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不同点在于:

一、因为他们所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所触发的感情自然不同。

二、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主要知识:

本文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地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

文章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

文人墨客大都多愁善感,抱负无法施展。所以各有各愁。



一、因为他们所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所触发的感情自然不同二、作者一方面希望
滕子京
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因为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
第三段是写天气昏暗阴沉,正是由于这种天气,使他们联想到自己的悲惨遭遇,因此感到悲伤
第四段是写天气春和景明,看到这种景象,使他们感到心旷神怡.
这也正好验证了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
览物
之情.

一、因为他们所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所触发的感情自然不同
二、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


#左祥许# 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在不同天气登楼远望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的悲喜情?而古仁人却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18941025056): 从文学上: 这两段采取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意境.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的第五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在这一段里对前两段所写的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表现了一种更高...

#左祥许# 岳阳楼记课后练习题“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因天气的阴晴变化,“览物之情”也因此有所不同.作者又有怎样的“览物之情”?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 作业帮
(18941025056):[答案] 作者览物之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志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的政治抱负.

#左祥许# 为什么《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18941025056): 因为人们总是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心情也随之变化.

#左祥许# 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异”和“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有何不同 -
(18941025056): 第一个“异”指迁客骚人登楼览物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感情,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情,第二个异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不已物喜,不已己悲“.

#左祥许# 《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 -
(1894102505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意是 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 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左祥许# 笔下“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
(18941025056): 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左祥许# 《岳阳楼记》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全文起到怎样的作用?
(18941025056): 起过渡作用,由景入情,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前文提到“迁客骚人”多因为洞庭湖的美景而聚集在此,后文提到的就是当“迁客骚人”聚集于此的时候,洞庭湖的景色出现的不同,也引发了“迁客骚人”不同的心情,所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下文“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做出了铺垫,也用一个疑问句引出了下文.

#左祥许# 作者认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
(18941025056):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无论悲喜都是“以物喜,以己悲”.

#左祥许# 岳阳楼记 "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无之情"各是怎样的 -
(18941025056):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喜: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左祥许#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 情各是怎样的 -
(18941025056):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以物喜,以己悲”,因不同的风景而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自然景象引发出“迁客骚人”的不同感受,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第三段写天气昏暗阴沉,看到这种景象,使他们联想到自己的悲惨遭遇,而感到悲伤.第四段写天气春和景明,看到这种景象,使他们感到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