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戈为王帛的故事 化干戈为王帛‘书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化干戈为玉帛
解释: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刃)高的城池来保护国家守卫百姓,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部落首领上万...

化干戈为王帛意思~

【解释】: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谢谢采纳

干戈 :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因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这里理解为战争。
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终蓉委# 化干戈为玉帛的由来? -
(18876802886): 化干戈为玉帛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 词典解释【解释】: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干戈就是兵器的意思,借指战争或者争斗.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终蓉委# "化悲愤为力量 化干戈为玉帛"这句话出自哪里,谁说的? -
(18876802886): 化干戈为玉帛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仞)高的城池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上万.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 [原文]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至于"化悲愤为力量"好象是现代人说的, 没有明确的出处

#终蓉委# 化干戈为玉帛的出处是什么?
(18876802886):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 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 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 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 万国.”

#终蓉委# 微软化干戈为玉帛 -
(18876802886): 解 释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仞)高的城池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

#终蓉委# 化干戈为玉帛是何意? -
(18876802886):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仞)高的城池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

#终蓉委#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种化干戈为玉帛的“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请说说这则故事主要赞颂什么美德,它为什么有如此大的... - 作业帮
(18876802886):[答案] 讲的是宽容\共处\讲礼貌六尺巷的故事应该是桐城人的骄傲,儿时在老家,夏季的晚上,一张小竹床,一家人或者几家找个风口,聚在一起,边纳凉边聊天,很是惬意,老人轻轻摇着蒲扇,为孙儿、孙女驱蚊送风,其乐融融,顽皮的孩子总...

#终蓉委# 《琅琊榜》有一段就是誉王挑拨离间靖王和苏先生关系,最后还是化干戈为玉帛了,具体是个怎么样的故事? -
(18876802886): 靖王母亲被抓皇后抓,故意放出一个丫鬟早梅长苏,那时梅长苏昏迷中,不见人,丫鬟骑马去找靖王,半路被截,有人假冒说苏先生的主要,不要救夫人,这是苦肉计,.后面靖王回来了因为知道小殊的副帅被抓,要去救人,找苏先生帮忙,苏先生认为没发救,会断送誉王,靖王又想到她母亲与以前郡主的事认为苏先生这个谋士为达目的,没有原则,不想与他为武

#终蓉委# 化干戈为玉帛的意思 -
(18876802886):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仞)高的城池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上万.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

#终蓉委# 何为“化干戈为玉帛”?
(18876802886): 化干戈为玉帛 解释,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