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和妾有什么区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2
一个男人只能同时有一个老婆,包括皇上,同一时间也只能有一个皇后,在我们老祖宗的脑袋里,妻与妾完全是两个概念,妻就是妻,妾就是妾,不可相提并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5703939_1.html/ ]
“妻”是应父母之言媒妁之约,明媒正娶过来的,是“正室”;

妾则不然,不能算作正式婚配,只是“侧室”、“偏房”,不可称之为“妻”。
历史记载
氏族社会时期,国中有“媵制”,这是一种氏族首领才有资格实行的婚姻制度。即女儿出嫁时,岳家必须以同姓侄女辈陪嫁。陪嫁过去的姊妹或女奴,自然属于媵妾,而姊妹媵妾的身份比女奴要高,那就不必多说了。 再往后,便正式出现了“妾”。妾在家庭中,虽然承担着生儿育女的义务,却享受不了“妻”的待遇。为什么呢?最初的原因很简单——为妻的女子,家庭出身都要高于妾。妾一般都来自卑贱低下的家庭,甚至是战败方奉献的礼品。因此,妻为“娶”,而妾为“纳”,娶妻时送到岳家的财物被称为“聘礼”,而纳妾时给予的财物,则被称为“买妾之资”。 《谷梁传》:“毋为妾为妻”。就是说,妾没有资格扶正为妻,有妾无妻的男人,仍是未婚的“钻石王老五”。而嫡妻死了,丈夫哪怕姬妾满室,也是无妻的鳏夫,要另寻良家聘娶嫡妻。 妾的身份,至此已经成了定局,到唐宋,更是成了铁律。《唐律疏议》明确规定:“妾乃贱流”、“妾通买卖”、“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 假如将妾升为妻,就是触犯了刑律,一但事发,是要两口子一齐服刑一年半的,而且完了照样得离异。这样的法律之下,做姬妾的女人便已经不是人了,丈夫或嫡妻凌虐姬妾,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汇苑》:“妾,接也,言得接见君子而不得伉俪也。”原来妾不过是男女交接之用,她们只能与丈夫亲昵,却没有资格称夫妻。 《礼记》:“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同样是与丈夫共枕、为丈夫生育儿女,妾的身份却只不过是买来的物品。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还是一个绝对的阶级社会、家长制社会,儿女婚姻都要由父母决定。也许是为了从根本上杜绝青年男女、尤其是不同阶层间的自由恋爱,法律条文就更要严格规定妻妾之分。 《礼记》:“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良贱不婚”。那就是说,假如小儿女们自由恋爱受阻,相约私奔的话,则女方没有资格为妻,双方家族都只认为她不过是一个妾而已。[1]
古时的法律规定及解释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当时的法律虽规定不可娶二妻,却没让人不许纳妾,娶“二妻”犯法,纳“二妾”、“三妾”、“四妾”却无关紧要,虽然在本质上与“一夫多妻”没任何分别。汉字可真是妙!在明朝,甚至有法律规定“凡男子年满四十而无后嗣者得娶妾”。看看,要是你老婆肚皮不争气,生不出儿子,你即使想“从一而终”也办不到,因为要逼你纳妾。 “一夫一妻制”在古代就有法律明文规定:唐高宗《永徽律疏》中有《户婚》规定:“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女家减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离之。”就是说,你有了一个明媒正娶的老婆,还要明媒正娶一个老婆的话,要判徒刑一年,你第二个老婆家也要被判刑,只不过减轻一点罢了。所以,三妻四妾并不是说你可以娶三个老婆,而是说你老婆死了,可以再娶一个,但不能同时娶两个。否则不仅要判刑,还要强迫与二婆离婚。 虽然老婆只能娶一个,妾却可以多娶,因为“妾”不是“妻”,即使老婆死了,也不能把妾扶正。《谷梁传》:“毋为妾为妻”。就是说,妾没有资格扶正为妻,有妾无妻的男人,仍是未婚的“钻石王老五”。而嫡妻死了,丈夫哪怕姬妾满室,也是无妻的鳏夫,要另寻良家聘娶嫡妻。 《唐律疏议》明确规定:“妾乃贱流”“妾通买卖”“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就是说,如果你老婆死了,你要把你心爱的小妾升为妻的话,就是触犯了刑律,一旦事发,是要两口子一齐服刑一年半的,而且完了照样得离异。 妾的地位当然不是家庭里最低等的,妾下面还有通房丫头,就是有义务陪男主人睡觉,但只能算奴婢的身份的丫环。比如《红楼梦》里的袭人。只有办了手续的通房丫头才能称妾,如《红楼梦》里的赵姨娘。 在家庭中,虽然妻与妾的职责都是侍奉丈夫治内管家以及生儿育女,而且,妾对于家主来说近似奴隶,但是,对于婢女和仆人来说,妾应该是主子。然而,妾在家庭中的权利却是很受限制,十分卑微的。 妾不能参加家族的祭祀,妾被排除在家庭之外。妾的亲属根本不能列入丈夫家的姻亲之内,就连妾所生的子女(即庶出),也必须认正式妻子为“嫡母”,而生身母亲只能为“庶母”。这样,妾所生的子女是少爷、小姐,而妾的身份是奴隶;妾称自己的子女为少爷、小姐,她的亲生子女只呼其为“姨娘”。 对于妾,丈夫可随意处置,或打骂,或遣逐,甚至把妾杀了,《唐律》、《宋律》也只是处以流刑。《清律》处罚更轻,只是“杖一百,徒三年”。但如果妾打骂丈夫,则处罚得比妻打骂丈夫严得多,“骂夫,杖八十”。如果打夫,“不问有伤无伤,俱徒一年或一年半”。 在家中,妻可以使唤妾,打骂妾,而妾不得有侵犯妻子的行为,妾犯妻与妾犯夫同罪。因此妾在宗法制家庭中是没有什么权利的,名分上是主子,实际上与奴隶无异。但是,一般来说,为夫家生育过子女的,其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权利往往会随之提高。此外,视门第、家主的教养等的不同,妾的权益也因之而异,往往在妻、妾与丈夫之间产生一种微妙的关系。 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家庭中,性关系的平衡极为重要,得宠与失宠时时会引发家庭矛盾,而对于妾来说,唯有性生活,她们是与妻子一样享有权利的,并且,由于负有生育的职责,她们比妻子更优越,能时常与丈夫接触共宿。但是,如果妻子不在,妾不得与丈夫通宵相守,必须在性交完毕后即离去。
古代娶妾和娶妻婚礼的不同
娶妻是非常正规的,需要门当户对,占卜八字,明媒正娶,男方所下聘礼和女方的嫁妆都十分丰厚,结婚时需要“十里红妆”的迎送亲队伍,女子着大红嫁衣,新郎披红挂彩乘马亲自迎亲,队伍在官道上拥有优先通过权,大小官员都要回避,这是南宋时留下的传统。女子到男方家,男方需中门大开,高搭喜棚,所有门庭披红挂彩,遍请亲朋好友,拜天地父母,之后告祖宗,入宗谱,皇帝娶皇后则通过午门等所有大门的中门,古代除皇帝也只有新科状元才能有此殊荣。婚后三日回门,妻子着仍着红衣,此外妻子为家庭内务之主,统领妻妾,管理家务,拥有对妾的惩罚和管理权。 妾就简单多了,只需一乘小轿,由侧门入男方家,不会迎亲,聘礼很少,一般也无嫁妆,男方一般只请族内亲朋,只有内院才简单的挂几幅红绸,外面看不出此家在办喜事,婚后回门,女子只能穿蓝色衣服,妾在家庭中虽然也是主子,但也仅比下人强些,甚至不如管家或老家人混得开,如果能生的一男半女,也需可入宗谱。皇家的妃嫔答应等则由神武门入宫,虽也有个册封典礼,但规模和隆重程度与大婚显然无法同日而语。
古代夫与妻妾的相处
在古代家庭中,虽然妻与妾的职责都是侍奉丈夫、治内管家以及生儿育女,但是,妾对于家主来说近似奴隶,只是对于婢女和仆人来说,妾应该算主子。同时,妾在家庭中的权利也是很受限制,十分卑微的。首先,妾不能参加家族的祭祀,妾被排除在家庭之外。妾的亲属根本不能列入丈夫家的姻亲之内,就连妾所生的子女(即庶出),也必须认正式妻子为“嫡母”,而生身母亲只能为“庶母”。这样,妾所生的子女是少爷、小姐,而妾的身份是奴隶;妾称自己的子女为少爷、小姐,她的亲生子女只呼其为“姨娘”。 如《红楼梦》中,贾政之妾赵姨娘,不但全府上下主子都看不起她,就连稍有脸面的丫环婢女也不把她放在眼里。赵姨娘的亲生女儿探春并不认她为母亲,也不认生母的弟弟为舅舅,她只认贾政的正妻王夫人为母亲。母女应有的生身血缘关系在宗法制的道德规范下成为主奴关系了。对于妾来说,只能把自己看作是代替正妻生育的人。由于嫡庶之分甚严,妾的地位低下,正妻去世后,必须再娶一个妻子,以至造成诸多弊端。 此外,在与丈夫的关系中,如果说“夫为妻纲”,夫妻之间本来就不平等,那么,妾与丈夫的关系就更不平等了。对于妾,丈夫可随意处置,或打骂,或遣逐,甚至把妾杀了,《唐律》《宋律》也只是处以流刑。《清律》处罚更轻,只是“杖一百,徒三年”。但如果妾打骂丈夫,则处罚得比妻打骂丈夫严得多,“骂夫,杖八十”。如果打夫,“不问有伤无伤,俱徒一年或一年半”。在家中,妻可以使唤妾,打骂妾,而妾不得有侵犯妻子的行为,妾犯妻与妾犯夫同罪。因此妾在宗法制家庭中是没有什么权利的,名分上是主子,实际上与奴隶无异。但是,一般来说,为夫家生育过子女的,其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权利往往会随之提高。此外,视门第、家庭的教养等的不同,妾的权益也因之而异,往往在妻、妾与丈夫之间产生一种微妙的关系。

妻与丈夫的地位一样,享有丈夫的一切政治权利,妾就像下人一样,妻的儿子是嫡子,有继承权,妾的儿子是庶子,基本上不可能继承家业

当时的“妻”是应父母之言媒妁之约,明媒正娶过来的,是“正室”;妾则不然,不能算作正式婚配,只是“侧室”、“偏房”,不可称之为“妻”。

妻是大老婆,妾是小老婆。。。妻是正房,在家地位比妾大。

妻大致是法定认可的…妾貌似只是出轨外遇的结婚,

妾和妻在地位上有什么区别?~

妻和妾在地位上有很多区别,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
1、嫁娶
妻,齐也,意为男子的配偶。古代男子的妻子只有一个,叫做正妻,是双方父母做主商定的,需要有媒人、聘礼,接亲时可使用八抬大轿从正门迎进家中,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
妾,主要指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结构中,地位低于妻的,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娶妻需要父母同意,而纳妾则可以不经过父母。
2、子嗣
妻子所生的儿子为嫡子,享受第一继承权。同时,妻还是男子所有孩子的嫡母,无论是否亲生,并且有抚养照顾他们的义务。
妾所生的孩子与妾只有血缘上的母子关系,而没有宗法上的母子关系。妾同时也没有抚养照顾男子其他妻妾的孩子的义务。
3、家庭地位
妻作为一个家庭的女主人,是家庭内部事务的决定人,享受的是主人的待遇,有财产以及下人的支配权,也有照拂整个家庭的义务。娶妻、休妻都有宗法制度的约束,男子不能随意做主。休妻要满足“七出”,即夫妻离婚的七个基本条件,妻子至少需满足一条男子或其家族才能休妻,能使女子最低限度地免于任意被夫家抛弃的命运。
而妾从本质上说还是奴才,是下人,需要侍奉包括妻在内的主人。妾属于丈夫的私有财产,丈夫可以随意处置甚至变卖、处死自己的妾而不受法律制裁。
4、与夫家的连带关系
妻家和夫家是正式的姻亲,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往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比如夫家犯了罪连坐时,妻家也是要承担犯了罪的后果。
妾家与夫家是没有正式关系的,即夫家不承认妾家亲戚关系。夫家犯罪时,妾家也不会受到牵连。

扩展资料:
除了妻、妾之外,与男子有关系的女子还有其他几种类型的称呼,比如姨娘、陪房、通房等等,但本质来说她们都是男子的妾。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古代还有一种大房、二房的说法,此处的二房却不是“妾”,而是“妻”,宗法上也是承认的。
比如红楼梦中,尤二姐就属于贾琏的二房,也是贾琏的妻子,所以凤姐即使心里恨,表面上也要与她姐妹相称。
男子休妻的标准“七出”包括:
1、不顺父母;
2、无子;
3、淫;
4、妒;
5、有恶疾;
6、口多言;
7、窃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妻(男子的配偶),百度百科-妾



#阮春琛# 在古代妻与妾在侍奉丈夫上有什么不同 -
(13296114604): 1. 古代的礼节很重,正室地位很高,妾再得宠,也不能冒犯正室夫人的. 2. 古代妾是不能参加家族的祭祀,妾被排除在家庭之外. 3. 妻子所生的儿子是嫡子,相对小妾所生的庶子在家族中的地位也不同,嫡子在财产继承权,宗庙祭祀权,家族代表权上是庶子无可比拟的.

#阮春琛# 严格地说,我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吗? -
(13296114604): 不是.严格的说是一夫一妻制,或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子只有一个,妾可以有多个,甚至还有不是妾,比如通房丫头(比如《红楼梦》中的平儿).妻和妾是有严格的地位区别的.妻所生的孩子叫嫡出,儿子叫嫡子;妾所生的孩子叫庶出,儿子...

#阮春琛# 在古代,男人娶妾和娶妻在婚礼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
(13296114604): 娶妻是非常正规的,需要门当户对,占卜八字,明媒正娶,男方所下聘礼和女方的嫁妆都十分丰厚,结婚时需要“十里红妆”的迎送亲队伍,女子着大红嫁衣,新郎披红挂彩乘马亲自迎亲,队伍在官道上拥有优先通过权,大小官员都要回避,...

#阮春琛# “妻”“妾”“妃”之间啥关系? -
(13296114604): 妻是大老婆,妾是小老婆,妻不在(死了或甩了)后位置可由某一名妾继承,或再娶 妃在中原是皇帝的小老婆或藩王的大老婆,在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王妃也相当于皇后

#阮春琛# 侍妾、妾、继室有什么(比如说地位)不同?
(13296114604): 继室是续弦的意思,就是妻子死后的替代. 一夫多妻中,妻的地位不平等,其中一人为妻,其馀为妾,妻和妾在礼制和法制上的地位都不同,所生子女的地位也不同.「妾,接也,以贱见接幸也.」「妾者,接也,言得接见君子而不得为伉俪也.」因为妾的来源多是犯罪,购买,或私奔而来,未经正式婚礼.妾亦有贵贱之分,贵妾为聘娶或媵嫁而来,贱妾为侍妾,如宫女,婢女,在名份上比嫔妃或妾更低一等. 一妻多夫

#阮春琛# 古代一夫多妻制下女人们如何相处? -
(13296114604): 古代人出于多子多福的考量和男性征服欲下,一夫多妻制自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形成固定.那么,在这一制度下的妻妾相互之间是如何相处的呢?是否真的像某些电视剧中的那种,斗争得如火如荼、你死我活呢?古代的一夫多妻制度,在汉人的...

#阮春琛# 古代中国是一夫多妻吗?
(13296114604): 不属实,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多出来的是妾

#阮春琛# 姨太太和老婆有哪些区别?
(13296114604): 姨太太也就是如夫人,民间有对子“如夫人不如夫人,同进士不如进士” 其实说白了,姨太太就是妾,老婆就是妻 妻妾在中国古代有极其大的区别 前者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用六礼娶回来 并且不论是否生育名字都要写到族谱上去 而妾则是纳的,当然其实中国古代有严格规定,必须满足一些条件才能纳妾,但程序要比娶妻简单的多 更重要的是,妾不具备财产继承权 并且在正妻有生育儿子的情况下,妾所生子女被称为庶出,也没有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同时,且所生的子女名义上也归于正妻,也就是说他们必须称呼正妻为母亲,如果庶出子女获得皇家的封赏,那么首先要加封的是正妻而非为生母的妾. 再者,理论上,正妻对妾有相应的处分权

#阮春琛# 在古代朝鲜,庶出的子女需把父亲、嫡母和嫡出的兄弟姊妹视为主人侍奉 这是为什么呢 妻与妾是有地位差别的 但是子女怎么也不平等呢? - 作业帮
(13296114604):[答案] 妻与妾是有地位差别的故生的子女也有贵贱之分,如果母亲是正房那生下的孩子也是尊贵的,如果是妾生的孩子那在家族中一定俾微,这是家族等级制影响的.

#阮春琛# 嫡庶尊卑是什么意思 -
(13296114604): “嫡庶尊卑”意思是:正妻所生孩子与妾或者情人等生的孩子存在尊贵与卑微的差别. 嫡:嫡子指正妻所生的所有儿子,就是嫡子. 庶:庶子指非正妻即妾、情人等生的所有儿子,都叫庶子. 尊:指地位尊贵. 卑:指地位卑微. 妻生之子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