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产生各种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是什么 人的动机怎么产生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 动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以一定方式引起并维持人的行为的内部唤醒状态,主要表现为追求某种目标的主观愿望或意向,是人们为追求某种预期目的的自觉意识。

  • 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当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并且存在着满足需要的对象时,需要才能够转化为动机。

  •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的动力。

  • 在组织行为学中,动机主要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人类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

人类到底有没有灵魂,人类的意识和思想是怎么产生的?

[解释]
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
示例:动机好,方法不对头,也会把事情办坏。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称为诱因。凡是个体趋向诱因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诱因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动机功能】
[编辑本段]

1、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
2、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同时它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编辑本段]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并且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编辑本段]
是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3、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影响动机的价值观】
[编辑本段]

价值观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就相当稳定。
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价值观区分为: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
罗克奇根据工具-目标纬度把价值观分为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价值观。
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兴趣、信念、理想。


【动机的理论】
[编辑本段]

动机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认知论。
1、【动机的本能理论】一度在动机心理学领域占据统治地位,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不学而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
2、【动机的驱力理论】认为:个体由于生理需要而产生一种紧张状态,激发或驱动个体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平衡状态。
3、【动机的唤醒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它提出了三个原理: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2,简化原理;3,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
4、【动机的诱因理论】认为: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他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
5、动机的认知理论。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有: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目标论。
(1)【期待价值理论】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2)【动机归因理论】动机是思维的功能,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
(3)【自我功效论】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4)【成就目标理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


【动机的种类】
[编辑本段]

1、根据动机的性质: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有:饥饿、渴、性、睡眠。社会性动机有: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
2、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分: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3、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分: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4、根据动机的来源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7.增强挫折承受力
1、正确对待挫折
2、改善挫折情景
3、总结经验教训
4、调节抱负水平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8.意志的品质
1、独立性
2、果断性
3、坚定性
4、自制力

动机的其它分类
(一)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源于生理需要,如饥、渴、性、睡眠、母性等动机。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它源于社会性需要。
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被认为是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
(1)、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麦克莱伦认为,各人的成就动机都是不相同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有:①成就动机的高低与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②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强弱。③经常参加竞争和竞赛活动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强。④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成绩动机呈正相关。⑤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影响成绩动机。⑥个性因素影响成绩动机。⑦群体的成绩动机的强弱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有关。
(2)、 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
(二) 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
(三) 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四) 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五) 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动机的功能】
[编辑本段]
人类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
(1) 引发功能
(2) 指引功能
(3) 激励功能



【音乐术语】
[编辑本段]

【动机】Motive(英)音乐术语。通常指一个曲调或旋律的片段,是音乐结构中最小的单位。它必须包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重(zhong四声)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音。动机具有独立的表情意义,是音乐主题的代表,是主题或乐曲发展的胚芽。

动机相互作用
1、动机的联合
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基本一致时,它们将联合起来推动个体的行为。强度最大的是主导动机。它对其他动机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
1)主导动机有凝聚作用,将相关动机联合起来,指向最终目标;同时主导动机还决定个体实现具体目标的先后顺序。
2)主导动机具有维持作用,将相关动机的行为目标维持在一定的目标上,阻止个体行为指向其他目标。非主导动机的影响力较小,但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非主导动机可以增强或削弱这种动机联合的强度。
2、动机的冲突
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相互矛盾或相互对立时,这些动机就会产生冲突。
1)双趋冲突: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的冲突。
2)双避冲突:当个体的两种动机要求个体分别回避两个不同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中一个目标,同时接受另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
3)趋避冲突是指,当个体对同一个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动机,又必须作出选择而产生的冲突。


#谭琬奋# 为啥人类有思想 -
(19818898372): 当一种生物的力量临驾驭其他生物之上(也就是地球是最强的生物)那么他就要拥有与众不同或是比他们更强的本领,而人类有思想便是其一,

#谭琬奋# 关于马克思原著理解 -
(19818898372): 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方法.以此指导,就会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揭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科学具有如同自然科学一样的精确性而成为真正的科...

#谭琬奋# 心理因素是什么?心理因素是什么?从哪里来的?
(19818898372): 是运动、变化着的心理过程,包括人的感觉、知觉和情绪等,往往被称为事物发展变... 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与动机对人的行为与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兴趣是人积极探索...

#谭琬奋# 人类是怎么进化成有思想的物种.也太聪明了吧 -
(19818898372): 我觉的不存在人类怎么进化成有思想的物种这种问题,自然进化本身就是一种无序的,随机的进化.先由各种有机物质随机的排列组合,组成各种大分子有机物,在漫长的组合历程上,产生了一些有生殖能力的物种,这就是原始生命的雏形,然后...

#谭琬奋# 人的思想和自我意识是怎么形成的? -
(19818898372): 人是物质和精神两者的构成物.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精神是一直稳定存在的.人的身体,包括大脑,以及人的各种感觉、意识也都是不断变化的,是物质起决定作用的,属于物质的范畴.人的思想与自我意识处于一个十分稳定的状态,是属于精神范畴,某种程度上可以等同于人的灵魂,一个永远不变的我.是由阿赖耶识的种子在遇到各种意识活动后生发出来的,由各种行动或思维来体现.

#谭琬奋# 人是怎样产生思维的??? -
(19818898372): 每个人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想法.但是计算机却没有,这是为什么呢?计算机是根据二进制工作,它产生的所有二进制代码都由人来编写.实质上,计算机只是按人的意愿进行工作.因为它们不会产生自己的“二进制代码”,所以它们也就无法...

#谭琬奋# 大脑是全部大脑工作吗 - 人产生思想的是什么部位?大脑还是心脏?
(19818898372): 是大脑.大脑死亡是真正的死亡,心脏坏了现在还可以动手术换一个.其实心脏的功能主要就是供血,一个发动机,向全身血管压送血液.

#谭琬奋# 请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 作业帮
(19818898372):[答案]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

#谭琬奋# 人类和石头都是由原子构成,为什么人类有思想,而石头没有? -
(19818898372): 一方面石头没有DNA,另一方面或许石头有意识,只是不在我们人类的理解之内,所以关于石头没有思想这一说法是站在人类的角度上来判断的.我们都知道生命的构成是离不开原子的,人类是由原子构成的,而石头也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人类...

#谭琬奋# 人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 -
(19818898372): 英国学者最近完成了全世界第一项关于"濒死经验"的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意识,即一般所谓的灵魂,在大脑停止活动后继续存在.这项研究发现,四名死里逃生的病患所共有的濒死经验包括宁静喜乐的感觉,时间迅速流逝,感官的感受更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