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皇太后是雍正皇帝的亲妈吗? 历史:雍正母亲是谁? 雍正帝生母和养母简介及死因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雍正皇帝的生母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晋封为德嫔,康熙二十年(1681年)晋封为德妃。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九月与康熙帝合葬景陵,升祔太庙。乾隆、嘉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下文摘自:《向康熙学习:历史不曾心软》,作者:金满楼

话说雍正得了皇位后,但他的生母德妃乌雅氏的第一反应,更多的是错愕与惊讶,而不是由衷的喜悦。《清世宗实录》中记载说,乌雅氏得知雍正即位后,她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
此话大大的不吉利,哪有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做母亲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说自己做梦都没想到的?乌雅氏的话似乎透出两层含义,第一是自己并不看好雍正,有怀疑的意思;第二恐怕是自己觉得应该另有其人,可惜最后大位得非所人。据一般的猜测,乌雅氏大概是希望自己的小儿子,当时呼声很高的十四阿哥胤禵继位罢。
胤禛的生母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比康熙小六岁(康熙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官方正式文件一般只说她是满洲正黄旗人,其父名叫威武,是正三品的护军参领。护军参领是满洲八旗的军职,每旗有十个名额,正参领是三品(看起来挺高,其实也很一般)。
乌雅氏大概在十四五岁的时候进了宫,应该是在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去世之后。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康熙首次正式册封嫔妃的时候,封了八个主位(一个贵妃,七个嫔),乌雅氏榜上无名,当时她大概只处于“常在”或者“贵人”这个级别。直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乌雅氏喜得贵子,这就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四阿哥胤禛。尽管胤禛在满月后便被贵妃佟佳氏抱去抚养,但“母以子贵”,乌雅氏生子有功,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她便被册封为德嫔。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乌雅氏又生下六阿哥胤祚,因为乌雅氏连得两子,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又被晋升为德妃,只可惜六阿哥胤祚这孩子福浅命薄,六岁的时候就夭折了。
此后,乌雅氏再接再厉,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又生了皇七女,这个小女孩更是短命,三个月不到便早疡了。不过,乌雅氏这几年大概颇受康熙的宠爱,她的生育能力也是超级的强,在次年(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乌雅氏又生下皇九女,这个女儿得以顺利的成长,在康熙二十一个女儿中(含养女一名,即大公主,具体情况见本节补记)被称为“五公主”(后嫁佟国维之孙舜安颜)。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的时候,乌雅氏生下皇十二女,这也是她的第三个女儿,通常称为“七公主”,可惜这个小公主也只活了十二岁。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初九,乌雅氏生下她最后一个孩子,这就是十四阿哥胤禵。
在当时看来,乌雅氏的确是个“英雄”妈妈,她总共为康熙生了三子三女,在康熙的后妃里面并列第一。当时能和乌雅氏比拼的只有三阿哥胤祉的母亲荣妃马佳氏,她为康熙生了五子一女,但只有“二公主”和最小的胤祉活了下来,其他都不幸早疡了。而乌雅氏的六个子女中,除了皇七女早疡、六阿哥胤祚六岁夭折和七公主十二岁夭折外,四阿哥胤禛、五公主和十四阿哥胤禵都顺利长大成人。
胤禛出世的时候,乌雅氏还不能亲自抚养自己的儿子,因为清宫规定,只有嫔以上的后宫主位(包括嫔这个级别在内)才有资格抚养皇子。由此,胤禛从小便和乌雅氏分开而居,由皇贵妃佟佳氏抚养到她病逝为止(当时胤禛十一岁)。尽管胤禛和生母乌雅氏有请安或祝寿等固定的见面时间,但在宫中的森严制度下,母子间似乎既无法亲近,也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正如雍正自己所说,“生恩不及养恩大”,或许在当时胤禛的眼中,养母佟佳氏才是一个慈爱的母亲。由此,雍正和亲生母亲乌雅氏的感情不如养母佟佳氏,这也就很自然了。雍正即位后,对养母佟佳氏家族的封赏也是远胜于生母乌雅氏一家,这大概也是雍正一直想报答佟佳氏的缘故罢。
从乌雅氏这边来看,她除了不能时刻接触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外,由于胤禛养母的地位尊贵,而她自己地位的卑下,这可能也构成了她对胤禛感情的障碍和隔阂。或许,胤禛也曾因为他是皇贵妃(当时的宫中之首)抚养而在无意间流露出骄傲的神态,这自然会让乌雅氏感到不自在而伤心难过。久而久之,母子关系自然互生隔阂,陷于关系淡漠的尴尬境地。
由于幼年时期缺乏生母的母爱关怀,成年后的胤禛对乌雅氏可能大都浮于礼节性的尊重。这种关系,可能既陌生,又熟悉;既频繁,又冷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被制度戕害而蒙上了阴影的母子关系,既悲哀又伤感。
从母子的性格来说,乌雅氏和胤禛倒是颇有相像的地方,就连一胞所生的十四阿哥胤禵,也都是十分的倔强而情绪化。康熙说小时候的胤禛“喜怒不定”,这种容易情绪化的性格估计也是来于乌雅氏的遗传。胤禛和胤禵两兄弟本都是性情中人,胤禵可以为保八阿哥胤禩而顶撞盛怒之下的康熙,胤禛虽然在争夺储位的时候韬光养晦,但他即位后性格凸显,写的很多批示也是爽快淋漓,令人拍案叫绝。(有日本学者称雍正的朱批谕旨为天下第一痛快书,诚然,没有那个皇帝像雍正那样批折子的)
乌雅氏也是如此,一样的执拗,一样的感情用事。本来雍正做了皇帝,作为母亲的乌雅氏应当高兴才是,但这皇太后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费解。雍正即位后,乌雅氏说自己不愿接受“天子以四海奉养圣母一人”的威福,居然要以死相殉,随大行皇帝康熙而去。这,实在是太不给雍正面子了。
据雍正自己说,“皇父驾崩之时,母后哀痛欲绝,决心随皇父殉葬,不饮不食。朕叩头痛哭,上奏母后说:‘皇考以大事托付给我,今母亲执意以死相殉,那儿臣更有何依赖?将何以对天下臣民?那我也只好以身相从了。’经过再三的哀求,母后才放弃寻死的念头,勉强进食。自此以后,朕每晚都要亲自到昭仁殿去详细询问值班太监,得知母后一夜安睡后,才放心的回到守灵的地方。”
如此看来,乌雅氏的做法不仅绝情,简直就是添乱。雍正也是被她逼得没有办法,最后只能说,“没办法,你死我也死,省得我蒙受不孝之名,没脸去见天下臣民”。一个要以死相殉,另一个以死相逼,最后乌雅氏只好妥协,放弃了自杀的念头。这对母子的关系也未免滑稽。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二十日,本是雍正登基的喜庆日子,乌雅氏却又弄出不和谐音。按照惯例,皇帝登基前,应先到皇太后处行礼,礼部官员按照雍正的旨意,提前一天将登基的程序启奏皇太后,乌雅氏却说,“皇帝诞膺大位,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概免行礼!”乌雅氏的意思似乎是肚子里有气,说自己与新皇帝雍正登基没有关系,不肯接受行礼,这弄得雍正精心准备的登基大典差点泡汤,实在是大煞风景。
有上一次事情的教训,雍正知道母亲乌雅氏的脾气的确是不好对付。于是,雍正便派礼部、内务府总管等官员,加上和允禵关系不错的允禩,大家一起去劝说皇太后受礼。但是,乌雅氏也真是执拗得可以,这么多人劝她都不听,“览过仍不受”。雍正被弄得焦头烂额,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自己亲自出马,再三恳求,乌雅氏这才不情不愿的说“诸大臣等既援引先帝所行大礼恳切求情,我亦无可如何。”
好一个“无可奈何”!听乌雅氏的意思,好像是看在先帝的先例份上才答应群臣的请求。这词用的,绝了。
按照惯例,雍正得给乌雅氏上皇太后的尊号。当时,内阁翰林院也已将“仁寿”皇太后的尊号拟好,皇太后的表文、册文,还有金册、金宝,这些证明文件和仪仗程序的各项准备事宜也都弄好了,钦天监也挑了个黄道吉日,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偏偏乌雅氏就是不同意。
乌雅氏说,“梓宫大事正在举行,凄切哀衷,何暇他及。但愿予子体先帝之心,永保令名。诸王大臣永体先帝之心,各抒忠悃,则兆民胥赖,海宇蒙休。予躬大有光荣,胜于受尊号远矣。”乌雅氏以康熙的葬礼未完成为借口,既不接受皇太后的尊号,也不肯从居住多年的永和宫搬出(皇太后得住宁寿宫)。看来,乌雅氏对那些破落制度是要顽抗到底了。
这下,雍正是被弄得头皮发麻,本来他当上这个皇帝就有点不明不白,所以他才在这种仪式上要做得循规蹈矩,尽量完美,免得天下人说他的闲话,谁料得生母乌雅氏却和自己处处不配合,这真是让雍正这个做儿子的心里憋气,却又无可奈何。
没办法,雍正只好又硬着头皮,亲自去“诚敬谆切叩请再三”,但这次,乌雅氏却死活不听,她再次来了个“诸王大臣援引旧典,恳切陈辞,皇帝屡次叩请,予亦无可如何。知道了。”
“知道了”,这是中国的权术史上是一个极为经典的词。什么叫“知道了”?当然不是光“晓得了”那么简单。“知道了”隐含的意思可就太多了,也许是表示未置可否;也许是表示不同意;也许是让请示人看着办,若办好了,说明属下聪明伶俐;若万一办不好,领导也可以推掉自己的责任;总而言之,领导总是能从“知道了”这里把握先机。
乌雅氏的“知道了”,不过是缓兵之计,用这词给勉强搪塞过去,实际上就是不愿意受封号,也不想搬到皇太后该住的宁寿宫去。牛不喝水强按头,乌雅氏就这倔脾气,她是皇帝的生母,雍正能拿她怎么办?没办法,这事也只好拖了下来。

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有何区别?~

母后皇太后是先帝的正宫皇后,母仪天下。圣母皇太后是母凭子贵当上皇太后的,也就是当今皇帝的生母,先帝的妃嫔。
在清朝就有两朝颇有名气的两宫皇太后。世祖福临 [ 顺治帝 ] 继承皇位,其生母孝庄文皇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尊孝庄文皇后 [ 孝庄太后 ] 称圣母皇太后,尊孝端文皇后为母后皇太后。
康熙初年,康熙帝生母佟佳氏被尊为圣母皇太后,而嫡母即顺治帝中宫被尊为母后皇太后。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的嫡庶观念是非常严格的,父亲的正式妻子才是母亲,而自己的生母只能叫姨娘,这个可以参照《红楼梦》里贾探春对赵姨娘的态度。因为王夫人是她的嫡母,所以王夫人的兄弟才是她的舅舅,而生母赵姨娘的亲兄弟赵国基不过是贾府的奴才。换而言之也是她的奴才。
“九月丙戌朔,上母后皇太后徽号曰慈安,圣母皇太后徽号曰慈禧。”————《清史稿·穆宗本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两宫皇太后

有人说,对于雍正帝生母来说,不管是她的哪个儿子当皇帝,她都应该是一样的心情。道理是应该这样,但前提是当上皇帝的儿子必须名正言顺,是合法继位,是按照老皇帝的真正意图继承皇位的。在雍正帝生母心里,也许她的小儿子胤祯才是一个本应坐在皇帝宝座上的人。因为她作为这两个孩子的母亲,心里更清楚胤禛的为人、秉性,雍正帝胤禛好玩两面性。用现在的话来说,装厚道而实际阴险,欺骗康熙帝,更欺骗世人。 据《皇清通志纲要》记载,胤禛在康熙四十一年十一月,同胤礽、胤祉、胤祺、胤禩一起被“开释”。这表明胤禛曾被禁闭或拘留。因为他在那时候搞争夺储位的活动中,大搞两面派的阴险手腕被康熙帝发觉,而给予的警告处置。雍正帝这种装葱行为,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他生母的眼睛。另据亲眼目睹康雍时期皇室内部权力之争的宗室成员弘旺所撰写的《皇清通志纲要》所载:四阿哥原名胤禛,十四阿哥原名胤祯;在雍正帝即位后,十四阿哥才奉新君之命改名允。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封十四子为贝子的上谕也是称之为“胤祯”,十四子在抚远大将军任上时也是使用的“胤祯”名称。至于现在为什么将康熙十四子称为允禵,则是雍正称帝后,为了避讳,将兄弟名称中的“胤”一律改称“允”,将十四子“胤祯”改称“允禵”。 四阿哥胤禛的“禛”与十四阿哥胤祯的“祯”,不仅同音,而且字形也极为相似。在这里,笔者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康熙帝给这两个儿子取这怪名字,难道他不知道这两个字的发音一样吗? 著名清史专家王钟翰先生据此对雍正帝即位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认为雍正帝不仅夺了十四阿哥的皇位,连他的名字胤祯也一起夺了。 雍正的养母佟佳氏死亡之迷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之亲侄女,即康熙的表妹。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封为贵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帝自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死后,十多年时间没立皇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八日皇贵妃病重,康熙帝谕礼部:"奉皇太后慈谕,皇贵妃佟氏,孝敬成性,淑仪素著,鞠育众子备极恩勤,今忽尔遘疾,势在濒危,于心深为轸惜,应即立为皇后,以示崇褒,钦此。前者九卿诸臣,屡以册立中宫为请,朕心少有思维,迁延未许。今抵遵慈命,立皇贵妃佟氏为皇后,应行典礼,尔部即议以闻。"初九日册立皇贵妃佟氏为皇后,颁诏天下;初十日申刻(下午三点至五点)皇后崩。实际上,她只当了一天皇后。康熙帝辍朝五日。十三日奉移皇后梓官至朝阳门外享殿。二十八年九月十九日册谥为孝懿皇后,十月十一日奉移孝懿皇后梓宫往清东陵景陵,葬但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之次。雍正、乾隆、嘉庆间,累加谥。至嘉庆四年四月谥号全称: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洛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方莺贫# 历史上雍正皇帝的母亲是谁 -
(17143497651): 是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4年),姓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女,蒙古人出身,是康熙帝之妃.康熙十七年十月生下未来的雍正帝,十八年封德嫔,二十年晋封德妃.

#方莺贫# 【雍正皇后】雍正帝的两位皇后是谁(2)
(17143497651): 雍正的皇后是谁 雍正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画像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四品典仪凌柱之女.嗣帝乾隆帝生母.康熙时为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弘历.雍正元年封熹妃;八年晋熹贵妃;九年,孝敬皇后崩后,订憨斥窖俪忌...

#方莺贫# 雍正时期的皇后到底是谁啊.真的是贞儿皇后吗? -
(17143497651): 雍正只有一个正式皇后,姓乌喇那拉氏,是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 这位皇后少年时代即入宫侍奉,当时康熙帝很喜爱她,作主将她许配皇四子,为雍亲王的正室嫡福晋.雍正元年被册为皇后时已届中年了. 追问: 那熹妃呢? 回答: 历史上的熹妃娘娘就是孝圣宪皇后,乾隆生母,年轻受宠,年老受尊,享尽人间福禄寿. 雍王登基为雍正帝,先封钮钴禄氏为熹妃,进而晋为熹贵妃.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生于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七年),满洲镶黄族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十三岁时经选秀后指配入侍雍和宫邸,指婚给雍王胤禛,为格格.雍正八年,晋熹贵妃,摄六宫事.乾隆皇帝即位后,尊为圣母皇太后,徽号崇庆,居慈宁宫,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逝世.

#方莺贫# 雍正的皇后怎么死的 -
(17143497651): 雍正帝有两个皇后,一位是中宫皇后孝敬宪皇后;另一位是母以子贵,乾隆帝的生母考圣宪皇后,这两位皇后都是病死的.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生於公元1679年,父亲为内大臣费扬古.她在康熙三十年被赐婚给当时的皇四子胤禛,成为元配嫡...

#方莺贫# 玄桦的母亲是皇后吗
(17143497651): 康熙皇帝的母亲是孝康章皇后,在入宫是是庶妃也称佟妃,顺治皇帝驾崩后康熙皇帝即位,佟妃作为皇帝的母亲成为了皇太后,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康熙二年(1663年)崩逝,年仅24岁,葬孝陵.康熙、雍正帝、乾隆帝屡加谥,全谥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方莺贫# 揭秘雍正之谜 一生册封了两个皇后?
(17143497651): 这位皇后很贤德,掌管后宫的时候,使得后宫嫔妃们关系融洽,或者说看起来比较融洽,所以深得雍正的尊敬.她曾为雍正生下一子,这就是所说的“嫡长子”弘晖,可惜8岁就夭折了. 这位结发的皇后那拉氏于雍正九年九月己丑崩.雍正皇帝...

#方莺贫# 慈禧是雍正的亲妈吗
(17143497651): 雍正的下代是乾隆,嘉庆,道光,之后才排到她的丈夫咸丰,她是咸丰的懿妃,同治皇帝的生母,雍正和咸丰之间相差100多年,所以两者没有关系

#方莺贫# 乾隆皇帝的母亲叫什么太后?
(17143497651): 孝圣宪皇后,圣母皇太后,崇庆皇太后,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方莺贫# 甄嬛是哪个皇帝的妃子?
(17143497651): 雍正历史上甄嬛是雍正皇帝的钮祜禄熹妃,是乾隆皇帝弘历的母亲,也是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的老佛爷.甄嬛最初在雍亲王府邸为妾,号格格,为低阶侍妾.十余年间...

#方莺贫# 熹妃是不是慈禧太后 -
(17143497651): 不是.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