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资料和解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的主要内容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草原的资料(概括)
我国草原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草原总面积将近4×108 h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为现有耕地面积的3倍。如果从我国的东北到西南划一条斜线,也就是从东北的完达山开始,越过长城,沿吕梁山,经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东麓为止,可以把我国分为两大地理区:东南部分是丘陵平原区,离海洋较近,气候温湿,大部分为农业区;西北部分多为高山峻岭,离海洋远,气候干旱,风沙较多,是主要的草原区。

我国草原一般可以划为五个大区:东北草原区、蒙宁甘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和南方草山草坡区。

东北草原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的东北部,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

蒙宁甘草原区包括内蒙古、甘肃两省区的大部和宁夏的全部,以及冀北、晋北和陕北的草原地区,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30%。本区大多为高原地带,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本区气候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湿多雨,春秋气候多变。其中的牧草种类丰富,优良牧草有200多种,如羊草、披碱草、雀麦草、狐茅、针茅、早熟禾、野苜蓿、冷蒿等。牲畜主要有牛、马、绵羊、山羊和骆驼等。内蒙古草原是本区的主体,包括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和鄂尔多斯草原等。

新疆草原区北起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界山,南至昆仑山与阿尔金山之间,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本区距海洋十分遥远,周围高山环耸,海洋气流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牧草种类有羊茅、狐茅、鸭茅、苔草、光雀麦、车轴草等。主要牲畜有新疆细毛羊、三北羔皮羊、伊犁马等。

青藏草原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北至昆仑山和祁连山,南至喜马拉雅山,西接帕米尔高原,包括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甘肃的西南部,以及四川和云南两省的西北部等,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32%,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原草原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盛产牦牛、藏羊、黄牛等。

在我国南方各省,除了面积广阔的农田外,还有大片的草山草坡、林间草地以及大量的零星草地,这些统称为南方草山草坡区。本区气候条件较好,牧草种类繁多,可以放养牛、羊等牲畜。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等原因,我国草原的沙化、退化现象较为严重。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人工种草 我国草原牧场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枯草期,也是草原生产的劣势期。发展人工种草,可以弥补天然草场枯草期产量低下的不足。实验证明,适合大面积栽种的良种牧草,北方有紫苜蓿、披碱草、老芒麦、羊草、无芒雀麦、红豆草等;南方有红三叶、白三叶、百脉根、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等。人工种草可以使载畜量提高3~10倍,由0.67~1.0 hm2草场养一只羊,提高到0.07~0.27 hm2草场养一只羊。

草场的灌溉 我国的草原大都处于干旱地区,牧草因缺水而枯死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灌溉是改良草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976~1978年,新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进行适当灌溉以后,使草层高度由15~17 cm增加到60~80 cm,覆盖度由50%提高到100%;同时,灌溉后植物种类组成也发生了变化,豆科牧草由10.9%增加到65.2%,杂草明显减少。

草场的灌溉大多采用自流漫灌的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应当进行较为细致的畦灌和沟灌。喷灌则是更为先进的灌溉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牧草产量,并且节约水资源。

草场的鼠虫害及其防治 我国草原上栖息着170多种啮齿目动物,形成鼠害的常见种类有80多种,如田鼠、鼢鼠、黄鼠、沙鼠、旱獭等。这些害鼠的繁殖能力很强,能够大量啃食牧草,挖掘洞穴,破坏植被。发生中等程度鼠害的草场,一般每公顷有害鼠100~300只;鼠害非常严重的草场,每公顷有害鼠1 000~2 000只,使草场上鼠洞遍地,千疮百孔,失去放牧利用价值。目前我国北方和西部牧区草场鼠害严重,每年鼠害发生面积都在2×107 hm2以上。

我国草原上的虫害以各种蝗虫、草原毛虫、草地螟、草原叶甲虫等为主要害虫。其中蝗虫多发生在新疆、内蒙古等干旱、半干旱区草原上,分布范围较广。草原毛虫大多发生在青海、西藏、甘南、川西北青藏高原牧区。发生虫害的草场,有50%~80%的牧草被害虫吃掉,虫害严重时能将地表牧草全部吃光。我国草原虫害很严重,每年约有5×106 hm2草场发生虫害,需要采取人工防治措施。

我国草原灭鼠治虫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国草场灭鼠治虫的防治面积每年约为3.5×106 hm2,相当于鼠虫害发生面积的20%~30%,使草原蝗虫灾害得到控制,减缓了草原鼠害蔓延的势头。另外,为了减少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近年来生物防治的面积每年都以5%~10%的速率增加。1995年,全国草场生物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40%。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第一课《草原》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第一小节):写大草原十分美丽,老舍对此赞叹不已
第二段(二~四小节):写热情好客的主人接待了"我们"
第三段(第五小节):快要走了,"我们"十分不舍.
课文简说。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施龚彭#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这篇课文,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是怎样的? -
(17275953006):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来,走在哪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

#施龚彭#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蒙古草原的民族风情有? -
(17275953006): 内蒙古的景区有呼和浩特,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包头. 内蒙古自治区北面邻蒙古和俄罗斯,东缘嵌着茫茫林海的大兴安岭,岭东南山麓西辽河平原,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内蒙古最...

#施龚彭# 五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上第一课《草原》梗概是什么? -
(17275953006): 这篇散文描写了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

#施龚彭#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草原好词及解释 -
(17275953006):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

#施龚彭# 人教版小学教材五年级(下)第一片课文<<草原>>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
(17275953006):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此句中多处运用了“借代”手法.“蒙汉”借代“蒙汉两族人民”,“天涯”借代“边疆”,这里即指“内蒙古”,“碧草”借代“大草原”,“斜阳”借代“傍晚时分”.这些借代,意思完备而又深刻. 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这句话所描绘的意境:自古以来,蒙古和汉族就是好朋友.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不仅是朋友的聚会,更是两个民族的友谊的见证.在这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夕阳西下,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施龚彭#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内容.找到把网站发给我
(17275953006): 五年下册课文阅读教学设计1、草原课前预习1、给带点的字注音愉快 柔美 渲染 勾勒 洒脱 迂回 拨转马头拘束鄂温克 天涯2、写出带点字的意思一碧千里( )( )翠色欲流( )( ) 流入云际( ) 群马疾驰( )( ) 天涯碧草( )( )3、了解...

#施龚彭# 人教版小学教材五年级(下)第一片课文<<草原>>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17275953006):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此句中多处运用了“借代”手法.“蒙汉”借代“蒙汉两族人民”,“天涯”借代“边疆”,这里即指“内蒙古”,“碧草”借代“大草原”,“斜阳”借代“傍晚时分”.这些借代,意思完备而又深刻. 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这句话所描绘的意境:自古以来,蒙古和汉族就是好朋友.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不仅是朋友的聚会,更是两个民族的友谊的见证.在这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夕阳西下,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施龚彭#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第一自然段如何分层,层意是什么?
(17275953006): 第一层(第一句):概括叙述全段要写的内容. 第二层(第二句):描写草原上天空的景象. 第三层(第三句到第六句):描写草原上天底下的景象. 第四层(第七句到第八句):抒发对草原的感受追问:要写出这一层的意思不是慨括追答:就是这样啊

#施龚彭# 人教版小学教材五年级(下)第一片课文<<草原>>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
(17275953006):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此句中多处运用了“借代”手法.“蒙汉”借代“蒙汉两族人民”,“天涯”借代“边疆”,这里即指“内蒙古”,“碧草”借代“大草原”,“斜阳”借代“傍晚时分”.这些借代,意思完备而又深刻. 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这句话所描绘的意境:自古以来,蒙古和汉族就是好朋友.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不仅是朋友的聚会,更是两个民族的友谊的见证.在这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夕阳西下,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施龚彭# 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 1、课文按 - -----顺序描写了------→------→-----
(17275953006): 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 1、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