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为了帮助初三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这门科目,下面整理了初三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化学反应规律

1、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2、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②碱+酸→盐+水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元素

1、定义:化学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

(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

(3)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原子的个数。

3、元素化合价口诀

正一铜氢钾钠银,正二铜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四六硫,二四五氮三五磷。

一五七氯二三铁,二四六七锰为正。

碳有正四与正二,再把负价牢记心。

负一溴碘与氟氯,负二氧硫三氮磷。

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初三化学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3、初三化学基本实验操作:

药品的取用:(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2)注意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熄。(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必背化学知识点

1、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2、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3、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4、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5、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6、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7、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8、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9、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10、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韶钧炕# 初三上册化学提纲 -
(15727669443):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要点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 B、Cl- C...

#韶钧炕# 求初三化学的所有知识点 -
(15727669443):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

#韶钧炕# 帮我找一个初三上学期的化学知识点总结 - 作业帮
(15727669443):[答案] 1,金属不是由分子组成而是由原子组成 2,当固体与液、气体反应时将固体研磨可加快反应速率.如粉末状煤比块状煤反应速率快 3,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气的强得多 4,如果用氯酸钾为原料制氧气时,试管口不能塞棉花,因为棉花是易...

#韶钧炕# 初三化学上册1 - 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重点知识点归纳. - 作业帮
(15727669443):[答案]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

#韶钧炕# 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知识总结. -
(15727669443): 考点1:物质的变化、性质、反应类型 (1)判别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发光、放热、爆炸既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2)物质的色、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在化学变...

#韶钧炕#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框架
(15727669443): 1.氧气重,在下面 增大接触面 Fe不易燃烧 防止集气瓶炸裂 让火柴消耗更少的氧气 2虽然灯泡在制造时抽掉了里面的氧气,或冲入其它惰性气体(如氮气、氦气等), 但是氧气仍然不能完全去掉,所以在与灯丝连接的部位涂有一点红磷,红磷的化学性质比钨活泼得多,故当高温时磷与氧气反应,夺取里面的氧气,保护钨丝不被氧化.如果灯泡里面白色粉末,那是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这时灯泡往往已被烧坏,因为氧气较多.如果粉末为黑色,那时氧化钨,是少量的钨被氧化后从钨丝上升华,后又凝华在灯泡内壁上形成的.3.使更多氧气溶于水,说明氧气难溶于水4.氧气浓度的高低决定燃烧的剧烈程度.

#韶钧炕#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
(15727669443): 化学方程式中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都是初三化学重点,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

#韶钧炕# 谁有初三上学期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啊!~~ -
(15727669443):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

#韶钧炕# 初三化学上册 人教版 知识总结 全一点的 细一点 -
(15727669443): 1,金属不是由分子组成而是由原子组成 2,当固体与液、气体反应时将固体研磨可加快反应速率.如粉末状煤比块状煤反应速率快 3,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气的强得多 4,如果用氯酸钾为原料制氧气时,试管口不能塞棉花,因为棉花是易燃物,氯...

#韶钧炕# 初三化学上册1 - 3单元重点知识详细归纳...... -
(15727669443): 【初三化学上册1-3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