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什么意思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意思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意思: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
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
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水调歌头》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后面还有一句“此事古难全”、他们和起来表明: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什么意思?~

形容的是月所有的状态,晴朗明媚,阴沉混沌,有月圆时,但多数时总是有缺陷。对悲观的人来说是劝慰和开解,圣洁无瑕的夜天使月亮,也有很多不完美的时候,何况平凡的人类呢。
貌似很多时候的不完美,在明媚月圆的十五时候,才被衬托得难得和可贵.凡事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就像天气有晴有阴,月亮有圆有缺一样。

扩展资料:阴、晴:指月亮在夜晚阴天的时候昏暗、晴天的时候明亮。
圆、缺:指阴历每月15左右月圆,月初是月牙所以说是缺。
解释:描述月亮各种状态的词语,常用来比喻人生无常,人生道路坎坷曲折。
造句:她不愧为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特色(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周国平。第一自然段)。

意指一生之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不如意,生命中难免缺憾。有些遗憾,我们可以避免,有些遗憾,我们可以补救,而更多的时候,这种遗憾是无法改变的。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一个平和的心态。
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扩展资料:
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shèng)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参考资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百度百科


#西莫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表达了什么? - 作业帮
(15749568556):[答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

#西莫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 -
(1574956855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 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肠粻斑救职嚼办楔暴盲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西莫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理解 - 作业帮
(15749568556):[答案] 原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译文: 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

#西莫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什么意思? -
(1574956855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人好像怕人识破借问月而泄出的愤慨,刚刚把心灵深处的真实感情略加发泄,便立刻用理智把他辩倒.虽然没有说自己心中的不满是不应该的,但却明明地表示:月的残缺,人的悲离都是不...

#西莫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
(15749568556): 人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会阴晴圆缺

#西莫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意思意思是什么? - 作业帮
(15749568556):[答案] 翻译为: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西莫周#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意思 - 作业帮
(15749568556):[答案] 人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会阴晴圆缺,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很难完美无憾.

#西莫周# 怎样理解: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句话这个句子代表什么? - 作业帮
(15749568556):[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离别,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西莫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 -
(15749568556): 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但愿人们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西莫周# 人有悲欢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意思是什么 -
(15749568556):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会有悲伤的事、高兴的事、朋友分开和相聚的事,就像月亮有全月、半月、弯月的时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