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出现什么问题需要看心理医生?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您的问题很奇怪啊。

毕竟您都说了,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既然出现了问题,那当然是早解决早开心。

举个例子,您有时候脾气急了,呵斥了你的孩子,孩子觉得委屈。这个是不是问题呢?不是,毕竟只是心理暂时觉得委屈,还没有【侵入】五脏六腑,成为压抑整个身心的心理【问题】。这个时候,若是您处理得好,比如和孩子好好说道,孩子的这个委屈保证「左耳进右耳出」。

反之,如果您是经常发脾气,还对着孩子委屈的样子摆出一副类似『老子是家长,你得听老子』的这种态度,无限打压孩子。久而久之,这个绝对会成为心理【问题】的。

这个时候,您需要做什么呢?

一、带孩子看医生

二、您自己也需要去见一下心理医生

三、过一段时间后,在经过孩子以及心理医生的同意后,陪着孩子见孩子的心理医生。

第一点我想我不需要解释吧?重点是第二点和第三点。

其中,第二点里提到的【心理医生】是指您自己的心理医生,而不是孩子见的心理医生。因为孩子都有了心理疾病, 排除学校等外界因素 ,问题估计就处在了您的教育方式上。见一见心理医生,反省您的教育方式和态度,解决您身上的问题。这样对孩子日后的成长教育是非常有帮助的。否则会:

第三点是最为重要的。在您的状态调整好后,可以征询您的心理医生以及孩子心理医生的意见决定什么时候和孩子一起去见孩子的心理医生。大家面对面反省问题,找到适合的相处方式,并积极实践。这样对于您自己以及您的孩子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不过要注意,千万别学这位家长: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多种多样,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心理问题表现也不尽相同。 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之一:自卑。

有的儿童由于生理上有缺陷、学习成绩差、动辄犯错误等,他们总是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无药可救,特别是受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呵斥,使他们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现实,而变得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消极懈怠,进而形成一种自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之二:自闭。 对于自闭的儿童,其产生自闭的原因有的是因为遗传因素所致、有的是因为脑部受过刺激伤害、有的是因为家长采用冷暴力、有的是因为老师教育方式不当而引发,这些儿童往往是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不允许他人介入,包括父母,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大多脾气暴躁、怪异,性格执着。

3、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之三:多动。 不少儿童常常有坐卧不安、上跳下窜、东跑西颠、言语过多、指手画脚等表现,这些孩子往往会招来父母及老师的厌烦,认为是故意捣乱,而招来呵斥。这些孩子往往表现为学习成绩差、注意力难集中、缺乏自制力、过于敏感等,这些多动的儿童往往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家庭环境不融洽、脑部受过损伤等。

4、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之四:逆反。 现代 社会 ,不少孩子都有着严重的逆反心理,他们不能正确的辨明是非,不能理解老师接家长的一片苦心,他们怀疑任何人、不相信这个世界,他们目空一切,与正面的人和事极力的反驳、抗衡,而对消极的、不良的事物往往会认同接受,对各种规章制度会消极的反抗。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与现代 社会 外围的不良影响、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不当等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还包括很多,如恐惧、厌学、享乐、自大、嫉妒、孤独心理等,对于儿童的常见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尽快改善,将对儿童的 健康 成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多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多关心、关爱孩子的所思所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正确的引导儿童 健康 心理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现代 社会 中,儿童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很多年轻的父母面对孩子出现的异常行为,往往感到疑惑,不知道是否该求教心理医生。

   社会 交往障碍

  比如,孩子常常呼之不应,对父母缺乏依恋,对同伴缺乏兴趣等。

  语言交流障碍

  半数患儿语言发育落后,通常在两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还有些孩子即使有语言,也不会和人正常交流,说话时不与人对视。比如,有些患儿说话像"鹦鹉学舌",大人说"问阿姨好",他也说"问阿姨好";有些则是重复语言,不停地说一句话。

   刻板重复行为或兴趣狭窄

  如迷恋轮子、圆形木棍等东西;他们还经常有一些刻板重复的动作,如啃手指头、不停地转圈等。

  咬指甲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

  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屏气发作

  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口吃

  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

  言语发育延迟

  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

   选择性缄默症

  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如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遗尿症

  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抽动症

  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入睡困难

  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夜惊

  在睡眠中突然惊醒,瞪眼坐起,惊惶失措,表情痛苦,常伴有哭喊、气急、出汗等症状,多半发生在入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以5-7岁的儿童最为常见。

   睡行症

  睡眠中突然睁眼,坐起凝视,下床走动。多半发生在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见于任何年龄的儿童,多见于5-12岁儿童。

   梦魇

  从噩梦中惊醒,能生动地回忆梦里的内容,使孩子处于极度紧张焦虑状态的一种睡眠障碍。多发生在后半夜,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偏食

  儿童不喜欢或不吃某一种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种不良的进食行为。偏食在儿童中很常见,在城市儿童中约占25%左右,在农村儿童中约占10%左右。

   拔毛癖

  儿童时期出现的经常无缘无故地拔自己的头发、眉毛、体毛的不良行为。多见于4-5岁以上的儿童。

   攻击行为

  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攻击方式可分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退缩行为

  胆小、害羞、孤独、不敢到陌生环境中去,不愿意与小朋友们玩的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缺乏好奇心。

   依赖行为

  儿童对父母过分依赖,并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种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如果父母不在,便容易发生焦虑或抑郁。

   分离性焦虑

  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男女儿童均可得病,与患儿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有关。

  神经性尿频

  每天的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但尿量不增加、尿常规正常的一种心理疾病。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6-8次增加到20-30次,甚至每小时十多次,每次排尿很少,有时仅几滴。以4-5岁的儿童为多见。

   神经性呕吐

  一种反复的餐后呕吐,但不影响食欲、体重的心理疾病。常常具有癔症性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强,往往在明显的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以女孩为多见。

   性识别障碍

  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与自己真实的解剖性别相反,如男性行为特征像女性,或持续否认自己具有男性特征。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

   智力降低

  专家认为,60%至70%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20%至30%在正常范围,约有10%为智力超常。大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在机械记忆方面等,但这些儿童认知功能异常,长大后很难适应 社会 生活和学习。

首先,如何界定孩子有心理问题的?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一个没病的人长期被说成有病,他会真的有病!在长期的时间里被周围的人定义为病人,他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真的有病。另外,有的时候孩子的心理问题只是父母平时随口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所传递与形成,并不能算作病。所以作为父母,及时跟子女也要谨言慎行!

再者,假如孩子真的是心理出现问题了,光看心理医生也是不够的,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 健康 非常重要❤很多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最后,祝宝贝们都身心 健康 ,快乐长大!

心路,心理咨询师,和你一起讨论生活的酸甜苦辣咸。

对小学阶段来说,我们一般情况下不叫心理问题,而称为行为问题。因为孩子还小,他们的人格没有形成,只是行为上出现了偏差。大约初中阶段以后,我们才称为心理问题。

小学生的行为问题一般比较容易纠正,学校心理老师就可以给出建议,家长班主任配合,再加上孩子自己的调节一般就会有效果。有些问题孩子在画画唱歌运动 游戏 等活动中,有些问题也可以自愈。

如果是初中以上的学生,则需要找心理老师做专业的辅导。如果孩子愿意敞开心扉,一般问题都能解决。

家长如果能懂一些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常识,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老师或相关机构予以帮助。

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多种多样,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心理问题表现也不尽相同。 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之一:自卑。

有的儿童由于生理上有缺陷、学习成绩差、动辄犯错误等,他们总是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无药可救,特别是受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呵斥,使他们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现实,而变得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消极懈怠,进而形成一种自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之二:自闭。 对于自闭的儿童,其产生自闭的原因有的是因为遗传因素所致、有的是因为脑部受过刺激伤害、有的是因为家长采用冷暴力、有的是因为老师教育方式不当而引发,这些儿童往往是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不允许他人介入,包括父母,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大多脾气暴躁、怪异,性格执着。

3、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之三:多动。 不少儿童常常有坐卧不安、上跳下窜、东跑西颠、言语过多、指手画脚等表现,这些孩子往往会招来父母及老师的厌烦,认为是故意捣乱,而招来呵斥。这些孩子往往表现为学习成绩差、注意力难集中、缺乏自制力、过于敏感等,这些多动的儿童往往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家庭环境不融洽、脑部受过损伤等。

4、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之四:逆反。 现代 社会 ,不少孩子都有着严重的逆反心理,他们不能正确的辨明是非,不能理解老师接家长的一片苦心,他们怀疑任何人、不相信这个世界,他们目空一切,与正面的人和事极力的反驳、抗衡,而对消极的、不良的事物往往会认同接受,对各种规章制度会消极的反抗。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与现代 社会 外围的不良影响、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不当等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还包括很多,如恐惧、厌学、享乐、自大、嫉妒、孤独心理等,对于儿童的常见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尽快改善,将对儿童的 健康 成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多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多关心、关爱孩子的所思所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正确的引导儿童 健康 心理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孩孑有异常反应的要看情况,若是同小孩之间打架,而不服用棍打别人的,这属于暴燥,是通过严格的教育是可以帮小孩改过错误的,当然如果小孩打架输了,而是小小受伤,就非要拿刀报复,并教育多次都非要报复不可,没找到机会心里满满不乐的,这种情况就要看心里医生了,通过心里医生测试,评估,找出内心积蓄的不理智的原因,对症治疗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不过最好是去找心理医生看看。别影响到以后得 健康 成长



~


#胥詹轮# 我女儿心理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是不是应该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啊? -
(15232773924): 孩子到十四五岁的时候,往往产生一种与父母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人们把孩子的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主要...

#胥詹轮# 去检查胎心监护!太差了!孩子波动幅度大!我眼瞅着机器!刚开始有的怎...
(15232773924): 如果只是这两个月这样,那么你应该先关心下孩子是不是在学校或者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事情自己解决不了,导致心情压抑,长期这样肯定会造成心理疾病,所以还是前期预防为好,多和孩子沟通,打开心结

#胥詹轮# 孩子出现问题时比如不听话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等有没有必要找心理医生去咨询?
(15232773924): 紫枫,你好! 呵呵,做一个优秀的家长真的不容易! 孩子成长在不同的家庭背景,除了遗传因素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我把我教育孩子的方...

#胥詹轮# 孩子出现问题时比如不听话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等有没有必要找心理医生?
(15232773924): 紫枫,你好! 呵呵,做一个优秀的家长真的不容易! 孩子成长在不同的家庭背景,除了遗传因素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我把我教育孩子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