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二十四桥是哪里 二十四桥明月夜中的二十四桥是今天 市的 桥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二十四桥明月夜”中的二十四桥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

另一种说法是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扩展资料:

“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唐代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原文如下: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诗是当时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

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最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数万,辉罗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太平广记》卷273引《唐阙文》)。“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

诗的头两句写景。第一句摄取的是远镜头,扬州一带远处青翠的山峦,隐隐约约,给人以迷离恍惚之感;江水东流悠长遥远,给人以流动轻快的感受。第二句是想象江南虽在秋天,但草木尚未完全凋零枯黄,表现优美的江南风光。这两句是从山川物候来写扬州,为后两句询问韩绰别后的情况作垫衬。最后两句的重点在于探问韩绰在清风明月之夜,是不是和歌伎们倚箫而唱,歌舞通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桥明月夜



  一、“二十四桥明月夜”中的“二十四桥”是——扬州的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二、“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唐.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附原文: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三、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在扬州。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就是瘦西湖

二十四桥明月夜,二十四桥究竟在什么地方~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江苏省扬州市
二十四桥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旱颓圮于荒烟衰草。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廿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似乎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濮虏万#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桥指现在的哪座桥 -
(13046164971): 吴家砖桥,又名经药桥 不过二十四桥并不特指某座桥

#濮虏万# “二十四桥仍在”里的二十四桥是指红药桥还是二十四座桥 -
(13046164971): 我是扬州人,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你.一直以来,关于姜夔的这首《扬州慢》,还有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历史上都存在两种说法,一说“二十四桥”是扬州古代的一座桥,因一边有24级台阶而闻名;另一种说法,“二十四桥”是扬州古代24座桥的总称(扬州河道纵横,古以桥出名),这两种说法古已有之,究竟哪种更加可靠?我认为是前者,而且现在扬州的瘦西湖上已经按照古书的记载修建了一座“二十四桥”,是扬州著名的经典,有机会欢迎楼主来扬州游玩.

#濮虏万#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在哪 -
(13046164971): 二十四桥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旱颓圮于荒烟衰草

#濮虏万# “二十四桥”出自哪里? -
(13046164971): 《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解】: 1、迢迢:形容遥远. 2、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韵译】: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评析】: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

#濮虏万# 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哪里 -
(13046164971): “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唐.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濮虏万# “二十四桥明月夜”中“二十四桥”是一座还是二十四座? -
(13046164971): 有2种说法 1.有二十四座桥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 2.有一座桥叫二十四桥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

#濮虏万# 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哪里 -
(13046164971): 晚云高 作者:贺铸 秋尽江南叶未凋.晚云高.青山隐隐水迢迢.接亭皋. 二十四桥明月夜,弭兰桡.玉人何处教吹.可怜宵.

#濮虏万# 寄扬州韩绰判官中“二十四桥明月夜”是什么意思?
(13046164971): 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故,“二十四桥明月夜”可以如此理解:明月下的夜晚的二十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