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原文及翻译注释蒲松龄一句一译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促织原文及翻译注释蒲松龄一句一译如下:

原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译文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赌博,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一直供应。

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公差。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促织的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

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康熙元年1662年,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此后屡有增补。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该书还有少量补作。





~


#迟万背# 古诗《夜书所见》中促织是什么意思 -
(15919495725): 古诗《夜书所见》中促织是蟋蟀,俗称:蛐蛐.

#迟万背# 促织的译文,急 -
(15919495725):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

#迟万背# 促织选自文言( )小说集( ) -
(15919495725): 《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 留仙), 又字剑臣,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http://baike.baidu.com/view/7721.htm

#迟万背# 英语翻译1.《聊斋志异·促织》“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2.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以上两句古文怎么翻... - 作业帮
(15919495725):[答案] 1. 杨宪益、戴乃迭译文 "The Cricket" The governor also rewarded Cheng so handsomely that within a few years he owned vast estates, whole streets of houses and countless flocks and herds. 2. Tears trickled down Xiang Yu's face. His associates, ...

#迟万背# 英语翻译(《促织》) - 作业帮
(15919495725):[答案] 我来译一下: 急忙追它,转过墙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 这是蒲松龄[促织]中的一句.

#迟万背# 《促织》蒲松龄的所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与词类活用 - 作业帮
(15919495725):[答案] 一、一词多义 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 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 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 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②径进以啄(动词,前...

#迟万背# 只有儿童挑促织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15919495725): 《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

#迟万背# <<促织>>中的文言文知识点 -
(15919495725): :《促织》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比:宰严限追比(追征) 4、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比) 5、造:径造庐访成(到) 6、固、强:少年固强...

#迟万背# 求蒲松龄的《促织》题目是什么意思.
(15919495725): 促织是一种昆虫,也就是我们日常叫的蟋蟀.而蒲松龄的这一篇故事就是围绕斗蟋蟀来展开的.

#迟万背# 【高一语文】促织翻译,要简洁一点 - 作业帮
(15919495725):[答案] 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老天要用这酬报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就连抚臣、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听说'一人得道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