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的竞赛题(40道) 求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竞赛试题及答案,急,适合赠财富值。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2.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 )
A.引起头骨、颌骨振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B.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C.产生超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D.产生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3.如图1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的长度逐渐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4.2004年6月8日13时左右在南通市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阳光下人的影子
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人在湖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D.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6.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
A.造型美观 B.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7.一束光线与水面成锐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α,反射角为β,折射角为γ,则( )
A.α>β>γ B.α=β>γ C.α=β<γ D.α<β<γ
8.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cm,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
9.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3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10.如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11.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1)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2)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12.如图5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旋转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16 18:5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3.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
14.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人们用_________来划分噪声的等级.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__________大.
15.学生小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了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翅膀的________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小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小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__________.
16.如图6所示,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这里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
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__________和蓝光.
18.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__不同. 19.如图7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
20.很多厂商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8所示的广告图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它违背了光的___________.
21.AIM-9型响尾蛇导弹是由美国海军武器研制中心研制开发的一种超音速红外制导机载空对空导弹,其红外制导弹头能使导弹自动追寻敌机尾气,从而达到自动寻找目标的目的,红外制导器件比其他制导系统低格便宜成本低,无论白天黑夜均可使用,在电子干扰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因此红外制导器件有三个显著的优点:①价格低廉、____________低;②能全天候作战;③抗__________能力强.
22.如图9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为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__________度,MN的__________侧是空气(选填“左”或“右”).
2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4.如图10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的眼睛(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5.如图11所示,A'B'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是主光轴.请在图11中大致的位置上画出凸透镜和焦点F.
26.请在图12的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27.在一个干枯的进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13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13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后的大致范围.

1. 下列四种情况中,速度大小最接近20米/秒的是 ( B )(A)员工上下班骑自行车的速度 (B)内环线高架快车道的限速(C)沪宁高速公路快车道的限速 (D)磁悬浮列车正常行驶的速度2. 建筑工地需要长1.0米,宽0.5米,高0.3米的花岗岩350块,现用一辆载重量为5吨的卡车去加工厂运回,则共需要运几次方可运完 ( C )(A)28 (B)29 (C)30 (D)313. 实验室测量油膜分子的大小:取待测油1毫升,滴入容量瓶中,再向容量瓶中倒入某有机溶剂直至总体积达到500毫升。用滴定管取1/25毫升滴入水槽中。由于该有机溶剂与水的结合力远大于油,故水面最终留下了一层油膜,测出其面积约500厘米2,则该油膜分子的直径约为 ( A )(A)1.6×10—9米 (B)1.6×10—10米(C)3.2×10—9米 (D)3.2×10—10米4. 图2如图2所示一位魔术师现场表演“点燃手指”的魔术,有以下三步过程(1)手指在酒精中浸一下;(2)手指在水中浸一下;(3)“点燃”手指。请判断下列哪组操作顺序是最合理的 ( C )(A)(1)(2)(3) (B)(1)(3)(2)(C)(2)(1)(3) (D)(2)(3)(1)5. 图3室温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用密封细管相连,右边烧瓶内装满水,左边烧瓶内充满空气,如图3所示。现将装置浸没在热水中,则气、液界面O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 B )(A)向右 (B)向左 (C)不动 (D)无法确定6. 在油锅倒入一份醋和两份油,进行加热,不一会儿,锅里的油和醋就会上下翻滚,此时,一位表演者将手放入锅内,却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 ( D )(A)表演者长期练功,能够忍受沸油的高温(B)醋能在手的表面产生保护层,避免表演者被烫伤(C)由于对流,醋能很快将沸油的温度降低(D)虽然锅里的油和醋上下翻滚,但沸腾的只是醋而不是油7. 下列各种现象中,能说明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就越快的是 ( D )(A)把木材放在烘房里要比放在露天里干得快(B)晴天把洗好的衣服凉出来要比在阴天的时候干得快(C)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D)洗脸后将毛巾挂在毛巾架上要比把毛巾团放在脸盆内要干得快8. 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图4(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9. 如图4所示,P字形发光物经透镜L在毛玻璃光屏M上成一实像,观察者处于E处,他看到屏M上的像的形状为 ( C )(A)q (B)p(C)d (D)b10. 图5图5是一个半径为10厘米的均匀透明球,一束光由球面A点射入,从球面B点射出,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30°,已知入射光线与半径0A的夹角为75°,则该光线在球内传播的路径长度为 (A )(A)10厘米 (B)10 厘米(C)10 厘米 (D)20厘米11. 五官科医生给病人检查耳道时,戴一个中间有小孔的镜子,这种镜子是 ( B )(A)凸面镜,作用是增大照射范围 (B)凹面镜,作用是会聚光线(C)凹透镜,作用是发散光线 (D)凸透镜,作用是形成虚象12. 在某次青少年“机器人”展示活动中,甲、乙、丙三个智能机器人在周长为20米的圆形轨道上进行速度测试活动。它们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甲率先跑完5圈,此时乙正好落后甲半圈;当乙也跑完5圈时,丙恰好也落后乙半圈。假设甲、乙、丙沿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均保持不变,按照大赛的要求,三个机器人都要跑完50圈,那么当甲完成任务时,丙还要跑多少圈 ( B )(A)9圈 (B)9.5圈 (C)10圈 (D)10.5圈13. 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米,且距离墙壁均为68米,如图11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 B ) (A)0.1秒 (B)0.2秒 (C)0.3秒 (D)0.4秒14. 如图17所示,两平面镜夹角为60°,op为角平分线,某人站在p点,则平面镜M内此人所成的像的个数是 ( A )(A)2个 (B)3个 (C)5个 (D)6个15. 上题中,此人以速度V向o点运动时,他在M镜中的像会以一定的速度“靠近他”,则其中最快靠近速度和最慢靠近速度之比为( A ) (A)2:1 (B)2: (C) :1 (D) :116. 图18如图18所示,主光轴上有一点光源,在透镜的另一侧有一光屏。光屏、点光源离开透镜的距离均等于d,点光源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现让光屏稍微靠近凸透镜,光斑的面积会减小,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判断(D ) (A)d一定小于f(B)d一定大于2f(C)d一定大于f,小于2f(D)d可能大于2f,也可能小于f17. 图19如图19所示,某房间水平地面上有一点光源S,距离点光源为L的地面上,放有一边长为L且不透光的立方体物块,并且正好挡住了房间内某同学的视线。该同学只好通过安置在天花板上的平面镜来观察光源的像,则平面镜离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 B )(A)4L/3 (B)3L/2 (C)5L/3 (D)2L18. 两名同学在周长为100米的圆形冰面上一起进行溜冰活动,活动规则如下:两人必须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圆形跑道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由于两人出发速度不同,速度快的同学超出一圈追上速度慢的同学时向前推一把,于是双方正好“互换速度”;原先速度慢的同学由于速度变快,从而会超出后面的同学一圈,此时也向前推一把,双方再次“互换速度”……如此循环下去,当双方都完成了活动规定要滑的圈数时,最后到达终点的同学所用的时间将记为该组的成绩。假设这两名同学的出发速度分别为10米/秒和12.5米/秒,并且规定每人都要完成2500米,则该组同学的成绩为 ( B )(A)225秒 (B)224秒 (C)222秒 (D)220秒19. 已知水流速度恒定为v1,一艘船顺流行驶,船相对水的速度为v2。某时,船上有一人迅速跳上摩托艇,向岸边驶去,摩托艇的艇身始终垂直与对岸,摩托艇相对水的速度为v3,经过3分钟到达岸边后,马上改变摩托艇的方向向船追去,摩托艇相对水的速度仍然保持v3不变。已知V1:V2:V3=1:2:4,不考虑人跳上摩托艇、摩托艇启动以及掉转艇身所浪费的时间,则此人从岸边追上船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 C )(A)3分钟 (B)4分钟 (C)5分钟 (D)6分钟20. 将质量为m0的一小杯热水倒入盛有质量为m的冷水的保温容器中,使得冷水温度升高了3℃,然后又向保温容器中倒入一小杯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水温又上升了2.8℃。不计热量的损失,则可判断 ( A )(A)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87℃,m0:m=1:28(B)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69℃,m0:m=1:32(C)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54℃,m0:m=1:24(D)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48℃,m0:m=1:2021. 如图25所示,平面镜和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并处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处,在凸透镜另一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点光源S。现将平面镜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下述结论中错误的是( C )(A)平面镜在移动过程中,最多只能成两个实像(B)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只成一个实像(C)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只成一个虚像图25(D)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既成一个实像,又成一个虚像22. 把一滴水银滴在玻璃板上,这滴水银大致可看成(A )(A)凸面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23. 一束光从真空入射到某一透明物质的表面上后,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如果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180°),那么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C )(B)一定小于180°-α; (B)一定等于180°-α;(C)一定大于180°-α; (D)一定大于(180°-α)/2。24. 以下措施中,无法使气体液化的是( D )(A)使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 (B)增大气体压强并降低气体温度;(C)使气体压强增大到足够大; (D)减小气体压强并升高气体温度。25. 在海拔2000米的高山上烧开水,结果( A )(A)水容易烧开,因为沸点降低; (B)水不容易烧开,因为沸点降低;(C)水容易烧开,因为沸点升高; (D)水不容易烧开,因为沸点升高。1.衣柜放置樟脑球的最佳位置,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 (A )  A.上层   B. 下层   C. 中层   D. 都一样2.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 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3.彩色电视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3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3种基本色光是 (D ).  A.红、橙、黄   B.黄、绿、蓝  C.橙、靛、紫   D.绿、红、蓝4.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想凭借声音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 B )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音调较低 D.响度较小5.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D ).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6.皮鞋上擦过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 B)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空皮革表面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鞋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好,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7.某人站在商场用光滑金属包装的圆柱子前面,看到圆柱子里自己的像,则像和人相比较(D )  A.变胖了,变高了   B.变瘦了,变高了  C. 变胖了,高度不变   D.变瘦了,高度不变8.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C ).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大凉   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9.蝴蝶每秒钟振翅5-6次,蜜蜂每秒钟振翅300-400次。当它们从你身边飞过时,凭听觉 (B )  A.能感觉到蝴蝶飞过   B.能感觉到蜜蜂飞过  C.都能感觉到它们飞过   D. 都不能感觉到它们飞过10.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C ]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1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0个),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D ]A.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B.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C.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1,D.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10个垫圈的质量M10。12.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min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min,那么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 C)A. 2min B. 1min C. min D. 0.5min13.一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行驶时速度为v1,逆水行驶时速度为v2,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 D )A. B. C. D. 14.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D.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 15.从地面上看,通信用的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不动的。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B )A. 24小时; B. 23小时56分; C. 24小时4分; D. 24小时56分。

急需八年级下人教版物理题40道,求帮助!!!~

初中数学初中物理初中化学高中数学 首页中考专题九年级上九年级下八年级上八年级下菁优网首页初中物理 2010年9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收藏试卷下载试卷试卷分析显示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显示解析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A、B、C、D、 显示解析 3、某同学五次测一块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2.12cm,2.14cm,2.15cm,2.13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  ) A、2.135cmB、2.14cmC、2.13cmD、2.15cm 显示解析 4、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65mB、1.75mC、1.85mD、1.95m 显示解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越好B、用分度值不同的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相同的C、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D、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估计的数字越多越好 显示解析 6、我国自1984年4月8日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以来,已经陆续发射了多颗这类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虽然绕地心运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那么,它绕地心转动一周需要的时间为(  ) A、1天B、30天C、120天D、365天 显示解析 7、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 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 显示解析 8、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  ) A、60sB、50sC、40sD、20s 显示解析 9、正在建设的成渝城际高速铁路全长为306km,计划2013年底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将会给沿途经过的资阳、内江、永川等市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其中内江至成都的里程约为135km.若通车后某列火车当日早上到内江后,从内江开往成都的启程、到站时刻如图所示,则这列火车从内江到成都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8:308:57启程时刻到站时刻A、120km/hB、300km/hC、200km/hD、350km/h 显示解析 10、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显示解析 1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出租车专用发票.则出租车在该段路程行驶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1.2km/hB、120km/hC、12m/sD、20m/s 显示解析 12、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显示解析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满分28分)
13、小强同学在做了一些测量后忘了在记录数据后面标明单位,请你帮他补上.某同学的身高是15.8 ;一张纸的厚度约47 . 显示解析 14、单位换算:5×105nm= mm;5m/s= km/h. 显示解析 15、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t3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为参照物的. 显示解析 16、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 m/s.在运动过程中,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骑车者是 的. 显示解析 17、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若通过相同的路程,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 . 显示解析 18、沪蓉西高速恩施段建成通车后,小强一家驾车外出旅游.汽车即将进入某隧道时,小强从隧道入口上方的标示牌得知隧道全长12km,兴奋的小强特意观察了汽车速度计,如图所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m/s.如果保持这个车速通过此隧道,则需时间为 min.VIP显示解析 19、如表所示,是北京至上海的T13次特快列车时刻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是 h,其平均速度是 km/h. 显示解析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6分)
20、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纽扣的直径是 cm. 显示解析 21、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
(2 )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 .
(3)如图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显示解析 22、体育课上老师安排男女同学分组打篮球,小华发现男女同学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与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
于是,小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球的型号下落高度/cm地面材料反弹高度/cm1#7120木质802#7120水泥903#7150水泥1104#6120木质80(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 、 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2)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 有关;与 无关. 显示解析 23、2010年暑假,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他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在经过如图所示的公路交通“标志牌”时,小明马上根据“标志牌”上的18km和40的物理意义,算出了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上桥的最短时间,请你将小明的运算过程展示出来.
(2)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上为了避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交通部门在公路边竖立了距离“确认牌”.从“确认牌”开始,沿路边分别竖立了50m、100m、200m的“标志牌”.小明为了估测所乘汽车的速度,于是他用秒表测出了汽车从“确认牌”到200m的“标志牌”所用的时间为5s,则他所乘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如果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要求最低限速为60km/h,最高限速为120km/h,那么,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显示解析 24、在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则:
(1)当北京测控站发射速度为3×105km/s的电磁波到达月球后,经过2.56s接收到反射回测控站的电磁波信号.则地球到月球的直线距离是多少km?
(2)如图所示,是某监测系统每隔2s拍摄到的关于火箭刚离开地面时作直线运动的一张照片,如果火箭的总长度为42m.那么,火箭在从A位置到B位置的位置的过程中,火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显示解析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课时
  一、 复习引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各种物体的共振现象及其应用是中国人在声学上大量发现之一。课本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
  二、 基础练习
  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⒊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⒋乐音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⒌噪声减弱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_,在传播过程中减弱_,在耳朵处减弱_。
  三、复习过程: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边讲基础边穿插基础题目练习):
  1、 声音的产生:
  A、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
  B、 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C、 也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的巨大的涛声。
  D、 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号。
  2、 声音的传播
  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较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优劣)
  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
  3.人听到声音的条件:A.声源在振动发声.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C.听觉器官完好.
  教师简要讲述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第二课时
  一、复习过程
  声音的三个特性:
  A、 音调:声音的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问题。
  ①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 (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
  ②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③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
  ④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其他动物可以听到超声波、次声波。
  B、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它由物体的振幅决定。
  教师比较频率和振幅的不同。
  C.音色:某种声音所独具的特质。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黑夜、人们都能区分,就是它们的音色不同之使然。
  第三课时
  一、复习过程
  学习本章要求能常识性地了解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
  1.噪声:
  ①物理定义: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②环保角度上的概念:影响人们学习、休息、工作、谈话的声音。
  ③噪声强弱的表示:用分贝(dB)表示。教师讲一讲保证工作、学习的声强级、保护人听力的声强级等知识。
  ④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实施。
  声的利用:
  ①声音中含有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②回声:回声定位
  ③声音中含有能量:超声波除结石,城市噪声中声能的开发(研究中)。
  第二章 光现象
  第一课时
  一、 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应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还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
  二、基础练习
  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太阳、烛焰。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我国古代墨经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 小孔成像实验,并明确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
  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三、复习过程
  (1)、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应用: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
  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第二课时
  二、基础练习
  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 、 。
  2.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则反射角是60°。若将镜面转动,使入射角成40°,此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0°。
  3.平行光射到物体表面,能发生反射现象。由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们通常把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光线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三、复习过程
  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要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因果关系。回答问题时,不要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中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r=∠i。还要注意到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即使在发生漫反射时,每一条光线还是遵守反射定律的。
  第三课时
  二、基础练习
  1.平行光射到物体表面,能发生反射现象。由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们通常把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光线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是正立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3.球面镜分凹镜和凸镜两种,凹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使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凸镜能使光线发散。
  三、复习过程
  (1)平面镜:
  1、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大小相等
  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对 称
  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4、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5、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
  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第四课时
  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也是光现象,讲述的是折射现象和物体的颜色的初步知识,是选学内容。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是理解透镜作用的基础,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4、光源发生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现象时,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
  时,它们的光路图如右图所示,其中 NN’是界面,
  右侧是玻璃,BO是入射光线,OC是反射光线,OA
  是折射光线。
  四、复习过程
  (1)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2)从实验知道,太阳发出的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纸屏上形成彩色光带,叫做光谱。彩色光带的颜色按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表明,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通过棱镜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复色光分解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关于物体的颜色,要知道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关于色光的混合,要知道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色光束。
  关于颜料的混合,要知道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颜色来。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f2f 幻灯机
  uu 放大镜
  1、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显现出来,叫做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上面的原理制作的。
  2、在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
  实验表明,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用来观察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第二课时
  (4)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
  3.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4.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应用。
  5.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6.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这一章主要内容有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方面的热现象。这些热现象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因此,在讲授本章各种热现象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并组织学生动手做好海波的熔化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同时教师要做好碘升华等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基础练习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
  2.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3.常用温度计最小刻度是1℃;医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从35℃到42℃;最小刻度是0.1℃摄氏度。
  4.温度计要能正确使用,使用前首先要搞清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它测水的温度时,要注意:(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 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水中,观察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5.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反之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
  6.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只有对晶体来说熔化和凝固都有固定的温度,称为熔点和凝固点。
  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称为汽化,而从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8.沸腾与蒸发的不同点是: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它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
  9.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的就越快。
  10.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可以液化;在常温下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石油液化。
  1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而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称为凝华。
  三、复习过程
  (1)、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 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 用液 体 水 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由一
  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1).熔化:
  1.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
  2. 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 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都是晶体。
  松香、玻璃、蜂蜡、沥青都是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还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而且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4. 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
  5. 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6. 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0C。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0C时,
  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C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 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7. 熔化吸热的应用: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2).凝固:
  1. 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 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2. 凝固规律:
  ①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3. 晶体凝固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4. 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物质不但可以发生固态、液态间的相互转化,还可以在液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
  二、复习过程
  (3).汽化:
  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1. 沸腾:
  ⑴沸腾现象:例-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⑵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⑶液体沸腾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⑷有关沸点知识:
  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0C,固态氧的熔点是-2180C。-1820C时,氧为气态。-1840C时,氧为液态。-2190C时,氧为固态。-1830C氧是液态、气态或气液共存都可以。

  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水沸腾时,保持在1000C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
  ③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0C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酒精汽化成了蒸气。酒精沸点为780C,高于780C时为气态)
  2. 蒸发:
  ⑴蒸发现象:
  ① 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 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
  ⑵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②一杯400C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400C。(蒸发要从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吸热。)
  ③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
  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①液体自身的温度。 ②液体蒸发的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4).液化:
  1. 液化现象:
  ①水开后,壶嘴看见 “白气”(壶中汽化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雾状小水珠)
  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
  2. 液化的方法分为:降温、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⑴降温(遇冷、放热)液化:
  ①雾与露的形成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附在尘埃浮在空中,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
  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
  ③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屋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
  ④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下,然后放入口腔中。(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
  ⑵压缩体积液化:
  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
  ②“长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压缩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
  液化放热:
  ①北方的冬天,在室内暖气管道中通以灼热的水蒸气来取暖,最后在管道另一头回收到的是水。(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热)
  ②1000C的水蒸气比1000C的水更容易烫伤人体。(1000C的水蒸气液化成1000C的水要放热)
  例题4 下列关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液体质量越多,蒸发越快 (B)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D)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越快

  第三课时
  一、复习引入
  物质不但可以发生固态、液态间的相互转化,液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还可以发生固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总之一切物质都可发生状态变化。
  二、复习过程
  (5).升华:
  升华现象:
  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
  升华吸热: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热)
  (6).凝华:
  凝华现象:
  ①霜和雪的形成 (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凝华放热:略
  附录: ①电冰箱原理:利用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②南极地区以冰雪为水源。先将冰雪放入壶中加热熔化成水,至水沸腾,可看到
  汽化出的水蒸气在壶嘴上方液化成雾状小水珠,俗称“白气”。
  ③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钨丝受热,发生升华现象,由固态变为气态;钨丝冷却,钨蒸气又在灯泡内壁上凝华。
  ④干冰“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升华成气体,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滴落到地面上。
  第五章 电路和电流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梳理,对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结构以及内容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有一定的解决电学问题的基本的分析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规律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电学方面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科学探究,全过程地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协助能力,提高安全用电的常识以及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1、电流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子移动方向与它 正好相反。
  2、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水液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3、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在干电池中电能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4、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能脱离原子核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的电子
  5、电路:把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路径。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6、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的电路。
  7、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在某处分支,再在某处会合。
  8、1安培=1000毫安(mA) 1毫安=1000微安(μA)
  9、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符号 A
  10、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a、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b、电流要从"+"接线柱入,"-"接线柱出。c、被测电流不能超出电流表的量程。d、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
  11、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的和


#景苇胥# 谁能给我一套物理电学竞赛的试题和答案初二的?难点的
(18268638791): 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三(电学部分)一、单选题(共33分,每小题3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 1.有二只灯泡,分别标有“220V15W”和“220V100W”的字样.如...

#景苇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 - 3章综合测试题 - 作业帮
(18268638791):[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灶 B.月亮 C.平面镜 D.太阳 2、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 ( ) 13.下列四个物理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现象是( ) A.人站在太阳光下就有影子 B.对镜梳妆...

#景苇胥# 初中物理竞赛题
(18268638791): 设此处水的含沙量为x V水+V沙=0.04 ρ水V水+ρ沙V沙=40.56kg 所以: V水+V沙=0.04 1000V水+2400V沙=10.18kg 解得: V沙=0.0004 m沙=2400*0.0004=0.96kg 0.96/0.04=24 含沙量是24kg

#景苇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急急急!!跪求!!
(1826863879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力来吹,使笛管... 请你观察照片中的情景,指出一个物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现象所涉...

#景苇胥# 初中物理竞赛题 -
(18268638791): 用力的分解可以算出重力的一个分力为40*1/2=20N,又因为摩擦为10N所以拉力F为30N

#景苇胥# 初二上学期物理选择题100道 -
(18268638791):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 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

#景苇胥# 关于初二物理电学竞赛题 -
(18268638791): 1) R1=0.5t+20 2) 0℃时,R1=R0,串联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U1=U0=0.5U=1.5V 3) 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接近电源电压,所以增加的越来越不明显

#景苇胥# 初二物理竞赛题.拜托~~有悬赏. -
(18268638791): 累死俺了1.我只写写思路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测出合金球的密度,并写出其表达式.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水.和水杯(,两个一个大一个小,最好是塑料大杯子,开个小口和小酒杯把小杯用绳子绑好)2.在空气中,把球...

#景苇胥# 关于初中物理的一道竞赛题 -
(18268638791): 您好! 两平面镜A和B之间的夹角为α,自平面镜B上的某点P射出一条与B镜面成θ角的光线,在θ角由0'至180'范围内(不包括0.)连续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当θ取某角度时,光线经镜面一次或多次反射后,恰好能返回到P点,则符合该要求的θ的个数有(9个 ) 180 =90*2=60*3=45*4=36*5=30*6=20*9=18*10=15*12=180*1 所以有9个,实际上就是把180分解成两个整数相乘,有几种分解方法就有几个要求的, 这是规律.以后记住了就可以.

#景苇胥# 一道八年级(上册)有关浮力的竞赛题目 -
(18268638791): [思路分析]因为两种物体质量相等,而浮力不相等,所以肯定不是同时漂浮.而因为质量相等,所以物体体积之比为3:5,所以如果都全部浸入,那么浮力之比为3*1:5*0.9=2:3,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