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对南唐后主李煜与宋道君皇帝这两个国君有怎样的评价? 南唐后主李煜,历史上是怎么评价他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南唐后主李煜与宋道君皇帝这两个国君,有着十分相似的命运,他们都是亡国之君。身为亡国之君的痛苦,他们都承受到了,并且都曾用诗作来加以表现。王国维对此有过评价,他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据《<人间词话>百年解评》一书收录的材料看,许多人对王国维的这个看法是很不能同意的:怎么能把李后主的词和基督联系在一起呢?这首词就这么了不起吗?我们在这里要为王国维辩护一下。先看原词: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求王国维先生对于李煜的评价!!~

王国维先生对于李煜的评价:
①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②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③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④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⑤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⑥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及永叔、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扩展资料:1、人物资料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2、人物评价
历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国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议。三国吴后主孙皓,“一片降幡出石头”,白棺素服,自缚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终起侯景之乱,被囚饿死于景阳楼;
陈朝后主陈叔宝,金陵城破时,同宠妃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后被隋将吊出处死。这三位末代君王,亡国起因各不相同,但却都亡于虎踞龙盘的金陵石头城。李煜也是亡于金陵的末代君王,难免要遭到后世的斥责非议。
但是,李煜亡国的原因应该具体分析,就南唐国来讲,其不亡是不可能的。理论上,当时整个中国的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要求南唐灭亡,北宋统一;
事实上,南唐国势已败,李煜即使有能力也无力回天,更何况国策早有失误,在李煜继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经因国势衰危而称臣于宋,减制纳贡了。宋朝灭南唐的形势已定,李煜继位,也只能采取消极守业的政策。
但是,尽管李煜时的南唐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其毕竟维持政权达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终时时不忘故国,心系故土,从未心归宋朝,终至客死他乡。
史载,赵光义曾问南唐旧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个暗懦无能之辈吗?”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年?”
徐铉在《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也写到: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厌战之心,虽孔明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煜

南唐杂咏 郭磨
  我思昧昧最神伤,
  予季归来更断肠.
  作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王国维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而且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此最后一句乃是针对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道:“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王氏认为此评乃扬温、韦,抑后主。而学术界亦有观点认为,周济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词句的工整对仗等修饰方面不如温庭筠、韦庄,然而在词作的生动和流畅度方面,则前者显然更为生机勃发,浑然天成,“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胡应麟《诗薮•杂篇》:
  后主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盖温韦虽藻丽,而气颇伤促,意不胜辞。至此君方为当行作家,清便宛转,词家王、孟。
  王世贞《弇州山人词评》:
  花间犹伤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
  沈谦(徐釚《词苑丛谈》引语):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沈谦(沈雄《古今词话•词话》卷上引语):
  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南面王。觉张郎中、宋尚书,直衙官耳。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余怀《玉琴斋词•序》:
  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周之琦《词评》:
  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及。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
  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后主词思路凄惋,词场本色,不及飞卿之厚,自胜牛松卿辈。(卷一)
  余尝谓后主之视飞卿,合而离者也;端己之视飞卿,离而合者也。(卷一)
  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情不胜而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卷七)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微造极,得未曾有。宋初诸家,靡不祖述二主,宪章正中,譬之欧唐褚薛之书,皆出逸少。
  王鹏运《半塘老人遣稿》:
  莲峰居士(后主别号)词,超逸绝伦,虚灵在骨。芝兰空谷,未足比其芳华;笙鹤瑶天,讵能方兹清怨?后起之秀,格调气韵之间,或月日至,得十一于千首。若小晏、若徽庙,其殆庶几。断代南流,嗣音阒然,盖间气所钟,以谓词中之帝,当之无愧色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及永叔、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史逸雄# 写一篇赞美南唐后主李煜的作文(初中的,800字左右的) -
(13712388084): 亲~这是原创啊啊啊啊啊啊啊 个人超爱李煜 如果你要用 请斟酌删减 尊重我的成果啊 ~ 一定要自己改一下 以免有破绽啊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绝代才人,薄命君王,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 . 李煜即位,可以说是上天...

#史逸雄# 千古词帝是谁?为什么称为千古词帝?
(13712388084): 千古词帝:李煜,之所以被称为千古词帝,是因为他的成就在词的发展史上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李煜的词不再局限于一般词的儿女情愁,而是国破家亡,伤心往事,扩大了词的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史逸雄# 最汪洋恣肆的愁,李煜诗句 -
(13712388084): 展开全部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赏析一】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

#史逸雄# 中国最著名的浪子词人 -
(13712388084): 柳永是一个有才无行的浪子词人,似乎在文学史上已经定格了,所谓“奉旨填词柳三变”,他的生活不外乎青楼歌妓和香艳歌词.翻开柳永的《乐章集》,男欢女爱、郎情妾意的吟唱触处皆是,难怪“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永多游狭邪...

#史逸雄#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之间的关系 -
(13712388084): 王国维的求学“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