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物理,10道题需帮助(答得完整加50至100分不等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初二上学期物理试题(带答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1.
设总路程为S,则用时为0.5S/5+0.5S/7,平均速度为S/(0.5S/5+0.5S/7)=5.83m/s
2.
海水中声速为1531m/s,由于来回路程为2倍,则H=1531m/s*14s/2=10717m
3.
8立方厘米的铜质量应为8.9g/cm3*8cm3=71.g>26.7g,因此铜球是空心的
4.
设两者体积均为V cm3,则铁块质量为7.9V g,铝块质量为2.7V g,即7.9V-2.7V=52,解得V=10cm3
5.
5吨的货物重力为5*10^3kg*9.8N/kg=4.9*10^4N<5.4*10^4N,因此可以匀速提起
6.
若只用一块滑雪板,滑雪板面积为S=2m*10m=20m2,人重力为G=60kg*9.8N/kg=588N,压力F=G=588N,压强为P=G/S=29.4Pa
7.
总接触面积为S=G/P=1.5m2,拖拉机有4条(或2条)履带,则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S/4=0.375m2(或s=S/2=0.75m2)
8.
设基石底面积为S,则纪念碑和基石总重为G=10^6N+2*10^3*1*S*10=(10^6+2S*10^4)N,压强为P=G/S=10^6/S+2*10^4<=7*10^4,解得S>=20m2
9.
鞋模体积为V=675g/0.9g/cm3=750cm3,底面积为S=750cm3/3cm=250cm2,压强为1.5乘10的4次方,人有两只脚,压力(重力)为G=2*1.5*10^4*250*10^-4m2=750N,质量为m=G/g=75kg
10.
压强为G/S=pgh=2.6乘10的3次方kg/m的3次方*10N/kg*5m=1.3*10^5Pa

1: s/v=0.5s/5+0.5s/7 即:1/v=0.5/5+0.5/7 解得:v=35/6 米每秒
2: 2h=14*340 解得:h=2380米
3: 密度=M/V=3.3375乘10的3字方千克每立方米 小于铜的密度 所以这个球是空心的
4: 铁块密度*V-铝块密度*V=52克 解得V=? 自己接着作罢

1.5m/s+7m/s分之2=6m/s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60M/S 360M/S*15S分之2=2700M
晕了 我实在答不下去了~!

1 s/(s/10+s/14)=5.83(m/s)

2 340*14/2=2380(m)

3 26.7/8=3.34g/cm3=3.34*10(3)kg/m3 < 8.9*10(3)kg/m3
所以是空心的

4 (7.9-2.7)×V=52
V=10
铁块m=7.9×10=79(g)
铝块m=2.7×10=27(g)

5 5×10(3)×9.8=4.9×10(4) < 5×10(4)
故可以
PS 若是g取10,理论上也是可以的,因为匀速时拉力大小等于重力
再考虑动滑轮接法的话,那就更加没问题啦——当然这里考查的不是这个

6 m*g/2s=60*9.8/(2*2*10)=14.7(Pa)
PS 哪来这么大的滑雪板啊。。

7 S=5.4*10(4)/3.6*10(4)=1.5(m2)
s1=1.5/2=0.75(m2)

8 题目交待不清.. 纪念碑是重10(6)N吗? 这里先假设是了..
G1+G2=N
10(6)+2*10(3)*10*1*S=7*10(4)*S
S=20(m2)
即底面积大于等于20m2

9 蜡的底面积为:
S=(675/0.9)/3=250(cm2)=0.025m2
人鞋底面积为:
0.025*2=0.05m2
体重为:
0.05*1.5*10(4)/10=75(kg)
不过其实这道题条件交待不明 它没有明确说明,到底鞋模是一个还是两个

10 2.6*10(3)*10*5*s/s=1.3*10(5) (Pa)

1、2*5*7/(5+7)=35/6
2、此题应该还给了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14*(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3、P=m/v
P=0.0267kg/0.000008立方米=3.3*10的3字方千克每立方米
小于8.9乘10的3字方千克每立方米
是空心的
4、P=m/v
设铝的质量为x
x/2.7=(x+52)/7.9
解得x=27
铝27克 铁79克
5、F=mg
=5000kg*10N/kg
=5乘10的4字方牛
可以
6、F=mg
=60kg*10N/kg
=600N (压力)
P=F/S
=600N/(2m*10m)
=30pa (压强)
7、由P=F/S得S=F/P
S=5.4乘10的4字方牛/3.6乘10的4字方帕=1.5m
8、设基石的底面积为x
P=F/S
7乘10的4字方帕=10的6字方+2乘10的3字方千克每立方米*1*X/X
解得X=20平方米
9、由P=m/v得v=m/P
v=m/P
=675g/0.9乘10的三次方kg/m
=750立方厘米
由v=sh得s=v/h=750/3=250平方厘米
又由P=F/s得F=PS=1.5乘10的4次方*0.00025立方米=3.75牛=37.5千克
10、P=F/s
=5米*2.6乘10的3次方kg*S/S
=1.3*1010的4次方pa
PS:由于密度的符号打不出来,题中所有P=m/v中的p都为密度
希望我的答案能对您有帮助

1。s/v=0.5s/5+0.5s/7 即:1/v=0.5/5+0.5/7 解得:v=35/6 米每秒

2。声音在海水里的传播速度是1531m/s,h=1531*14/2=10717m.

3。26.7g=0.0267kg,8立方厘米=0.000008立方米。密度=m/v=3.33乘10的3次方千克每立方米,铜球密度小于铜的密度,所以是空心。

4。铁密度*铁V-铝密度*铝V=质量差→7.9g/cm3*V-2.7g/cm3*V=52解方程得V=10cm3。然后m铁=7.9g/cm3*10cm3=79g m铝=2.7g/cm3*10cm3=27g。

5。5T=5000kg=50000N.可以吊起。

6。F压=G人(人的重力)=mg=60kg*10N/kg=600N.雪板的面积S板=2m*10m=20平方米,压强P=F/S=600N/20=30Pa.

7。根据S=P/F=36000/54000=2/3平方米。(我不知道你的拖拉机有多少履带,反正把面积除以履带数就好了)

8。(纪念碑重是kg还是t啊??)我按kg算的。设低面积为S,
方程:10的6次方千克*g+S*2乘10的3字方千克每立方米*g/S=7乘10的4字方帕
解得:S=20平方米。

9。鞋模体积为V=675g/0.9g/cm3=750cm3,底面积为S=750cm3/3cm=250cm2,压强为1.5乘10的4次方,人有两只脚,压力(重力)为G=2*1.5*10^4*250*10^-4m2=750N,质量为m=G/g=75kg

10。因为大理石圆柱是规则均匀体,所以它对地面的压强也可以用P=pgh。
2600kg/m3*10N/kg*5m=130000Pa

求初二上物理选择题50道,10道实验题,10道计算题附加答案~

(图实在贴不上来,其他的你自己整理吧)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试卷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2.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1次的频率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5Hz的振动;丙:用小锤敲音叉,音叉发生256Hz的振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只能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所以丙是声源,其他不是声源
B.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C.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
D.甲和丙是声源,我们能看见振动或听到声音;乙不是声源,因为我们既看不见振动,也听不到声音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音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俗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
5.潜望镜观察的像是下列情况中的哪一种( )
A.正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猴子看见水中的“月亮”,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井中水的深度
B.利用照相机照相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C.幻灯机投影灯片时,银幕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
D.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等于10cm。
8.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
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
C.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
D.平面镜能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是因为像比物体离镜子更远
9.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关于雨、露、霜、雾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汽”是一种汽化现象
B.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使食物容易被煮熟
D.电冰箱是利用制冷物质迅速蒸发吸热,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
12.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橡胶、塑料、玻璃、水和空气都是绝缘体
B.绝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它们内部没有电子
C.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D.纯净的水是导体,因为水能电解
14.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量程就是它的测量范围
B.使用电流表时,选用的量程越大越好
C.无法确定电流表量程时,选用最小量程的接线柱试触
D.如果选用较大的量程,可以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
15.小明同学发现学校楼道中的过道灯,在夜晚天黑时,用力拍掌灯就亮了,而白天无论怎样用力拍掌,灯都不亮。后来老师告诉小明:过道灯是由光控和声控开关同时来控制的,其中光控开关受到光照时断开,声控开关接收到声音时闭合。那么你认为图所示的楼道开间,连接正确的是( )
二、填写题(每空1分,共41分)
1.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2.音乐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 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 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效应。
3.为了提醒人们不忘国耻,警惕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的抬头,在南京大屠杀50周年之际,南京市民捐资铸造了警世钟,警世钟高3m,口径约2m,当用木棒撞击大钟时,大钟振动的振幅 (填“很大”或“很小”),而振动的频率 ,能发出洪亮而低沉的声音。
4.由于光的 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5.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 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 和蓝光。
6.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60º,则反射角大小是 ,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他的距离为 m。
7.小牛有一块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型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若想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
8.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用的光学仪器是 透镜。能够成一个放大的图像的原因是物体距离 透镜 时,成一个 立、 的
像。
(2)小明把这个透镜朝向太阳,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5cm处找到一个极小亮的点,那么,小明想要利用这个透镜获得一个缩小的像,应当把物体放在距离透镜 处。
(3)小明利用这只透镜研究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时,应当将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的 ,并且调整它们的高度和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上。
9.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原理图,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 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 上。
10.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属于升华的是 ;其中②③⑤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
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
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11.宋朝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m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山上的泉水太冷,实际上这是由于高山上的 较低,导致水的沸点 的缘故。
12.干冰(固态CO2)暴露在常温下时,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这种现象叫 ,用干冰在舞台上产生的淡淡白雾,是由于干冰 ,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 。
13.玻璃棒和丝绸摩擦,玻璃棒带 电,丝绸带 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 ,丝绸得到了 。
14.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始终闭合,要使小灯泡L1、L2串联,必须闭合开关 ,要使L1、L2并联,必须闭合开关 ;若闭合开关 ,则将造成电路短路。
15.节日用的一组彩灯患联着20只小灯泡,已知插头处的电流为150mA,那么在第八只和第九只小灯泡之间处的电流为 A,通过第二十只小灯泡的电流为 A。
三、作图题(10分)
1.作出△A、B、C在平面镜中所生成的像(2分)
2.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ˊ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S发出的一条人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在AB方向上,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及这条入射光线。(2分)
S●


S′
3.如图所示的方框中各有一个透镜,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请在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4分)


A B C D

4.完成图中的光路图。(2分)


四、综合题(19分)
1.如图所示,让水蒸气从玻璃管中冒出来,喷到另一个盛有凉水的烧瓶上,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经过一般时间,烧瓶中凉水的温度有无变化?这个实验可用来探究什么问题?(5分)







2.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并回答问题:当开关闭合后,甲、乙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那么流过甲灯的电流为 A,流过乙灯的电流为 A,干路中的电流为 A。(5分)






3. (1)如图所示,这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
(2)要想使这只眼睛得到矫正,应该戴什么透镜?为什么这样做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4分)








4.某人站在铁路旁,看见远处的铁路检修工人用小铁锤向铁轨敲了一下,他贴近铁轨,过了一会儿听见了两次敲击声。若两次声音间隔为0.5s,该人离敲击处183.6m,求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米/秒?(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5分)
兴义五中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B C D C C D C C D D C A D
二、填空题
1、空气、音色 2、响度、音调、双耳 3、很大、很小
4、漫反射 5、色散、绿光 6、30º 2
7、大于10cm, 大于5cm小于10cm, 小于5cm
8、(1)凸、小于、焦距、正、放大、虚 (2)大于10cm (3)中间,同一高度
9、C、幻灯机等 10、③、④、放热。 11、气压、低
12、升华、升华吸热、液化、小水珠 13、正、负、电子、电子
14、S2 、S1S3、S1S2S3 15、0.15、 0.15
三、作图题:略。
四、综合题
1、烧瓶底部有水滴滴下,烧瓶中的凉水的温度会升高。
这是因为当高温的水蒸气喷到盛有凉水的烧瓶上时,水蒸气放热液化成水。由于烧瓶吸热,故瓶内的水温会升高,该实验可以研究液化放热。
2、1.12、 0.28、 1.4 图略。
3、(1)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
(2)应戴合适的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通过凹透镜的光线再经过晶状体拆射后,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4、4590m/s。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这是____现象;冰棍吃到口中感到很凉,是因为冰棍熔化过程中____(填“吸热”或“放热”)的原因.
  2.“神舟七号”上天后,通过电视我们看到宇航员们可以在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飘来飘去,他们的质量与其在地面上的质量相比会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飞船的研制中,为了减轻飞船的质量,应选用密度较____(填“大”或“小”)的材料制成.
  3.盈盈在弹奏古筝时,古筝的琴弦因为____而发声;登上月球的两宇航员不借助无线电听不到对方的讲话,这是由于声音____;小强是位音乐爱好者,他能区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他区分的依据是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他用不同的力弹钢琴时,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
  4.排纵队时,如果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利用了____原理;“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这是由于____的缘故.
  5.小杰的哥哥买了一条领带,此领带有很强的自洁性能,不沾水也不沾油.由此可见,领带是利用____材料制成的.
  6.有一种驱蚊器能发出人耳听不到的高频率声波把蚊子赶跑,由此可推知该种驱蚊器发出的是____.雷雨天,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
  7.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运动.
  
  8.如图2所示,漫画中的许多现象可用物理知识解释,请举出其中的一处并做解释.
  示例:物理现象:夜间看到月亮发光;解释:月亮反射太阳光的缘故.
  物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9.下列数据中接近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      B.淋浴用的热水的温度约45℃
  C.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0.1m/s       D.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10.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罐装饮料易爆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D.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11.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月亮躲进云里             B.太阳从东方升起
  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
  12.用温度计测人体温度时,温度计内的水银不变的量是(  )
  A.温度       B.密度       C.质量       D.体积
  13.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造型独特,它透明的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14.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5.在没有其它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的是(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16.如图3所示为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物质是一种晶体        
  B.此物质在第10-25min没有吸热
  C.在第20min时,可观察到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此物质的熔点大约是100℃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17.如图4所示,是一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的光线,入射角为60°,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8.请在图5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19.如图6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适当位置画出平面镜.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20.一杯很烫的水,要是使这杯水冷却得快些,你准备采取哪些做法?请至少写出两种做法,并指出每种做法所应用的物理知识或原理.
  21.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他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黑洞洞的.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座大楼有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小明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请你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五、计算题(共17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的运算过程、数值、单位和答)
  22.(4分)小军同学寒假准备从锦州去山海关的姥姥家,他想乘坐从松原开往北京的2591次列车,他从网上查找到列车时刻表如下:
  车站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km
1 松原 -- 06:00 0
2 大安北 06:45 06:47 69
…… …… …… …… ……
7 锦州 13:34 13:44 707
8 葫芦岛 14:27 14:30 757
9 兴城 14:46 14:48 778
10 绥中 15:19 15:21 826
11 山海关 16:08 16:16 891
…… …… …… …… ……
  请你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帮助小军算一算:列车从锦州到山海关这段路程中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6分)一个容积是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0.01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共投了25块相同体积的石子后水面上升到瓶口.
  求:(1)瓶内小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24.(7分)今年10月,从台北直飞上海的航线正式开通,方便了大陆与台湾的往来.开通前,台湾民航飞机需要经香港才能在上海浦东机场着陆,飞机飞行共用3h30min.已知香港与台北之间的距离860km,香港与上海之间的距离1240km,如图7所示.而开通后,上海至台北直线距离只有960km.
  求:(1)开通前,飞机从台北经香港飞到上海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开通后,若飞机以相同的平均速度从台北直飞上海需要多少小时?
  (3)从你的计算结果看,上海和台北直接通航有什么好处?(答出一点即可)
  六、实验、探究题(共22分)
  25.(6分)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如图8所示,他所组装的实验装置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__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9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给出两种原因即可)
  第一种可能原因:______;第二种可能原因:______.
  (4)小明观察到水要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时的体积大小变化情况不同,如图10所示.其中:____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6.(5分)如图11所示,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
  (1)应选择____(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造成的.
  (3)如果在像B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B,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像.
  (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5分)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器材、实验步骤及实验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要有可行性,符合安全原则.)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3)实验结论:
  28.(6分)小明学习了量筒和天平的使用后,在实验室中测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为____g(如图12甲所示);
  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盐水体积为____cm3(如图12乙所示);
  ③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31.4g;
  ④计算出该盐水的密度为____kg/m3.
  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出测盐水密度的实验记录表格。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液化 吸热  2.不变 小 
  3.振动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音色 响度
  4.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  5.纳米  
  6.超声波 光速大于声速 
  7.匀速直线运动 1 西
  8.物理现象:地面上有人的影子;解释:光沿直线传播;物理现象:(小宝)听到声音;解释:空气能传声(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多选题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9.BD  10.AC  11.B  12.C  13.A  14.D  15.D 16.AC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17. 18. 19.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表述方法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20.方法一:用嘴吹或用电风扇吹。此法应用了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使水放热冷却得快些。
  方法二:改用表面积较大的碗或盆装水。此方法应用了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水分的蒸发,使水放热冷却得快些。(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写出一种方法给2分,写出两种方法给3分)
  21.当太阳光射到关着的窗户上时,光在玻璃表面发生镜面反射,小明恰好处于反射光线的方向上,有很强的光进入眼睛,因此看起来明亮刺眼(2分);当太阳光从开着的窗口射入室内,很少有光反射出来进入小明的眼睛,因此看起来黑洞洞的。(1分)
  五、计算题(共17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的运算过程、数值、单位和答)
  22.(4分)解:t=t1-t2=16h8min-13h44min=2h24min=2.4h……1分
  S=s1-s2=891km-707km=184km ……1分
   ……2分
  23.(6分)解:(1)根据密度公式ρ= 得
   ……2分
   ……1分
  (2) ……1分
   ……2分
  24.(7分)解:(1)飞机从上海经香港飞回台北经过的路程
  S总=s1+s2=860 km+1240 km=2100 km……1分
  t=3h30 min=3.5 h ……1分
   ……2分
  (2)飞机从上海直飞台北,所需时间
   ……2分
  (3)节省时间、节省燃料、祖国统一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得分)……1分
  六、实验、探究题(共22分)
  25.(6分)(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部(1分)
  (2)见右图(2分)
  (3)①水的质量太大(或水太多);
  ②水的初温偏低;
  ③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④烧杯上未盖纸板
  (以上四个答案中答对任意两个即得2分)
  (4)(a)(1分)
  26.(5分)(1)平板玻璃(1分)   (2)平板玻璃的两个反射面成像(1分)  
  (3)不能(1分) 虚(1分) (4)不变(1分)
  27.(5分)方法一: 实验器材:大广口瓶、橡皮赛、小闹表。(1分)
  实验步骤:把小闹表调至响振状态,然后轻放于大广口瓶里,听小闹钟的声音。用橡皮塞塞住广口瓶的瓶口并塞紧,要求不漏气,然后再听小闹钟的铃声。(2分)
  实验结论:瓶内空气和瓶外空气完全被大广口瓶和橡皮赛隔离,如果此时仍能听到小闹钟的铃声则可证明听到的铃声是通过大广口瓶和橡皮赛传播出来的,即固态也能传声。(2分)
  方法二: 实验器材:白纸、铅笔、长条桌。(1分)
  实验步骤: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长条桌上用力均匀的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甲在白纸上写“一”时的声音,重复几次实验,都可以清楚的听到写“一”时的声音。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笔的距离,保证与上几次实验相比耳朵与笔的距离相同),同学甲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写“一”,重复几次实验,都听不到甲在白纸上写“一”的声音。(2分)
  实验结论:在相同的条件下,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声音,在空气中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桌子传播的,即固体可以传声。(2分)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28.(6分) ①53.4 (1分) ②20 (1分) ④1.1×10 3(1分)
  实验记录表格见下表 :(3分)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拔聪解# 几道初二的物理题需要帮助
(17168947640): 1.浮木的密度为700千克/立方米,在另一种液体中的浸入体积为2/3,所以液体密度=700除以2/3=1050千克/立方米 2.最小接触面积为5*10=50平方厘米,所以最大压强=20N除以50平方厘米=4000Pa 最大接触面积为20*10=200平方厘米,所以最小压强=20N除以200平方厘米=1000Pa

#拔聪解# 八年级物理电学题!20道,附答案,如果有带电路图,更好,有高分!!! -
(17168947640): 一、填空题 1.电源是提供__________的装置.干电池的碳棒是它的__________极,锌筒是它的__________极. 2.在玻璃、碳、铜、橡胶、人体、陶瓷、铝、干燥的木材、油中,__________是导体;__________是绝缘体. 3.电线芯用金属来做,...

#拔聪解# 急求初二上学期物理计算题40道 -
(17168947640): 1. 在雷雨交加的晚上,某人为了测量打雷处与自己的距离,他手里拿着停表,当他看见闪电时,立即按下停表计时,当他听到雷声时,立即停止计时.一次看见闪电刀听到雷声间隔了5秒40,请问打雷处距他多远?解:5.4*340=1839m 2. 汽车在...

#拔聪解# 谁能给我50道初二上学期的物理题? -
(17168947640):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吨=_________千克=_____________=毫克; 2米/秒=_________千米/时; 7.8克/厘米3=__________千克/米3; 1米=_____________微米. 2,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而产生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波...

#拔聪解# 初二物理计算题 -
(17168947640): 1.一汽车以10米/秒的速度向一山崖行驶,司机经过某处鸣笛时,3秒钟后听到回声,求鸣笛处距山崖的距离?(当时声速为340米/秒) 2.一列火车以速度v向一座山开去,离山700米时,鸣笛.经过了4秒钟司机听到回声,求汽车的行驶速度. 3.某...

#拔聪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电流电路综合计算题5道!!急!!!附带答案的 -
(1716894764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常用的电源的有____、____. 2.只有电路____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电流沿着“____→用电器→____”的方向流动. 3.常见的导体有____、____、____. 4.在串联电路中...

#拔聪解# 2道初中物理题 回答好加50分 -
(17168947640): 1、设底面积为S 平方米则 总质量M=10*10^3+2.0*10^3*S千克压力P=Mg/S=(10*10^3+2.0*10^3*S)*9.8/S < 6.86*10^4 PaS > 2平方米 即底面积至少2平方米

#拔聪解# 初二上学期物理试卷及答案 -
(17168947640): 二,选择题: 1.两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的速度是乙的一半,乙通过的路程是甲的2倍,则它们完成运动所用的时间 甲是乙的一半 B.乙是甲的一半C.二者相等 D.甲是乙的4倍 2.一小车在22米长的平直轨道上运动,前10米用了2秒,后12米...

#拔聪解# 初二上学期物理题 -
(17168947640): 测两工具:卷尺一把,方法1:测出其中一块路沿的长度a,然后数总共路沿的数目b. 则总长度s=a*b方法2:秒表1块,卷尺1把.以路沿为参照系,匀速跑,例如,匀速跑一分钟跑过多少个路沿,测出其...

#拔聪解# 帮我出一张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的试卷.10道选择题10道填空题5道大题.
(17168947640): 物理阶段性检测卷 满分100分 时间2009.08.31 上午8:30—9:30 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 填空题(6*6=36) 1、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15度时在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____. 2、 物理学中用_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