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有什么礼仪? 很多人都会去孔庙祭拜,拜孔庙有哪些禁忌?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3

祭孔是民间对“先贤”孔子表示尊敬仰慕和追思的一种纪念活动。孔庙存在的目的就是祭祀孔子,因此,在历史上祭孔活动成为了孔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礼记》中的记载,早在周朝时期,每年都要按四季祭奠先师,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不过当时所谓的先师,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个人,凡是对教育有贡献的,并已经过世的教师,都是师生祭祀的对象。

后来,由于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很高,影响非常深远,所以释奠的主要对象逐渐成为孔子。

孔子死后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鲁国国君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立庙,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

后来,逐步发展成“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之后,祭孔活动经历了许多变革,其总体趋势是活动规模越来越多,越来越隆重。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被认为是帝王祭孔的开始。

汉元帝刘奭时期,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也是第一次为祭祀孔子而设立的专项费用。

29年,汉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阙里祭祀孔子,这是帝王派遣特使祭孔的开始。

在此之前,所有的祭孔典礼都在曲阜孔庙举行,直至公元59年,汉明帝在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和孔子,开启了在学校中祭孔的先河,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被认为是第一次全国性祭孔活动的开始。

公元72年,汉明帝亲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被认为是祭孔有配享的开始。

自汉代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739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祭孔时使用了原本仅限于古代天子用的64人的“八佾之舞”。

宋代时,祭祀孔子又使用了文武舞之制,文舞生64人,武舞生64人,合计128人。从此,孔子祭典一般都采用帝王礼制。

明清时期祭孔活动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顺治皇帝定都北京之后,在京师国子监立文庙,内有大成殿,专门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并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1906年,清光绪帝将祭孔大典升格为大祀,与祭天、祭地、祭先祖并重。祭孔用大祀礼,文庙按九楹三阶五陛制建造,乐用《八佾》,增《武舞》。祀日皇帝亲行释奠,并且行三跪九叩跪拜礼。

疾控活动作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祭祀活动,具有非常多的仪式规定。

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

祭孔大典中的乐舞表演,继承了上古时代汉民族祭祀天地和庆祝丰收与战功的原始舞蹈形式,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的称谓,是唯一保留下来的汉民族舞蹈,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在祭祀孔子的历史过程中,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乐舞艺术。祭孔乐舞的内容以颂扬孔子生前的业绩为主,是乐、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

其乐源于孔子所推崇的“韶”舞源于自“夏”,诗来自隋代牛弘、蔡徽的创作。乐曲八音齐全,古朴纯正、典雅悠扬、金声玉振。

舞生以龠为舞具,舞姿刚劲舒展,具有雕塑之美。乐生演奏的乐器有古筝、笙、笛、箫、编钟、编磬等。

祭孔礼仪场面宏大,古朴娴静,而庄严肃穆的祭孔气氛与金碧辉煌的大成殿,更形成了完美的艺术统一。

祭孔乐舞以其平和的曲调,适中的节奏,典雅的歌词,谦恭的舞步,凸现出我国古代雅乐博大精深的思想意蕴,用庄严恢宏的感人气势以及和谐的艺术风格,集中展示了孔子及儒家倡导的“仁”、“和谐”以及“礼让”的人文价值。

大典用的音乐和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祭孔的最重要议程是三献礼,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后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时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谓的三献分为初献、亚献和终献。

初献帛爵,帛是黄色的丝绸,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献官将帛爵供奉到香案后,主祭人宣读并供奉祭文,而后全体参祭人员对孔子像五鞠躬,齐诵《孔子赞》。

亚献和终献都是献香献酒,分别由亚献官和终献官将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献相当。

后来的祭孔大典又分为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公祭和传统祭祀四个部分,在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是音乐新,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开城、祭孔的音乐,引入了交响乐等表现形式,意在达到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祭孔乐舞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染力。

再者是服饰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装和道具经过重新设计制作,准确体现了明代祭孔的规模和盛况,更加古朴、庄严、凝重,展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从孔庙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传承的轨迹,孔庙在兴建之处,儒学的传播还处于萌芽的状态。汉初虽然已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但由于本土宗教道教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对儒家文化的争战,以及其后三国、魏晋、南北朝绵延数百年的社会分裂动荡所引起的思想混乱,使儒家学术很难取得“独尊”的地位。

但在这一时期,儒学积极吸收其他学派的成分,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到隋唐时期天下一统的局面形成,孔子及其创建的儒家学派所阐发的精神与学术思想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儒家文化的价值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从而使大规模兴建孔庙与长期传播儒家文化成为可能。

宋元明清各朝沿袭“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不断以尊崇的谥号封赠孔子,对孔庙建筑的规格一再提高,都表明了对儒家思想文化价值的肯定。

随着祭祀的孔庙的意义提高,后来除曲阜孔庙外,自北朝开始在全国有关郡县设立文庙学宫,文庙学宫从此有了“学校”的功能。

这一重要功能对隋唐以降的科举制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从唐代至清末,庙学不分,规制有前庙后学、左庙右学、左学右庙,还有中庙左右学、中庙周学等。

庙学合一的体制使历代儒士文人在这里接受了儒学的熏陶,尊经读经即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各个时期培养了不同层次的学人。

自隋唐以后,儒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孔庙则是这一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各种文献可以看出,当时孔庙祭祀操纵于国家,其目的在于厉行教化,即“庙以崇先圣,学以明人伦”。孔庙祀孔表明国家厉行教化的根本内涵是孔子之道,追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想化的礼制秩序。子。

孔庙祭孔典礼复原塑像

66037032784



高考完拜孔子的礼仪有什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贤高尚智慧品德,自然得到社会的尊重认可,成为众人善道志士学子不断学习的榜样。

孔庙祈福是我们都知道的,大部分是为着自己的学业,希望自己能有个好的成绩,那么拜孔庙也是有讲究的,不是愣头青一样的冲去拜一拜就好了。
古人认为,求学要有恭敬心,要尊师重道,尊师就要从见贤思齐做起。孔子是大圣人,我们见了孔子就要向孔子看齐,这就是古人读书的最大目标就是做圣贤之人。


而拜孔庙,很多都是表达自己尊师重道的想法,在礼仪上,没有硬性的规定,只要有一颗诚挚的心,拜孔子就会有感应。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带着虔诚去烧香拜佛,就会很灵验的。
在为自己的学业或者为自己的成绩祈福时,心要诚恳,整个祭拜过程中,心中要保持清净,不要有任何邪念,要有礼有节。

进孔庙的规矩是从偏门的礼门进,暗示人们要循礼蹈义,才能进入孔子的殿堂,学到孔子的思想精华,成为真正的孔门弟子。
根据周代礼制,天子所建立的学校是四面围墙,即半面环水,为泮宫,是官学的标志。而泮池则成为孔庙特有的建筑,象征孔子讲学的学宫。
行礼的地方则是在大成殿,直接走进去行礼就可以了,要点香的话,在外面先点上,再让香自然灭,不要自己吹灭,然后再进店上香。

在大成殿行礼时,会有人撞钟,注意听钟声,看哪一次的声音最响亮,最经久入耳。参拜完了原路返回就是,没有其他规矩的。整个祭拜过程中,一定是要心无旁骛,不要有杂念,这样许的愿才会灵。


#姬卞杜# 中国古代师生礼仪有那些 -
(13814829964): 对先师先圣的祭祀.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姬卞杜# 吹鼓手的桂林吹鼓手 -
(13814829964): 旧时桂林民间在举办婚丧、祭祀的礼仪中,要 雇用乐队,吹吹打打,以示隆重.人们称这种吹奏乐器的人叫吹鼓手.这种民间乐队,在桂林已有蛮久的历史了.操此业者,终生专营,借以谋生,是一种特殊行业.吹鼓手懂得吹多种曲调,也熟悉...

#姬卞杜# 唐朝的礼仪文化? -
(13814829964): 武行之人见皇亲国戚只双手抱拳鞠躬,告别一样,不过后退动作持续后退几步后完成,慢转身起开.女子行礼和其它朝代没什么两样,也是低头微蹲

#姬卞杜# 去曲阜旅游的时候如何参加一次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祭孔仪式? -
(13814829964): 你好, 孔府·孔庙·孔林里都有专门扶着祭孔的工作人员, 一般个人祭孔都是在那里买套祭祀用品,然后有人负责在旁边喊话,行礼就完了.如果你想要隆重点的,没问题,都可以搞定.每天都有不少祭孔的人.

#姬卞杜# 历代帝王庙供奉特点 -
(13814829964): 古代祭祀的种类 1.祀先代帝王 《礼记·曲礼》说:“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对于“有功烈于民”的先代帝王,如帝喾、尧、舜、禹、黄...

#姬卞杜# 历史上有哪些封建帝王曾到曲阜祭祀孔子?
(13814829964):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到曲阜祭祀孔子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

#姬卞杜# 2007年祭孔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3814829964): 主题: 同祭先师,共享和谐有一项从未有过的仪式——宣布“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 以体现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表达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人民对四海宾朋的热...

#姬卞杜# 百日祭奠可以提前二天吗? -
(13814829964): 综述:百日祭奠不可以提前二天,百日就是百日,如提前就不是百日了,不过只要有孝心无所谓提前或退后.当然如果有什么重要事情阻碍了,或者是天气原因也可以提前.中国仪式大多是集体性的,并且一般需要借燃败让助其他物品来完成,...

#姬卞杜# 祭孔大典两千多年未间断的奇迹答案 -
(13814829964): 1、下列选项中关于“祭孔大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主要在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 B.祭孔大典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 C.祭孔大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