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读书分享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教育的目的》(英国 怀特海著 文汇出版社) 读书笔记: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感悟:时而感觉空洞,时而又感觉这真是真知灼见。空洞的是没有提出具体的改良的操作方法,真知灼见的是教育的目的也确实就这么一回事。 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是,学校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必须有自己的经过批准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由其自己的老师开发出来。如果我们不能确保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很容易从一种形式主义走向另一种形式主义,从一堆无用呆滞的思想走向另一堆无用呆滞的思想。 感悟:这段话真是妙不可言,也道出了很多“校本”课程的幕后想法。“我们哪有这么多时间去开发校本课程?抓学生都来不及。我们哪还有时间去上校本课程?”所以也就有了敷衍的情绪和呆滞的重复。校本课程被重视吗?被重视的,只是以一种拓展性课程的形式出现。校本课程重要吗?重要的,只是以一种社团课上课的方式来呈现。这真是一种讽刺。 我相信,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在毁灭生活。 感悟:这其实就是一种“尊重学生差异性”的体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质和性格,更不用说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的不同了。所以也就有了备课备学情的思路,教育引导学生得用“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方法。 我们应该坚决摒弃这样的观念:在教育中设定不切实际的遥远的目标。 感悟:其实这就是在说要给学生设定切合他实际情况的目标,坚决杜绝遥不可及。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他会有目标,更会激发他的进取心。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放在育人的角度来看,就是不要认为一个方法、一次谈话就能转化一个行为后进生、学习学困生,这是决定不可能的事情。学生的情况会出现反复,就像之前提到的鑫鑫同学,找他聊过,他不可能一下就转变好,今天就忍不住与后面的文波同学讲话,可以啊,可问题是,一个眼神瞪过去,他就收敛了。给他一个短期的目标,一节课不说废话、不插嘴。接着争取到一天、两天、一周,慢慢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发展的本能来自于自身: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完成的,训练是自我训练,收获是我们自身首创精神的成果。教师有着双重作用,他以自己的人格和个性,使学生产生共鸣而激发出热情;同时创造出具有更广泛的知识、更坚定的目标的环境。 感悟:这就又回到了我一直讲到的“个人的成长是一种自我的成长”,是你自己想要成长、想要发展,而不是别人让你这样做。学生没有这样的概念,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进心”。自我完成、自我训练、自我收获成果,这当然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老师要帮他们营造这样的环境,可惜,我们都知道,这太难了。 我始终信奉这样的一条教育原理:在教学中,一旦你忘记了你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那么你就会遭遇悲惨的失败。 感悟:这不正是说给我听的吗?今天在六年级上的美术欣赏课《漫步美术天地》,上的太吃力了,连我自己都巴不得快点下课,为什么?因为本身我就以现在七八年级学生的要求在对待他们,殊不知他们是刚刚从小学升上来的六年级,一些问题问下去,没反应,因为我根本没有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否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或者适合他们的难易,以致于自己上课都会无精打采,毫无激情,也就谈不上如何去吸引学生的兴趣了。再者几个同学上课不良的习惯:说话、插嘴,也影响了一定的教学环节的流畅性,以致于我打断了两次强调纪律,所以,我不正是把六年级当做我理想中的“机器人”才害我现在都有点怕上六年级的美术课了吗?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就教育而言,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感谢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但知识的习得并不会让学生就能运用知识,如何让知识不僵化而是生动活泼起来,这就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在课堂中对概念的理解、思考的习惯、思考的乐趣需要的是教育者在细节掌握上耐心又耐心的过程,提供多姿多彩的世界。

教育原则是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浪漫阶段:是开始有所领悟的阶段,新奇而生动,不知所措却是兴奋异常。对事实的直接认知,但并未建立知识的联系,所以产生美妙的遐想。

精确阶段:知识之间的广泛关系居于次要地位,从属于系统阐述的准确性。要使学生一点一点的接受一些特定的分析事实的方法。

综合运用阶段:这是增加了分类概念和有关的技能后又重回浪漫。

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是智力教育另一要素是智慧,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但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得有条理的事实方面的训练。自由和训练是教育的两个要素。而自由—训练—自由构成三重循环周期。

教育的节奏就是重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对自由和训练的调节。

教学的艺术就是在明确注意指定的学业过程中培养浪漫精神。真正关键是,要在实践中发现自由和训练之间的那种确切的平衡,这种平衡能使求知获得最大的收获。在成长的早期,应该注意自由;在稍后的中间阶段,重点放在对指定知识的确切掌握上。

教育的目的读书感悟~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们得到更好的教育,让他们能够明辨是非,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过更好的人生。

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
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大纲上说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四化主义建设人才!
实际上,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够有立足之地,并通过不同角色的变化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教育也是培养人,感化人的过程!让人懂得爱,懂得分辨善恶,明辨是非!
总之,从个人,社会发展角度教育的目的都是显而易见的!从古至今不断变化的,随着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而发展的!


#柳虹河# 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15365309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前教育的目的是:1、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发展小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儿童的抵抗力,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身心正常发展.3、发展小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言及认识周围环境事物,使小儿智力得到发展,并获得简单知识.4、进行友爱、礼貌、诚实、勇敢等良好的品德教育.5、培养小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学的观念.

#柳虹河#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15365309828):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通过学校造就承担各种社会角色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但在基础教育中,职业教育被排除在外.二者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及评价手段等方面并不相同.

#柳虹河# 大学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
(15365309828): 大学教育对于年轻人的未来必要吗?许多人都心存这样的疑惑. 如果仅限于经商,我认为这种教育似乎并不必需,商业更需要的是敬业和勤奋的精神.事实上,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在他们应当培养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时,被父母送进了大学....

#柳虹河# 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
(15365309828): 通过大量的实践和体验,帮助孩子吸取精神上和知识上的食粮. 语文课(应该称母语课.).通过循序渐进的大量的听说读写,提供给孩子的是由少得多、由浅到深的精神食粮,同时培养的是吸收这些食粮后的自我思考和口头、笔头的表达能力...

#柳虹河# 我学习的目的什么?作文400字 -
(15365309828): 学习的目的 当今社会,人类要经过胎教、幼教、普教、高教、职教、成教这些终身教育之后,还要经历临终前的教育,这样一个煞费苦心的“教育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用我的话说就是“学得生存本领、求得满意职业、创得幸福生活”....

#柳虹河# 高中教育的目的 -
(15365309828): 家长的高中教育的目的:升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社会的高中教育的目的:好有人才,促进发展.学校的高中教育的目的:多出大学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好招更多学生.人的位置决定不同目的.

#柳虹河# 正方一辩稿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格不是学习知识 -
(15365309828): 培养人格与学习知识不是对立关系.学习是途径、是方式,是为了健全人格这个目的,否则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学习而学习,就是典型的本本主义.

#柳虹河# 中国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
(15365309828): 国家层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素质;学校层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升学率;老师层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学生层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考上好学校;家长层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找个好工作

#柳虹河#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内容吗 -
(15365309828): 不是的. ① 阅读分为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②记住死板的书本知识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③ 通过想象力来形成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