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的题目(是设计实验题)急求!!在线等!快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关于凸透镜成像的经典题目,要有一定的难度。最...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提出问题: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应用了凸透镜,为什么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不同呢?像的性质(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

猜想: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可能与物体与透镜的距离有关,可能与透镜的焦距有关

实验器材:光具座(标尺)、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平行光源

实验步骤:
1.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平行光源或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室提供的凸透镜的焦距有5cm、10cm和30cm,我们所选的透镜最好在10cm---20cm之间,太大或太小都不方便)
2. 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 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沿直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4. 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5. 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6. 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
7. 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

现象记录:
透镜焦距f= cm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体的位置 透镜的位置 像的位置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实虚 大小 正倒
u>2f
u>2f
u=2f
2f>u>f
2f>u>f
u <f
u <f

实验结论:
凸透镜成像规律(见下表)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v 物像与镜的位置关系 能否用光屏接收到 应用
正倒 大小 实虚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2f>v>f 异侧 能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 =2f 异侧 能
2f>u>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异侧 能 投影仪
u =f 不成像
u <f 正立 放大 虚像 物距小于像距 同侧 不能 放大镜

小结:
1. 虚像和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

2. u=f是成像虚实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当物距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

3. u=2f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当物距小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

4.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5. 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物距变小),像到透镜的距离(像距)逐渐变大,像也逐渐变大。
即:“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6. 不管成实像还是虚像,成放大像时必定像距大于物距,成缩小像时必定像距小于物距。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照相机原理和构造�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被拍照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要远远大于焦距才能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在一、二倍焦距之间。 光路图如下:

由图可知:
物体AB垂直于主轴放置,且位于二倍焦距之外,做出A点的两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就是A点的像点A’,因为像A’B’也垂直于主轴,可以得到物体的像A'B',可以看出物体经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二倍焦距之间,且物距大于像距。

思考:照相时人应该靠近还是离开照相机一些?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为了使照片上人像大一些,人应靠近照相机,但与此同时,为了使底片上能得到清晰的像,还应使像距变大,即调节镜头到胶卷的距离。

2、投影仪的原理和构造�
投影仪的构造主要有:镜头、投影片、聚光镜、光源和反光镜等部分。光源是用来照亮投影片的;聚光镜为一组凸透镜,其作用是聚光,增加投影片的亮度;反光镜是平面镜,其作用是把射向投影片的光反射到屏幕上。投影片相当于实验中的蜡烛(物体),天花板相当于光屏,镜头起凸透镜的作用。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在一、二倍焦距之间,并且距焦点较近,所以在幕上能成放大的实像,此时的像距要大于二倍的焦距。光路图如下:

由图可知:
物体AB垂直于主轴放置,且位于一、二倍焦距之间,做出A点的两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就是A点的像点A’,因为像A’B’也垂直于主轴,可以得到物体的像A'B',可以看出物体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在二倍焦距之外且物距小于像距。

3、放大镜原理�
当物体位于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物体放大的虚像,即为放大镜。光路图如下:
由图可知:
物体AB垂直于主轴放置,且位于一倍焦距之内,做出A点的两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光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就是A点的像点A’,因为像A’B’也垂直于主轴,可以得到物体的像A'B',可以看出物体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物距小于像距。

三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
1,探究时需要哪些器材,??
2,写出主要步骤。
3,观察实验现象或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你运用的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什么??
有关,密度大的凸透镜的焦距比较短,密度小的凸透镜的焦距比较长
塑料<玻璃<水晶
1.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一张白纸、一把直尺
2.在太阳光下,分别把三块凸透镜放在阳光底下,然后发现在白纸上有一个光斑,分别测出此光斑离凸透镜的距离
3.试验中发现凸透镜的焦距与它的材质有关,密度大的焦距小,密度小的焦距大
4.控制变量法,控制凸透镜的材料

我觉得像凸透镜实验那样做就可以了,你可以去问问老师

好长啊!!

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题目 急求!!!!!!在线等~

1 同一高度 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 放大 投影仪
3 远离 变小
4 蜡烛在小于一倍焦距位置
5 10 (从图像可知,物距为20厘米时,像距也是20厘米,此时物距像距相等都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所以焦距为10厘米. ) 照相机
6 完整的像 亮度变暗
7 上 能
8 远离
9 上
10 D
11 倒立缩小 左 倒立 放大


2 在凸透镜 正立放大虚像
3焦距为OF之间距离,图看不清楚 正立
4 A

1、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分别离透镜20厘米、14厘米和6厘米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应:( ) A、10cm>f>6cm ;B、10cm>f>7cm; C、14cm>f>10cm; D、20cm>f>14cm。
2、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倒立且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此时物体和透镜相距24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 A.小于12cm B.等于12cm C.大于12cm D.无法判断
3、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只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为( ) A.2cm<f<4cm B.4cm<f<5cm C.5cm<f<8cm D.无法确定
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7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6、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蜡烛距离凸透镜36 cm时,像成在距凸透镜20 cm另一侧的光屏上,看到的是____、____的____像,所用凸透镜的焦距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 cm.
7、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
8、一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透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 B.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 C.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 D.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 A.变成了小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 C.大小不变,亮度比原来暗了. D.大小和亮度与原来一样.
10、在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木棒,A端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B 端在二倍焦距之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端变大,A端变小 B、B端变小,A端变大 C、两端都变大 D、两端都变小
13、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 (2)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17(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17(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17(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
14、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f,要想得到把物体的高放大4倍的实像,则物距u应满足的条件是 [ ] A.u>4f. B.2f>u>f. C.u<f。 D.u=4f.
15、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在屏上生成一实像.如果在屏上所生成的像再大些,并保持清晰.应 [ ] A.把凸透镜适当向屏移动,其他不动.B.使屏适当远离透镜,其他不动. C.把凸透镜向烛焰适当移近,并适当减少屏和凸透镜间距离. D.把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并适当增大屏与凸透镜间距离.(http://wenku.baidu.com/view/3182f17d168884868762d6a5.html) ---------若有不清楚,请链接


#徒面纪# 初二物理实验探究题 -
(18838035103): (1)蜡烛火焰 凸透镜主光轴 光屏 (2)移动蜡烛,凸透镜,使光屏上成一个点的像,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就是焦距 (3)缩小 倒立 实 (4)远离(5)凸透镜 蜡烛(6)增大 变大 大于2倍焦距处 2倍焦距处 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处 小于焦距处

#徒面纪# 关于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问题~!急~!! -
(18838035103): 当蜡烛的像承在光屏偏上的位置时,光屏向( 上)调节,或蜡烛向(上 )调节,或凸透镜向( 下)调节 当蜡烛的像承在光屏偏下的位置时,光屏向( 下)调节,或蜡烛向(下)调节,或凸透镜向( 上)调节 请记:屏、透镜、烛在一条直线上,用画图的方法就可得出下确结论. 我给你画个图,图传的慢,多候会儿……

#徒面纪# 凸透镜成像实验 - 初二物理紧急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1)蜡烛的火焰,凸透镜,光屏的
(18838035103): (1)三者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目的是为了能使像成在光屏上.(2)在同一直线则能,否则不能. (3)乙: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透镜的焦距,此时成的是虚像或不成像. 丙:透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过远或过近,过近是一光斑,过远则由于像远大于屏的大小,屏又在像的中间,则什么也不会看到.

#徒面纪# 初二的物理,急用啊~!有A、B、C三块凸透镜,用它们做成像实验时
(18838035103): 1.对于A镜,其物距u与焦距的关系应满足fa2fb,即fbfc,即fc>u 比较1,2,3式得fc>fa>fb 故选B

#徒面纪# 凸透镜成像专项训练,急急急~~~~~~~~~~~~~~~~~~!!!!!!!!!!!!!!!!!!!!!!!!!! -
(18838035103): 4.两倍焦距处 1倍焦距处(即是焦点处)5.凸透镜 光屏 若镜头的焦距为(你没写) ,则相机中的胶卷应放在_(填焦距数)___cm与_(填2倍焦距数)___cm之间的位置.6.同一高度 光屏中央 物体而言7.实.8.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等于、实...

#徒面纪#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几道题!急! -
(18838035103): 虚实 二倍焦距处焦距 使成像完整 一条直线上 光巨作 焦距我是高中的,初中的也都往差不多了,试着答了答.

#徒面纪# 凸透镜实验题 -
(18838035103): 猜想: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 步骤:1.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直径2.利用太阳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如果题中没有给)3.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在凸透镜的另一端放一块硬纸板4.给小灯泡通电5.移动硬纸板,改变他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观察光经过凸透镜之后形成的像大小的变化6.在移动的同时,用笔画出所成像的轮廓7.用刻度尺量出像轮廓的直径 结果:发现这些像的轮廓没有改变,并且直径与凸透镜直径相等.结论: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

#徒面纪#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题
(18838035103): 应该是c 第一次成放大的像,像1比物大 第二次成缩小的像,像2比物小 所以像1大于像2

#徒面纪# 初二物理关于凸透镜成像的几题,急急急!!
(18838035103): ①当物体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焦点时,凸透镜成的像越来越_大_____,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来越___大___. ②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C ) ③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

#徒面纪# 初二物理[关于凸透镜成像]选择题.
(18838035103): 从已知条件知 物距是大于2倍焦距的,即焦距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