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常规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1.生活常规教育的含义

生活常规教育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

2.生活常规教育三大意义

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对学前儿童一日生活进行规范的组织和安排,对各环节的生活提出规定和要求,使学前儿童的生活规律化、程序化。

促进幼儿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

生活常规教育就是为了保护和支持儿童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进一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各项心理活动,如感知觉、记忆、注意、观察、思维、想象、语言表达能力都处于迅速发育阶段,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刚刚起步。生活常规教育不仅可以保证儿童集体生活的有序和顺畅,还可以保证其心理健康发展,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

3.各年龄班常规教育主要内容



4.实施要求

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要求是在入园、盥洗、进餐、喝水、如厕、自由活动、午睡、离园等环节对学前儿童的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不同年龄儿童的要求应有差别。根据不同年龄儿童身心发育的特点,教师应制订不同的生活常规要求。一般小班为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中班、大班的要求逐渐增多,难度增大。

2.具体而规范。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每个环节都必须按照生活常规教育的具体要求接受培训和训练。通过日复一日的动力定型,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和习惯。教师应多从正面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对幼儿正确、良好的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3.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需要保育和教育同时进行,儿童年龄越小越需要通过保育的手段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在生活每一环节接受教育。

4.注意照顾个体差异。不同年龄、体质、气质的儿童,生活和学习能力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尤其对体弱多病的学前儿童,完成生活常规要求较困难,需要特别照顾,教师应给予耐心细致帮助。

5.常用方法

示范讲解法

示范讲解法是生活常规教育中最基本的办法,主要有整体示范讲解法和分解示范讲解法。前者一般针对较简单的生活常规,后者通常针对较难的生活常规,先采用分解示范讲解法,然后进行整体示范讲解,循序渐进地增加学习难度。

操作法

操作法是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养成教育的主要方法。学前儿童必须通过反复不断的操作练习才能习惯成自然,把生活常规转变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集中训练与个别指导法

两者不可分割,需结合使用。生后常规知识和技能往往通过集中训练的方法来传授,由于个体差异,教师必须通过个别指导使每位儿童都能掌握相应的生活常规教育的要求。

随机教育法

指利用偶发事件进行及时、灵活的教育。学前儿童年龄小、认知水平低、生活经验少且个体差异显著,常会出现意外事件,所以需要运用随即教育法进行教育,该方法关键是“发现”,教师要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善于捕捉和利用偶发的、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针对不同的事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

幼儿常规教育推送列表:

NO.1 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知多少?!

NO.2 良好如厕习惯培养技巧

NO.3 良好如厕习惯培养游戏

NO.4 喝水习惯养成小策略-案例1

NO.5 喝水习惯养成小策略-案例2、3

NO.6 午餐小事例,康复契机多-事例1:老师的健忘症

NO.7 午餐小事例,康复契机多-事例2:理解与表达

NO.8 午睡习惯养成小妙招-案例1、2

NO.9 午睡习惯养成小妙招-案例3

NO.10 小加餐,大学问——加餐蕴藏大价值

简述中国古代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

封建社会的家庭对学前儿童实施生活常规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礼仪常规的训练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①礼仪常规的训练


在封建社会,幼儿的礼仪常规训练又称为幼仪教育,它充溢着封建“礼教”的思想和内容。


幼仪教育,首先是合乎礼仪的姿态训练,即要求儿童站要有“站相”,须直身而立,两眼平视前方,而不要耸肩塌背和左右倾斜。不但“站相”要正,行走坐卧的姿态同样也要求保持端正,符合幼仪的规定。


其次,对幼儿进行尊老敬长的礼仪常规训练,是幼仪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礼貌知识教育。按照幼仪的规定,幼儿路遇长辈,必须快步上前正立拱手,长者有问则答,无话则退;长辈牵着小孩走路时,小孩应以双手握着长辈的手;长者抱着或挟着小孩,并偏着头与小孩讲话时,小孩应掩口而对,以免气触长者;长者召唤幼儿,幼儿须疾步前往;听长者教训,须谦恭起座、低头听受,不可顶嘴抗辩;在长者面前,不要卖弄才华。总之,幼儿对长者必须谦恭、礼让,不可恣意妄行。


此外,进行初步的待人接物的礼仪常规训练,也是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古时家长们经常教育幼儿与别人同坐时,不应当将双臂横撑在席上,以免妨碍邻座的人;遇父亲的朋友来访,进退要听从其吩咐,以示恭敬;与客人同进屋时,进门要让客人先行;在客人面前,不应当吆喝狗;别人让吃东西时,不要吐唾沫等。





②养成卫生习惯


养成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是幼儿家庭生活常规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南宋教育家朱熹就曾要求幼儿每日鸡鸣起床后,应自己完成洗脸、漱口、梳头等事务,并且规定“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除了穿戴要整洁外,饮食卫生也必须讲究。许多家庭当孩子能独立饮食的时候,就教儿童用右手拿筷子和汤匙;大小便回来,要求幼儿把手洗干净;吃饭的时候,教育儿童不能贪多,喝汤不要流出嘴角,不要把吃过的鱼肉再放回菜盘中去,等等。


幼儿不仅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还要为家庭的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洒扫”小事。 这不仅能培养幼儿爱清洁的习惯,对于养成儿童勤劳的习性亦不无稗益。


(3)文化知识教育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官选拔是与文化考试紧密相联的,它促使人们异常重视文化知识(主要是儒家经典)的学习。于是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支配下,文化知识教育便成为众多家庭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封建社会家庭对幼儿实施的文化知识教育,主要是教他们识字、学书、听解《四书》,以及学习一些名诗、名赋、格言等。


识字教育是文化知识教育的重点与起步,在有条件的家庭中,幼儿的识字教育一般在3、4岁时便已开始,并且有的家庭还很注意研究识字教学的方法.





古代家庭教育中,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幼儿因手骨没有发育完全,执笔有一定困难,故识字教学与习字教学常常是分开进行的。一般的家庭在幼儿6.7岁时才开始教他用毛笔在纸上练习写字。教幼儿习字的程序大致是先教幼儿把笔,“盖蒙童无知,与讲笔法,懵然未解。口教不如手教,轻重转折,粗粗具体,方脱手自书。”







在学前家庭教育中,当时除重视对幼儿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外,还着意于使幼儿养成乐学、勤学的学风。为此他们常常鼓励幼儿要从小立下大志,以此作为勤学苦读的目标和动力。


(4)注重幼儿的身体保健


古代学前儿童的教育内容是以思想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为主,但同时在许多家庭中也注意到教养结合的问题,强调注重对婴幼儿的身体保健工作。


游戏是学前儿童喜爱的活动,也是古代家庭中加强幼儿身体锻炼的一种重要方法。


纵观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涵盖了德、智、体等诸方面,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内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了教育的连贯性。但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又是偏颇的,它过于突出德育与智育,而且许多繁杂的教育内容过于成人化与教条化,使幼儿难以承受,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天性。


#董使促#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常规 -
(18264641828): 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常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班级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应该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呢? 常规的意义 常规是指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

#董使促# 怎样培养小班幼儿的常规 -
(18264641828):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是喜欢称赞的,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好话,也没有一个孩子是喜欢有人骂他的.”教师对幼儿鼓励的教育态度,是影响幼儿积极接受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以积极...

#董使促# 如何培养托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 -
(18264641828): 建立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不仅能够保证幼儿有一个良好的集体生活环境,而且也有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奠定基础.尤其对于刚入托的新生幼儿来说,培养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更是相当重要. 一、理解托班幼儿的心...

#董使促# 如何对幼儿进行更好的常规教育 -
(18264641828): 培养幼儿的常规也尝试进行了以下几种常规教育方法: 一 、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让幼儿通过老师对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幼儿有个榜样学习,其改变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

#董使促# 幼儿教育中,一日常规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18264641828): (一)要具备“六勤” 眼勤(多看)不管你在做什么事情,比如说上课:要关注每一个孩子,这时有个孩子在玩,老师就要及时提醒他注意听老师讲,还有你上课的时候一个孩...

#董使促# 如何更好地做好新入园幼儿的常规教育 -
(18264641828): 常规是指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保证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的规则,从幼儿的个体发展需要来看,良好的常规能使幼儿积极愉快的参加各项活动,使幼儿较好的适应集体生活,同时帮助...

#董使促# 小班幼儿常规如何培养 -
(18264641828): 对一个幼儿园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总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对小班而言,建立...

#董使促#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
(18264641828): 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榜样与行为练习相结合,是常规教育的好方法之一.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说教的方法对于小班幼儿是很难起作用的.只有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行动的具体方法,才...

#董使促# 如何对刚入园幼儿进行常规培养? -
(18264641828): 教师在进行常规教育时,首先要明确常规不等于紧箍咒.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被要求排队的孩子一旦没有老师的监督,就会横冲直撞、争先恐后、难以自控.这说明有些不合理的规则束缚了孩子,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正确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