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什么是历史?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1935年5月27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出发,原定3天后抵达160公里外的泸定,结果在28日清晨接到命令,限令必须于29日夺取泸定桥,也就是说,四团必须在一天之内走完剩下的120公里。如果要完成这一任务,即使按照急行军的速度,也得24小时不间断地奔跑才行。

时任团政委的杨成武在著作《忆长征》中如此记录:队伍在前进着,在快速前进,真是快如风,一行行排列整齐的队伍像脚下装了轮子一样,嗖嗖地从我身边超越,一阵风卷过,又一阵风卷过。28日傍晚7点,距离泸定桥还有60公里。

暗夜中的急行军,没有照明,星月无光。闪电突然划过山谷,暴雨倾盆。湿滑崎岖山路上,一脚踏空就会跌下深渊。每个人的体力透支几乎都到了极限。一旦倒下,就有可能再也站不起来。这时候,所有党团员把绳子绑在身上,拖拽着体力不支的战士,渴了,抬头喝雨水,饿了,嚼一口湿漉漉的生大米。

夜更深了,雨势稍缓,大渡河对岸突然出现了一条火把长龙,这是川军38团周桂三营长所带的一个营,也在急行军赶往泸定增援,王开湘、杨成武二人商议:我们何不也点火把,对面要问,就让俘虏回答,说是退下来的川军好了。

于是,暗夜中,大渡河两岸火把通明,两条火龙齐头并进。跑出几十里之后,北岸川军的火龙突然不见了。原来川军宿营休息了。此时四团则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跑去。天色逐渐亮了,前面就是泸定桥了。

此刻,百余米的桥面上木板已被拆去约90米,敌军盘踞北岸桥头,机枪正对铁索。29日下午4点,进攻开始了。几十个冲锋号同时吹响,枪弹像旋风般刮向敌人阵地,守军别说探头了,连枪都伸不出去。

眼见着几十名红军战士从铁索上爬过来,势头不好,敌军下令:放火烧。那些被拆下来堆在桥头的桥板正好是燃料,一时间,火光熊熊,笼罩了桥头。但这怎能挡住红军,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出路,只有迎着枪林弹雨强行冲过十三根寒光凛冽的铁索。傍晚时分,红军勇士冲上了泸定桥桥头堡阵地,取得了夺桥胜利。

扩展资料:

飞夺泸定桥从命名到传播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1935年5月29日,长征中的红军惊险奇绝地夺取了泸定桥,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当时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的彭加伦以一篇题为《飞夺泸定桥》的短文记述了这段战事,收录在1937年2月于延安编成。

1942年正式出版的《红军长征记》中。936年6月至10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随后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曾专章深入细致地介绍了当时红军的情况以及长征。斯诺说,他在延安采访时曾见到《红军长征记》正在编的部分稿子。

但他在该书述及大渡河畔战事时取题为“大渡河英雄”,“飞夺泸定桥”一名并未借斯诺的著作得到传播。《红军长征记》因战争年代的条件限制,印数和影响都很有限。195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20周年,人民出版社以《红军长征记》为主体编辑出版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

广大读者才知道了彭加伦以飞夺泸定桥命名记述的长征战事。值得注意的是,该书结尾附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概述,在叙述中已经用了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等后来习用的表述,但在述及夺取泸定桥时却说强占了泸定桥天险,可见飞夺泸定桥此时还没有成为惯用表述。

1959年,刘伯承元帅在《八一杂志》第20期发表著名的《回顾长征》一文时谈及我军攀援铁索冲过大渡河,也未用飞夺泸定桥一词。

1964年9月,空政文工团以中国民族艺术团的对外名义出访蒙古、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缅甸六国,进行交流演出。演出节目中就包括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审查通过的舞蹈《飞夺泸定桥》。由此,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以艺术的方式在国际上得以传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夺泸定桥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3名夺桥突击队。

下午四点,23名勇士身挂中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

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拓展资料:

泸定铁索桥座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45年(1706年)。

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做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体重40余吨。



  泸定桥长约100米,由十三根铁链组成,两边各两根为桥栏,底部并排九根为桥面,铺有木板。桥东端即四川泸定城西门。1935年5月29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经过一昼夜二百四十华里的急行军,占领了泸定桥西岸桥头。当时桥西有国民党川军把守,桥板已全部被拆除。由该团一营二连二十二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冒着敌军的枪林弹雨,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冲向对岸,攻下了桥头堡。后续部队迅速跟进,夺取了泸定城。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你知道吗



飞夺泸定桥,桥上只有十几根铁索,没有木板,很难过去,但是红军

什么叫历史?~


#华虎威# 红军长征故事(要3分钟可以讲完的) -
(19742008165): 简单摘录,自己整理一下,应该够用了,而且很精彩: 红军究竟是怎样飞夺泸定桥的 “飞夺泸定桥”时杨成武任红四团政委.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一次重要的战略作战行动,它关乎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夺取泸定桥后,在泸定桥上...

#华虎威# 大渡桥横铁索寒故事的便概 - 作业帮
(19742008165):[答案] 大渡桥横铁索寒 指的是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1935年5月25日,红军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

#华虎威# 求红军夺泸定桥的故事要求:一百字以内简洁~
(19742008165): 1935年5月中央红军为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的企图夺占泸定桥.泸定桥扼川康要道,敌人已将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悬空的铁索,红军突击队员勇敢战斗击溃守桥敌兵,夺下泸定城.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华虎威# 长征在过泸丁桥有什么故事 -
(19742008165): 著名的战役:飞夺泸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