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主要化学物质是什么? 据说恋爱时大脑中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爱情=多巴胺
它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不仅能左右人们的行为,还参与情爱过程,激发人对异性情感的产生。
大脑中心——丘脑是人的情爱中心,其间贮藏着丘比特之箭——多种神经递质,也称为恋爱兴奋剂,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当一对男女一见钟情或经过多次了解产生爱慕之情时,丘脑中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就源源不断地分泌,势不可挡地汹涌而出。于是,我们就有了爱的感觉。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们感觉爱的幸福。人们品尝巧克力时或瘾君子们在“腾云驾雾”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满足感,都是同样的机制在发生作用。幸好,我们的大脑能够区别彼此之间的不同。多巴胺好像一把能打开许多锁的万能钥匙,根据所处情景不同,在体内产生不同的反应。巧克力的气味、口味告诉大脑,我们正在吃东西;情侣的体味和香味提醒大脑,我们正在身陷爱中,并促使我们进行交配,以此繁衍后代。
多巴胺带来的“激情”,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爱可以永久狂热。。不幸的是,我们的身体无法一直承受这种像古柯碱的成分刺激,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心跳过速的巅峰状态。所以大脑只好取消这种念头,让那些化学成分在自己的控制下自然新陈代谢。这样一个过程,通常会持续一年半到三年。随着多巴胺的减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变为平静。
关于多巴安的化学作用我想不知道也罢不过大家还是相信爱情至少她是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再看一个科学家揭示出了爱情在大脑中的位置,以及组成爱情的独特化学成分——多巴胺。研究同时表明,爱情带来的迷狂,在化学组成上,与人发疯的时候几乎完全一样。所以,那些表白“亲爱的,我爱你爱得发疯”的男女们,其实并没有夸张,他们在无意中,说出了一个伟大的科学预言。
科学家还告诉我们:多巴胺的强烈分泌,会使人的大脑产生疲倦感。大脑疲倦了以后,要不减少多巴胺的分泌(也就是俗称的“情到浓时情转薄”),要不就干脆自动停止分泌。由此引发的后果就是,或者爱情变淡,或者干脆分手。同时,科学家也警告所有正在发誓天长地久的疯子们:爱情最长的保质期是四年。
我想到了一个“七年之痒”的传统说法,看来这是人们的一个认识误区,爱情或者婚姻并不是从七年以后才开始痒的,而是四年,四年哪!我们每个人保卫爱情,维护爱情的担子是不是又重了一点儿!
以前我曾经关注过一位名人的爱情,那时候他正在热恋,找了位绝色女友,时不时的看见他带着女友出席各种场合,也时不常地听到他热烈的爱情表白,有一次,在一个情感访谈节目里,他公开向传统的“七年之痒”的说法挑战,他说他不信这个,他觉得自己的爱一定会超越世俗。为此,我更加执着地关注着他的爱情动向,谁曾想,在他口出狂言的两年后,也就是在他与那女子相识相爱的四年后,他的多巴胺物质果然迅速减少甚至停止分泌,两人出现了感情危机,直至离了婚。
看来,科学就是科学,不由你不信。
当然,我们也不必为狂热爱情的短暂而感到悲观,不是所有的人因为多巴胺的减少就会选择分手,大多数的人因为责任、诺言、情谊等等因素选择了坚守爱情与婚姻,还有为数不少的人,还在源源不断地为爱情注入着新的活力、新的内容,为爱情的天长地久做着不懈的努力,这是尤为可敬的,这种超越了生理期限以及科学定义的更广阔意义上的爱,或许就是我们人类身上最可贵最可爱的地方。
好在,爱情还有四年的时间让人们为之疯狂,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里,都有一个四年,可以忘我地付出、热烈地恋爱,像一个疯子一样做着一切稀奇的爱的举动,却没有人会嘲笑你,看不起你,这已足够了,对待爱情,且让我们借用科学家的理论,严谨一点地来说,就是:当多巴胺风起云涌的时候,我们狂热地爱与被爱着,尽情享受爱的甜蜜;当多巴胺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们坦然处之,仍然为爱奉献与努力,不离不弃。

爱情的本质是什么?与什么化学物质有关么?~

爱情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多巴胺。又被称为“恋爱兴奋剂”。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
当你遇见心仪的另一半,脑部将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大脑内苯乙胺和多巴胺开始增多,令人“心旷神怡”的恋爱感觉随之而来。苯乙胺,是神经系统中的兴奋物质。又被称为“恋爱兴奋剂”;多巴胺也被人们称为“人体天然巧克力”。
大脑分泌的这两种爱情激素越多,产生的效力也就愈激烈,爱意自然更浓,由此给人带来触电般的爱情感觉,各种情比金坚的爱情誓言也不断涌现。

扩展资料:
多巴胺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跟愉悦和满足感有关,当我们经历新鲜、刺激或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大脑中就会分泌多巴胺。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们会感觉到爱的幸福感。
多巴胺为爱情带来的“激情”,会给人们一种错觉,以为爱可以永久狂热。当你头脑中充满着这种激素的时候,也正是你意乱情迷的时候。
当一对情侣坠入爱河,外国文学家称之为被丘比特之箭射中。这支丘比特之箭的实质,就是人体内被激发的大量“情爱物质”,又称为“性爱兴奋剂”。这些兴奋剂有苯乙胺、内啡呔等。
其中苯乙胺最具活性,是性爱的弄潮儿。 它的兴奋性和煽动性可用“无风也起浪”、“有风起大浪”来形容。又据生化专家们测定,此时双方的血液中苯乙胺的含量比平时高出2 ~5倍之多。
科学家还发现苯乙胺等多种性爱物质,不但人体会自然而然地合成、释放,而且不少食物、菜果中也有极丰富的含量,巧克力或含巧克力的食品中,都含有苯乙胺;此外还有莴苣、人参、核桃仁、什果类、枸杞子、枣类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爱情是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多巴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氨基丙酸


#姬会闵# 当人恋爱时~~看到自己中意的对象时~~体内产生的化学物质是什么 -
(13030199101): 男女第一次渴望着对方的时候,性荷尔蒙分泌出睾酮和雌激素,这种渴望持续下去,到了陷入爱情阶段,就会分泌多巴胺和血清胺,血清胺是爱情中最重要的物质,能让人一时处于近疯狂的状态,到了下一阶段,男女会持续对方的关系并希望得到更密切的结合,就会发展到***或者是结婚,这时就会分泌催产素和加压素,血清胺会让你无法意识到对方的缺点,会挡住你的视线,那些激素能持续高浓度大约只有两年的时间,最多三四年……

#姬会闵# 爱的化学成份都有什么
(13030199101): 幸福、伤心、沟通、真诚、信任、了解、付出、包容

#姬会闵# 谁能详细说明一下产生爱情需要的种种化学物质
(13030199101): 二氧化碳 氧气 臭氧 CO2

#姬会闵# 从爱情的开始到结束,会分泌那些化学物质? -
(13030199101): 爱情是大脑中的一种'化学鸡尾酒'激发出来的,这些化学物质是多巴胺、苯乙胺……但时间久了,即使是最容易对异性产生冲动情绪的人也会对这三种化学物质产生抗体,两年以后,它们的作用便失效了.超过这段时间,男女双方要么分手,要么心平气和地一起过日子,爱情成为习惯, 费洛蒙

#姬会闵# 听说,爱情是种化学物质? -
(13030199101): 土耳其科学家佐嘉的研究结论是,爱情是人体脑部的激素化学分子经过一连串运动后产生的一种“结果”,只要脑部功能正常,就会有化学分子的变化,分泌出爱情激素,产生所谓七情六欲.有时候爱情可以是一系列综合因素的合力使然,但这其中不涉及苯乙胺的作用,而更多是受制于人类文化的压抑机制.爱这种化学物质,是随着时间变化,甚至消失的.根据科学结论,只要两年时间,原始的爱这种物质早就用光了.我的爱情就在2年后 消失了!

#姬会闵# 据说恋爱时大脑中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是什么? -
(13030199101): 当你处在热恋阶段时,你的大脑中会产生多种化学物质.科学家发现,这些化学物质能够加强并延长情侣之间的关系.当然,雌激素和睾丸激素在激励性欲方面仍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化学物质,我们可能永远不会进入真实爱情阶段. ...

#姬会闵# 爱情是化学活动吗?
(13030199101): 是化学反应!男女第一次渴望着对方的时候,性荷尔蒙分泌出睾酮和雌激素,这种渴望持续下去,到了陷入爱情阶段就会分泌多巴胺和羟色胺.

#姬会闵# 我想知道爱情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化学成分组成的? -
(13030199101): 不是,是两个人的喜欢组成的

#姬会闵# 爱是哪一种化学物质
(13030199101): H2O容不的一丝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