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写作目的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目的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碧波万顷的洞庭湖边上有一座岳阳楼,登上岳阳楼观望湖景,顿时觉得天水之间有股神奇的能量冲击着视觉,难怪历代文人骚客要选择此地吟诗作赋抒发情怀。然而岳阳楼并非单凭洞庭景观而闻名于天下,而是更因中国宋代仁宗皇帝期间,有一位受贬的参知政事(相当于有实权的副宰相)范仲淹,应同窗好友也是一位受贬的州官滕子京的要求,写了一篇《岳阳楼记》的散文,引得天下仕者的共鸣而誉满千载。
范仲淹和滕子京是同榜进士,做官后又同在御使台为谏官,滕子京因心直口快,上朝言责仁宗皇帝:“日居深宫,流连荒宴,临朝多赢倦色,决事如不挂圣怀。”因此得罪仁宗。仁宗怒斥他乱言宫闱之事不实,将其贬官出朝,放至凤翔府为知府。庆历改革之际,滕子京又被人弹劾私自动用小金库的资金。范仲淹宁愿辞官不做来为滕子京辩护,好不容易保住了滕子京,但滕子京还是再次被贬,到岳阳为知府。滕子京精明能干,善长经营之道,来到岳阳后,凭借岳阳地处水路交通要道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和实业,大搞招商引资,兴建公共设置,兴办学校,一下子推动了岳阳的经济发展,岳阳城内旧貌换新,他的执政措施深得人心,又募得资金重修了岳阳楼。这座楼在当时是过往官员迎进送出的地方,滕子京在楼前为自己的政绩感到欣慰,又为遭贬之事忿忿不平,心情十分复杂,寄书一封并附上一幅洞庭秋色图,请求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范仲淹接信后,生怕滕子京忘乎所以再遭人嫉恨,闯出祸来,于是规劝滕子京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不要过于计较个人得失,挥笔而就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岳阳楼记的主题思想。就是为了弘扬这种思想。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藤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被扁在邓州作官,藤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平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

第一是弘扬精神,第二是勉励滕子京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目的是什么~

劝诫滕子京做一个像自己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扩展资料:这篇文章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
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
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

《岳阳楼记》是对岳阳楼周围的景物的描写,以洞庭湖壮观景象的描写,再到迁客骚人的感慨,表达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阔胸襟。同时,借以此来勉励自己的好友滕子京。
作者心忧天下,先吃苦,后享乐,表达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作者以叙事形式写起,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文做引导。
再以激昂陈词写尽洞庭湖的壮阔之景。“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三、四段的排比句写出迁客骚人的感慨,一悲一喜,一暗一明。
最后,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自己的崇高境界,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以此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扩展资料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时期名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生庾狄#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景.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作者写景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业帮
(19110609563):[答案] 写景为了抒情言志: (1)①借总写之景来总写人的胸怀. ②以景的宏伟壮阔写人的志向远大. ③表明仁人志士有别于迁客骚人. (2)①以哀景写仕途“退”的逆境. ②借迁客骚人反衬古仁人(自己)的“不以己悲”. ③表明自己“处江湖之...

#生庾狄#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是什么? - 作业帮
(19110609563):[答案] 直接原因是因为范仲淹的朋友藤子京重修了岳阳楼,嘱咐范仲淹写一篇文章记录一下. 间接原因是因为范仲淹想劝藤子京不要因为自己有了一些政绩就洋洋得意,要胸怀天下,并在文章里抒发一下自己的政治抱负.

#生庾狄# 作者为什么写岳阳楼记
(19110609563): 《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

#生庾狄#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目的是什么 -
(19110609563): 劝滕子京像古仁人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生庾狄# 岳阳楼记的写景目的是什么 -
(19110609563): 1).写景是为了表现岳州的景色优美; 2).所写的景色优美,表现出范仲淹的友人滕子京把岳州治理得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来表现他的功绩,也表达了范仲淹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用广阔雄大的景色来表现自己宽阔的胸怀,坚定的意志,用凄切的景色来表现抑郁和劝勉之情; 4).作者写景之中寄予了对自己志向的坚定和刚正不阿的性情.对友人的劝勉及鼓励.对友人的赞赏以及对自然万物的喜爱.

#生庾狄#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什么文章?此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作业帮
(19110609563):[答案] 《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 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生庾狄#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缘由? -
(19110609563): 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 这番交代十分必要,因为范仲淹既非岳阳人,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作者先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在楼上刻了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又嘱托我作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这段文字简明扼要,把必须交代的背景,在文章开头集中地加以交代,后面就可以驰骋想像自由挥洒笔墨了.

#生庾狄# 《岳阳楼记》全文的含义,作者的用意求详解
(19110609563): 古文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生庾狄# 岳阳楼记 - 《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什么情怀什么抱负
(19110609563): 本文主要通过写景,描写了“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并由此过渡到议论,从而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既是自勉,又是与友人共勉.

#生庾狄# 岳阳楼记中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
(19110609563): 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否定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的悲喜观.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