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课|格律诗拗救讲稿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文/君诺老师
文中照片为君诺老师拍摄。感谢君诺老师!

一、名词解释

(一)拗
指不合律。不合律就是指不按正常格式写出的律句。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这叫拗。

(二)拗句
不依照一般平仄格律的句子。
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有拗能救就不算病。
(三)拗救
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这叫拗。
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的仄声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这叫救。合起来叫做拗救。
1、小拗:律句中一三五位置的拗称为小拗。
如:平平仄仄平平仄,写成仄平仄仄仄平仄,一五两个位置拗,是小拗。

2、大拗:二四六位置的拗称为大拗。
如:平平仄仄平平仄,写成平平仄平仄平仄,第四字应仄却平,属大拗。

二、拗救方法

(一)本句自救
本句自救:在同句中自救。
平平仄仄平平仄,写成平平仄平仄平仄。而本句中第五字用仄声,自救。

举例:
①小拗自救,一三五位置有拗,自救。
如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写成:仄平平仄平。
李商隐《蝉》的“故园芜欲平”。一拗三救,否则孤平。
如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写成:仄仄仄平平仄平。
如苏轼《新城道中》的“溪柳自摇沙水清”;
陆游《夜泊水村》的“双鬓向人无再青”;
三拗五救,否则孤平。
以上为自救,且都是小拗。

②大拗必救,大拗是指二四六平仄有拗,必救。四拗三救,六拗五救。
用变句中前一个字的平仄来救。
1、四拗三救:第四字应仄而平,必救,将第三字用仄声字来救。
五言律诗举例:
如:平平平仄仄写成:平平仄平仄。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
平平仄平仄
由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四拗三救
李白《赠孟浩然》
红颜弃轩冕
杜甫《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
《别房太尉墓》
他乡复行役

2、六拗五救。
第六字应仄用平,大拗必救,将第五字改用仄声字。
七言律诗:
仄仄平平平仄仄写成:仄仄平平仄平仄。

如杜甫《咏怀古迹》(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
《咏怀古迹》(其五)
伯仲之间见伊吕

五言的三四自救;七言的第五六自救。
幸三,见伊,句中五六自救
五言的三四自救;七言的第五六自救。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三四自救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五六自救
以上是本句自救。

(二)对句互救
1、小拗可救可不救,孤平必救。
只要不犯孤平,一三五若有小拗,可救可不救。
但犯孤平的必须要救。

如:仄仄平平仄写成平仄平平仄。
第一字按一三不论可平可仄,可救可不救。
如浣云作:
山外云溪月,箫前墨竹风。
平仄平平仄,第一字可平可仄,不孤平,就不用管。
若第二句改为
屋前墨竹风
仄平仄仄平
明显孤平,就要救。
一仄,就要把第三字改为平
仄平平仄平
符合一三五不论的原则来救
同理七言的也一样
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写成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第一三五字,按不论且不犯孤平,可救可不救。
如诗呆的一句:
不与牡丹争国色,只求白首共黄昏。
仄仄仄平平仄仄,第三字拗,
仄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字小拗,
这两处都不用救
2、对句互救
(1)五言律诗
仄仄平平仄,第三个字用了仄声,诗人往往在对句第三字改用个平声来补救。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写成了: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孟→天
杜甫《天末怀李白》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几→秋,仄→平
本句不救,而用对句救
往往因表达不愿改,因词改了害义而本句不救,用对句救
因词害义,就是这个意思
因意而用了拗,要记得救
(2)七言律诗
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五个字用了仄声,诗人往往在对句第五字改用个平声来补救。
同理七言也一样
王维《辋川别业》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当然,若无孤平,也可不救。
绿→红

3、大拗对句相救。
(1)必须对句救。
五言的第四字
七言的第六字
用仄声
三四或五六两字都用了仄声,那么就必须在对句相救。
有时变了两个字,本句救不了的,就只能对句来救了
如:仄仄平仄仄,第四字大拗。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字大拗,对句“吹”字救。(四拗三救)

陆游《夜泊水村》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万”大拗,“无”字来救。
同时“无”字还救本句的“向”字。(六拗五救)
仄平仄仄仄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
是可以的对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上句第六字“万”大拗,下句第五字“无”改平声救。
“向”字在本句中小拗,同时被无本句自救了。
这里就是两种救法都在了
避免了孤平

最后说明一下,诗应力戒孤平,若在诗中因词害意不得已孤平或成拗,则要想法补救。抛句不是练出来的,是不得已而为之。要区分可救可不救与必救。

~


#仉惠轮# 关于古典诗词音律 -
(18835253385): “拗句”和“拗救”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某种意义上也是近体诗(格律诗)的重要基石.然而长期以来,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被真正搞明白,从而在理论上造成了一系列的混乱(如对“拗体诗”的定义).本文旨在全面地梳...

#仉惠轮# 问一个七言律诗拗救的问题 -
(18835253385): 拗救虽然千变万化,为格律诗提供了很多路数,也增加了趣味,但你这一句这两种变法实在难得搞. “⊙仄⊙平平仄仄”一句,大家公认的拗救也就是五六字颠倒,且在此情况下第三字使用平声,成为“⊙仄平平仄平仄”,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仉惠轮# 关于诗的格律与平仄压韵 -
(18835253385): 古诗(词先放一边,待会来说)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其时 间上大概以唐代为界,即唐代以后(包括唐代)形成的诗体称为 近体诗.其中古体诗只要求压韵,不讲究什么格律.而近体诗对 韵和平仄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这就是格律.我今天并不...

#仉惠轮# 关于律诗拗救的问题 -
(18835253385): 第一个是肯定不行的因为互换后就变成了: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这是一定不符合拗救规律的,格律的规则是让整个句子读起来抑扬顿挫,四个平声连在一起读,连呼吸都够不上气,何谈抑扬顿挫?...

#仉惠轮# 七言律诗句“仄仄仄平平仄平(韵)”前三字用了仄声之后,为了不出现“拗句”第五字用平声补救的手法 叫做什么? -
(18835253385): 叫做拗救

#仉惠轮# 有没有关于诗词格律技巧方面的书,专门讲拗救之类技巧的书 -
(18835253385): 王力 《诗词格律》第三节 律诗的平仄(六)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 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 "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

#仉惠轮# 古诗的写作要点 - 作业帮
(18835253385):[答案] 七言律诗的写作要点 (1) 一、律诗是诗词里讲究最多的诗种(包括律绝).我们先复习一下七言绝句的平仄构造 1、平起平落(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仉惠轮# 运用格律诗拗救知识分析杜荀鹤的《春宫怨》,哪些地方犯了忌?哪些地方作了补救?分别采用什么补救措施? -
(18835253385):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其中第五句,原本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在第三字用了仄声,所以要在对句(即第六句)的第三字用一平声字(即“花”)来拗救.

#仉惠轮# 格律诗词中借拗不借拗是什么意思? -
(18835253385):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没有“借拗”一说,只有“拗救”和“拗律”的说法.什么是拗救?格律诗中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作"拗救".拗救的方法,分为三种.如果补救成功,就称之为“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