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华妃死后皇帝向宜修发出暗号:你可以对甄嬛下手打压了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导语:《甄嬛传》里有个情节很多人都没看明白,都以为是皇后腹黑,是她在残害嫔妃,以各种手段打压新宠,巩固自己的地位。其实错了,在皇帝看来,后宫里根本不存在“冤案”。因为,所有的冤案都是人为的。最主要的是,那个制造冤案的人就是他。至于皇后,也不过是替他执行计划的实施者罢了。

无论是华妃的堕胎还是甄嬛的被降罪,都是皇帝一手策划。换句话说,皇后才是最大的背锅侠和替罪羊。

1、皇后是皇帝的“贤内助”。

皇帝认可的“贤内助”,与一般意义上的“贤内助“不同。身为帝王的妻子,要以大局为重,以国家社稷为重,你可以不懂政治,但你不能不懂“皇上的心。”无论对与错,是与非,也无论公平正义还是出卖良知,只要是皇帝的意思,皇后都会无条件配合他,并严格按照他的暗示去做。

就如当初的芳贵人小产,芳贵人咬定是华妃做的,皇帝明知芳贵人是受害者,却还是要以诬陷华妃的罪名把她打入冷宫。因为皇帝要维护华妃——要“宠爱”年羹尧的妹妹。 就比如华妃堕胎,华妃认为是端妃在害她,其实幕后主谋却是皇帝。

还有纯元和孩子的死,连宜修都认为是自己害死了姐姐,但后来仔细一想才明白:皇帝为何要把怀孕的姐姐交给她照顾? 他明知是纯元夺走了她的一切,为何还要把姐姐交到自己这个情敌手上? 以宜修的聪明,不用太过用力就会想明白——他把姐姐交给自己照料的 “真正用意”。

然而,宜修对皇帝却无可奈何,即便无法爱,也不能恨,因为她别无选择,她只有皇帝,皇帝才是她唯一的指望和未来。她只能与他捆绑在一起。

还好,宜修很聪明,她能瞬间了解到皇帝的心意和真正的想法。所以,多年来,夫妻俩配合默契,凭着皇帝的某个细微举动,宜修便能很快明白他想要做什么。

就比如,皇帝在剪除敦亲王时,为了保护甄嬛,故意当众与甄嬛翻脸,然后惩罚甄嬛去孤岛上“思过"。 皇后即刻察觉到不对劲儿,这里肯定有猫腻。随即,皇后让安陵容跟随,暗中观察甄嬛的一举一动。 这说明,宜修对皇帝的心性和行事风格太了解了。皇帝的心思,根本逃不过她的眼睛。

华妃死后,皇帝曾当众给过皇后一个暗号,皇后即刻心领神会,实施构陷甄嬛的计划。这个暗号被许多人忽略了,只有皇后秒懂。

2、甄嬛逼死华妃,皇帝设局报复

年羹尧倒台后,华妃失去了依靠。但皇帝却并不忍心加诛华妃,因为他还爱着这个女人。但甄嬛却兴风作浪,非要设计逼死华妃。皇帝最后迫于无奈,只能赐死华妃。

甄嬛却并没有见好就收,她怕夜长梦多,所以想趁热打铁,去冷宫给华妃诛心。害的华妃碰壁而亡,还当场溅了甄嬛一身血。

事过之后,皇帝得知华妃是碰壁而亡,而且,死前见过甄嬛,即刻就明白了甄嬛的诡计。 但却不好直接点破,而是选择了不动声色地让甄嬛自投罗网。

皇帝以甄嬛协助平定年羹尧、除掉华妃有功为名, 提议要给甄嬛晋封 。我们且看一下原文,看皇帝是如何给宜修暗号的。(为方便大家阅读,我把原文里的人称与人名换成电视剧里的人称与人名了,基本情节不变)

甄嬛走进景仁宫,见帝后都在,搓着手笑道:“外头这样冷,本来用了个手炉,谁知道走到半路就凉了,就去换一个,谁知就耽搁了。”

皇帝唤甄嬛走近,握一握她的手,怜惜道:“果真手冷冰冰的,快暖一暖再吃东西。”

皇后温和地笑:“是啊,要不然冷冷地吃下去,肠胃没暖过来反倒要不舒服。”

皇帝先是当着皇后的面对甄嬛嘘寒问暖,倍加关怀,借以激起皇后的醋意与不满,接下来,皇帝才“切入正题”。原文继续:

皇帝望着甄嬛道:“就请皇后选个好日子, 晋封莞嫔为妃吧 。”

甄嬛受宠若惊,忙道:“臣妾资历尚浅……”

皇后笑容满面打断甄嬛道:“ 这倒不是资历不资历的话,不是人人在宫中熬成一把老骨头就能封妃的。 莞嫔德行出众,自然是没有话说的。只是,莞嫔入宫不久是一说,且还没有子嗣。 若他日生子封妃才是极大的荣耀。”

实际上,皇后此刻表达的这番话,也正是皇帝给皇后传递出的暗号:“这个女人 德不配位,你该出面打压了!”

要知道,妃位之上是贵妃,按照规矩和仪制,嫔妃们生下皇嗣以后都是要晋封的。如果莞嫔如今就封妃,那么,将来生下皇子,就会是贵妃,与皇后之位一步之遥,直逼后座。

端妃与敬妃之所以能封妃,不仅因为资历老,还因为帝后心知肚明,她们到妃位也就封顶了。因为她们不会有孩子,没有晋封的理由。除非有人立下大功。

而甄嬛不一样啊,这么年轻就封妃,将来生下皇子就是贵妃,这与当面的华妃有何区别?皇帝之所以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就是在提示皇后:“甄嬛该打压一下了,有点过分了。”

这就是“捧杀”,就像华妃在被除掉以前,皇帝却复她的位分一样。还有,皇帝曾故意让人把“皇贵妃”的服制错拿给华妃,让华妃空欢喜一场。也是在趁机表达“奖大于功,德不配位”的意思。又有点像“举杯送客”之意——你以为人家举杯是敬酒,实际上却是下逐客令。

宜修与皇帝夫妻多年,心有默契,自然秒懂。于是乎才为甄嬛设计了一出“冒犯纯元”的好戏。若不是皇帝授意,宜修绝不敢擅动皇帝的“宠妃”。要不然,后果她承担不起。

事实是,降罪了甄嬛全家以后,宜修则安稳了好几年,皇帝并未追查甄嬛的冤案。由此可见,这原本就是人两口子商量好了的。

~


#卞筠熊# 《甄嬛传》甄嬛从甘露寺回来后,皇帝对甄嬛是怎么样的一种心理态度呢? -
(13998462173): 皇帝以为他对甄嬛的感情只是把甄嬛当做纯元的替身,其实他是真的动了情.否则甄嬛离开后,他不会做梦都叫着甄嬛的名字,还不许别人提甄嬛.因为他害怕别人提起甄嬛,他会更加想念她.而自己又不可能主动把她接回来.所以当甄嬛被接回宫,他更加喜欢和宠爱甄嬛.失而复得的喜悦从甄嬛重回宫的仪式和待遇就可以看出来了!

#卞筠熊# 甄嬛传华妃被打入冷宫对白 -
(13998462173): (甄嬛进去) 华妃:胆子还挺大的,冷宫也敢这样进来 甄嬛:这个地方我来的比你多,当初我就是在这里看着丽嫔在我面前疯癫无状 华妃:你不要做梦了,你把我害到如此地步,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 甄嬛:没有人要害你,是你自作自受,淳贵...

#卞筠熊# 有没有人觉得甄嬛把欢宜香的事告诉华妃很残忍得
(13998462173): 残忍又不残忍. 说残忍,确实,华妃是真真正正深爱着皇上,临死前却被告知是枕边人害了自己,而自己杀那么多人,杀那么多孩子,给了别人多少屈辱和折磨,都是因为她深爱皇上,给自己穿的保护色,让别人看起来她是那么善妒凶悍,以至于不敢争宠,华妃才可以和皇上多相处,可是最后她哭着说「皇上,你害的世兰好苦啊」(看到当时真的心疼华妃),与其这么死了,到不如不告诉她麝香的事情,可以让她有个值得她爱的人去留恋. 说不残忍,也对,告诉了她,她到是可以看清楚皇上,看清楚自己,也看清楚甄嬛,反倒让她明知了一切,她一生轰轰烈烈,最终败给了自己的夫君,不让她沉浸在是甄嬛害了我的虚拟世界,以为皇上是爱她的的世界,可以明明白白的走完自己的短暂人生.

#卞筠熊# 甄嬛传中,华妃死是在哪一集?
(13998462173): 是第42集死的,是因为曹贵人向皇后告发年世兰的所有罪行,皇上震怒,不再过问此事,全权交给皇后处置,年世兰在冷宫中不肯就死,甄嬛来到冷宫探望,告诉了年世兰多年以来皇上对他和年羹尧早有防备,不让她生下属于年家血脉的孩子,年世兰知道真相,伤心不已,大喊了一句,皇上,你害的世兰好苦啊,然后撞墙而死,

#卞筠熊# 《甄嬛传》好看吗?长相思,长相守 -
(13998462173): 第一次看《甄嬛传》是热播时,零零散散地看了几集,只知道甄嬛承蒙圣宠,对皇上以四郎相称,因被皇后陷害出宫修行,后来和十七王爷允礼走到一起,并生下了一双儿女,后皇帝恼怒允礼对甄嬛一片情深,让甄嬛杀死允礼,甄嬛本想牺牲自...

#卞筠熊# 《甄嬛传》里每朵花的出现,背后都有深意,你知道几种? -
(13998462173): 《甄嬛传》里的许多花身后都是有含蓄的事儿,在其中较为经典的场景就是甄嬛给安陵容插上的那朵海棠花,也恰好是由于那朵海棠花,促使皇上一下子注意到安陵容,安陵容最后得到当选. 海棠 实际上海棠花隐喻的人并不是安陵容,只是给她插上这支花的甄嬛. 由于各代作家的赞扬,促使海棠花具有了三个特性:有灵气,让人疼爱,也有十分讨人喜欢的时代气息,而甄嬛稳稳得具有了这三条气场. 例如弹钢琴时的甄嬛,十分美丽大方,颇具灵气.

#卞筠熊# 甄嬛传华妃死前说过的话!台词!! -
(13998462173): 华妃:胆子还挺大的,冷宫也敢这样进来甄嬛:这个地方我来的比你多,当初我就是在这里看着丽嫔在我面前疯癫无状华妃:你不要做梦了,你把我害到如此地步,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甄嬛:没有人要害你,是你自作自受,淳贵人溺水是你做的...

#卞筠熊# 《甄嬛传》中,甄嬛误穿纯元皇后的衣服是皇后的阴谋吗? -
(13998462173): 甄嬛误穿纯元皇后的衣服确实就是皇后的阴谋,而且这件事情也让甄嬛和皇上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不得不说皇后的这个计谋真的挺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