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推断题的技巧 化学推断题有什么技巧吗,每次做都感觉有多种答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解无机推断题的“一、二、三、四”
思维容量大、题型多变、能力要求高、推理严密,在历年高考中频频出现,且体现出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
一.一个积累
无机推断题是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于一体,且综合性强、考查知识面广,既能检查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量及熟练程度,又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突然地问这类题型有什么样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我估计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这就像猜谜语一样,在谜底出来之前怎么想都想不出来,一旦知道了谜底,才会想起来”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知识的掌握和素材的积累。知识的掌握是掌握什么? 素材的积累要积累什么?
掌握共性知识,积累特殊要点
及时归纳总结。 每个单元或章节结束后,通过反思融会同类知识,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例如:对无机化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以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对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要能够在合上书本以后,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中过一遍,才能将这一章的知识形成完整的印象。
化学的知识点十分繁杂,在高三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立体的知识树,做到心中有树,心中有书。
每次考试结束后要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了巩固和深化,自己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对症下药。
要从共性中找特殊 根据记忆规律,共性的东西很容易对大脑形成刺激以至于不容易遗忘,我们很容易忽略那些特殊的内容,而这些特殊的内容往往就是推断题中喜欢涉及到的。如果记住了这些东西,他就会成为题目中最“显眼”的地方,亦即解题的突破口——“题眼”,再根据题意逐步进行逻辑推理分析,进而找到答案。下面就化学里物质推断题中常作“题眼”的知识点归纳如下,仅供参考。
特征结构:电子式类似于Na2O2型的有:CaC2,FeS2等等,像07(第26题),08年好像命题组的人对C22-很感兴趣。
特征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等
特征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就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例如电解时阳极产生的气体一般是:Cl2、O2,阴极产生的气体是:H2。
特殊反应条件:高温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催化剂、加热,催化剂、加热
特征转化关系: 。
共性需要记忆,特殊也同样需要记忆,我始终认为考试的过程就是一种在理解的同时默写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在纸面上真实地反映出来的过程,所以记忆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两手准备
1.在理解单一章节的同时,注意前后联系
一轮复习特别要做好这方面准备,我们的学生多数是这样的情况:复习到前面,后面的内容记不得;复习到后面,前面的内 容还给 老师了。我早就在想能不能像华师一一样,一轮就进行综合练习,这样的前联后展最大的好处就是对知识中重要的或者共性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强化记忆。
例如:向某溶液中通CO2,变浑浊的溶液有哪些?初中学过澄清石灰水(过量变清)、碱金属族饱和Na2CO3、碳族的Na2SiO3、金属族的NaAlO2、有机物里面的浓苯酚钠。
2.抓住特征的同时,注意适当的拓展
我们在讲具有特征结构的微粒的时候经常列举10e-或者18e-的微粒,但是这些微粒之间有没有能够相互反应的,例如10e-的微粒中能够相互反应而且生成的产物也是10e-的微粒有哪些?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金属单质Na,Fe非金属单质F2,C,化合物Na2O2,Mg3N2,Al2S3,CaC2。今年高考27题考到的固体Ⅴ与水反应可以得到白色固体Y与无色气体Z就是本题的突破口,X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由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而且由固体Ⅴ与氧气反应得到,可知X与W都是氧化物。
这样把特征性的东西放在一起比较,能在遇到类似的信息时,能将这些知识在一块儿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三项注意
1.注意结论的多样性
有些问题具有多个结论,得出最终答案时特别要注意鉴别。例如:某溶液中加入BaCl2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硝酸最终还有白色沉淀,那么该溶液中可能有SO42—或者Ag+,能否含有SO32—呢?遇HCl生成沉淀,可能是: Ag+、 SiO32—、AlO2—、S2O32—。电解: 2NaCl+2H2O 2NaOH+H2↑+Cl2↑,电解以后得到两种单质一种化合物不光是NaCl,还有CuSO4,AgNO3等等。我们曾经出过一个电解CuSO4溶液的推断题,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一大部分第一印象是电解NaCl溶液,甚至有学生硬性往这里套,最终得出错误结论。所以学生的这些定式思维需要我们帮助克服的。
2.注意隐含信息
像短周期,主族元素,前20号元素等都是有可能缩小搜索范围的。今年的高考试题根据隐含的信息:5种元素全部由1~20号元素组成,可以知道5种元素中可能有K或者Ca元素中的一种。07年的第26题同样也给了这样的信息。另外,溶液呈电中性原理可以帮助考生不漏掉某些离子;得失电子守恒原理也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推断其它的物质。还有一些特征数据,物质转化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例CO→CO2,NO → NO2,SO2→SO3转化时分子中都增加1个氧原子,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均为16);放出气体的体积或生成沉淀的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气体的相对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化合物中离子个数比;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电子总数;质子总数等重要数据。
3.注意前后连贯推导
一般地说,解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是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其中一种来推知另一种(顺推或逆推),或找出现象明显、易于推断的一种物质,然后左右展开;有时需试探求解,最后验证。但是有的时候在最后的习题中也会有一部分字眼能够给我们一些提示。最后再将推出的物质代入框图或相关的文字表述中看是否合适。
四.四点建议
1.追求常规,不钻牛角尖。迎难而上是一种精神,知难而退也是一种策略。
2.审题要慢,落笔要快。要仔细审题,遇到比较新的题目,往往只是背景新,“背景在书外,而魂在书内”,不要慌,沉着冷静答题。另外,一套理综试题书写量最少1000个字符,甚至有可能突破1500字,阅读量也在6000~10000字之间。书写太慢或者瞻前顾后,都有可能耽误时间。
3.答题时书写要规范,要用源于课本的学科语言。8个式子(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实验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一个图(结构示意图)。可逆符号,气体符号,沉淀符号的使用。
4.做题顺序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五、四、三、二、一”模式,即选择题50分钟,第二卷物理40分钟,化学30分钟,生物20分钟,留下10分钟做机动时间。但是,这种方法得认真训练,否则会一直看手表,增加心理压力;还有高考中一般是没有时间转来检查的,得引起注意。万一不能把整个题目都推导出来,也别丢弃了少数题空。我们平时经常说:小题不能大作,大题不能不做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解无机推断题的基本思想是鼓励学生在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之后大胆尝试,大胆猜想。要相信这个时候异想天开,往往能够茅塞顿开;胆大妄为,往往就会大有作为。

附1:基础知识梳理参考答案
1、物理性质
Ⅰ. 液态单质:液溴、汞,液态化合物:H2O

黄绿色气体:Cl2,红棕色气体:溴蒸汽、NO2
黑色固体:CuO、Fe3O4、铁粉、炭、MnO2、Cu2S、FeS
红色固体:铜、Cu2O,红棕色固体:Fe2O3、红磷,棕黄色固体:CuCl2
常见白色沉淀:Mg(OH)2、BaSO4、BaCO3、CaCO3、AgCl、BaSO3、CaSO3
白色胶状沉淀:H4SiO4、Al(OH)3,红褐色沉淀:Fe(OH)3,蓝色絮状沉淀:Cu(OH)2
淡黄色固体:AgBr、S、Na2O2,紫黑色固体:KMnO4、I2,蓝色晶体:CuSO4•5H2O
红色溶液:品红溶液、铁盐与KSCN混合、酚酞试液与碱性物质混合、石蕊试液与酸性物质混合
离子颜色(溶液颜色):浅绿色Fe2+、棕黄色Fe3+、蓝色Cu2+、紫色MnO4—或苯酚遇Fe3+等。
Ⅱ.H2S;NH3、SO2、HCl、Cl2、NO2
Ⅲ.Cl2、NH3、SO2
Ⅳ.SO3,I2,HNO3、HCl
2、化学性质
Ⅰ.Cl2、O2、KMnO4、HNO3、Fe3+、H2O2、浓硫酸、Na2O2
Ⅱ.SO2、S2—、Fe2+、I—、CO、H2、金属单质
Ⅲ.氯水(HClO)、Na2O2、H2O2、O3、浓HNO3、SO2、活性炭
Ⅳ. HNO3、AgNO3 、HClO、AgCl、AgBr、AgI等;铵盐、碳酸氢盐、高锰酸钾;KClO3、H2O2
Ⅴ.存在同素异形体的元素:碳、磷、氧、硫等。
Ⅵ.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Cl2、SO2、H2S、NO2、NH3、NO等。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CH4
Ⅶ.①SO2、Cl2,SO2 ②I2 ③NH3 ④浓硝酸 ⑤NO ⑥Fe3+
⑦a.H2在Cl2 ;b.S在O2;c.S; d.CO、H2、H2S、CH4。
⑧a.金属:Na、K;b. 非金属:F2 ;c.化合物:Na2O2、Ca2C、Al2S3、Mg3N2
⑨Al3+与S2—、CO32—、HCO3—,Fe3+与CO32—、HCO3—
⑩铝盐;Mg(OH)2;亚铁盐; 铵盐 ⑾AgNO3 ⑿AgNO3或 Na2SiO3;NaAlO2。
⒀a.两性物质:Al(OH)3、Al2O3 b.弱酸的酸式盐:NH4HCO3、NH4HSO3、NH4HS
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NH4)2S c.单质:Al
⒁.

⒂.NH3+HCl==NH4Cl。
⒃.A、B都是金属CuSO4+Fe==FeSO4+Cu、Al2O3+2Fe===2Al+Fe2O3
A、B都是非金属Cl2+2NaBr==Br2+2NaCl、2F2+2H2O==O2+4HF、C+H2O===H2+CO、2C+SiO2====2 CO+Si
A是金属,B是非金属2Mg+CO2=====C+2MgO、3Fe+4H2O===4H2+Fe3O4 、2Na+2H2O===H2↑+2NaOH
A是非金属,B是金属H2+CuO===Cu+H2O、2C+Fe3O4===3Fe+2CO2
Ⅷ、反应条件
①光照:H2与Cl2光照爆炸,HClO、硝酸见光分解
②点燃:H2与Cl2、H2与O2等
③2C+SiO2====2 CO+Si;CaCO3====CO2↑+CaO;C+H2O==== CO+ H2↑3Fe+4H2O==== Fe3O4+ 4H2↑

④合成氨反应
⑥SO2转化成SO3、合成氨 、氨催化氧化生成NO
KClO3分解生成O2、H2O2在MnO2作用下分解生成O2

初三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推断题是中考化学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容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但学生普遍感觉这类题难度较大,解题时不知从何下手,下面简述这类题的解题技巧。
一、解题的一般思路

二、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
1.物质特征

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S(黄色)。
⑵ 溶液颜色:含有Cu2+(蓝色);含有Fe2+(浅绿色);含有Fe3+(黄色)。
⑶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2.现象特征
⑴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⑵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⑶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3.反应特征
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 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⑷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⑸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三、推断题解题的常用方法
1.一点击破 顺藤摸瓜
有些推断题,涉及曲折迂回的转化历程,同学们总觉得无从下手,只要抓住题目的明显条件(即“突破口”)得出直接结论。常用顺推的方法,沿正向思路分析推理,顺藤摸瓜逐步得出结论。
例1(黄冈市)物质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 E为红色固体单质,则B、D的化学式为:

B 、D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A+B: 。
(2)若E为一种盐,则A、C的化学式可能是 、 ;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B+C: 。
解析:同学们在解这类题时,一定要抓住题中的突破口,如:颜色、现象、特性等。通过正向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此题的突破口是:(1)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碳)、E为红色固体单质(铜)和方框图隐藏条件——置换反应,即C+2CuO 2Cu+CO2↑;(2)E是一种盐,则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来推断,能生成盐的反应比较多,此题答案开放。
答案:(1)B: CuO、D: CO2;A+B: C+2CuO 2Cu+CO2↑(2)A: H2SO4 C: CuSO4
B+C: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2. 逆向思维 反向推断
有些推断题,利用题给条件(即“果”)探求未知(即“因”)。同学们可以运用物质相互反应规律由因究果的思维方法进行逆向推理,得出结论。
例2 (黄石市)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⑴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 、
⑵F→G的反应类型
⑶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⑷指出B的一种用途
解析:解此题关键是抓住题给条件: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和方框图提供的信息,通过逆向思维方法进行推理得出结论。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得到沉淀的物质是二氧化碳(碳酸盐不符合题意),逆向反推,F是碳,E是铁,A是氢气,B是铜,H是氧化铜,C是硫酸铜,D是氢氧化铜和硫酸钡的化合物。
答案:⑴Cu(OH)2 BaSO4 ⑵ 化合反应 ⑶ 3 C + 2 Fe2O3 高温 4 Fe + 3 CO2↑ ⑷作导线
3.提出假设 逐一论证
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题给条件,提出假设,然后归纳推敲筛选,得出合理的假设范围,最后验证得出的结论。
例3 、(株州市)有X、Y、Z三种常见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 X+2Y=Z+H2O;②Z+Ca(OH)2=CaCO3↓+2Y。试推断(用化学式回答):
(1)X是__。
(2)符合上述条件的Y、Z有多少种组合,请任意写出一种组合:Y是__;Z是____。
解析:此题的解法可以根据题给条件提出假设,然后进行筛选,得出合理的结论。从②可以提出假设:Z是CO2或Na2CO3等,再进行分析验证可以得出Z是CO2的假设是错误的,而Z是Na2CO3的假设是正确的。答案(1)CO2 (2)NaOH(或KOH等) Na2CO3
(或K2CO3等)
4.发散思维各个击破
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各部分的已知条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各个击破,然后综合推断,得出相应结论。
例4.(泰安市)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此题以冰雪灾害为背景,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进行推断。解题时可以抓住各部分题给条件,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就可以推断出融雪剂一定不含硫酸铜,加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里含有镁离子,后面无色溶液加硝酸银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说明有氯离子,综合分析可知,融雪剂一定含有氯化镁,可能含有氯化钠和硝酸钠。
答案:(1)MgCl2 CuSO4 NaCl和NaNO3 (2)AgNO3+NaCl=AgCl↓+NaNO3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 强 ,碱性最 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采纳我吧

初三化学推断题技巧~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 强 ,碱性最 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熟记这些就OK了

一、解题的一般思路 二、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 1.物质特征 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S(黄色)。 ⑵ 溶液颜色:含有Cu2+(蓝色);含有Fe2+(浅绿色);含有Fe3+(黄色)。 ⑶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2.现象特征 ⑴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⑵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⑶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3.反应特征 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 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⑷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⑸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三、推断题解题的常用方法 1.一点击破 顺藤摸瓜 有些推断题,涉及曲折迂回的转化历程,同学们总觉得无从下手,只要抓住题目的明显条件(即“突破口”)得出直接结论。常用顺推的方法,沿正向思路分析推理,顺藤摸瓜逐步得出结论。 2. 逆向思维 反向推断 有些推断题,利用题给条件(即“果”)探求未知(即“因”)。同学们可以运用物质相互反应规律由因究果的思维方法进行逆向推理,得出结论。 3.提出假设 逐一论证 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题给条件,提出假设,然后归纳推敲筛选,得出合理的假设范围,最后验证得出的结论。 4.发散思维各个击破 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各部分的已知条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各个击破,然后综合推断,得出相应结论。 5.多练 适当找一些典型的化学推断题进行练习,可以帮助增强自身的理解能力,更好的拓展开思维。


#阚邹丁# 初中化学推断题怎么做? -
(19124754150): 初三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推断题解题技巧 推断题是中考化学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容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但学生普遍感觉这类题难度...

#阚邹丁# 中考化学推断题的技巧 -
(19124754150): 白色沉淀有碳酸钙,氢氧化镁,硫酸钡,氯化银,碳酸钡. 红色固体单质有磷(初中阶段很少考),铜(一般都指铜). 黑色粉末有氧化铜,二氧化锰,炭粉. 蓝色液体有硫酸铜.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红色粉末铜粉,氧化铁,磷. 浅绿色有氯化铜(有时候是浅蓝色),氯化亚铁,硫酸亚铁. 浅黄色有氯化铁,硫酸铁. 常考的就这几种. 再根据各物质的反应现象和特点,认真仔细推敲就好了.

#阚邹丁# 化学推断题目 解答的秘诀是什么?
(19124754150): 化学推断题包括实验推断题、有机推断题与无机推断题,主要考察学生深厚的化学功底,只是网络清晰,对化学所有知识点了如指掌. 具体思路分为2大类: 一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最题目抓住突破口这是关键所在,在题干或题目中都隐含中种种信息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假设》 二在训练中找感觉:其思维方法分为三种: 1顺向思维,从已知条件出发推出未知信息. 2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做假设. 3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 也可以同时找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

#阚邹丁# 化学推断题技巧
(19124754150): 首先要求你记忆,记住一些反应的基本现象,毕竟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要求记忆的很多;其次要求你观察推断过程中重复出现的物质,这个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最后,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做到这几点你的化学推断一定没有问题!兄弟,祝你学业有成!

#阚邹丁# 化学的推断题做起来有没有什么方法?到现在我还不会 -
(19124754150): 推断题常用突破口 1.固体颜色:黑色:氧化铜、炭、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 红色:铜、氧化铁、红磷 黄色:硫 2.溶液颜色:蓝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 黄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 绿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3.沉淀颜色:红褐色:氢氧化铁 蓝色:氢氧化铜 白色: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氯化银 4.物质特性: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由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氢、二氧化硫、氨气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氧气 可以用来还原氧化铜的气体是:氢气、一氧化碳,固体是木炭 白色不溶物,且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硫酸钡.其实不是掌握,是熟记.只有这样,看到题才能马上找到突破口,从而轻松解题

#阚邹丁# 化学推断题如何做到又快又准,有没有什么技巧???
(19124754150): 还是要多做题目,做到熟能生巧. 记性要好,常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颜色等等都要记住,而且用到时反应要快.

#阚邹丁# 关于化学推断题推物质有没有什么方法呀?
(19124754150): 哥最喜欢的题型就是推断题,可惜去年安徽高考考的太没水准,那是相当失望!做推断题要有相当的化学储备,根据现象大胆推测!要狠、准、稳!

#阚邹丁# 做化学推断题有什么方法吗
(19124754150): 特征突破……比如说一些特定的颜色,一些特定的气味,气体酸碱性,一些特定的工业反应原理,一些特征的多物质参与的反应……自己按着这些方向认真翻书总结下,推断题就很容易突破了……希望楼主采纳

#阚邹丁# 化学推断题有没有什么技巧?
(19124754150): 先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培养化学敏感度.根据题里的条件分析,你不给例题我也不好说.而且不知道你问的是有机还是无机. 有机的话可以顺着推 推不下去就逆合成分析法.记住常见的官能团之间怎么反应如何转化. 无机的话就看你平时积累了,重点还是各物质之间的转化等等. 有什么问题可以追问.

#阚邹丁# 化学推断题怎么突破??? 有什么好的方法? -
(19124754150): 物质推断题的解题步骤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进行认真而全面的解答.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 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进行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