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进幼儿教育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于幼儿教育中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4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化科学教育的好处,与时俱进更能让孩子适应社会。但是如果一门心思的抓学习成绩,我们的孩子,将会面对的是对传统文化的遗失,法律的淡薄,以及身心健康的匮乏。一个简单的例子,目前很多的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上了补习班,可事实证明,在幼儿园开始学文化的孩子,不一定会超越没有在幼儿园上补习班的孩子。让孩子接受知识,还是不应该过于严格和强迫,还是应该让孩子在玩中成长,在玩中学习知识,在这个同时,引导并将传统文化传授给孩子,岂不是更好吗。
记得三年前,在我国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落选新学期小学语文教材。当时教版十一册的新语文教材,在保持课时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相应的也删去了不少老教材的课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牛郎织女》被删除。有的教员分析,原因可能是编者担心娃娃会受到早恋影响而落选。这可真是纳了闷了,牛郎织女,在民间流传几千年,自然有其亘古的原因,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如果连这个都怀疑会给孩子带来早恋的影响,那只能断定牛郎和织女是早恋的胚胎。
其实教育的大环境决定了教育的发展,也决定了怎样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最近,三字经又引发争议,山东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时加以甄别,尤其不可要求全文背诵《三字经》等。另据了解,湖北一些学校将《弟子规》中“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内容作出相应删节处理。其实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等等,这样的儿童启蒙教育资源有很多,这些儿童启蒙读物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语言又简洁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仍十分适合中国孩子的学习,对儿童自身的成长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很大作用。而如今我们把这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弃之不顾,反而去学日文和英文等,是不是有点守着满屋珍宝而不知珍惜,反而去抢人家石头的感觉呢。
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而牛郎织女被誉为四大传说之首,已经做了历史性的删除。可如今面对三字经的删减,也真的令我们汗颜,三字经如果只是一味的删减,在文笔、编裁方面都将丢失一代人的文风,部分历史将无从考证,对史学的研究将会留下历史的遗憾。其实三字经的精华与糟粕并存,有利于学生的相互对照。只是现代化的科学教育和传统教育发生了冲突,如果我们不删减,而是经过透彻分析,适当的补充,让学生能够能深入的了解三字经的内涵,并能够适当的甄别,是不是比删减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我想这对经典的吸收和提升也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是让中华民族得以延续数千年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为啥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已不复存在了,昔日的辉煌只能在废墟遗存中寻找了。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得以传承,在于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吸纳融合,不断增强自身的生命力。现在的孩子,确实是不自觉的就娇惯了,不感知的就溺爱了,非常需要让孩子们从小亲近、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课本上的传统文化删减,还需慎重,不要让孩子看到的是海市蜃楼,甚至连记忆都找不到。
还有,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要让孩子的人生观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那样,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而传统文化正是对这一贪婪的弥补!面对严峻的就业竞争,很多的父母忘记了,教育首先就是培养孩子的独立和完整的健康的人格。只有孩子真正独立了,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为了学习成绩,过于严格的家庭式管理,虽然能调教出俯首帖耳的乖孩子,就算短时间内小有成就,可长远看来,对心理发展照成的欠缺也可能出现副作用。而适当的,有目的的,让孩子就受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熏陶孩子幼小的心灵,在精华与糟粕之间,真正的有所收获,
如何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这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培养目标,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力度,鼓励人们去学习传统文化,努力创造一个有利用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社会环境。我想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根基才能更加牢固,中华民族的灵魂才能永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真正地实现,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

国家在幼儿教育上要多加投入,而不是投资在公务员子女所在的幼儿园几千万,普通幼儿园就少得可怜。更不是让很多的家长和孩子,面对高级幼儿园高收费不敢进,望园兴叹的同时只能给孩子带来攀比心理,贪婪的念头或许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在传统教育模式上鼓励探索开发,综合寻找最佳方法,希望更多的人能认识传统文化,也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接受传统文化,更希望学校和老师,能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为了我们的后代,为了我们美丽的国家,也为了我们自己!

不需要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环境中~

比如,端午节要吃粽子啊,可以让小朋友们 用海绵纸剪一些窗花 或者粽子之类的啊
过年了,要剪双喜字呀。
捏橡皮泥的时候,捏出个月亮啊, 月饼啊之类的,这些不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吗, 捏造一个,就告诉小朋友,这个东西的始源, 和结局。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于幼儿教育中
(一)将国学内容放在幼儿园课程中
通过诵读经典,对幼儿的语言和言语发展上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给孩子传授《大学》《论语》《老子》《弟子规》等经典文化精髓,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

(二)将传统游戏放在课程安排中 毕业论文 http://www.lw54.com
游戏是幼儿课程中的重要形式。近百年来,西方的游戏和玩具纷至沓来,传统的游戏和玩具变成了“土玩艺”。但我国的传统玩具游戏能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哲理性、道德性启迪,如拼七巧板、下棋能够训练儿童的智力。猜谜、歌谣等游戏,使儿童在无形中受到知识的洗礼。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儿童勤劳、勇敢、坚定、吃苦的精神和品德。

(三)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
将老师和家长一起纳入学习传统文化的范畴,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现实意义。部分家长可能会质疑: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是否对于当今的社会环境还适用?因此,只有当老师和家长都认可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才能加入到幼儿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讲座,并邀请有经验的幼儿教师或家长参加,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这种方法充分调动整个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学习,进而深刻地影响幼儿的品行和道德。


#吕空扶# 如何让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走入幼儿园 -
(17397413661): 幼儿园音乐教育应注重民族性和文化性,为了让幼儿更多接触、了解并逐步喜爱自己的民族音乐,通过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教育使幼儿从小潜移默化地受到民族民间文化的熏陶,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我开...

#吕空扶# 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
(17397413661): 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我国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

#吕空扶# 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
(17397413661): 现在国家大力号召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要求将传统文化分学段的融入到传统文化中.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应该学习不同的经典书籍.此外,还可以将琴棋书画茶等才子八雅以特色课程的形式融入学校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专业的老师进行培训,详细内容可以私信我~

#吕空扶# 如何有效的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 -
(17397413661): 我国的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尊老爱幼、追求和平、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和精神,这些品质对幼儿的教育意义显而易见. 1.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传统节日对有对幼儿的心理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虽不是很具体很明显,但对处在心智发展中的幼儿有一定的积极影响.3到5岁幼儿心智发展处在主动性的阶段,主动对外界产生兴趣和认知.传统节日体现了敬老、友爱、勤劳、善良、感恩、回报等积极健康的情感与品德,对心智发展处在主动性阶段的幼儿有助于建立起健康的情感发展.

#吕空扶#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
(17397413661): 可以从绘画、音乐、舞蹈、诗词、书法等艺术门类入手,向小孩子们慢慢渗透传统文化. 幼儿接触事物都是非常感性的,因此用艺术去熏陶他们,能很好的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从传统艺术中感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吕空扶# 浅谈如何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
(17397413661): 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它蕴含了我国人民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等优良品德.虽然每个节日都有各自的来历与风俗...

#吕空扶# 如何让孩子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
(17397413661): 我觉得应该将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入到校园当中,然后也应该给学生们灌输这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的五大文化,然后也应该开设相应的课程,应该举办相应的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们亲身体验,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了解和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吕空扶# 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弘扬传统文化 -
(17397413661): 读古书 学古文

#吕空扶# 怎样让孩子融入传统文化? -
(17397413661): 父母必有一方崇尚传统文化,休息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日常行为规范,则小朋友可以成长更好 另外还要训练宝宝的观察能力哦

#吕空扶# 怎样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
(17397413661): 浅谈如何利用传统节日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所谓传统节日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流传于民间的约定俗成的节日,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