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急啊,谁收到请告诉我吧,感谢 岳阳楼记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急啊,谁收到请告诉我吧,...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16

本文在写洞庭湖全景是采用了一种大笔点染的手法,轻轻几笔就勾勒出洞庭湖的气势和动态,“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雄阔的气势尽展眼前。这种写景方法适合从全景上着笔,适于站在观景的远处或高处的角度来写景。

但要把景物写的细致而美丽还需要如下的写法:

1、抓住景物的色彩。

色彩对景物的特点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如《岳阳楼记》里写洞庭湖水天相衬时这样描绘“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岸边水洲的景物时却这样描摹“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寥寥数笔,给我们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的感觉,让人读了喜不自禁。

再看相同的景物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颜色,比如有诗云“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春天早晨海边之景,色彩浓烈而活泼,而范仲淹描绘洞庭湖的晚景却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则给人更多的感受是淡雅而安静的。

2、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是《岳阳楼记》又一大特色。

我们知道写景的文章中,一般都会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只有这样,文章才会有感染力,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动静结合,所绘景物才有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仲淹在这方面可谓是一流大家,手法不俗,如绘春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浮光跃金”——这句写月夜有风时湖面上的景色。“浮”和“跃”两个动词分别作名词“光”和“金”的定语,构成两个偏正短语。

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造成了一种动态美。“静影沉璧”——这句写月夜无风时湖面上的景色。语法结构、修辞方法跟上句相同,不过它写的是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跟上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3、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是《岳阳楼记》的精致写法。

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是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

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为例: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行”“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扩展资料:

《岳阳楼记》一文写作上最大的特点莫过于该文虽以“岳阳楼记”为题,但除第一节外,文章的主要内容却并不是写岳阳楼,而是写岳阳楼外广阔浩渺、气象万千的洞庭湖,写迁客骚人登楼看湖而产生的不同的览物之情,特别是写作者由此引发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记楼不写楼,借“离题”之笔巧写人生情怀

第一,文中第二节所写的洞庭湖胜景乃是设想站在岳阳楼上看到的胜景,这就突出了岳阳楼的人文价值。

文章第二节首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即点明了岳阳楼的这一人文价值。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者才把自己在文中描绘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景象,称之为“岳阳楼之大观”。可以说,方便人们登楼观湖乃是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一个主要目的之一。

第二,文中第三、四节所写的迁客骚人在阴晴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登楼观湖的“览物之情”,这既是对上文所谓“岳阳楼之大观”进一步地具体描写,更和刻在岳阳楼上的那些“唐贤今人诗赋”相照应。这就使文中所写的洞庭湖胜景更成为“岳阳楼之大观”。

第三,某种程度上讲《岳阳楼记》也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即托“岳阳楼之大观”,言作者胸襟抱负之志。

这些内容看似与写岳阳楼没有任何关系,其实不然。因为这些内容是由前文写迁客骚人登临岳阳楼观览洞庭湖胜景而表现出来的“以物喜,以己悲”的精神操守而自然联想出来的,并且这里所写的“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怀和上文所写的迁客骚人登岳阳楼看洞庭湖胜景而表现出来“以物喜,以己悲”的精神操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以说,这篇文章自始自终都是写迁客骚人登临岳阳楼观览洞庭湖而生的“览物之情”,所以全文都没有一句真正的离题之笔。同时,作者在这里也是借“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高尚精神,呼应文章开头,赞誉虽遭贬谪但仍积极有为并重修岳阳楼的好友滕子京,这就使这些内容更与岳阳楼有了紧密的联系。



岳阳楼记的写作手法~

《岳阳楼记》运用了借景抒情和对比的写作手法。《岳阳楼记》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以叙事带出景,又由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本文在写洞庭湖全景是采用了一种大笔点染的手法,轻轻几笔就勾勒出洞庭湖的气势和动态,“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雄阔的气势尽展眼前。这种写景方法适合从全景上着笔,适于站在观景的远处或高处的角度来写景。
但要把景物写的细致而美丽还需要如下的写法:
1、抓住景物的色彩。
色彩对景物的特点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如《岳阳楼记》里写洞庭湖水天相衬时这样描绘“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岸边水洲的景物时却这样描摹“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寥寥数笔,给我们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的感觉,让人读了喜不自禁。
再看相同的景物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颜色,比如有诗云“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春天早晨海边之景,色彩浓烈而活泼,而范仲淹描绘洞庭湖的晚景却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则给人更多的感受是淡雅而安静的。
2、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是《岳阳楼记》又一大特色。
我们知道写景的文章中,一般都会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只有这样,文章才会有感染力,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动静结合,所绘景物才有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仲淹在这方面可谓是一流大家,手法不俗,如绘春景“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浮光跃金”——这句写月夜有风时湖面上的景色。“浮”和“跃”两个动词分别作名词“光”和“金”的定语,构成两个偏正短语。
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造成了一种动态美。“静影沉璧”——这句写月夜无风时湖面上的景色。语法结构、修辞方法跟上句相同,不过它写的是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跟上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3、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是《岳阳楼记》的精致写法。
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是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
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为例: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行”“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扩展资料:
《岳阳楼记》一文写作上最大的特点莫过于该文虽以“岳阳楼记”为题,但除第一节外,文章的主要内容却并不是写岳阳楼,而是写岳阳楼外广阔浩渺、气象万千的洞庭湖,写迁客骚人登楼看湖而产生的不同的览物之情,特别是写作者由此引发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记楼不写楼,借“离题”之笔巧写人生情怀
第一,文中第二节所写的洞庭湖胜景乃是设想站在岳阳楼上看到的胜景,这就突出了岳阳楼的人文价值。
文章第二节首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即点明了岳阳楼的这一人文价值。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者才把自己在文中描绘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景象,称之为“岳阳楼之大观”。可以说,方便人们登楼观湖乃是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一个主要目的之一。
第二,文中第三、四节所写的迁客骚人在阴晴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登楼观湖的“览物之情”,这既是对上文所谓“岳阳楼之大观”进一步地具体描写,更和刻在岳阳楼上的那些“唐贤今人诗赋”相照应。这就使文中所写的洞庭湖胜景更成为“岳阳楼之大观”。
第三,某种程度上讲《岳阳楼记》也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即托“岳阳楼之大观”,言作者胸襟抱负之志。
这些内容看似与写岳阳楼没有任何关系,其实不然。因为这些内容是由前文写迁客骚人登临岳阳楼观览洞庭湖胜景而表现出来的“以物喜,以己悲”的精神操守而自然联想出来的,并且这里所写的“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怀和上文所写的迁客骚人登岳阳楼看洞庭湖胜景而表现出来“以物喜,以己悲”的精神操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以说,这篇文章自始自终都是写迁客骚人登临岳阳楼观览洞庭湖而生的“览物之情”,所以全文都没有一句真正的离题之笔。同时,作者在这里也是借“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高尚精神,呼应文章开头,赞誉虽遭贬谪但仍积极有为并重修岳阳楼的好友滕子京,这就使这些内容更与岳阳楼有了紧密的联系。


#都栋奚# 岳阳楼记请从表达方式运用角度谈谈本文的特点 -
(15913075963): 开篇 :记叙(写作背景) 中间:描写、抒情(先概括岳阳楼大观之景,后用两段分别写悲喜之景,并以最后一句抒情) 结尾:议论(本文主旨和写作意图) 总之:借景抒情、抒情议论相结合

#都栋奚# 写作手法有哪几种 -
(15913075963): 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修辞手法主要包括象征、夸张、拟人、比喻、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双关、谐音、用典、互文、叠词等.表现手法主要包括:开门见山、前后照应、伏笔铺垫、设置悬念、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动衬静、欲扬先抑、衬托对比、正面侧面、烘托渲染、实写虚写

#都栋奚# 猴王出世 这篇课文巧妙的作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
(15913075963): 抛砖引玉

#都栋奚# 文章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
(15913075963): 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望采纳 谢谢

#都栋奚# 谁可以告诉我写作手法,很急,谢了 -
(15913075963): 1、第一人称叙事法 【特点】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

#都栋奚# 岳阳楼记的体裁 -
(15913075963): 岳阳楼记的体裁:散文. 一、赏析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

#都栋奚# 《岳阳楼记》和《岳阳楼记》在写作手法上与思想内容上有哪些相同处 -
(15913075963): 写法上: 1、都是写景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2、都是骈散结合,增强了文章的韵律美与可读性. 思想内容上: 都有胸怀天下,与民同乐的思想.

#都栋奚# 下面对《岳阳楼记》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上学吧普法考试
(15913075963): 虚实交错,昔今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都栋奚# 《登岳阳楼》的具体内容及解析. -
(15913075963): 原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赏析: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