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诗特色 王维的山水诗有哪些特点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歌的评价,这主要是缘于王维的山水诗善于在描写山水自然的形貌中寄寓自己的审美理想,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超凡脱俗境界。品读王维的山水诗歌,读者常常会被其笔下的那种清寂空灵的山林景象所吸引,但更会被其所创造的那个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于明灭瞬间寄寓生命感悟的审美想象空间所感染所陶醉。王维的山水诗歌创造所达到的那种情境交融、虚实相生的美妙境界,极易诱发和开拓出读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体味诗中所包含的情、理、意、蕴、趣等无穷韵味。可以说,王维的山水诗善于将其生命感悟与眼前的自然景物相组合,将诗情转化为读者经联想就可把握的生动画意,又在灵动的画面里渗透其浓郁的诗意,通过“诗情画意”完美地体现其崇尚佛禅、感悟生命的审美意识形态。
  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是古代艺术家追求的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古人认为,有了情与景的交融,读者才可能在实境(景)的诱导下开拓出一个更为丰富、广泛的审美想象空间,这个空间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与扩大;另一方面,是读者伴随着对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读者由此获得一种“不尽之意” 和“味外之旨趣”。而抒情艺术作品的理想状态正是要创造一种“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审美意境。受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王维的山水诗作,不仅仅善于对外界客观事物的状貌做细致描摹、刻画,使自然之景显得生动具体,实现其“如画”的可感境界;他还更擅长在这些“如画”的山水自然形象上承赋一种别样的意蕴,体现出一种抽象的哲理——即禅宗的色空观念。
  历史上以佛禅为内容的诗歌并不少,唐代佛风炽盛,此类诗作更多。与唐代其它谈禅说教诗作有所不同的是,王维那些表现禅宗哲理的山水诗作,总能非常熟练地运用艺术创造来描绘自然的独特形象这一特殊手段,把佛教禅宗的那些抽象理念寓托在自然美景的感性形式之中,他总是能巧妙地借助山水自然之物的外在形象和生动具体的灵动画面,表露诗人自己独到的思想倾向和审美趣味。王维生活在佛风炙热的盛唐时期,受时代和家庭的影响,他对佛禅是越老越执着。佛教禅宗思想不仅影响了王维的生活情趣和政治态度,使他与社会似远非远,与政治若即若离;而且也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强化了他的人格自塑方向,在诗歌创作的意趣上,他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将佛禅义理融入作品中,以佛禅视角审视自然。因此,王维的山水诗歌总是蒙着一层挥之不去的佛禅色彩,在散发着浓郁自然空寂意识的同时,又洋溢着物我相容、物我两忘的无言大美境界。
  王维山水诗歌的无限魅力主要来自于其深邃的意境。在选景方面,他似乎刻意又随意,能朴素而自然地为情造景。自然在描绘山水风景的过程中,他惯于捕捉与塑造那种虚空不实、变幻无常的自然之景,并巧妙而自然地把自身进行的理念思维和审美体验与眼前之景结合在一起,借助自然美之形象来寄托其为之执着的禅学思辨,从而把佛学禅理有机地组合到诗情画意中去。通读王维的山水诗歌,我们会发现诗人特别喜欢描写和刻画那些清寂空灵的山林、光影明灭的薄暮、似有非有的雾蔼和扑朔迷离的光与影,并以此来表现他对自然万物空寂状态的感悟与体验,这些自然景物在他的笔下自然、随意、可触、可感,似乎是俯仰既得、随意拈来,却又古灵精怪、瞬息万变。王维所极力追求的这种空寂的诗歌意境,正是他的佛禅色空思想意识的体现。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在写景上更为渺远、灵动和沉寂,在表现禅理方面也更为巧妙、独特。诗中那种空寂的意境,其韵味尤其幽远深邃。全诗仅用了寥寥二十字,择取空山密林的一隅,只描写了傍晚时分林中之景的瞬息变化,却给读者展现了一帧深邃渺远的深山静景画面,引起了读者对当存在生命意义的幡然惊悟。诗的前两句以动衬静,勾画出山涧的空寂;后两句则明、暗对照,借冷暖色调的反差来表现林的幽深,语淡而意远,看起来很平淡的自然形象画面里寄托了诗人那特定的宗教哲学的色空理念,其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却让人咀嚼不尽。 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王维的山水诗长于刻画自然物在一刹那之间的分藉现象。借助于那细致入微的笔触,他常去描绘涧溪中的落花,幽谷中的鸟啼,山岚霭烟的霎时变幻,寒灯下的虫鸣和微风中的细叶,在静谧的整体意境中表现一点声息和些微动态,使作品包孕者一种别样的情味。王维山水诗总是以极大的兴致描写和表现自然界空灵的意境,以此传达他山水诗歌的旨趣,主要根源于禅宗教义上对世界空虚理论的论证。王维既是一个禅宗信徒,又是一个山水诗人,以佛学禅宗的世界观观察自然、表现自然,以山水诗表现禅理,是顺理成章的。尤其到了晚年时期,王维越发将禅宗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所写的那些写景诗,确是处心积虑,处处借助于艺术形象来寓托禅学思辨。在描绘自然美的生动画面中包含丰富的禅理意蕴,以表现自然虚空不实与变化无常。诸如: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采翠时分明,西岚无处所。
  ——《木兰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这些诗中所描绘的山野乡村的景色气氛是相当空寂、相当悠远,充分地表达了诗人游离于现世之外的悠闲情调和幽冷孤寂的心态。王维特别喜欢表现那种“色空有无之际”的景象,带着闪烁而朦胧的笔调,在有无与飘渺的画面中引导读者去领悟自然界的无常和不真实。就这些诗的意境所显示的共同特征来看,都是似有非有,若即若离,隐约而又不可捉摸,才临其境而又景象模糊,给人以虚空之感。正如清人赵殿曾分析说:“使人索之于离即之间,骤欲去之而不可得。”总之,王维山水诗将物我相融的境界表现得极为精到,诗情画意中蕴涵禅理也极为巧妙,对山水景物空寂的自然神韵的刻画独特玄妙,这种静谧空灵的意境和淡远萧疏的风格,极易把人带入一种幽美的境界,使人在自然陶醉中忘我,在忘我中回归自然。
  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意境是“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他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身心入境;而描写情境,则需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娱乐愁怨,有了这种情怀,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至于意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意境才能真切感人。可见意境的生成是“情”与“景”妙合无垠的结果,而不是情与景的堆砌。意境的构成需情与景两大要素和一个审美想象空间。审美想象空间一方面是读者对诗中原有画面在联想想象中的延伸和扩展;另一方面是伴随着具象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是基于王维诗歌易于让读者产生和形成审美想象空间的意境特征而言的。
  王维的山水诗,在写景上“观物微”,自然物的形状、色彩、声音等特征都能被他巧妙拿来自由运用,用画理建构诗歌形象,使人如临其境,犹闻其声;在表意上又“托兴远”,常借自然景物的动、静之趣寄托抽象的禅理。如《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在这里刻意表现深林的寂静,但却没有片面地突出寂静,而是以琴声和啸声来衬托山的空寂,其目的却是映证自己的禅悟之乐。诗人没有渲染月人相亲的情趣,却是以“月照”之幽来映证自己的归寂之态,与《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样,都是将“别有的一番情味”寄托于其中。可以看出,王维山水诗中这些精彩、细致入微的景物描绘,十分生动和形象,达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亦动亦静”的神韵效果,但“动”与“静”描写旨在寄于诗人体悟到的佛禅理性思辨。诗人是将其笃信的佛教禅宗义理巧妙的寓含在其山水诗歌的景物形象中,通过对自然界各种自然景物的动态描绘,来表现世界万物“静止”和“寂灭”的禅理。
  总之,作为古代山水诗的代表诗人,王维诗歌中那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意境和渺然的禅趣确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诗人不仅注重于为情设景,更擅长于借景寓情,写景生动别致,有“入画”之感;寓情精妙高远,有溢于“言外”之妙。情与景相得益彰,令读者体味到无穷的旨趣。

 王维山水诗特色
  张明非
   古往今来能诗会画者固然不少,但罕能并臻其妙,而王维却得天独厚。他“文章冠世,画绝古今”(《纯全集》)。《诗活总龟》把他在诗画方面的成就与杜甫、顾恺之相提并论,说:“顾长康善画而不能诗,杜子美善作诗而不能画。从容二子之间者,王右丞也。”其实,王维不只擅长作诗、工于绘画,而且妙通音律。正是广泛的兴趣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使之成为诗坛上声名卓著的大家,杜甫也曾用“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表示对他的钦佩。王维诗很有特色,与他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已经指出他的诗富于画意。到了宋代,苏试进一步用“诗中有画”作他的考语,因其精辟允当,屡为后人征引,广泛流传,此后便成为对他诗歌的定评。
   其实,凡以景语入诗,即是用文字代替绘画使用的线条和色彩来刻划形象,都可以叫作“诗中有画”,山水诗尤其如此。自晋宋到唐,三百年间,有成就的山水诗人不独王维一家,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同时的还有孟浩然,李白和杜甫也颇多山水之作。他们的诗虽各具特色,但大都鲜明如画。然而,本来可以用来概括他们共性的“诗中有画”却成了王维山水诗的特征,足见他在这方面高人一筹,有独到之处。
   不妨将他与山水诗的创始人谢灵运作一比较。谢灵运为了再现大自然的风貌,“惨淡经营,钩深索隐”(沈德潜《古诗源》),努力探索山水诗的表现技巧。他有两句诗:“白云抱幽石,绿条媚清涟”(《过始宁墅》),用最能反映春天气象的绿色,与白色互相映衬,组成色彩鲜明的画面;又将大自然中最常见的山、水、木、石,由上而下,次第写出。两句诗展现了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他诗中另外两句:“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也是异“句”同工。由此可见。注意色彩的鲜明协调,考虑景物的选择刻划,是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文心雕龙·物色篇》说得好:“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印字而知时也。”明确指出以谢灵运为代表的早期山水诗以追求形似为最高标准。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批评只求形似是比较幼稚低级的阶段,不足为法。中国绘画的理论和实践都说明,成功的作品应该是不仅注意形似,更注重神似;不要求毫发毕现,重在传神写意。通过画家精心选景,巧妙构思,运用浓淡相间、虚实相生的手法,使人不仅从浓淡的变化中,甚至从画面的空白处体会出作者所要表现的内容。以形神俱似为最高境界,以含蓄、淡雅、空灵见长,这是中国画的特点,也正是在这一主要方面,王维的诗与之有相通之处。比如,他有一首《汉江临泛》,其中有两句是说汉江的浩渺宽广,他却不对汉江作直接正面的描写,而是着笔与它有关的天地和山色,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样写虽不像谢诗那样具体可感,一目了然,却耐人寻味,给读者以丰富联想的余地。试想,说汉江之水连囊括万物的天地都无法容纳,仅一江之隔的对岸山色都显得朦胧不清,若有若无,其浩荡宽阔则可想而知。所以(《弇州山人稿》说它“是诗家极俊语。却入画三昧”。这样的例子在王维诗中比比皆是。如为了突出山的高大而着墨于云气的变幻:“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为了表现山的深幽却描写花和树:“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李处士山居》)为了渲染薄暮静谧的气氛,写“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前一句说渡头是最喧闹的地方,此刻唯余落日,四周的安谧可想而知;后一句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陶渊明的两句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感受到田园的和平恬静。王维的许多山水诗都是如此,不用浓彩重墨,不作精雕细刻,看去平平淡淡,有时甚至使人感到“不似”,但闭目一想,却栩栩如生,细细体会,则愈味愈浓。
   诚然,深厚的绘画造诣使王维的山水诗特别富于画意,然而融画入诗却不应该成为“诗中有画”的唯一意义。前人的许多评论往往只强调这一点,难免使人对此产生片面的理解。如《青轩诗缉》说:“右丞‘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带’字‘当’字极佳,非得画中三昧者,不能下此二字。”《画禅室随笔》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非右丞工于画道,不能得此语。”《史鉴类编》说他的诗“非妙于丹青者,其孰能之”。都不过说明王维的诗妙在借鉴了绘画技法。其实,所谓“诗中有画”,应该是不仅融画法入诗,而且充分发挥诗歌表情达意的特长,以表现画面所难于表现的内容。这首先是指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不仅可以绘形,而且能够摹声。王维的山水诗中有不少对大自然声音的捕捉和描写,成为他诗中最富魅力的一部分。这里可以听到美妙而动人心魄的林间大合唱:“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送梓州李使君》),也可以听到如泣如诉,低沉幽咽的乐曲:“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在他的《积雨辋川庄作》中有两句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鹏”,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玉屑》将它与杜甫脍炙人口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并提,认为皆“极尽写物之工”。诗的上句写广阔的水田上空点缀着白鹭,形象鲜明,境界开阔,的确很富画意。但如果没有下句,诗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生动。从茂密的绿荫中传来莺歌的描写,不仅使原来无声的画面变得更加活泼,而且可以唤起人对黄莺的丰富联想,补充画面所无法表现的形象。正因为如此,《史鉴类编》把他的诗称作“有声画”,说“王维之作,如上林春晓,芳树微烘,百啭流莺,宫商迭奏,黄山紫塞,汉馆秦宫”。给人以如此丰富的感受,与他善于在刻划景物的同时,借助语言的特点恰当地表现声音当然是有很大关系的。”
   但王维诗不同于画的还不止于有声,他诗里所表现的内容,有时是任何丹青妙手也画不出来的,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所表现的一霎那间的变化,“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所描写的气候的差异,“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所感受到的明月的多情,“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所体验到的惊喜的感觉,都不是单凭画面所能表现得出来的。正是由于王维将诗歌和绘画艺术融汇贯通,他的诗才既不同于山水画,又有别于一般的山水诗,使诗情画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诗中有画”的高度。这样理解或许更接近苏轼的本意,因为他在说明王维“诗中有画”时,曾援引了一首题为《山中》的小诗:“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前两句,只用寥寥十字,就描绘出典型的清秋景色。清水白石,苍山红叶,色彩鲜明和谐,景物错落有致,很富画意。但如果只停留在这样的描写上,那同谢灵运的诗在写法上就无多大差别,不能显示王维的特色。正是由于他在这样的画面上进一步点出绿树荫浓,翠色欲滴,才使得这首小诗格外清新隽永,情趣盎然。而后两句虽不无画意,但更主要的是在抒情表意。据此可知,苏辑所说的“诗中有画”确乎不可以片面地理解为以画入诗。可惜,前人对这方面的论述是太少了。
   (《李杜诗纬》说:“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如杜诗‘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转”。李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摩诘‘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皆淡而浓,近而远,可为知者道也。”这里所说的‘淡而浓,近而远”,指的是语淡情浓,言近旨远。这样的诗正如沈德潜所说:“乍读之不见其佳,久而味之骨干开张,意趣洋溢,斯为上乘。”(《唐诗别裁》)王维诗中有通过客观物境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的。如《早秋山中作》通过寒蛩和暮蝉的悲鸣长吟表现自己极欲归隐的急切和苦闷:“草堂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辋川别业》写回乡隐居的愉快,在他看来,大自然好像也解人意:“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欣欣向荣,一派生机。在这些诗里,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表现得比较鲜明强烈,而这类作品在王维诗中并不很多,他大部分诗属于平淡而有思致之列,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兴阑啼鸟唤,坐久落花多”(《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都有一唱三叹、悠扬不尽之致。南唐李后主一首《清平乐》中颇为出色的两句:“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可能就受到王维“坐久落花多”这类构思的启发。这些诗在通俗中见出含蓄,于平淡中蕴藏深味,不单凭语言技巧,主要以意境取胜。
   “意境”或者“境界”说始于王国维。他在《人间词话》中是这样阐述的:“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更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他批评姜夔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在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可见,王国维所说“意境”高低的重要标准就是要“言有尽而意无穷”。
   明确提出“意境”说的是王国维,但它所涉及的内容却是古已有之。从诗歌的写作实践看,早在《诗经》中就产生了“萧萧马鸣,悠悠旌旌”(《车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这样富有意境的诗句;从诗歌理论看,古代的评论家也早就以此作为评价作品的标准。司空图所说“夫见以象外,得之圜中”(《诗品》),王夫之所谓“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姜斋诗话》),都与“意境”的内涵大同小异,其中表达得最通俗而又明确的莫过于梅尧臣提出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略有不同的,是王国维的“意境”含义更广泛

王维山水诗的特色体现了诗人当时的惬意心情 对大自然的热爱
比如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表现出了十分悠然自得的感情 让人顿生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顺便问一下楼上的两位 累么

其实,凡以景语入诗,即是用文字代替绘画使用的线条和色彩来刻划形象,都可以叫作“诗中有画”,山水诗尤其如此。自晋宋到唐,三百年间,有成就的山水诗人不独王维一家,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同时的还有孟浩然,李白和杜甫也颇多山水之作。他们的诗虽各具特色,但大都鲜明如画。然而,本来可以用来概括他们共性的“诗中有画”却成了王维山水诗的特征,足见他在这方面高人一筹,有独到之处。

从佛法与禅宗入手。王维的诗受佛法的影响很大。

王维山水诗的特点~

  1、王维山水诗的特点:
  王维的山水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
  2、现在的人们把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诗称为山水田园诗。
  3、人物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山水诗的特点表现为:(1)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即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醇雅的意趣,如《山中》、《终南别业》等;(2)追求画意,将绘画中讲究线条、色彩、构图、意境之美的手法,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如《终南山》、《山居秋暝》等。


#尤康艺# 王维山水田园诗有什么艺术特点 -
(18664746054): 王维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因为心境空明,他对自然的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的敏锐,像画...

#尤康艺# 王维 山水田园诗有什么特点精辟 简洁 谢谢(尽量别复制来,我看过,没能帮到我) - 作业帮
(18664746054):[答案] 王维的诗,古人做了最重要的两点评价. 一、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是说王维的诗能不失真意的摹刻下自然的风景,在读诗时宛若能欣赏一幅优美的图画,其诗“清新淡远,自然脱俗”. 二、 王维被称为“诗佛”,其好佛并同佛理,自己对佛家的思想...

#尤康艺# 王维,什么山水田园诗人,其诗的特点是什么,代表作有什么 - 作业帮
(18664746054):[答案] 王维笔下的山水田园风光,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 其诗特点: 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 代表作: 《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尤康艺# 论王维山水诗的美学特征 -
(18664746054):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主要是针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王维山水田园诗最大的价值,在于他对山水艺术美的创造.为了取得“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王维调动了他作...

#尤康艺#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
(18664746054):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尤康艺# 简介王维田园诗歌的艺术特点 -
(18664746054):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 (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3)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尤康艺# 急求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主要特征? -
(18664746054): 他创作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他山水田园诗艺术结晶.试中表现丰富色彩.晚年思想接近南宗禅,以禅入定,由定生慧.将禅的静默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

#尤康艺# 王维 山水田园诗有什么特点精辟 简洁 谢 -
(18664746054):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 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

#尤康艺# 以终南山为列,谈谈王维山水诗歌的艺术特征 -
(18664746054):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肖旭 王维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期就有才名,以天宝初年为界,王维的思想、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热衷政治、奋发有为的人,有比较进步的政治倾向;后期的主要生活是啸傲山林和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