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的桥都有哪些桥?并一一介绍 桥的名字都有那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开封州桥     州桥,唐时叫“汴州桥”,五代称“汴桥”,北宋时改名“州桥”,也称“天汉桥”。由唐代汴州节度使李勉所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牙、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由此可见,当年的州桥,是一座镌刻精美、构造坚固的纯石结构的平桥。   宋代汴河流经东京的里外城,河上有桥十三座,其中以州桥最为壮观。当年州桥“两岸夹歌楼,明月光相射”,每当月明之夜,晴空月正,登桥观月的人群,纷至沓来,熙熙攘攘。人们俯瞰河面,银波泛泛,皎月沉底,一时“州桥明月”被誉为一景。清人无名氏题咏:   石桥高踞浚仪沟,月色如银冷浸秋。   鳌背负山银阙涌,虹光横海玉梁浮。   香车已尽花间市,红袖歌残水上楼。   几度有人吹凤管,汴州风景胜杭州。   据记载,州桥在今南熏门正北,县角十字口南,桥之东接袁宅街,桥故迹不可见,有坐东朝西关帝庙,其庙因建在古州桥旧址之上,遂称为“州桥关帝庙”。相传关帝庙殿前旧有八角亭,高丈余,下砌砖洞,洞下有水一泓,可照见月影,俗谓之“州桥明月”。其实,这完全是牵强附会之说。   州桥是北宋时东京城内横跨汴河的一座大桥,也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桥下汴水奔流,浪声滔滔,桥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两岸商业十分繁荣,笙声连成一片。站在桥上,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中间是天街。《水浒》里杨志卖刀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可惜,明末毁于水患,遗址在今开封市大纸坊街东口至小纸坊街东口之间。   唐宋州桥的样式,由于没有留下当时的画图,现在只能从描写它的诗中去想象。今天,我们见到的“州桥明月图”,市清人模仿送人的画图。这这幅画面中,可以看出,当年州桥横跨汴水,直贯天街,临流玩月,风景绝佳。在州桥南街东首,曾建有明月楼,供人凭眺。   由于州桥久负盛名,骚人墨客,往往形诸吟咏,如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据鞍衰意尽,倚坎艳歌留……”,王安石的“州桥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惴未觉遥,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岳话州桥。”南宋爱国诗人范成大,于孝宗乾道六年出使金国,途中登上州桥时,写下“州桥南北时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的可歌可泣的名诗,表现了爱国诗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愿望,传达了北宋遗民藏在内心的爱国心情。但州桥也记载着亡国的耻辱。据传说,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东京陷落,徽、钦二帝被俘,就是经过州桥到北国去的。   今天,在当年州桥的遗迹上,大街通衢,楼房林立,市井繁华,人如潮流,每逢月夜,天阔地清,到处着银,不是当年,却似当年。   范成大的《州桥》   范成大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1]。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2]。   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3]?   [题解]   孝宗乾道六年(1170), 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国, 将沿途所见所感写成72首绝句,《州桥》是其中一首。作者以白描手法,撷取了一个特写镜头,表现了沦陷区人民盼望光复的殷切心情,隐晦地流露了作者对议和不战政策的不满。   [注释]   [1] 朱雀门: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的正南门。宣德楼:宫城的正门楼。   [2] 州桥:即天汉桥,在汴河上。天街:即御路,由宣德楼经天汉桥,直达朱雀门。   [3]六军:皇帝御林军,此处借指王师。   译文   州桥南北,天街之上,父老伫足,盼望王师,丧国的痛楚,沦为异邦蹂躏的凄惨,令人苦不欲生。(这里,“父老”是宋金两个时期的人,他们对故国的怀念远比青年人深切,所以让其出场很典型;同时,这也是实情。)盼啊盼,盼了几十年,忽然见到宋朝使者,一时间该有多少话要说、有多少泪欲流啊!可他们强行忍住,因为屈辱的遭遇虽然难堪,盼望官军的情绪最是激烈。

玉带桥 万千载沧桑沉浮,梁晋宋金皆往矣,迄今华夏尽舜尧。”是对古代劳动人民明变善恶忠好的歌颂,也是对千百年来龙亭沧桑巨变的赞美。 过午门北行100米,便是“玉带桥”。玉带桥南北长40米,东西宽18米,是贯穿东西两面潘杨二湖的一座石拱桥。因在波光涟涎的水面上弯曲似玉带,故称“玉带桥”。

关于桥的介绍,介绍各种桥~

关于桥的介绍:
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 (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 (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 (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碍 (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
关于各种桥的介绍:
1.卢沟桥(Lugou Bridge)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2.赵州桥(Zhaozhou Bridge),又称安济桥,俗称大石桥,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由隋朝匠师李春建造,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始建于隋开皇十五年至隋大业元年(公元595年—605年)。

3.广济桥,即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4.洛阳桥(Luoyang Bridge),曾用名“万安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扩展资料:
卢沟桥在北京市中心西南方约15公里处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跨越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卢沟桥下的永定河长年无水,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曾重新给水。桥东为宛平县城,明朝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
卢沟桥作为北京市现存最古的石造联拱桥,也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9.3米。卢沟桥有十座桥墩,共11个桥孔,桥身全部为石体结构,关键部位由银锭铁榫连接。桥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为分水尖。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及桥东头的宛平县城发生“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在事变中,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桥面上加铺柏油。此外还修缮了石栏、望柱(包括柱头石狮)及碑亭。1961年卢沟桥及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卢沟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州桥

桥名谈往(茅以升)

万物皆有名,有的还要有专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样。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受了西方影响,题名时,总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铁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标记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桥”,那才真是确切不移的。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使人见了,不由地发生情感,念念不忘。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影响,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桥的“身价”,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桥出了名,它的名字还会跟着多起来,除了正名,还有俗名、别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学名,还有别号、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间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的,有的却是文人学士,要借此而为自己题名的。总之,桥成就要题名,成为风气,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特色。

桥的题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样,一般都是两个字,有时只有一个字。就只这一两个字,而能显示出桥的特征,正是我国文字的妙用。这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学里的成语丰富的缘故。文史里的财富,大为桥名增光。然而桥多了,关于它的典故和成语也反过来为文史服务。比如,《史记》里“信如尾生”一辞来自桥的典故,《阿房宫赋》里,“长桥卧波”一辞来自桥的成语。桥的名字题得好,它对文史就可有贡献了。桥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学的丰富,它也许是世界无双的。先谈单名。较著名的有:“蓝桥”,在陕西蓝田县蓝溪上,“传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云英处”;“枫桥”在苏州,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断桥”在杭州西湖,唐张祜诗:“断桥荒藓合”,明朝莫仲有《断桥残雪》词等。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其中有的以材料为名,如“石桥”,梁简文帝即有《石桥》诗:“写虹便欲饮,图星逼似真”;“铁桥”,明朝吴兆元有《渡铁桥》诗:“宝筏群生渡,金绳八道开”;“竹桥”,杜甫有《观造竹桥》诗等。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江桥”,唐杜甫诗:“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野桥”,唐刘长卿诗:“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斜桥”,宋朝欧阳修诗:“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画桥”,宋朝范与求诗:“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朱桥”,唐朝郑谷诗:“朱桥直抵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天桥”,山西太原保德州及云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断上连,石梁跨之,两岩激水溅珠,宛如梅绽,人呼为不谢梅”等。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桥烟雨”之称;“柳桥”,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彦词:“水涨鱼天拍柳桥”等。有的比较特殊,如“草桥”,在北京右安门外;“席桥”,在山东东平县,“相传宋真宗东封泰山,车驾经行,以席铺藉”;“瓜桥”,浙江富阳县,“世传孙钟设瓜于此桥”;“鸭桥”在陕西陕城。“金桥”在山西上党,唐潘炎有《金桥赋》。更有事涉怪诞的,如“暗桥”,在安徽建平县,“旧传伍员奔吴,避于山中,追者至此,云气护之,员及桥而天暗”;“鬼桥”,《初学记》“上方有鬼桥”;“赤桥”,在山西太原晋水北渠上,“宋太宗凿卧龙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桥名用两个字是最普遍而又标准化的,单名的桥已经不少,双名的更是多得多。试思每桥皆有名,在我们古老的大国,该有多少桥名啊!然而在这成千上万的单名和双名中,重复的究竟不多,如果把这所有的桥名都搜集起来,编成一部《中国桥名录》,该是够洋洋大观的了。

现在再来举一些双名的例,说明桥名的丰富多彩。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的,如“安济桥”,即“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河上,一名“大石桥”,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万安桥”,即“洛阳桥”,在福建泉州,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灭渡桥”,在江苏吴县,桥成“南北往来者踊跃称庆,名灭渡,志平横暴也。”“安平桥”,在福建晋江,建成于宋绍兴二十二年,全长2070米,俗名“五里桥”,旧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传说。其次是表扬造桥人物的,如“绩麻桥”,在湖北孝感县,“世传居民女绩麻所建”;“夫妇桥”,即四川灌县竹索桥,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续成之;“葛镜桥”,在贵州平越,明万历间葛镜建,“屡为水决,三建乃成,靡金巨万,悉罄家资”。

第二章是“纪事”,记载有关桥的流传下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唐陆肱有《万里桥赋》,宋吕大防有《万里桥》诗,杜甫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张籍诗:“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宋苏轼诗:“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宋陆游诗:“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马桥”,即“升仙桥”,在四川成都北,西汉司马相如不甘贫贱,立志做官,“尝题柱云,大丈夫不乘马车,不复过此桥”,唐岑参有《升仙桥》诗:“及乘马车,却从桥上归”,宋京镗有《马桥记》云:“兹建桥以马名,自是长卿之遗踪亦不泯矣。”“兰亭桥”,在浙江绍兴,“晋王右军修禊处,桥下细石浅濑(lài赖),水声昼夜不绝”。“洗耳桥”,在河南汝州,相传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桥所在“即许由洗耳处”。“虎渡桥”,在福建漳州,亦名江东桥,“江南桥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桥,有虎负子渡江,息于中流……乃因垒址为桥”。“宵市桥”,在江苏扬州,即“小市桥”,“相传隋炀帝时于此开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唐王之涣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明葛一龙词:“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思乡桥”,在河北丰润,“宋徽宗北辕过桥,驻马四顾,泫然曰,吾过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还乡矣……人乃谓思乡桥也”。“至喜桥”,在四川广安,“昔欧阳修自吴入蜀,喜路险至此始平”。“情尽桥”,在四川简阳,唐雍陶《题情尽桥》诗有序云:“阳安送客至情尽桥,问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桥”,在陕西西安,“中官初入选,进东华门,门内有桥曰皇恩桥……俗呼曰忘恩桥,以中官既富贵,必仇所生,盖耻之也”。

第四章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春波桥”,在浙江绍兴,贺知章诗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故取此名桥。“海棠桥”,在湖北黄州,“宋时桥侧海棠丛开,秦观尝醉卧于此,明日题其柱”。“胭脂桥”,在江西饶州,鄱阳王萧俨生活奢华,宅中宫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桥下水都染红了,故名。“月样桥”,在山东青州,“采石凝结如天成”。“绿杨桥”,在湖北蕲水,“因东坡醉卧桥上,有‘解鞍欹枕绿杨桥’之句,遂名”。按苏轼《西江月》词自序云:“春夜行蕲水中……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书此语桥柱上”,即是桥也。

第五章是“神异”,把神仙和桥梁联系起来,大多与道教有关。如“圣女桥”,在陕西白水,传说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鹤桥”,在江苏句容,“汉永元间茅氏兄弟三人,乘鹤至此,有白鹤桥,大茅君驾白鹤会群仙处”。“集仙桥”,在江西安福,“相传居人夜闻桥上仙乐缭绕,旦往视之,惟见书吕洞宾字于桥柱”。“乘鱼桥”,在江苏苏州,“昔琴高乘鲤升仙之地”。“照影桥”,在湖北石首,“相传有仙人于此照影”。

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三字桥名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桥,在江苏扬州。唐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云是二十四座桥,并列举其名,但据南宋姜白石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则又似一座桥。后来清朝梁章巨在《浪迹丛谈》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桥上,有“二十四桥”的题名榜,可见“二十四”已成为一座桥的专名。不过这种用数目字当专名的桥,并无他例,有的只是以数为序而已,如杜甫诗“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四字或以上的如“旧浣花桥”、“杨柳河桥”、“德阳王桥”(以上均在成都)、“新学前桥”、“建富木桥”(以上均在南昌)、“新饭店石桥”(四川温江县)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关系,其余都是把单名或双名的桥加以解释,并非完整的专名。因此,中国桥名,基本上只有单名和双名两种,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但是,我国古桥并非个个都有专名。有的本来并无名称,后来有人随便叫它一下,逐渐也就成了名字,如“大桥”“小桥”“新桥”“旧桥”“长桥”“短桥”“南桥”“北桥”等等。这些“俗名”,时间一久,就成为“正名”了,如福州的“小桥”,因在“万寿桥”的大桥附近而得名,就此成为专名。有的“桥”,名气非常之大,但实际上并无此桥,如“陈桥”,在河南开封,宋赵匡胤“黄袍加身”处,实系“陈桥驿”,“唐为上元驿,朱全忠纵火,欲害李克用之所”,但更多的桥,却是不声不响地在那里服务,而它们的名字是早就湮没不彰了。可见,桥和桥名,都有幸与不幸,有的是有名无桥,有的是有桥无名。然而,虽是无名,难道就不是“英雄”!

(选自1962年7月22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世界各地名桥

英国泰晤士河伦敦桥、意大利威尼斯里阿尔托桥、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大桥、英国伦敦塔桥、加拿大魁北克桥、澳大利亚悉尼海港大桥、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英国恒比尔大吊桥、西班牙卢纳巴里奥斯桥。


#张馥玲# 南京的历史有哪些 -
(13345454269): 南京,战国时楚威王始置金陵邑、以为“王之地也”,简称“宁”,原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南京位于长江下...

#张馥玲# 小汤山到小辛集有多远 -
(13345454269): 距离316公里 起点(小汤山)1 向正南方向出发,直行进入立汤路2 右转进入四场路3 朝北六环方向,左转4 行驶300米,朝顺义/北六环方向,靠左进入北京六环高速 部分路段收费5 朝京承高速/承德/北五环/大庆方向,靠右进入酸枣岭桥 全路段收...

#张馥玲# 离郑州近一点的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
(13345454269): 开封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遍布市县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城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

#张馥玲# 求世界著名桥梁图纸 -
(13345454269): 1,赵州桥2,南京长江大桥 图片描述: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跨越长江的公路铁路两用钢桁架桥.上层为公路,行车道宽15m,两侧人行道各宽2.25m.下层为双线铁路.正桥有10孔,共长1576m,包括1孔128m简支桁架梁和3联3孔各160m连续...

#张馥玲# 河南开封有什么玩的 -
(13345454269): 1:涩谷区 - 原宿竹下通、里原宿、涩谷109、表参道、代官山、代代木公园(明治神宫)2:新宿区 - 新宿御苑、都厅(展望台)、歌舞伎町、花园神社3:中央区 - 银座、滨离宫庭园、歌舞伎座、日本桥4:台东区 - 上野公园、浅草、宽永寺、东...

#张馥玲# 验证杨志卖刀的三件事有详有略,其作用是什么? - 作业帮
(13345454269):[答案] 作用是说明即使你有卓越的先祖功勋荫蔽,在那个时代也是无法活下去的,只能起来反抗变革. 杨志取路,不数日,来到东... 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 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汉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却说牛...

#张馥玲# 历史练习简要概括北宋的东京城
(13345454269):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在开封城北20余公里的陈桥驿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并定都开封.北宋时期,汴河、蔡河、金水...

#张馥玲# 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相比,有什么变化
(13345454269): 唐朝长安就是今天的西安,北宋东京就是今天河南的开封. 北宋都城东京是在后梁、后晋、后汉和后周四代旧城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有皇城、里...

#张馥玲# 黄河上现今有几座桥 -
(13345454269): 目前:黄河上有109座桥 . 黄河上的第一座正式桥梁是由比利时工程公司承包修建的郑州黄河铁路桥.该桥1903年开工,1906年竣工.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黄河上只有郑州黄河铁桥、泺口黄河大桥和兰州的公路桥等3座由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