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通过小车实验驳斥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对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牛顿的观点正确。运动是物体本身的属性,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牛顿通过实验总结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虽然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但是,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物体的运动无需力来维持,力是产生物体加速度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即小车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在这之前亚里士多德一直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唯一原因

不是牛顿 虽然这定律是牛顿第一定律 但是确实伽利略用理想的斜面试验推翻

小车实验不是牛顿的,是伽利略

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虽然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但是。物体的运动无需力来维持牛顿的观点正确。运动是物体本身的属性,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牛顿通过实验总结了牛顿第一定律,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牛顿应用 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错在哪里~

伽利略运用“理想实验”方法得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也可以有速度。后来笛卡尔在此基础上把伽利略的结论推广到没有重礼,没有摩擦力,没有空气阻力的更理想情况,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他提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在隔了一代人之后,由牛顿总结成了一条基本定律,这就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他的工作,为I.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物理学概念和原理的创新 惯性原理和力与加速度的新概念 推动重物时需要的力大,而推动轻物时需要的力小,是人们的直觉经验。亚里士多德据此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一切物体均有保持静止或所谓寻找其“天然去处”的本性,认为“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必然有推动者”,并用比例定律把动力与速度联系起来。伽利略则得出新的概念,他观察到一个沿着光滑斜面向上滑动的物体,因斜面的斜角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减速,斜角越小,减速越小。如在无阻力的水平面上滑动,则应保持原速度永远滑动。因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运动的物体,假如有了某种速度以后,只要没有增加或减小速度的外部原因,便会始终保持这种速度——这个条件只有在水平的平面上才有可能,因为在斜面的情况下,朝下的斜面提供了加速的起因,而朝上的斜面提供了减速的起因;由此可知,只有在水平面上运动才是不变的”(《两门新科学的对话》,第三天,问题9,假设23注)。这样,伽利略便第一次提出了惯性概念,并第一次把外力和“引起加速或减速的外部原因”即运动的改变联系起来。与前述的匀加速运动实验结合在一起,伽利略提出了惯性和加速度这个全新的概念,以及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作匀加速运动的全新的运动规律,为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种新的惯性概念,推翻了1000多年以来亚里士多德学派认为物体运动靠精灵或外界迂回空气推动的说法,也澄清了中世纪含糊的“冲力”说。这是人类长期以来研究机械运动的理论成果,并且得到了当时地动说支持者们的拥护。伽利略虽然没有明确地写出惯性原理,可是表明了这是属于物体的本性的客观规律,在研究其他物理问题时,他熟练地运用了它。然而他未能摆脱柏拉图关于行星作圆运动的观点,相信“圆惯性”的存在,因此未能将惯性运动概念推广到一切物体运动上。完整的惯性原理是在伽利略逝世后两年由R.笛卡儿表述的。
伽利略把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或加速度的产生归诸力的作用,这是对力的性质的客观认识,也是牛顿第二定律的雏形。惯性原理的发现破除了力是运动原因的旧概念,而认为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高度评价伽利略对第一、第二两运动定律所作的开创性工作(见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独立性原理和运动的合成、分解定律 在弹道的研究中,伽利略发现水平与垂直两方向的运动各具有独立性,互不干涉,但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又可合成实际的运动径迹。他从垂直于地面的匀加速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完整地解释了弹道的抛物线性质,这是运动的合成研究的重大收获,并具有实用意义。
惯性参照系概念 伽利略用物理学原理为哥白尼地动学说进行辩解时,应用运动独立性原理通俗地说明了石子从桅杆顶上掉落到桅杆脚下而不向船尾偏移的道路。他又进一步以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船舱中物体运动规律不变的著名论述,第一次提出惯性参照系的概念。这一原理被A.爱因斯坦称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先导。


#苗尤河# 最早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笛卡尔 D -
(17516502596): D 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最早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D正确.

#苗尤河# 首先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的物理学家是( ) - 作业帮
(17516502596):[选项] A. 亚里士多德 B. 牛顿 C. 伽利略 D. 托里拆利

#苗尤河# 牛顿、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这四人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分别有什么贡献? -
(17516502596): 亚里士多德说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在其后反对,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是改变运动状态或物体形变的原因,后被软禁抑郁而死,笛卡尔同意伽利略思想,最后牛顿加以总结为牛顿第一定律,之后还有第二,第三定律,简称牛顿三定律.自己打的,给个好评哦

#苗尤河#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斯多德牛顿 -
(17516502596):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的原因,物体不受力则静止或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因为亚里士多德没有意识到阻力的存在.

#苗尤河#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说法正确吗? -
(17516502596): 不正确.因为只要有力,就会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包括改变形状).比如地球引力以每秒9点8米的加速度改变自由落体运动状态;比如刹车的摩擦力,会以减速度改变汽车运动状态,直至将运动状态的汽车改变成静态.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苗尤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作业帮
(17516502596):[选项]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是笛卡尔的观点 B.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结论 C.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D. 伽利略和笛卡尔以及牛顿三人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观点完全相同

#苗尤河# 首先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的物理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牛顿C.伽利略D. -
(17516502596): A、亚里士多德主要是建立地心说,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理论,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符合题意.B、牛顿的重要贡献是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C、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用斜面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运动速度不变.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D、托里拆利第一次精确地测出来大气压值,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苗尤河# 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的是( ) - 作业帮
(17516502596):[选项] A. 伽利略 B. 笛卡尔 C. 亚里士多德 D. 牛顿

#苗尤河# 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
(17516502596):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正确;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故B错误; C、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安培受此启发,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故C正确;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故D正确; 故选:ACD.

#苗尤河# 为什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17516502596): 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他只看到了生活中物理现象中的表面现象,所以得出了这样错误的结论,比如,日常生活中推车车才能前进,因为有阻力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