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创始人,为何在诗歌创作上偏爱山水田园? 简要分析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点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张九龄, 唐开元尚书丞相,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那么,关于张九龄故事有哪些呢?

唐代名相张九龄,自幼天资聪慧,才智过人,五六岁便能吟诗作对,一时人称神童。七岁那年春天,张九龄随家人游宝林寺。宝林寺是名刹,香火鼎盛,风景秀丽,游客如云。张九龄被迷住了,看得津津有味。忽报韶州府太守率州衙官员进香朝拜。殿前香客赶忙回避。张九龄把进寺前折的桃花藏于袖中,若无其事地看着太守随从摆弄供品,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

太守见九龄活泼天真十分可爱,想试试他的才气如何。便问:“你莫非想吃供果?我出个对子,若对上,就给你供果吃。”张九龄信口道:“好呀。”太守早已看见九龄袖藏桃花,就出了个上联“白面书生袖里暗藏春色”

九龄接口应道:“黄堂太守胸中明察秋毫。”太守思忖,这小孩真是个神童,再考考他。又出一对“一位童子,攀龙攀凤攀丹桂”,张九龄猛一抬头,正对面前三尊大佛像,触景生情,便应“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太守与随从无不惊叹:此子日后定非等闲之辈。

张九龄拿着太守赏给的供果去后面玩,被一和尚看见,以为他偷吃供果。九龄说是太守赏赐的,和尚不信:“凭什么说太守给你的?”九龄诉说原委。和尚好生奇怪,便让九龄说太守出的对子。九龄念出太守上联,和尚又问“那你又是怎应对的。”九龄灵机一动,便说我对的下联是:“满寺和尚,偷猪偷狗偷青菜。”和尚一听下联,心头一惊,便拔脚要追太守去说个明白。

唐代名相张九龄,自幼天资聪慧,才智过人,五六岁便能吟诗作对,一时人称神童。七岁那年春天,张九龄随家人游宝林寺。宝林寺是名刹,香火鼎盛,风景秀丽,游客如云。张九龄被迷住了,看得津津有味。忽报韶州府太守率州衙官员进香朝拜。殿前香客赶忙回避。张九龄把进寺前折的桃花藏于袖中,若无其事地看着太守随从摆弄供品,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太守见九龄活泼天真十分可爱,想试试他的才气如何。便问:“你莫非想吃供果?我出个对子,若对上,就给你供果吃。”张九龄信口道:“好呀。”太守早已看见九龄袖藏桃花,就出了个上联“白面书生袖里暗藏春色”

九龄接口应道:“黄堂太守胸中明察秋毫。”太守思忖,这小孩真是个神童,再考考他。又出一对“一位童子,攀龙攀凤攀丹桂”,张九龄猛一抬头,正对面前三尊大佛像,触景生情,便应“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太守与随从无不惊叹:此子日后定非等闲之辈。



因为张九龄向往那样的田园生活,悠闲自乐,恬淡平静

因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致使诗人特别向往一种远离世俗的生活,陶情怡性

落英缤纷应该是风景最美的时候,也是中古诗人最喜爱的春色,可是在辗转漂泊的诗人眼里,却代表着美好事物无可奈何的消失,是盛世的飘零,是岁月蹉跎的象征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作的异同~

1、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同属“清派”,但孟浩然的风格更显清淡。孟浩然的山水诗创作,明显
地受谢灵运和张九龄的影响,其清淡风格一脉相承。
2、王维是南宗画派的宗师,其山水田园诗追求音律美和气韵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向人们展示的自
然与人文之美,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3、王维晚年隐居嵩山和终南山,经营归隐的辋川别业,他诗中景物,多为山中之景。而孟浩然一生
多次出游,而且偏爱水行,在乘舟漫游吴越水乡的时候遇景入咏。
4、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蕴涵着意味深长的佛理禅趣,孟浩然诗中则禅趣全无。
5、在抒情方式上,孟诗重主观抒情,王诗重客观描绘;在创作技艺上,孟诗重在诗法,平畅疏朗,
王诗融汇诗画,精密雅致;在体裁上,孟诗重五言,王诗众体兼工;在风格上,孟诗更显疏淡、朴
素,王诗则于冲淡之外别有精工秀丽。

扩展资料: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及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3)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沈德潜评论说:“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唐诗别裁》)闻一多说:“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他的田园诗写得平淡自然、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如《过故人庄》农家的淳朴生活和乡村的自然景色,在淡淡的笔墨中都表现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深受陶渊明的诗风影响。但孟浩然的山水诗也有写得气象雄浑、境界阔大的,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2)孟浩然的诗歌语淡而味浓,正如沈德潜所论:“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诗歌情致韵味。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山水田园诗派


#魏居话#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
(18394005860): 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其他山水田园诗人还有刘长卿、裴迪、常建、储光羲等.

#魏居话# 山水田园诗派是在哪个朝代形成的流派 -
(18394005860): 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 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魏居话# 田园诗人是指的哪两个人/ -
(18394005860): 王维、孟浩然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山水田园...

#魏居话# 《宿建德江》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18394005860): 【标题】: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体裁】:五言绝句 【写作背景】:作者漫游吴越时所作.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 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入长安应进士考落第,...

#魏居话# 《宿建德江》这首古诗的诗句是什么 -
(18394005860):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魏居话# 什么是山水田园诗? -
(18394005860): 诗歌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起于陶渊明与谢灵运.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文人们或隐遁山水虔诚向佛,或游历山川求仙访道,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因而在盛唐时代产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篇,并形成一个影响很大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代表作: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春晓》等.

#魏居话# 王维有何文学成就?
(18394005860): 王维(公元701~761年),盛唐时期著 名诗人.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因崇敬并 精通佛学,有“诗佛”的外号.王维少有 才名,15岁至京城应试,即受到王公贵族宠 ...

#魏居话# 唐代第一位写山水田园诗的诗人是谁 -
(18394005860):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

#魏居话# 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
(18394005860): 偶只能给你这麽多 清风拂绿柳, 白水映红桃. 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王维 出自: 周庄河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县)人,开元九年进士,任大乐丞,应故被贬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为宰相,提拔他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