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读高一了,希望提前认识高一数学符号 高一新学期的打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以下是高一数学常用符号及其意义:1. + (加号):表示两个数相加。2. - (减号):表示两个数相减。3. × (乘号):表示两个数相乘。4. ÷ (除号):表示数除以另数。5. = (等号):表示两个数相等。6. \u003c (小于号):表示数小于另数。7. \u003e (大于号):表示数大于另数。8. ≤ (小于等于号):表示数小于等于另数。9. ≥ (大于等于号):表示数大于等于另数。10. √ (根号):表示开方。11. π(圆周率):表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12. θ(角度):表示角的大小。13. sin、cos、tan(正弦、余弦、正切):表示三角函数。14. ∞(无穷大):表示数值趋于无限大。15. ∩(交集):表示集合中共同具有的元素。16. ∪(并集):表示集合中所有元素的总和。17. ?(包含):表示集合含有另集合。18. ?(子集):表示集合包含于另集合。这些符号是高一数学必备的基本符号,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它们的使用和意义。

集合:交集的符号∩,并集的符号∪,补集的符号比较难弄,参看百度百科。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或者不属于∉。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符号很多,你要先理解一些基本概念,才能弄懂这些符号的意思,如果连集合的概念都不知道,知道符号长什么样也没有用处。高一上学期主要学习的是集合、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下学期主要学习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程序框图。符号非常的多,因为这是百度知道,很多符号是打不出来的,所以最好还是买教科书,或者一些辅导书,自己先看一些基本概念,理解清楚……

高中数学公式符号大全
sA=

N

╮ +-×÷±<>•∶∴∵∷≰∫∮∝∞∧∨º¹²³ ´ ¶ µ≠≤≥≈≡‖=≌∸≮≯∑∏∪∩ⅰ⊿≲√∟㎗㎖¢∠≱%‰℅°℃℉′〒¤▚µ㎎㎏㎐㎑㎒㎓㎔㎕㎗$£¥㎘□■ X¹ X² X³ 1°1′1〃
↑ ↓ ← → ↖ ↗ ↙ ↘ ㊣ ◉ ⊕ ≰ ▚ ▬ △ ▖☆★◇◆□▔▽▘§¥£※■□∵∴φ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εїз ™ ✿ 。◕‿◕。◉▝▞▗▙ ▧ ▨ ◐ ◑ ↔ ↕ ㊊ ㊋ ㊌ ㊍ ㊎ ㊏ ㊐ ▀▄ █ ▌▕ (ε.メ) ▣▤▥▦▩♭☀ஐ☈➽〠〄㍿㊚㊛㊙℗♯♩♫♬¤큐≡:,⊆ ⊂ ⊇ ⊃ 试比较cos1°与tan44°的大小。 1、几何符号
≱ ‖ ∠ ≲ ≰ ≡ ≌ △ ° |a| ≱ ∸ ∠ ∟ ‖ | 2、代数符号
? ∝ ∧ ∨ ~ ∫ ≤ ≥ ≈ ∞ :〔〕〈〉《》「」『』】【〖 3、运算符号 × ‚ √ ± ≠ ≡ ≮ ≯ 4、集合符号 ∪ ∩ ⅰ Φ ? ¢ 5、特殊符号
∑ π(圆周率)@ # ☆★◈●◉◇◆□▔▓⊿※ ¥ Γ Δ Θ ∧ Ξ Ο ∏ ∑
Φ Χ Ψ Ω ∏ 6、推理符号
Ⅼ Ⅽ Ⅾ Ⅿ ↖ ↗ ↘ ↙ ∴ ∵ ∶ ∷ T ? ü 7、标点符号 ` ˉ ˇ ¨ 、 · ‘’ 8、其他
& § ℃ № $ £ ¥ ‰ ℉ ☈ ☇ ≳ ≴ ≵ ≶ ≷ ≸ ≹ ≺ ≻ ≼ Γ Δ Θ ∧ Ξ Ο ∏ ∑ Φ Χ Ψ Ω
α β γ δ ε δ ε ζ η θ ι κ λ μ ν π ξ ζ η υ θ χ ψ ω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数0123:o123 〃 ? ? ? 符号 意义 ∞ 无穷大 PI 圆周率 |x| 函数的绝对值 ∪ 集合并 ∩ 集合交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 恒等于或同余 ln(x) 以e为底的对数 lg(x) 以10为底的对数 floor(x) 上取整函数 ceil(x) 下取整函数 x mod y 求余数
{x} 小数部分 x - floor(x) ∫f(x)δx 不定积分
∫[a:b]f(x)δx a到b的定积分
∑[1≤k≤n]f(k) 对n进行求和,可以拓广至很多情况, 如:∑[n is prime][n < 10]f(n) ∑∑[1≤i≤j≤n]n^2 lim f(x) (x->?) 求极限 C(n:m) 组合数,n中取m P(n:m) 排列数 m|n m整除n (m,n)=1 m与n互质 a ⅰ A a属于集合A Card(A) 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
|a| ≱ ∸ △ ∠ ∩ ∪ ≠ ∵ ∴ ≡ ± ≥ ≤ ⅰ Ⅼ Ⅽ Ⅾ Ⅿ ↖ ↗ ↘ ↙ ‖ ∧ ∨
¼ ½ ¾§
≳≴≵≶≷≸≹≺≻≼
α β γ δ ε δ ε ζ η θ ι κ λ μ ν π ξ ζ η υ θ χ ψ ω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ⅰ∏∑∕√∝∞∟∠∣‖∧∨∩∪∫∮∴∵∶∷∸≈≌≈≠≡≤≥≤≥≮≯⊕≰≱⊿≲
为了方便,也做些约定!
x的平方,可以打成x^2 (其它的以此类推) x+1的开方,可以打成√(x+1),记住加括号;
x分之一,可以输入1/x;如果是x+1分之一,请输入1/(x+1),分子、分母请加括号 <> 或 >< 表示不等于 例:a<>b 即 a不等于b; <= 表示小于等于(不大于) 例:a<=b 即 a不大于b; >= 表示大于等于(不小于) 例:a>=b 即 a不小于b;
^ 表示乘方 例:a^b 即a的b次方 , 也可用于开根号,例: a^(1/2) 表示a的平方根 * 表示乘……
/ 表示浮点除 例:3/2=1.5
\ 表示整除 例:3\2=1……1()广义括号,允许多重嵌套,无大、中、小之分,优先级最高

孩子马上上高一,有必要提前预习高一内容么?~

  有必要,要提前预习高一数学,
  许多学生在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好,而升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则急剧下降,根据其普遍的学习状态表明,导致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如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成绩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在暑假时如能适当做一些预习工作,无疑有利于新学期的学习。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上一些课外辅导课程,做好初高中知识衔接,不要让数学成为高中学习的“拦路虎”。
  
  高一上学期数学主要内容
新课程标准的高一第一学期一般是讲必修1和必修4两本。目前高中采取模块教学,每个学期2个模块。
  必修1的主要内容是三部分:
  集合:数学中最基础,最通用的数学语言。贯穿整个高中以及现代数学,都是以集合语言为基础的。一定要学明白,学扎实。
函数:通过初中对具体函数的学习,在其基础上研究任意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等。这一部分相对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与初中的联系比较紧。
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和对数的运算以及利用前面学到的函数性质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这部分知识有新的计算,并且需要应用前面的函数性质学习新的函数。
  必修4的主要内容也分为三部分:
  三角函数:对于初中的角的概念进行扩充,涉及到三角函数的运算以及三角函数的性质。
  平面向量:这是数学里面一种新的常用工具,通过向量的方法可以方便的解决很多三角函数的问题。这种方法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联系比较多,但与函数有所不同,应注意区别与联系。
三角恒等变换:这部分主要是三角的运算,属于公式很多,运算量也比较大的内容。
  
  高一数学的预习方法
统观上述高一第一学期的内容可见知识非常多,而且这些知识在高考中的比重也比较大,因此若在高一一开始不能学好,对于后面的学习是会有一定影响的。所以掌握好的预习方法很重要。
首先要重视读。就是阅读课文,学生要逐字逐句地阅读下一节课的授课内容,弄清中心问题,明确目的要求,力求了解新知识的基本结构(如定义、定理、解题方法等),从总体上作概要性把握。
二是查。数学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无法学下去。预习的时候发现学过的概念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课前查阅有关内容搞清楚,力争不留问题。
三是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所预习的内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引入方法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证题的方法到证题的依据等。预习时应思考: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概念,定理,公式有什么含义?有什么条件?公式如何运用(正用,逆用,变用)?
数学课本上有大量的公式,不管有无推导过程,学生预习的时候应当暂放下课本,思考如何推导,然后再与课本对照,以便发现自己有无推导错的地方。对于课本的例题,也尝试先做一做,再与课本的解答对照,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或更简捷的做法,如此既是自己在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又是在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知识准备不够,只要设法补上,自己也就进步了。总之,预习的时候要多思考,要学会质疑。
四是比。比的含义,是对照阅读,把该知识与有关知识的相同点,类似和差别找出,并纳入相应的知识链中。如学生在学了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前几项求和公式等,在预习等比数列这块内容时,可类别学习。从两种数列定义可看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区别是差(和)转化为比(积),两种数列,可用表格方式对比。在比较中熟悉两种数列的特点,加强结构的记忆。
五是记。在预习时最好能做预习笔记,这将有助于提高预习的效果。简短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圈画,批注,难点、疑点及复杂的内容则要写在笔记本上。对于在预习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结合新旧知识进行纵横分析,思考。若寻求出答案的,可把答案记下来,以期将来上课时与老师对照;若想不出答案的,也要把问题记下来,待老师讲课时,再听其所以然。
最后是练。在预习过程中,动手写一写,做一做,概念是否明白,方法是否掌握,可通过练习进行自我检测。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都是为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出的。预习中可以试做那些习题,之所以说试做,是因为并不强调定要做对,而是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预习效果好,一般书后所附的练习是可以做出来的。
高中学习主要强调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这需要同学们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所以,同学们务必要掌握良好的预复习方法,尽早为高中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整个高一是痛苦夹杂着快乐,奋力拼搏的一年。
  
  高一刚刚开学的时候会比较辛苦,有好多知识比较抽象,很难懂,可是对于学习是不能急的,要慢慢来。
  
  数学:高一上学期的数学是基础,一定要学好,否则高考可能会吃亏.数学课前一定要提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如果打笔记和听讲有冲突的话,就要着重听讲,老师讲的是最重要的,课后要认真巩固复习,做点习题.不要求多,但要求精。
  
  英语:因为用的是新教材,不要认为课文不重要,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书本上的课文,语法也要了解,多看点英语杂志,如《英语沙龙》、《英语广场》等等.听力呢用《疯狂英语》比较不错,另外21世纪报英语版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
  
  语文:语文要注重积累,文言文很重要,作文也很重要,今年高考又另增加了熟语的考察,句子改错,等等。
  
  物理:我的物理学的最差,所以只能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了。
  
  刚开始的物理和初中的不太能接上,好像是知识断层,第一章讲的是力,怎么说呢,力是非常非常重要,整个高一都能和它扯上关系,物理拒绝想当然,不要以为它简单,有道是"想当然,害死人"物理学习中不仅要多做题,而且要看课本,任何学科基础知识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到摩檫力就开始感觉到难度了,它是一个槛,要学会如何分析力,才能进一步学习更深的课本内容。
  
  物理是最形象和直观的一门经验性科学.学好物理,对定理概念的模型化,形象化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的物理可以通过记忆来学习而高中的物理更注重理解,推理和思维能力.大致可分为: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和光学,高一主要是力学。
  
  当然,没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仍然解不了题,强调是"恰当"二字,同一种题目就有好多解题方法,有隔离法,整体法,假设法,归纳法,守恒法,临界法等,但要通过总结来解决。
  
  化学:关于数理化的学习,有一件大有裨益的事可以做的,就是有机会的话尽量不局限于老师的讲课速度,适当给自己加提前量,超前自学。
  
  化学被人称为第二外语,原因就是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氧化性还原性等.这些知识往往很零碎,但做选择题和推断题时这些往往是突破口.记住众多的知识点,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由于高中化学的理论色彩很强,注重理解和各个知识点的联系,这里需要强调联系和推理能力,没有这些能力你也许会学会其中的某一章,或各个章节,但一旦综合考察,仍然是捉襟见肘。
  
  高一的化学方程式很多,也数不清,但它们有记忆方法,用类似记忆法就可以了,记住一个,理解记住其它的。
  
  然后就是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同主族之间的关系,理清关系对做推断题有很大的帮助。学习电解质这一节,要注意电离平衡,电子式的写法,等等。
  
  化学并不难学,学不好往往是因为概念不清,该记住的东西没有记住。学好化学没有捷径,只有在全面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作题才有效果。
  
  数学:所有学科中数学是最容易失分也是最容易得分的。于我个人而言,数学只要下到功夫,就一定会有成效,可以先看书本,把书本上的每一题都做会,例题尤其重要,基础训练在做完做会,另外再做一些资料考试成绩就会见涨。
  
  高中的数学一定要打笔记,另外还要有一个错题本,记录自己所有做错的题目,考试前看一看会有很大的帮助,做题时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会解题方法就会做同一类型的所有题目。高一数学的函数这一章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分量.选择题还有技巧,可以用代入法做题,排除法等。
  
  英语:英语学习主要分为词汇、语法,阅读与作文四部分,听力也很重要(口语也很重要,只是高考中没有要求)。词汇是基石,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其余都学不下去,因为中国人学外语最困难的是缺乏语言环境,因此记忆课文内的单词最好的办法是把相关的课文背出来,背诵课文的好处远不止记忆单词而已,可以熟悉语法,可以培养学外语不可或缺的语感.当然背诵课文很费时,你可以挑重要的句子背。
  
  英语中有很多中词,介词,动词,名词等,要学会分类,词组也很重要。
  
  看课外读物时会碰到不认识的单词,不要立即去查字典要学会猜意思。
  
  一定要有一本英语字典,这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高一新生为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做好准备
  
  高中与初中比较,无论是课程设置、授课方法,还是教育、管理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高中课程知识量大、难度大、综合性强、系统性强。为了帮助你们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我们高一每个学科组的老师向你们温馨提示:
  
  语文:1、广泛阅读各类书刊,扩展知识面。《读者》、《语文报》、《小小说选刊》、《读写月报》、中外名著、你所佩服的作家的系列作品。2、善于积累,不仅要读,还要记笔记。要思考生活中类似的事情。3、工具书是学识最渊博的老师。你要准备两本工具书,一是《现代汉语词典》,一是《古代汉语字典》,有条件还可以准备一本《成语词典》。4、买本字帖,练练字。
  
  数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尤其是高中数学,它能充分锻炼、展示你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你在科学探索道路上乘坐的飞行器,是你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军舰。在即将步入高中的假期中,希望你:首先培养对数学的兴趣,独立思考初中阶段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享受其中的乐趣。其次,可以认真阅读高一数学课本,仔细揣摩字里行间所蕴涵的玄机,最好能带着疑问入校,激发入校后的求知欲。第三,在假期中,认真锻炼你的徒手运算能力,远离计算器。
  
  英语:高中阶段对英语词汇的要求提高。一词多义、一词多词性的现象较普遍;阅读量、阅读速度、理解深度、表达能力都较初中阶段增加或提高,大家可以利用暑假进一步复习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词汇、语法,特别是句子结构和时态;为了尽快适应高中阶段课堂教学以听说为主的特点,同学们应适当恢复加强口语听力的训练;学会利用工具书(《牛津高阶第六版英语字典》等)、网络及报刊扩大阅读量。
  
  物理:1、“物质”准备。认真地把初中教材通读一遍,尤其是力学、电学部分要精读,为顺利实现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知识跨越奠定基础。2、“精神”准备。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研究和实践表明,有的同学之所以学不好物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对物理不感兴趣。通过读书或上网查询你会发现物理和我们的生活关系竟是如此密切,物理世界是如此奥妙无穷,变化莫测,博大精深,精彩纷呈。亲爱的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你前面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化学:1、借一本高一化学课本预习第一章,认识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可将初中所有方程式都写出逐一判断,也可借助高一课本第二章和第四章中的部分方程式练习)。2、从化学对生活和生产的指导意义中体会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培养对化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及爱好,从时间上适当安排对化学的投入,以确保新学期自己在年级中的霸主地位。
  
  生物:有时间翻翻初中课本或上网时多关注一些生物学的发展,高中所学的知识有些与之紧密相连。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接进大自然获得感性认识。另外,向以往的同学了解衡中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管理模式。以备进入衡中后尽快适应快节奏的学习生活。
  
  历史:你想畅游历史长河,感受历史变迁吗?高一全体历史老师温馨提示:把初中历史课本通览一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初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高中阶段历史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2、向认识的衡中学生了解一下初中与高中历史学习的不同,以便开学后尽快完成由初中到高中学习的过渡。3、可以看一些与中国历史有关电视节目、历史书籍;还可以在网上浏览阅读一些历史古迹图片、中外历史趣闻等,增强提高对历史的兴趣。
  
  地理:1、在关注世界杯的同时,也去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风土人情。2、注意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符号(如:晴天、阴天、多云、小雨、大雨、雷雨、风向以及风力大小等);并特别注意重要天气系统的发展变化(如台风);了解省会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天气状况。3、你想进藏旅游吗?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你对青藏铁路和青藏高原了解多少?请看新闻,关注国家重大地理事件。注意在晴朗的夜晚望星空。了解恒星、行星和卫星等天体。
  
  政治:从初中到高中是一种质变,学习的内容更多、更深,学习的方法有很大不同。初中政治的内容很简单,所以主要是以了解、记忆为主。而高中政治的内容多,知识性强,初步形成了一种理论系统。所以,学习高中政治以理解和学会运用为主。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这样看来,高中阶段的政治课比以前应该更有意思,更具有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从开始就养成对政治的学习兴趣,你一定可以学好政治。要重视打好基础,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道题。你一定是好样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亲爱的同学们,一个新的学习时代开始了,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头做起,在假期里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为我们走向更大的成功加一块最有力的砝码吧!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历史
  
  随着综合科目的高考改革,高中历史教学也在经历着一场变革。很多学生苦于找不到一种理想的学习方法而烦恼,甚至失去了对历史课的兴趣。结合高一历史新教材的教改实践,借鉴有关专家的理论和经验,对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历史,谈三点粗浅的体会。
  
  一、观念转变,早作准备
  
  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中考在去年才考历史,而且作为综合科来考,初中课时安排少,许多学校又缺乏专业教师,历史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初上高中后,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属新编教材,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缘于此,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课时少,进度紧和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渐扎实的情况下,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学好新教材,是摆在每一个高一新生面前一道难解的方程式。
  
  二、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因此,高一新生接触《中国近代现代史》时较为头疼,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高考形势的要求。具体来讲:①要培养自学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②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首先,高中历史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诸如“革命”、“改革”、“改良”等,必须结合政治常识方能理解。在目前各类历史试题中,理解性的题目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好,做选择题时,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做材料题和问答题时则容易答非所问。其次,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平时,在学习中应注重多分析、多比较,找出其异同处,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③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高考实行“大综合”的趋势,要求各科加强渗透。学生在平时应关注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去研究、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但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透彻的理解是记忆和掌握知识的前提。对高一新生来讲,教材内容看来是支离破碎的,只不过是按顺序进行了编排,这种错误无疑是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高一学生首先应在章节内部理出清晰的“目”,务必因果关系明了、逻辑清晰、概括精练、重点突出,这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要求。其次,给章节以准确的“定位”,即阐释清楚每一章节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犹如电脑网络,随时可调用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第三,牵出串在章节之间的“纲”,即教材的主线。如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一至四章,展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四部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阶段(1840—1864)——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1860—1895)——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确立阶段(1895—1901)——中国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阶段(1901—1912)。这样的揭示犹如登高鸟瞰,让高一学生克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历史的规律了然于胸。当然,高一新生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种境界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为他们指明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端物晏# 请给一些高一数学的一些符号!!!
(17116586520): 除号,也相当于分号

#端物晏# 求高一数学"集合"一章的各种符号 -
(17116586520): ∈ ∪ ∩ ∨ ∧ ∞ Φ ⊆ ⊇ 符号 "⊂" 表示真子集. 属于 并 交 析取 合取 无穷大 空集 补集

#端物晏# 有一个数学符号"∈"(belong to)在高中会用到,这个符号怎么读? -
(17116586520): 这个符号读“属于” 属于也就是包括的意思! n属于Z(整数),n属于N(非负整数,自然数) n属于R(实数) Z,R,N都是集合!!!

#端物晏# 高一数学,这个符号什么意思 -
(17116586520): 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2的数.中括号是闭区间(有等号,包括边界值)小括号是开区间(没等号,不含边界值).

#端物晏# 高一数学必修一中的数学符号怎么读 -
(17116586520): 老师肯定又说啊.你没有记住吗.多听他说几次就会了.什么那么大啊.欧米伽啊.阿发.伽马等等

#端物晏# 高一数学中类似“E”的那个符号怎么读
(17116586520): 存在 哦 搞错了 我说的是倒过来的E 属于是集合的关系的一种 但只表示元素与集合关系 例 1属于{1,2}

#端物晏# 高一数学字母 -
(17116586520): 虚数单位i

#端物晏# 没人教..请问一个高中数学函数符号怎么读 -
(17116586520): 集合与元素之间 符号“∈”表示“属于”;符号“ ”表示“不属于”,符号“P(x)”表示“元素x具有性质P”. 设A是集合,x是元素.例如: x∈A--------元素x属于A. x A-----元素x不属于A.{x|x∈A ,P(x)}-------集合A中具有性质P的元素x的全体.

#端物晏# 高一的数学该怎么样学好? -
(17116586520): 进入高一不久,许多同学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不如初中那样得心应手.时间一长,有些同学对数学学习产生反感情绪甚至有恐惧心理.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如何进行自我调节来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呢? (一)、了解高中数学...

#端物晏# 高一数学第一章四种命题形式 推出符号“=>”加一条斜线是什么高一数学第一章'四种命题形式'里的推出符号“=>”加一条斜线''=/=>''这个符号叫... - 作业帮
(17116586520):[答案] =>表示推出.比如A=>B意思指由A可以推到B '=/=>''表示不能推出.'α=/=>β''表示由α不能推到β 这在四种条件的证明时用到很多的,好好理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