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5岁左右,我对儿子说人死是自然规律,地球若干年后有可能会毁灭,请告诉我该怎么办? 达尔文创造了进化论,但晚年却成了信徒,说明了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死亡教育
  死亡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换言之,它是不可避免的。它同性教育、艾滋病教育等一样,应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

  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儿童对死亡问题应该有观察、发问、表达记忆及感受的机会。它的主要目的有4个:使人们获得死亡的知识;使人们对死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提高人们为濒死病人提供帮助的能力;减少青少年的意外死亡。

  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使人们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可以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加深人们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人生包括优生、优活、优死三大阶段,以便使人们能客观地面对死亡,有意识地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53474.html
  很多小孩在小时侯便经验过生命无法延续的情形,例如:亲人的过世,家里心爱动物的死亡,或是在路上或电视上看到的一列又长又哀戚的出殡队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要不要说明,以及如何说明?正因为合理的说明必须建立在对儿童死亡观念的深入了解之后,所以我们首先看一看儿童死亡观念的发展特点。

    一、孩子对死亡的认知与心理行为反应

    1.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分为三个时期

    1948年,匈牙利心理学家玛利亚·耐基调查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孩子对“死亡”就好像睡觉或去很遥远的地方一样,所以认为一天当中可能会有多次体验死亡的感觉,如爸爸去上班了,妈妈不在了。死去者只不过是暂时地离开,并没有完全消失。死去就如同睡觉一样,是生命的中断而不是结束。死去的人可以再回转过来,这之间并无任何的矛盾可言。一般的情况下,此时期的儿童几乎将死亡看做是生存的一部分,你死掉一会儿,又醒来一会儿,接着又会死掉一会儿。

    第二个阶段大约是在5~9岁阶段,这阶段的孩子已经知道、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是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尤其是自己的身上的事情。他们关心的是别人的死亡,他到哪里去了?他还能变成什么?他为什么要死?而且因为别人的死亡,他们会心生恐惧和不安,尤其是在亲人死亡之后。

    第三阶段是在9~12岁阶段,这时期的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是人一生都不可避免的,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其中自然包括自己有一天也会死亡的事实。他们已经开始不再把死亡看成是一种外在力量,而看成是一种生命固有的必然现象。人都会慢慢变老、生病最后走向死亡。研究表明,对于一些孩子而言,死亡与黑暗联系在一起,从而具有了某种神秘的色彩。这时的孩子也开始主动地去避免死亡,例如,有病时会主动吃药,甚至能忍痛要求打针,配合父母主动治疗,也会尽自己所能,尽量避免来自生存环境中能意识到的危险。由于孩子已经或多或少了解死亡的意义,所以遇到孩子询问与死亡相关的事情时,父母不需要隐讳而不敢言。此阶段的问题是父母如何在不伤害孩子的情形下,去向孩子传述死亡的事实。

    2.孩子对死亡的反应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死亡可以说是最残酷的伤害和打击,大人应了解孩子的心理反应情绪,并适时给予适度的精神支持,以下将提供几种孩子在面对死亡时可能产生的几种反应:

    ⑴生理及情绪上的困扰。孩子会因为焦虑而产生喘不过气来、呼吸急促、整日昏睡、头痛或胃口不好的状况,晚上还会出现做噩梦、失眠等不安现象。

    ⑵对死亡情形的焦虑。孩子深信他所见的死者临死时的症状,因此而忧忡忡。

    ⑶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孩子会苦恼从此再也没有人会关心他、照顾他、疼爱他了。

    ⑷取代。是指孩子很快就会转移情感需求,希望他人能成为死者的替代品。

    ⑸对死者产生敌意。幼小的孩子在亲人逝世后,认为死者离开他是因为比再爱他了,所以会有愤怒和被遗弃的感觉。他会认为如果死去的亲人真的爱他的话,即不会死区。

    ⑹否认。是指因某人死亡导致情感方面的障碍——拒绝接受事实。有时孩子在亲人死去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孩子会不愿意接受事实真相、故意装得不在意,或表现出一副不受任何影响的样子。

    ⑺内疚乃至罪恶感。这是孩子在失去亲人之后的一种较普遍的反应。孩子会认为这不幸事件的发生,是因为他顽皮或者做坏事而产生了报应。父母在世时,因在某些事情上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经常会使孩子产生敌意的念头。当父母不幸去世后,孩子就会认为是自己的怀念头导致了死亡,内心中充满了沉重的罪恶感。如此的内疚乃至罪恶感,可能使他们终其一生都要背负起沉重的负担。

    3.儿童丧亲期的三个阶段

    ⑴精力宣泄

    在丧亲的最初阶段,孩子需要反复回忆与亲人相处的那些美好的时光。在如此的回忆中,异常体验的情绪影响便在“精力宣泄”这一过程中渐渐地消逝了,表面上看来,孩子慢慢地与死去的亲人“切断”了关系。然而正如福尔曼所认为的那样,哀掉永远不会,也无必要成功地撤回所有懂得感情投入,孩子对已故亲人的心理意象仍然维持着某些关注,展示照片、谈论过往的美好时光、故地重游等等。甚至在意外的时间和地点,一个长期被遗忘的回忆会再次闪现,重新引起痛苦与悲伤。

    ⑵自居作用孩子

    自居作用是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正常结果。在这种关系中,一个人的行为和情绪品质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而对于孩子来说,父母通常都是最有影响的榜样:想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乃是最大的愿望,父母的特征也是孩子们力图模仿的行为与态度。

    ⑶精力再投入

    成功的、宣泄的哀掉体验使一个人与其亲人“分裂”,它使得发展中的孩子能够继续出于年龄的需要而依恋别人。

    寻找新的父母以替代亲生父母,这一过程便是精力再投入。年龄大一些(从青年期开始)的人,早已形成了基本的人格,他们不必以别人代替父母,他们可以将感情转移到伙伴或异性的身上。所以,对于丧亲的孩子,新来的照料者必须允许孩子时有的“感到悲伤”,并给予足够的、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这样孩子才会有充足的安全感,才可以顺利地完成精力再投入。

    二、针对儿童饿死亡教育

    1.家庭中的死亡教育——父母如何向解释死亡

    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一般的父母常常会使用的方法大概有三种,我们首先就对此分别进行讨论:

    第一种,把“死亡”捏造成一个故事,有很多的父母喜欢用童话或故事的情节来陈述,因为孩子很容手故事的诱惑,就信以为真的掉进了幻想的世界里,而将“死亡”忘得干干静静。使用这种处理方法,固然可能使得孩子把事情遗忘了,但这决不是一种健康的手法,因为往后他们很可能较难以去面对人生的真实一面。

    第二种,父母常会用“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来替代“死亡”的说法,这种方法孩子比较能接受,可以起到安抚孩子的作用,也因此消除了失去亲人或宠物的不安和伤心。但或许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对死者怎么去那么久而产生抱怨,或认为他们不跟自己说声“再见”就走而怀恨在心,所以父母用旅行来代替死亡告诉孩子,也不是一种很恰当的方法。

    第三种,把死比喻成“睡觉”,很多大人也会跟孩子说死亡就是“安安静静的睡觉,睡好久好久永远都不起来”。在这样的描述中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觉这两个事件,关于这一点,身为父母的应该特别注意,否则孩子可能会害怕睡眠,甚至恐惧一睡就会不起,所以为人父母应该避免将死亡解释为就像睡眠,要帮助孩子理清死亡与睡眠的差别。

    以上三种例子都是父母较常用的,但通过分析我们不准发现这些常用的方法都存在着问题。那么究竟要用哪种方法才是最好的呢?

    其实最好的方法是自然而亲切地去对孩子说明真相。父母在跟孩子解释死亡时,可以用动植物来做比喻,例如用花来比喻人的生命;花草通常会在春天、夏天的时候生长,到了秋天时会一一的凋谢,所有的生命也一样,会有生长、茂盛及死亡等时期,父母在对孩子说明时,应尽量避免去使用可怕、恐怖的语句和神情去描述,而是要用语调温和且简单的词语耐心地为孩子做解释,谈论的重点也应该放在生命是充满美丽的一面,而非在死亡病态上。如此,孩子会慢慢了解死亡的意义,并且能够减少恐惧心理的产生。
  看看这个http://www.zhyww.cn/teacher/xiaoxue/jiaoshi/200901/17751.html

给孩子解释清楚就行了:
1.关于地球的毁灭:地球自然死亡要2亿年之后,那个时候太阳由于自身引力的减小,太阳大气会扩展到地球轨道以外,不过人类有文明的历史才有几千年,就发达到了这个程度,就能造出宇宙飞船,相信到那个时候,人类早就能飞离地球,寻找地外文明了。
2.关于人的死亡,建议给孩子以希望,人类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找到延续生命的途径,比如说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如克隆技术),比如说地外文明的光临地球,比如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物体以超过光速的速度行驶时,时间就会倒流。

1、首先你得安慰他说一些不会死的话
(你告诉他人总是要死太早了,像你的孩子对这种问题有点接受不了)
5岁左右的孩子应该拥有童真,向他多灌输点关于童话一类的故事,来冲淡他所想的事实。
等到一定年龄后再告诉他
2、或告诉他正因为这样才要努力拼搏(这种对死亡的恐惧是正常的)
《名侦探柯南》中有一句话:“正是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才要努力地活下去。”
告诉他珍惜生命,善待每一个生灵(树木、花草、动物)。

你的教育很成问题,知识虽然是无穷的,但知识的种类确有很多种。但论起顺序来,也分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的人要学初级的知识,你把高级的知识加注在初级的人身上当然会难以接受。
知识是好的,但用的地方不对后果不堪设想。目前你应该做的就是分散他的注意力,调动他最敢兴趣的一面,让他放开了玩,并告诉他,只要注意安全,人永远不会死。!

你要给他积极愉快的思想 不要把消极的思想加到他身上

如果我是你,我会很坦白的跟他说
人在宇宙中就是渺小的一瞬
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
但是几率很小
我们没有必要杞人忧天
跟他说人类生存了几万年了
为什么说我们才是最后的那一批
即使真的有那么一天
你只要记得孩子
我爱你
我们能做的就是享受生活中的一切
然后没有遗憾

如何拯救地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就这一话题拟一个发言提纲。~

当前,我们在为过去的成就欢欣鼓舞 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很不协调的现实,那就是被长期恣意蹂躏、满目疮痍的地球,正在频 频发生告急,现在地球上每年就有15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600万公顷土地变成荒漠,物 种大量灭绝,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大气、水体、海洋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已被 破坏得危及人类的生存;人类面临着不可推诿的抉择:要么改变以往的行为方式,联手为 保护“地球村”采取果断而有效的行动;要么就照目前的样子继续下去,到头来将是人类 自己毁灭自己。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而今,它已千疮百孔了,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 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未来。怎样拯救呢?从全局来说,就是要把目标从传统的以追求经 济增长为中心转向以保证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上来,从节省资源,适度消费,注 重内涵开发,实施总体调控,大力保护环境,竭力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等方面努力,走上 一条使经济、环保协调发展之路。从每个人的生活来说,要善待地球,从我做起,自觉选 择那些在生产、运输、消费以及废弃过程中不污染环境的产品。保护资源和永续利用,节 约用水、用电,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的地球、无愧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在纪念今年的“世界环境日”时,我们呼吁:让人人都有对地球真挚的爱心,让保护 地球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主旋律。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共有的家园。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依赖地球环境而生存,并使自己变得适应这个环境。同时,人类也不断地与恶劣的环境条件作斗争,使人类生存的环境更适宜于人类。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
本展览通过大量的图文使人们了解一些地球环境异常的常识和现象。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地球是茫茫宇宙间知的唯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舱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于我无关?
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曰益恶化的现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明白: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

21世纪己叩响我们的门环。对21世纪的世界公民来说,环境保护意识的高低反映着一个人的素质。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而积极行动,做21世纪的优秀世界公民,共同为我们的地球缔造一个绿色的明天!

达尔文创造了进化论,但晚年却成了信徒,说明了什么.??作个比喻:仓颉造汉字,传到今天,谁看出他的真相呢? 5000年前,仓颉看见“牛”头上有二角、大肚下有四只脚,造了“鱼”字,看见“鱼”没有脚,只一条尾巴,就造了个 “牛”字。向各个部落传开教授时,粗心大意,竟然颠倒了。只一条尾巴没有脚的读成“牛”, 四只脚有角的读成“鱼”。 千里之远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应该表示重量的“重”字却教人念出远门的“出”字。沿用到今,有那个读者、教者注意过它。谁又能把这几个字的读音换过来? 这几个字的读音换不掉是否就不算错?这一问题现代中国文化回答中,你不会得到真话!达尔文创造了不是“进化论”,而是斗争哲学“不可知论”!这才是真正的真相。  只是落后文化的当时掌权者利用它作工具而传遍世界。这是顶尖科学家和“进化论”宫廷内的老大们早就知道,而且从来未承认达尔文是科学家。可悲的是尚未开发的中国文化教科书还原封不动、死守古老西方的遗传当“科学”毒害下一辈,化钱买谎话──“猿变人”到今天。所以近代中国人从来不知科学是方的还是圆的,只会开口:“我只相信科学!”
  《达尔文进化论》122页文章:“是否仅仅由于某一个体的微小突变,就可以形成新的物种? ……很难想象仅仅爬虫类微小的变异,就出现了飞翔于空中的鸟类。为了能在空中飞行,爬虫类需要发生很多必要的变化:爬虫类前肢要演变为用来飞翔的翅膀;大脑发生进化,以便控制翅膀;骨骼内部中空,以此来减少体重……。就像一辆汽车,如果要变成飞机,从外形到内部的发动机都要进行大的改变。我们很难想象以上这一状况,仅仅由于逐渐变异就能够完成。”
  文章也承认“达尔文‘进化论’的最后一个不足在于,迄今为止所发掘的化石与形成的结论的动物考证之间的矛盾。迄今为止的化石研究中,都没有发现任何进化过程的中间化石,也就是说存在很多未知的谜。……但迄今为止人们都没有发现一个脖子为中等长度的长颈鹿化石。只要找不到进化过程中间的物证,这个谜无法完全解开,达尔文‘进化论’就是不完整的,就会存在着异议和争论。”
  《参考消息》2009年2月18日12版转载【西班牙《世界报》2月10日】马尔科姆•霍内斯的文章明白告诉人们:“达尔文很少写科学论文,但《物种起源》却值得当作文学作品来阅读。”文章明确指出达尔文和林肯一样都是划时代的政治家,文章说:“达尔文阅读了经济学家托玛斯•马修斯关于人类为生存而抢夺资源的著作,两年后便创立了‘自然选择’理论。”
 《进化论》弱肉强食的故事,后封面露骨地提词:《进化论:弱肉强食的故事》巧妙地将生物的斗争法则与人类社会联系了起来,它突破了进化科学的局限,将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融入了其中。
  《物种起源》封面明目张胆地宣称:在社会竞争中思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第三章“生存斗争”里告诉人:同属的物种要比异属物种之间更为激烈,在俄罗斯,小型的亚洲蟑螂入境后到处驱逐大型的亚洲蟑螂;在澳洲,蜜蜂输入后,很快就把小型的、无刺的本地蜜蜂消灭了,……。也告诉人:生物在争夺食物和住所等伟大的生存斗争中,一个物种要战胜另一个物种的构造常常是隐蔽的。达尔文也明白告诉人:我们对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确实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就是达尔文已明白告诉人们;他根本不是按生物学的角度去写该书的。
  而且他还主张,所谓的生存斗争,是大自然合法而不变的法则,将当时英国社会的这类偏见、冲突的观点应用于自然的所有方面。所以他手所延续下来的所谓“生物学”只能看见兽类凶残斗争的一面,没有生物和谐、合作的另一面。只是借助“生物界”推广至整个世界,给了它一个貌似科学表像而已。这一点《达尔文进化论》第46页也坦然自若地写着。
  达尔文于1860年在写信给其友人哈佛大学植物学教授阿萨格雷(Asa Gray)说:“至于这个问题〔人类起源〕的神学观点,总是令我感到痛苦,也感到迷惘。我决无意写文章宣扬无神论。但我承认,在我们周围看到造物设计(design)和上天慈悲的证据后,这个世界看来还有太多苦难……但另一方面,若要我把这个奇妙的宇宙,特别是人的本性,都看作是蛮力(brute force)的结果,我又无论如何心有不甘。我是较相信万物是按设计好的法则而行,只是细节……听诸所谓机遇(chance)。但我感到整个问题太高深莫测了,不是人类智力可以解决的……。”
  显然对真正的生物科学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对道德观念、和平意识的神学思想自然就是个死对头。因为它根本不是科学,完全地改变了生物科学的规范和方向,是当时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时期斗争形势的需要。
  《达尔文进化论》42页文章明白地写着:马尔萨斯的理论给了达尔文他所需要的思路。真正的科学家是事实求是的,并已经公开明白地附有二人斗打的“适者生存”图解说明。尤如一个已剪平头的小伙子,连裤衩都拉下让你看了,你还要硬着嘴称他是“小姑娘”,那么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你才会明白呢? 难道这人真的分不清什么叫“科学” 什么叫“斗争哲学”吗? 现今的文学真的连“魔术”“科学”都不会分类吗?
  达尔文自传中也直言不讳,1838年10月偶尔翻阅托玛斯·罗伯特·马尔萨斯残忍的《人口论》著作(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理论的影响和启迪了他的进化观点……;
  马尔萨斯理论对“现代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和阿尔佛雷德•华莱士产生关键影响。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一书中说:“他的理论是马尔萨斯理论在没有人类智力干预的一个领域里的应用。达尔文终生都是马尔萨斯的崇拜者。”称他为“伟大的哲学家”。华莱士称马尔萨斯的著作是“……我所阅读过的最重要的书”,并把他和达尔文通过学习马尔萨斯理论,各自独立地发展出“进化论”,称做“最有趣的巧合”。
  马尔萨斯估计,人口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将快速增长。在他看来,控制人口的主要因素是战争、饥荒和疾病等灾难。简言之,根据这个残暴的主张,为了一些人的生存,其它人就必须死亡。
  生存意味着“永远的战争”。“进化论”学家们普遍认可马尔萨斯无意中对“进化论”做出了许多贡献。马尔萨斯对于人口问题的思考是现代进化理论的基础。马尔萨斯强化了对为“有限增长”条件下“生存挣扎”的观察。由于马尔萨斯理论,达尔文认识到了生存竞争不仅发生在物种之间,而且也在同一物种内部进行。
  达尔文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并提出强者与适者将在生存斗争中获胜。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自然界中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包含着和谐和冲突;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既包含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斗争,也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和谐。
  当时这么一个有明显错误的假说为什么能够风靡宇内?解释只有一个,作为“科学”他的学说寸步难行。因为这个否认友爱、否认道德存在的理论,迎合了许多渴求已久的斗争政治的需要,从大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者、以及政治家、革命家,都从达尔文的假说中为自己的主张和行为找到了“科学”的依据,也给部分人得着一条出路。
  中国的命运与诸多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统治的国家没有好多少;当时落后的文化,混乱的世代,老百姓仅仅为谋三餐而忙忙碌碌的岁月里,谁会把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当“科学”呢 ? 若当“生物学”科学界使用,可能到今天还没人会去接。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下,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受到了冲击,出现了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诞生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但封建买办经济在社会中仍占显著优势,中国人民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中国近代历史面临的严重问题。
  这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民族危机、文化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同时爆发,在世界的影响和撞击中,寻找着自己的发展道路。急于寻求一种可以改变陈旧道德束缚的新道德同样成了中国最迫切的问题。
  19世纪中叶,达尔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而消灭的生存斗争的学说“进化论”随西方的坚船利炮进入中国。正好迎合了一批寻求救国救民的有识之士获得了理论的依据、寻找到观察社会、反对封建专制和外国列强的思想武器,达尔文创新的道德观的确产生了共鸣。
  《达尔文进化论》76页文章中,达尔文主义自己也承认:是“时代的必需”;随着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时代到来,“进化论”成为必需。对于信仰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资本家来说,“自然淘汰”、“适者生存”、“生存竞争”无疑是新的武器,用来对抗主张弱者立场的社会主义者和不喜变化的保守主义者。达尔文“进化论”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列强对殖民地的支配提供了正当化的理论支持。
  2009年12月9日《参考消息》第12版转载了【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1月23日第一期文章】达尔文的原著信件;“写《物种起源》如同供认一桩谋杀案”:
  《新科学家》:你认为自己是无神论者吗?
  达尔文:以否认上帝存在的标准来衡量,我从不是一个无神论者。我认为,说我是不可知论者更恰当。
  《新科学家》:宗教信仰与你的理论之间最明显的矛盾是什么?
  达尔文:在我看来,一个人既是虔诚的有神论者又是“进化论”者是有可能的。
  达尔文:我可以肯定,如果我们的好朋友赫胥黎不那么频繁抨击他人且态度更加温和,那么他的影响力会更大,尽管他已经很有影响力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达尔文自家的英国先得着了。因为他们是产地,得着这个月亮却知道它的底细,看透这水上的月亮是假的。所以有所冷静、不再狂妄崇拜达尔文而且开始露底了。
  要了解详情请看笔者已出版的:“纪实文学-中国-当代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68256号,人生真理──宇宙真生命研究学、科学论证丛书《我是什么?》100页”;
  现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学府的知识界都有收藏供知识界阅览,浙江省人大常委 省人大法纪委 吕汉夫主任也为《我是什么?》发表了题词。


#章平耿# 我儿子刚满六岁,对死亡特恐惧!老说他不想死!不想妈妈变老!怎样教育他呢? -
(18247882240): 他有没有亲眼目睹过死忘,比如看到对他最好的亲人去逝!(打个比方)不然六岁的小孩怎么懂得死亡的含义?如果要去除恐惧,只有让他懂得死亡的真正的含义!让他懂得人注定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如果不想这么说,可以说点开心的或者虚无的,当然他不懂.但时间是最好的调和剂,等他长大了,一切都会好的!

#章平耿# 一个四岁小孩子问你何为死亡,你会怎么回答 -
(18247882240): 其实孩子对知识的了解是循序渐进的,他们的好奇心也并没有我想象那么大,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针对的任何问题,都只想知道结果,而没打算接受过程; 所以只要告诉孩子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就象开在四季的花儿一样从花蕾到盛开直到凋谢,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就足以了,至于是否有必要再进一步地解释下去,要看孩子是否再提出问题.祝好!

#章平耿# 若干年后人会灭绝吗 -
(18247882240): 这个是一定的.人会灭绝.但是这个可能是几亿年的事了

#章平耿# 孩子五岁了,反而比小时候胆小了,怎样使孩子的胆子变大? -
(18247882240): 孩子胆小是因为孩子内向不自信性格内向,忽略自己不同人交往自信并不是与生俱来,所以说在后天可以用.合适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

#章平耿# 儿子十五岁不听话怎么办 -
(18247882240): 一个家族好象一棵大树,老人是树根,夫妻是树干,孩子是枝叶,根深则叶茂,孝敬父母,关心二老,不管事大事小,都要处理周到,交人要交心,浇树要浇根,家族这棵大树要想繁茂,必须懂得把水浇在根上,树根不动,树枝就是摇能摇哪去...

#章平耿# 为什么人会死?
(18247882240): 人不死,那地球上就容不下你儿子孙子了.,

#章平耿# 一道应用题:爷爷对小明:“我现在的年龄是你的7倍,过几年是你的6倍,再过若干年是你的5、4、3、2倍.”爷爷和小明的年龄各多少岁?
(18247882240): 小明10岁 70 爷爷 设小明X岁 爷爷Y岁 则 Y=7X 由题得 Y+n=6(X+n) 即 X=5n Y+m=5(X+m) X=2m Y+l=4(X+l) X=l Y+t=3(X+t) X =1/2t Y+a=2(X+a) X=1/5a 因为X为正整数,且由上可知X必须是2、5的倍数 所以X=10 Y=70 且其他2、5的倍数都不符合实际

#章平耿# 对于5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怎样教他们交际规则呢? -
(18247882240): 1.向孩子传达与他人分享的思想.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们也要给孩子创造分享的实践机会,例如,当家里就有一个水果时,妈妈可以让孩子来分配这个水果应该给谁吃,并趁机向他灌输分享的理念.2.教孩子一写最基本的“察言观色”知...

#章平耿# 人为什么会死
(18247882240): 因为这是新陈代谢,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必须得死

#章平耿# 怎么办小孩最近老是说以后自己就会死的?小孩最近老是说以后自己就会
(18247882240): 是不是最近受到什么事情的刺激或惊吓,应多给一孩子关爱和安慰,分散其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