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常常寄情山水,原因何在?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21
因为那样不会被官场轻易的发现,对自己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就那么简单!

古代文人常常寄情山水,原因何在?~

这个嘛,古代男人实现自己理想的方式要么从文考取官名然后建功立业,要么经商富甲一方,其中从文的大部分文人年轻时有抱负,都希望自己一生能功成名就,但理想与现实永远存在差距,有才华的但不一定能适应官场气氛,典型代表就是李白,苏轼,才华横溢缺与官场格格不入,心中的苦闷可想而之,畅游山水能缓解痛苦
另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哲学方面的了,这就受到中国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影响,我能力有限就讲不好了,但可以肯定哲学的原因是他们寄情山水的根本原因,道家就追求天人合一,世间万物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这些哲学思想使得文人们的性情 境界提升了很多,让他们能超脱世俗观念,淡泊功名利益,山水只是寄托他们思想的载体罢了,魏晋时期有好些隐居深山 与世隔绝,很像修行的僧人
(题外话:历史上不只是文人,好多佛家高僧也寄情于山水,日本的传统庭院设计就得意于佛家思想的精髓,处处透着禅意)

这个,要分段吧,初盛唐就做王勃、王维、孟浩然,其实李白也有一些;中唐刘禹锡、钱起等等;哦,建议你找一下宇文所安的书看看,思路和视野都挺不一样的


#杭可映# 为什么 古人会去画山水? 怎么做到 融入山水寄情山水的? 为啥会让人那么幸福? -
(15627362871): 那是因为古人对道的理解,道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便是自然,寄情怀于山水,也是古人对道,对自然的领悟.可以看出,古人的山水画法并不是像现代人拍照式的画法,或者他们画的并不是眼前之山水,画的是一种感悟,对道法,对自然的感悟,悟道才能悟自然,才能寄山水

#杭可映# 古人写信或送别为什么喜欢写景 -
(15627362871): 古人对情感的表达多用含蓄、婉转的方式,故寄情怀与山水之间;并且也与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有关.

#杭可映# 为什么古代官员都会写诗,喜欢写山水诗 -
(15627362871): 写诗,读四书五经是古代官员进入仕途的必修课,就象今天考大学的必修科目一样.写山水诗,因为一是当时的生态好,二是因为寄情山水,以物咏志.三是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可能也没有这么多的娱乐方式,古人就只能喝喝酒、唱唱小曲、观赏下风景.

#杭可映# 古人在不得志的时候往往寄情山水,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大自然中.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 作业帮
(15627362871):[答案] 这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人有之,如李白、陶渊明.今人也有.在不得志的时候该怎样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分 ... 考点: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 古人在不得志的时候往往寄情山水,这正是寓情于景、于景生情的写法.这也正是古...

#杭可映# 古人寄情于山水之间有什么积极意义 -
(15627362871): 可以陶冶情操!

#杭可映# 诗人与山水之间有什么关系?古代诗人经常寄情山水,山水在他们的诗中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 作业帮
(15627362871):[答案] 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因此也称王孟诗派.这些诗人用开阔的胸怀,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来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农民的安居乐业和时代精神的开朗乐观....

#杭可映# 寄情山水,是中国历代文人的一种嗜癖.生活富足,政治失意,均可在山水之间找到寄托.除欧阳修外,你还知道哪 -
(15627362871): 柳宗元借《永州八记》抒发自己被贬抑郁愤懑之情, 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传达自己忧乐天下的恢弘之音. 是语文导学28课的题目对吧,我们刚做过.

#杭可映# 古代文人寄情山水所隐含的思想 先秦西汉两晋南北朝的 -
(15627362871): 春秋战国之时,当儒家将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提升于万物之上而把目光聚集于社会,精心地编排、规范着各种人际关系,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来体现其心境的宽大之时,道家却将目光投向宇宙的初始和深处,...

#杭可映# 《古代文人寄情山水所隐含的思想》 -
(15627362871): 你好 以景喻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景象来阐述遇到挫折不要轻易绝望的道理.热爱自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景喻情: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杭可映# 寄情山水,是中国历代文人的一种嗜癖.生活富足,均可在山水之间找到寄托.除欧阳修外,你还知道哪几位古人吗?请你仿照示例,再举两例.示例:欧阳修借... - 作业帮
(15627362871):[答案] 柳宗元借《永州八记》抒发自己被贬抑郁愤懑之情, 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传达自己忧乐天下的恢弘之音. 是语文导学28课的题目对吧,我们刚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