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提出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谁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最早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理论的是伽利略,斜面实验让他发现这条规律,后来迪卡儿完善,最后由牛顿系统总结,便形成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常见的完整表述: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答:牛顿
力能够改变物体的速度,还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在科学上,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统称运动状态的改变.可见,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因素,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因素是惯性.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运动状态的真实反映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也就是物体的速度改变了,就是物体产生了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理公式:F=ma,a是物体的加速度,m是物体的质量,F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因此,加速度a的存在是依据合外力F而存在的,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当合外力F为0时,加速度a也为0,加速度为0,物体的速度就不发生改变,也就是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当合外力为0时,物体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当F不为0时,物体就以加速度a作加速运动.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牛顿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他的工作,为I.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物理学概念和原理的创新
惯性原理和力与加速度的新概念
推动重物时需要的力大,而推动轻物时需要的力小,是人们的直觉经验。亚里士多德据此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一切物体均有保持静止或所谓寻找其“天然去处”的本性,认为“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必然有推动者”,并用比例定律把动力与速度联系起来。伽利略则得出新的概念,他观察到一个沿着光滑斜面向上滑动的物体,因斜面的斜角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减速,斜角越小,减速越小。如在无阻力的水平面上滑动,则应保持原速度永远滑动。因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运动的物体,假如有了某种速度以后,只要没有增加或减小速度的外部原因,便会始终保持这种速度——这个条件只有在水平的平面上才有可能,因为在斜面的情况下,朝下的斜面提供了加速的起因,而朝上的斜面提供了减速的起因;由此可知,只有在水平面上运动才是不变的”(《两门新科学的对话》,第三天,问题9,假设23注)。这样,伽利略便第一次提出了惯性概念,并第一次把外力和“引起加速或减速的外部原因”即运动的改变联系起来。与前述的匀加速运动实验结合在一起,伽利略提出了惯性和加速度这个全新的概念,以及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作匀加速运动的全新的运动规律,为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种新的惯性概念,推翻了1000多年以来亚里士多德学派认为物体运动靠精灵或外界迂回空气推动的说法,也澄清了中世纪含糊的“冲力”说。这是人类长期以来研究机械运动的理论成果,并且得到了当时地动说支持者们的拥护。伽利略虽然没有明确地写出惯性原理,可是表明了这是属于物体的本性的客观规律,在研究其他物理问题时,他熟练地运用了它。然而他未能摆脱柏拉图关于行星作圆运动的观点,相信“圆惯性”的存在,因此未能将惯性运动概念推广到一切物体运动上。完整的惯性原理是在伽利略逝世后两年由R.笛卡儿表述的。
伽利略把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或加速度的产生归诸力的作用,这是对力的性质的客观认识,也是牛顿第二定律的雏形。惯性原理的发现破除了力是运动原因的旧概念,而认为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高度评价伽利略对第一、第二两运动定律所作的开创性工作(见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独立性原理和运动的合成、分解定律
在弹道的研究中,伽利略发现水平与垂直两方向的运动各具有独立性,互不干涉,但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又可合成实际的运动径迹。他从垂直于地面的匀加速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完整地解释了弹道的抛物线性质,这是运动的合成研究的重大收获,并具有实用意义。
惯性参照系概念
伽利略用物理学原理为哥白尼地动学说进行辩解时,应用运动独立性原理通俗地说明了石子从桅杆顶上掉落到桅杆脚下而不向船尾偏移的道路。他又进一步以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船舱中物体运动规律不变的著名论述,第一次提出惯性参照系的概念。这一原理被A.爱因斯坦称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先导。

为什么说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房严爽#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作业帮
(19551305994):[选项]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C.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D.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房严爽# 伽利略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句话为什么 -
(19551305994): 这是对的啊.伽利略是这观点啊.错误观点是亚里斯多德的,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房严爽# 最早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是( ) - 作业帮
(19551305994):[选项] A. 亚里士多德 B. 牛顿 C. 笛卡尔 D. 伽利略

#房严爽# 下列有关力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作业帮
(19551305994):[选项] A.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 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力的作用,它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房严爽# 牛顿第一定律的核心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吗? - 作业帮
(19551305994):[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阐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1、物体都有惯性,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这两方面的阐述其实是等效的.

#房严爽# 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 - 作业帮
(19551305994):[选项] A. 伽利略 B. 牛顿 C. 帕斯卡 D. 阿基米德

#房严爽# 亚里氏多得发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句话对吗?求解 -
(19551305994): 答案是伽利略在伽利略之前亚里士多德等人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把伽利略的实验进行归纳整理提出了牛顿定律牛顿的第一定律就是: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也就是: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参考资料: http://www.landong.com/t_kj_290416.htm

#房严爽# 伽利略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后,认识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为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他所用的... - 作业帮
(19551305994):[答案] A、这是扭秤实验图,是测引力常量的,故A错误 B、这是牛顿管,是研究自由落体的,故B错误 C、这是研究力与加速度关系的,单测加速度也可以用,用到的比较多,故C错误 D、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实验是理想斜坡实验,故D正确 故选D

#房严爽#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吗?为什么?
(19551305994): 不是 我们只能说力是物体间相互的作用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一个物体有初速度,即使不受力也会一直不断地运动下去

#房严爽#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作业帮
(19551305994):[答案] 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C.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 D.牛顿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