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只待“新雷”起—晨读《新雷》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这就是东北吉林的3月21日,真可谓是春分之日才看到了冬天的模样。

        “孩子们,明天我们雪休!”雪厚路滑,为了孩子的安全,局里决定雪休。“啊?明天可是周五,有晨读!”孩子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想着明天的晨读,我很是欣慰!“办法总比困难多,咱们提前学习,明天在家参与学习。”“只好这样啦,咱有经验!”淘气包们调皮地说。

        的确有经验,上学期我们没少遇到这种情况,说学就学,杨思瑶,柳抒含,关雪娇急忙开始抄诗、布置黑板,大家耶行动起来,抄诗、进行诗配画……(说实话,王老师曾建议我为孩子们打好古诗单,设计好版面,我也看到有些学校这样做的,特别规范,可我却喜欢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不动笔墨不读书”嘛,作为高年级的孩子应该自己动手设计,抄写,一是在抄写的过程中加深印象,二师提高书写质量和审美能力,我也算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未来的设计师吧,哈哈!)

    一切准备就绪超前学习开始啦!

1.了解作者 :清代诗人张维屏,因为️提前预习,只好我为大家作简单介绍了。

2.初读释题 :“新雷”怎么理解?“春天的第一声响雷”没想到他们理解还是挺到位的!

3.诵读感悟 :自由诵读后,我强调了“著”的字音,是通假字,同“着”。读准字音厚我们分层次,有梯度的进行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设计感情朗读的前提,也是诗配画的基础,我习惯孩子们自己捕捉,我做适当点拨,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理解了古诗的意思:《新雷》诗写的是迎春的情景。“造物”就是大自然。大自然虽然不言,但是是有感情的。这不,冬寒尚未退尽,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临了。百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朵都已准备就绪,只待春雷一声,就会竞相开放。

4.引导想象 :自然万物都哪些事物在等待雷响?我引导大家尽情想象,让孩子感受花儿,草儿,树儿……在初春之际蓄势待发的美景,感受春雷一起,春雨绵绵滋润万物,一切都欣欣染睁开眼的样子。

5. 介绍背景 :这首绝句写于道光四年(1824)初春,正是鸦片战争前的十余年。当时清政权腐败黑暗,已臻至绝境;而西方的鸦片贸易,又在不断增加。明智的士大夫,目睹这内外交困的局势,既满怀焦急不安;又渴望新局面的到来。《新雷》正是寄寓这种复杂情绪的产物。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更重要的是抒发了对社会变革的热切期待。

        就这样我们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了这首诗,时间虽紧,大多数孩子还是完成了诗配画!

        早上七点就看到我班有几个孩子已经在线等待直播啦!

    直播一开始,就有孩子们陆续发过来他们参与的图片、视频,我知道只要家里可以上网的孩子都会参与直播,因为我们渴望这种学习方式,很有成功感!

      复习巩固—欣赏歌曲—配画展示—古诗赏析—上麦展示

        欢快的《春天到》让我们如沐春风,欢快地唱啊,跳啊……诗配画展示总是我们最期待的,欣赏别人的作品,激发自己的灵感,找到不足之处。没想到今天我班王新鑫、柳抒含的思维导图又被展示了,孩子们很是兴奋,纷纷截图发给我,再次感谢张老师的鼓励!

        在张老师的讲解下,孩子们对古诗又有了深刻的理解,上麦展示朗读了,幸运的是我班柳抒含,闫忠航,王磊先后被邀上麦展示,他们的诵读得到了张老师对认可和点评,可以想象孩子们会多么幸福,课后的惊喜彩蛋:一段诗配画视频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我们的作品,这不仅仅是双丰收啦!✌️✌️✌️忽然觉得张老师就是我们的幸运女神!

        机会往往都是给予有准备的人的。回顾走进“彩虹花”的日子,我们真的在一点点成长着,从最开始的蒙头转向到现在的得心应手,这里要感谢“彩虹花”的所有老师让我们在学习中品味喜悦!感谢付巍巍老师的温馨引导,让我们掌握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 

          学习的路上我们蓄势以待,只盼成功“启航”!

~


#鞠备诞# 《新雷》与《己亥杂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 -
(18292291264):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

#鞠备诞# 著在古诗新雷中的读音 -
(18292291264): “著”古诗《新雷》中,读zhuó,同“着”,表示着落、停妥之意. 著是一个多音字 一、拼音:[ zhù ] 释义:著作:名~.译~. 二、拼音:[ zhuó ] 释义: 1、同“着1”(zhuó). 2、同“着2”(zhuó). 三、拼音:[ zhe ] 释义:同“着”(·zhe). ...

#鞠备诞# 《新雷》这首诗中,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著”是念zhu吗? - 作业帮
(18292291264):[答案] 新雷 (清)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著”读音同“啄”意为“安排停当、安排好了”“千红万紫安排着”,说明事物具备了变化的内在根据,但没有一定的外部条件—“新雷”,这...

#鞠备诞# 新雷 的全诗是什么? -
(18292291264): 新雷 作者: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於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鞠备诞#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的诗句大意是怎样的?
(18292291264):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见清·张维屏《新雷》. 这两句大意是: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都已作好了安排,只待一声新雷,就会一起勃发,姹紫嫣红的春天就会到来.全诗是:“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现在常以“只待新雷第一声”比喻新事物的成长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鞠备诞# 张维屏的新雷谁知道意思?5分钟急用~~~ -
(18292291264): 新雷 作者: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於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千红万紫安排着”,说明事物具备了变化的内在根据,但没有一定的外部条件—“新雷”,这种变化也不可能实现.此诗通过对新雷的呼唤,生动地阐明了外因对于事物变化的重要作用.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同出一理.

#鞠备诞# 《新雷》是哪本书里的 -
(18292291264):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新雷》诗中“造物”“有情”体现在“觉春生”、“安排著”、“只待”.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紫”.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

#鞠备诞# (),每于寒尽觉春生 -
(18292291264): 这是清人张维屏的名诗《新雷》:“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

#鞠备诞# 造物无言却有情 每于寒尽觉春生是关于什么的 -
(18292291264): 造物者没有言语却有知觉,每当寒冬将尽便促使春意萌生.千红万紫的花朵都已经准备就绪,竞相开放要待那惊雷一声.出自清朝诗人张维屏的古诗作品《新雷》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鞠备诞# “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18292291264): 清·张维屏《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