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的写作手法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23
《岳阳楼记》在写作手法上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以叙事带出景,又由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最后由情入议,点明全文中心。语言凝练,采用了骈散结合的写法,节奏鲜明,音调铿锵,意境优美,意趣无穷。

1.结构颇具匠心。本文由叙事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表明作记意图,行文自然,顺理成章。每一段的意思清晰明了,内容集中、紧凑;全文每一部分都剪裁得恰到好处,给读者以“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的美感;每部分之间紧密衔接,不露痕迹,整篇文章浑然天成。

2.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历来伟大作家都是善于把自己的情寓于景中,既描绘鲜明的图画,又抒发自己的情怀。《岳阳楼记》就具备这一特色。它描写岳阳楼之大观,只用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2个字,就把洞庭湖波澜壮阔、雄浑浩淼的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是描绘岳阳楼的两种景色和迁客骚人的两种心情,使人有如亲临其境之感。

~


#应闹罗# 《岳阳楼记·范仲淹》全文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急! - 作业帮
(18133823780):[答案] 本文共五个自然段,其中叙事的是第1段,写景、抒情的是2、3、4第段,议论的是第5段.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无论是“居...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最后第五段的表达方式的作...

#应闹罗# 岳阳楼记的感情和写法是什么 -
(18133823780): 感情:《岳阳楼记》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写法: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应闹罗# 岳阳楼记34段运用了什么写法 - 作业帮
(18133823780):[答案] 两段对比.抒情议论.

#应闹罗# 岳阳楼记中有什么拟人手法?请写仔细,也要例子. - 作业帮
(18133823780):[答案]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对偶)衔远山,吞长江(拟人,对偶)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夸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反问)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拟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对偶)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互文,这个有争议)登斯楼也,...

#应闹罗# 岳阳楼记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 - 作业帮
(18133823780):[答案] 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 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

#应闹罗# 岳阳楼记的体裁 -
(18133823780): 岳阳楼记的体裁:散文. 一、赏析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

#应闹罗# 《岳阳楼记》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
(18133823780): 四字骈句多,段段相照应.

#应闹罗# 《岳阳楼记》和《岳阳楼记》在写作手法上与思想内容上有哪些相同处 -
(18133823780): 写法上: 1、都是写景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2、都是骈散结合,增强了文章的韵律美与可读性. 思想内容上: 都有胸怀天下,与民同乐的思想.

#应闹罗# 《岳阳楼记》赏析从立意 结构 语言等方面来写.谢谢了明天就要交了. - 作业帮
(18133823780):[答案] 1.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答:据史料记载,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作记,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但《岳阳楼记》却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

#应闹罗# 岳阳楼记文章构思巧妙,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 -
(18133823780): 《岳阳楼记》文章构思巧妙, 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