到理想的分数,究其原因,就是心理素质不过硬,考试时过于紧张的缘故,还有就是把考试的分数看得太重,所以才会导致考试失利,你要学会换一种方式来考虑问题,你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人们常说,考试考得三分是水平,七分是心理,过于地追求往往就会失去,就是这个缘故;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即把考试当成一般的作业,理清自己的思路,认真对付每一道题,你就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你要学会超越自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心里不要总想着分数、总想着名次;只要我这次考试的成绩比我上一次考试的成绩有所提高,哪怕是只高一分,那我也是超越了自我;这也就是说,不与别人比成绩,就与自己比,这样你的心态就会平和许多,就会感到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学习与考试时就会感到轻松自如的;你试着按照这种方式来调整自己,你就会发现,在不经意中,你的成绩就会提高许多;
这就是我的经验之谈,妈妈教给我的道理,使我顺利地度过了中学阶段,也使我的成绩从高一班上的30多名到高三时就进入了年级的前10名,并且没有感到丝毫的压力,学得很轻松自如,你不妨也试一试,但愿我的经验能使你的压力有所减轻、成绩有所提高,那我也就感到欣慰了;最祝你学习进步!

一道初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关于行程问题的,不全部答出来也可以给分!~

你这些题用一元一次的话不好做呢。
1、解:设小明早上出发的时间为x点,列出方程得:8*(12-x)=12*(10-x)
解得x=6。即小明6点从家里出发。
由题意得,小明家到公园的距离y=8*(12-x)=48千米
要想在11点到达,行驶速度=48/(11-x)=9.5 千米/小时

2、解:设火车长度为x,速度为y,由题意得:
1200+x=50*y·············①

1200-x=30*y·············②
由①②解得x=300 m,y=30 m/s。
3、第3题题目不完整,没有说明同向跑是往哪个方向跑。不过题目的意思应该是乙去追甲,按照乙去追甲解:设经过x秒他们第一次相遇,第一次相遇后到第二次相遇的时间间隔为y。那么他们两次相遇的时间是x+y。
由题意得:第一次相遇时,6x+6=7x,解得x=6
第二次相遇时,6y+300=7y,解得y=300
所以他们第二次相遇时的时间为300+6=306 s
································································
第三题如果是反向跑的话,第一次相遇,6x+300=7x+6,x=294,
第二次相遇,6y+300=7y,y=300,
两次相遇时间为294+300=594

不要怕嘛
一元一次的应用题应该是属于小学知识,是教简单的知识,不用太紧张
你多看课本,理解一下课本的意思,然后可以去问一下老师,积累生活经验,积累做题技巧,多做题多练
这类应用题的核心就是将现实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代数表达解方程即可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也不高


#百建世# 我女儿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老是我女儿,一次一方程应用题老是学不会怎么办呢 -
(13938593151): 1.应用题首先找数量关系式2.把求的量设为未知数3.主要就是理解题意,找到关系式,带入已知讲便列出方程了

#百建世# 怎么理解初一人教版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一到难一点的我就不会,怎么办? - 作业帮
(13938593151):[答案] 我也是,一样也不会.同类啊.上课认真听吧,然后回家的话题目不会做先思考实在不会问家长或上网查,但是查好一定要自己琢磨琢磨到会了才可以,不然你是不会进步的.

#百建世#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式子怎么列,我就是不会列. - 作业帮
(13938593151):[答案] 应用题方程解的过程:设X(问题是什么就设什么)列方程解方程(注:在解之前,开头已有'解'了,就不用写'解'了最后X=?我给你举例子:6个易拉罐,9个饮料瓶,每个价钱都一样,共1.5元,每个多少钱?这不有6个易拉罐,9个...

#百建世#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怎样找等量关系现在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后,做应用题时不会找等量关系,好多题都不会做,请帮忙做这种应用题时的技巧,让我能够学... - 作业帮
(13938593151):[答案] 数量关系式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 数÷份数=每份数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

#百建世# 初一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实际应用题老是不会做,这是为什么? -
(13938593151): 年级新生对一元一次方程中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技巧最难掌握的是哪个步骤? 你的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关于解题的难易程度,是根据每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强弱有关,根本没有最难掌握的步骤.一般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中...

#百建世#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怎么也入不了门,怎么办 -
(13938593151):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可以认为只存在两种量,一种是已知量,还有就是未知量.通常一元一次方程会给出部分关系,比如A比B多3,花的钱相等之类的,这类信息通常都可以作为x或者等量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A、B同方向运动,A速度20...

#百建世# 求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高手!!!帮我看下这几道.没学好,不会啊 -
(13938593151): 1、解:设每条船划桨的有x人,则(X+1+1)*15=330,则X=20人2、解:经过x个月后,两厂库存钢材相等 则100-15*X=82-9*X,则X=3个月3、解:设这间会议室共有座位排数为X,则12X+11=14*(X-1)+1 则X=124、解:设甲工程队一共做了X...

#百建世#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要考试,还不会啊....!)关于一元一次方程
(13938593151): 例: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 根据例题分析,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仔细审题,透彻...

#百建世# 请帮我找几道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有难度一点,但也不要太高了,记得留给答案,谢谢啦o(∩ - ∩)o - 作业帮
(13938593151):[答案] 1.甲乙两牧童在同下放羊,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的羊就是你的2倍了.”乙回答说:“最好还是把你的羊给我一只,这样我们的羊就一样多了.”问牧童各有多少只羊? 设甲有x只,乙有x-2只 由题意得:x+1=2(x-2-1) x=2x-4-2-1 x-2x=-7 ...

#百建世# 数学初一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我一点都不会
(13938593151): 先把需要求解的未知数设为X,再根据题意列出等式. 解题方法: 一、合并同类项 1...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二、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