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了,小学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没学好 初中数学工程和行程问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1
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核心是找准单位1,然后找到一个实际的量和这个量所对应的分数,
这样用实际量除以对应的分数就可以求是总量,即1对应的量。
如 小明看一本书,看完了2/3,还剩50页,问这本书有多少页?
显然,2/3是对应全书页数,设其为1,则看了2/3,还剩下1- 2/3=1/3没看,
而这1/3对就的就是剩下的50页,所以总页数就是 50/(1/3)=150

2
行程问题的题型基本是相遇和追及问题,相遇是考虑 速度和*时间=距离,(相对而行)
而追及则是考虑 速度差*时间=原来相距距离 (同向而行)
其变化有某一方先走,或直线路程变为环形跑道,还可能引申到钟面时针分针秒针的追及问题等,但都跑不了上面提到的基本公式。

3
隧道或错车问题,也是行程问题的引申,这里要注意找好参照点、理清车行的过程就不难了。
比如半隧道问题,已知车长和隧道长,还有车速,问多少时间通过隧道?
因为通过意味着车尾行出隧道,故以车尾为参照点,那以刚开始进隧道瞬间是车头到隧道,
这样至车尾出隧道实际行驶的距离是:隧道长+车长,
所以 过隧道时间=(隧道长+车身长)/车速
这类题还可以变化为两车错车、或行队伍行进中一人从队头到队尾或从队尾到队头等,
但不这怎么变化,只要弄明白是怎么个过程,用 速度*时间=路程 的基本原理都可以解决。

4
绝对值和相反数问题,其中相反数应该是解绝对值问题产生的
比如 |A-B| ,如果知道A<B,显然去掉绝对值时就不能直接写成A-B,那样
结果就成负数了,正确的去掉绝对值应写 A-B的相反数,
即 -(A-B)实际就是 B-A
上面的例子中如果A>B,那就可以直接去掉绝对值了,
而如果不知道A和B的大小关系时,可能还是分别讨论,这就复杂一点,
但只要熟练上面两种去绝对值时的情况,一样可以解决。

5
最后说下括号前面有符号如何化简:
如果前面是正号,可以直接去掉括号,括号内的各项符号不变;如A+(B-C)=A+B-C
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则括号里面那些项都是改变符号(括号里面第一项没有符号可视做带正号,去括号时也改变符号变面负号)
如 A-(B-C)=A- B-C
当然括号前面有数字的话要先用分配率和里面的项先相剩再打开,
如A-3(B-C)=A-3B+3C

1
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核心是找准单位1,然后找到一个实际的量和这个量所对应的分数,
这样用实际量除以对应的分数就可以求是总量,即1对应的量。
如 小明看一本书,看完了2/3,还剩50页,问这本书有多少页?
显然,2/3是对应全书页数,设其为1,则看了2/3,还剩下1- 2/3=1/3没看,
而这1/3对就的就是剩下的50页,所以总页数就是 50/(1/3)=150

2
行程问题的题型基本是相遇和追及问题,相遇是考虑 速度和*时间=距离,(相对而行)
而追及则是考虑 速度差*时间=原来相距距离 (同向而行)
其变化有某一方先走,或直线路程变为环形跑道,还可能引申到钟面时针分针秒针的追及问题等,但都跑不了上面提到的基本公式。

3
隧道或错车问题,也是行程问题的引申,这里要注意找好参照点、理清车行的过程就不难了。
比如半隧道问题,已知车长和隧道长,还有车速,问多少时间通过隧道?
因为通过意味着车尾行出隧道,故以车尾为参照点,那以刚开始进隧道瞬间是车头到隧道,
这样至车尾出隧道实际行驶的距离是:隧道长+车长,
所以 过隧道时间=(隧道长+车身长)/车速
这类题还可以变化为两车错车、或行队伍行进中一人从队头到队尾或从队尾到队头等,
但不这怎么变化,只要弄明白是怎么个过程,用 速度*时间=路程 的基本原理都可以解决。

4
绝对值和相反数问题,其中相反数应该是解绝对值问题产生的
比如 |A-B| ,如果知道A<B,显然去掉绝对值时就不能直接写成A-B,那样
结果就成负数了,正确的去掉绝对值应写 A-B的相反数,
即 -(A-B)实际就是 B-A
上面的例子中如果A>B,那就可以直接去掉绝对值了,
而如果不知道A和B的大小关系时,可能还是分别讨论,这就复杂一点,
但只要熟练上面两种去绝对值时的情况,一样可以解决。

5
最后说下括号前面有符号如何化简:
如果前面是正号,可以直接去掉括号,括号内的各项符号不变;如A+(B-C)=A+B-C
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则括号里面那些项都是改变符号(括号里面第一项没有符号可视做带正号,去括号时也改变符号变面负号)
如 A-(B-C)=A- B-C
当然括号前面有数字的话要先用分配率和里面的项先相剩再打开,
如A-3(B-C)=A-3B+3C

在解隧道问题时,要注意隧道的长度;火车从开进到开出,要加火车长度。
绝对值:不管正、负数,它们的绝对值都是正数,0的绝对值是0;
相反数:在原数前加-号,原来是正的变为负数,原来是负的变为正数,0不变;
括号:前面是+号,里面不变号,前面是-号,里面的按相反数那样变号

偶数个负号结果为正,奇数个为负,绝对值里面包的结果全为正,最终结果还要看绝对值外面负号的个数
有括号的先看括号里面的正负情况,然后再看外面的方法都是看负号的个数

偶数个负号结果为正,奇数个为负,绝对值里面包的结果全为正,最终结果还要看绝对值外面负号的个数

怎样较好的理解分析初一数学的工程问题和行程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

你可以吧以做的设为x,公程问题:如果是甲的工做8天完成,乙工作10天完成,甲完成两天剩下的甲乙两人合做完成2天你就可以列:
1/8x(x+2)+1/10x=1
把工做总量看做单位一照着这样的模式,你什么工程问题都会做!

行程只有一个等式,就是速度*时间=距离
其他可变,它可不变.所有方程围绕它进行基本不会错.
工程问题就是时间*效率=1
要利用好这个1,其他的也都是跟行程差不多的
你得抓住不变的,这样才可以答出变的


#陶豪详# 怎么样才能把行程,工程问题学好
(17763582548): 其实,行程问题一点也不难.你要找准单位一,再找出突破口,最好画线段图. 多多练习,认真做作业! 熟能生巧! 不会及时向他人请教

#陶豪详# 小学没学好初中怎么办? -
(17763582548): 小学没学好不紧要,小学知识是比较基本的知识,初中才是新起点,只要你初中能认真学习,静得下心,就能有新的开始,不过要注意的是初中是叛逆期,比较容易心散,所以一定要注意好.

#陶豪详# 急 急 急!初一数学 行程问题 -
(17763582548): 由于相距22米反向出发,可以看成两人在相距378米的直线跑道上相向而行,过了28s相遇, 图解 甲—→———←——乙 相距378米,两人对着跑何时相遇 可以算出两人的总速度为378/28=13.5m/s 根据比例得13.5*13/27=6.5m/s这是乙的,所以...

#陶豪详# 初一数学上册方程应用题 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用什么方法解 -
(17763582548): 画线段图,有位数学家说画线段图是解题的桥 十一期间,工程队准备用三天时间修路,第一天修了这条路的四分之三,第二天完成了剩下的三分之一,还剩4题.问,这条路有几米?4/(1-3/1)=6m 6/ (1-4/3) =24m

#陶豪详# 初一数学行程问题、工程问题 -
(17763582548): 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500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一只狗与甲同时从A地出发,向B地行走,当狗碰到乙后立刻调头向A地行走:当狗遇到甲后立刻调头向B地行走,如此进行下去,已知甲行走的速度是1.5米/秒,乙行走的速度是1米/秒...

#陶豪详# 怎样较好的理解分析初一数学的工程问题和行程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 -
(17763582548): 你可以吧以做的设为x,公程问题:如果是甲的工做8天完成,乙工作10天完成,甲完成两天剩下的甲乙两人合做完成2天你就可以列: 1/8x(x+2)+1&#...

#陶豪详# 如何考好小学升初中的行程问题应用题 -
(17763582548): 行程问题 在行车、走路等类似运动时,已知其中的两种量,按照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求第三种量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分为四类:一、相遇问题;二、追及问题;三、相离问题;四、过桥问题等. 相遇...

#陶豪详#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行程问题怎么学都不理解,该怎么办啊? -
(17763582548): 如果用的是人教版的话应该是初一的课程吧,其实不用着急,我今年初三当年学一元一次方程也废了不少功夫,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做题,首先试着理解答案,真理解不了就记住每种题型的大致思路,慢慢就好了.我当时学这个基本就要放弃了,但最后多练练题考的分数也不是特别不理想

#陶豪详# 小学几年级开始学的应用题什么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是多久学的,课本上没有啊 - 作业帮
(17763582548):[答案] 小学二年级开始学的应用题. 但小学四年级才开始学习行程问题,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工程问题是六年级学的,工程问题=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时间=工程效率 工作总量÷工程效率=时间.

#陶豪详# 初中数学的一元一次方程怎样学好? -
(17763582548): 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属性? 3.一元一次方程的用法? 首先 是定义: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即所有一元一次方程经整理都能得到的形式)是ax=b(a,b为常数,为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