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题/奥数题。不要用方程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奥数题,要不要使用方程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解:
5×(3+1)+59=79(个)
除了4只猴子以外,每只猴子分5个,多79个,每只猴子分10个,多4个
(79-4)÷(10-5)=15(只)
15+4=19(只)
共有19只猴子
19×5+59=154(个)
共有154个桃子。
154÷19=8余2
给每只猴子分8个,就能使剩下的桃子数为最少,最少为2个桃子。

每只5个多59,每只10个少36.所以每只5个一共需要95个(给10个是给5个的两倍)。所以19只猴子,154个桃子.所以一只猴子8个桃子,余下2个

请教一道小学数学题(奥数题),要求不用方程式,求解题思路和答案,谢谢!~

狗再跳72跳就会赶上兔子。

详细解释:
用比例的方法和追及路程方法来做:

狗跳三跳的距离等于兔子跳七跳的距离,兔子自己已经跳了60跳,则有
S狗一跳:S兔一跳:S兔60跳=7:3:(60X3)=7:3:180
所以狗一跳就7份,兔一跳就3份,兔子60跳就是180份。

同一时间内,兔子跳三跳,小狗跳两跳。则有
V狗:V兔=(7X2):(3X3)=14:9=14份每个时间段:9份每个时间段
【注:同一时间内,狗的速度是14份每时间段(狗2跳),兔的速度是9份每时间段(兔3跳)】

追及路程/速度差=时间
追及路程是180份,速度差=14-9=5份每个时间段。
180份/(14-9)=36个时间段。

这36个时间段里,包含了36个(狗的14份每时间段就2跳),所以狗再跳72跳=2跳X36,就可赶上兔子。
另:36个时间段里包含了36个(兔的9份每时间段就3跳),所以兔子在此期间3跳X36=108跳。

狗再跳72跳,狗就会赶上兔子。

===============================
列式:
S狗一跳:S兔一跳:S兔60跳=7:3:(60X3)=7:3:180
同一时间内,兔子跳三跳,小狗跳两跳,则有
V狗:V兔=(7X2):(3X3)=14:9=14份每个时间段:9份每个时间段
180份/(14-9)=36个时间段。
狗再跳36X2=72跳就能赶上兔子。

望采纳

奥数题,对于解题方法要求不严。理论上,有过程有答案,均能接受。
1、五年级奥数,除了鸡兔同笼题以外,均可用方程。
2、课标的数学,特别是高年级段,方程是推荐方法。
3、提高记孩子用方程思维去读题、解题,是有好处的。


#伊歪雄# 小学奥数题,不要用方程式解答~谢谢!两根绳子共长3.2米...... -
(15968876240): 两根一共剪掉:1.2+0.2=1.4米.两根一共剩下:3.2-1.4=1.8米.第一根剩下:(1.8-0.4)÷2+0.4=1.1米.第二根剩下:(1.8-0.4)÷2=0.7米.第一根原来长:1.1+1.2=2.3米.第二根原来长:0.7+0.2=0.9米.

#伊歪雄# 一道小学奥数题.不要用方程.小学做法. -
(15968876240): 、(15-3)/3=4 3+4=7——弟弟 7+4=11——哥哥

#伊歪雄# 小学奥数题注意不要用方程解答小亮步行上学,走到一半处发现忘带作
(15968876240): 当爸爸追上他时,他离学校还有5/12的路程. 爸爸追他的时候, 小明走了: 1- 5/12 - 1/2=1/12 爸爸走了: 1- 5/12=7/12 可见小明与爸爸的速度比为:1:7 于是在最后的5/12,所用的时间与原先的时间比是1:7 也就是节约了6份时间 按照题目,节约了6分钟,可见原先需要7分钟,现在1分钟,这是走5/12的路的时间 那么小明走全程需要: 7/(5/12)=16.8(分钟)

#伊歪雄# 求一道奥数题的解法,急!!!最好不要方程
(15968876240): 解:第一次甲追上乙追上时候用时T1=400/2=20S,此时路程S甲1=1600M,S乙1=1200M 第二次甲追上乙追上时候用时T2=400/0.5=800S,此时路程S甲2=4800M,S乙2=4400M 第三次是乙追上甲 用时T3=400/1=400S ,此时S甲=1600M,S乙3=...

#伊歪雄# 五年级上册数学奥数题,要不要使用方程的 -
(15968876240): 奥数题,对于解题方法要求不严.理论上,有过程有答案,均能接受. 1、五年级奥数,除了鸡兔同笼题以外,均可用方程. 2、课标的数学,特别是高年级段,方程是推荐方法. 3、提高记孩子用方程思维去读题、解题,是有好处的.

#伊歪雄# 四年级奥数:不能用方程解答!谢谢 -
(15968876240):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小英给小丽100块,小丽的钱就是小英的4倍 第二句:小丽给小英5块,小英的就是小丽的9倍 重这两句话来看,就算小丽没有钱,小英给了小丽100块后,小丽就有了100块.这时候,小英应该还剩下100/4=25块钱.也就是说小英最少也有125块钱.这样,当小丽给了小英5块之后,小英有至少是125+5=130块钱,但是130不能被9整除.超过130的数中,135是最小的可以被9整除的数.135/9=15 也就是说,小英原来可能有135-5=130块,小丽可能是有15+5=20块 检查一下,正好符合题目的要求.所以,小英有130 小丽有20

#伊歪雄# 不要方程,求解奥数题 -
(15968876240): (2本乙种练习簿+1本丙种练习簿)的总价钱=0.3*2+0.2=0.8元平均每本的价格=0.8÷3=4/15 元乙种练习簿与丙种练习簿的本数之和=(47*0.7-21.2)÷[0.7-(4/15)]=11.7÷(13/30)=27本甲种练习簿的本数=47-27=20本乙种练习簿的本数=27÷(1+2)*2=18本丙种练习簿的本数=18÷2=9本所以,甲种练习簿买了20本,乙种练习簿买了18本,丙种练习簿买了9本

#伊歪雄# 一道奥数题 不许用方程解! -
(15968876240): 假设一下前100个也提高30%的效率,那么原来对应的时间可以加工130个,就比后一种方法(一开始就将原工作效率提高20%去加工)多加工30个.这三十个是多提高了10%的效率得到的.所以30/10%=300个

#伊歪雄# 急急~~小学奥数,最好不要用方程,用方程的话请写出解题过程和思路?
(15968876240): 2*16=32 次 94=36次 178-32-36=110次50-16-9=25人设猜对3条的有x人3x 5x 6(25-2x)=110x=1025-20=5人答:猜对6条的有5人 .

#伊歪雄# 小学奥数题(不要方程解法)某校原有两个兴趣,现在重新编为三个兴趣
(15968876240): 总人数为60÷(1-1/3-1/4)=144人;假如新一组人数所占份额为1,则新二组为新一组的1/(1+10%)=10/11,故新一组有(144-60)÷(10/11+1)=44人,新二组有144-60-44=40人;故原一组比原二组多(44-40)÷(1/3-1/4)=48人;因此,原一组有(144+48)÷2=96人;原二组有(144-48)÷2=48人.答:原一组有96人;原二组有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