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课标符号意识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2001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原有大纲中的“几何初步知识”拓展为“空间与图形”,并把空间观念作为数学学习的核心概念之一,以儿童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和知识的主要线索。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指出:空间观念是对周围和实物的直接感知,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或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并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运用图象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下面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空间观念的含义培养
  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表象。它是在综合同一类实物的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学生主动自觉或自动化地“模糊”二维和三维空间界限的一种本领,是学生对生活空间与数学课本上的空间之间密切关系的领悟。
  空间观念的第一个方面是如何创造“想象”,即主体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的位置关系,进行几何体及其三视图、展开图与图之间的转化。
  空间观念的第二个方面是如何推动“做出”或“画出”,即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依据语言描述或想象画出图形。观念和思想支配学生的操作行为是思维和技能操作的结合体,是学生在思维基础上的动手实践跨越。
  空间观念的第三个方面是如何牵引“分析”和“分解”,即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来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分析是在大脑中把事物分解为整体和个别的特征、因素、层次,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式。
  二、空间观念的基本特征培养
  在我们的教学中,儿童一般比较容易理解直观的几何图形,对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进一步的演示,通过不断的尝试搭建、选择分类、组合分解等活动,来加深对图形直观特征的体验,积累几何知识和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从而形成度空间表象。空间观念的形成具有逐步发展、渐进性、经验性、概括性和过程性,较多地形成“经历”、“体验”、“探索”的特征。如: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意识。
  三、空间观念的价值意义培养
  儿童的生活世界和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良好的空间观念是儿童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儿童认识事物时,最先感知的是三维世界,即“空间与图形”。要认识图形的特征,促进儿童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儿童需要经历生活经验的回忆、观察与操作、想象与表达等活动过程,建立图形与物体的表象。儿童要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可以从形状上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的关系,而且为进一步发展各种能力奠定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观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弗农认为“空间的、操作的、机械的”因素是两大智力因素群之一;加德纳认为“空间观念”的核心能力是准确地由知觉到视觉世界的能力。因此,空间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同时也是我们极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意义所在。
  四、空间观念的教学建议
  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即:能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出图形的运动变化;依据语言描述出图形……要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同时,树立合理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用活,从而使教材的缺憾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得以弥补,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集中体现。
  总之,从学生已有经验中举个例子,将有助于他们在所学概念与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生活的简单问题,从而帮助他们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审视数学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魅力。可以说,从我们的身边发现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分析,把培育人才的重担挺起来,能够实现我们教师的价值意义。

~


#韦爽显#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17018899055): 所谓数学素养,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得到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它包括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意识...

#韦爽显#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空间思维能力 -
(17018899055): 如何培养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观念的培养就是让学生认识、了解,探索并掌握我们的现实生活空间,形成理解空间和把握空间的能力.空间观念从理念变成学生的一种能力,还需要深入进行研究和探讨,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有利...

#韦爽显# 如何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
(17018899055): 空间观念的教学目标为: 学生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重视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

#韦爽显# 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17018899055): 一是在各学段紧密结合概念、命题、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因为概念、命题、公式是数学课程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又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又和数学符号的表达和使用密切相关.因此,《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和各学段内容...

#韦爽显#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 -
(17018899055): 培养小学数学符号意识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在小学数学教学总目标中提出:要让小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级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小学生抽象思维."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数学符号是具有简洁性和抽象性的规范语言,它准确、清晰.具有简约思维、提高效率、便于交流的功能.数学课程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用符号表示数及其运算的理解和感受.

#韦爽显# 如何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具体案例 -
(17018899055): 浅议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些途径新课标强调“空间与图形”教学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65633931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韦爽显# 如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
(17018899055): 对于数学素养的解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有人认为“数学素养”是人在先天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等影响,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品质等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

#韦爽显#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有哪些 -
(17018899055): 1、结合教学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数学思想的均衡发展.

#韦爽显#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
(17018899055): 小学数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想象能力的培养从而促成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在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当中,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其特有的要素和难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被视为攻坚任务之一....

#韦爽显# 小学低年级学生应培养哪些数学素养 -
(17018899055):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一、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 1、什么是“数学意识”呢?举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