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初中物理热学问题 跪求一道初中物理热学巨难题 (公示推倒,无数字计算最好。其他...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1.一般20滴水的体积和约1mL。所以一滴水体积约0.02mL,质量约0.02g,物质的量约0.02g/18g·mol^-1=1/900mol,所以水分子数N=1/900mol*6.02*10^-23mol^-1≈6.7*10^20,也就是大概6.7万亿亿个。
这里的“一滴”是指通常状况下滴管滴落的一滴,而不是水滴在地球重力作用下体积的上限。因此数值可以更大。

2.在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在分子见距离足够小时,分子间引力作用才比较显著;分子间距离进一步减小时,分子间斥力比较显著.所以,在分子运动中若距离较大,由于引力距离会减小;若距离较小时,由于斥力距离会增大.这样固体物质的形状就维持在相对固定的状态。

3没了

4等效就是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如:利用做功可以使一根钢锯条的温度升高10℃,也可以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同一根钢锯条的温度升高10℃,即其内能的改变是相同的。若不知道改变内能的过程,就不能判断是通过做功还是热传递改变的内能。

5内能是转化为什么能呢?

6.状态量指的是能在任意时刻描述物体或者对象状态的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能量(动能,重力势能等)而与状态量相对的是过程量,指的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积累才有意义的量,不能是任意时刻来确定的量,如冲量需要力对时间这个过程的积累,功需要力对位移这个过程的积累,也就是说要描述一个状态量只需说明是哪个时刻即可,而过程量要说明的是哪个过程!

7.体积变小,质量不变

8.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体积减小温度不会升高,只有做功或热传递才可以使温度升高,如果升高,一定吸收了热)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体积会增大,温度不升)

9.不是。
吸热是以受热物体的角度描述的。放热是以放热物体而言的。
而热传递是指热量转移的过程,所以吸热不等价于热传递。
应该说吸热是热传递的一部分。

10.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可由下列事实说明: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要把固体的一部分跟另一部分分开是很困难的.液体虽然没有一定的形状,但也有一定的体积.

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但液体、固体很难压缩,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当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分子所受的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合力为零.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由二力合成知识可知,即合力方向与斥力方向相同.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即分子所受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方向与引力相同.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时,分子间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以致可以忽略了.

11.在外界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一个封闭体系内所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微观上是杂乱无章的,宏观上它不对外做功或吸、放热。所有分子都有一个初速,而系统的内能保持不变,所以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变。
有温度的物体分子就会运动,
回到你的问题,无规则运动的动力在于它的初始状态具有的内能,无规则运动不需要消耗能量。

12.分子的扩散运动

  1. 一般的,一滴水通常是认为是1/20mL,即1/20g,所以一滴水的分子数为1÷20÷18×6.02×10^23=1.67×10^21个水分子;

  2. 在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在分子见距离足够小时,分子间引力作用才比较显著;分子间距离进一步减小时,分子间斥力比较显著.所以,在分子运动中若距离较大,由于引力距离会减小;若距离较小时,由于斥力距离会增大.这样固体物质的形状就维持在相对固定的状态;

  3. KJ

  4. 比如说你搓手,是通过做功,增加手的内能,提高手的温度

    你也可以在火堆边烤火,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提高手的温度

    两者效果是相同的,或者反过来想,如果我的手温度升高了,你并不能从这个结果,判断出我刚才是搓过手,还是烤过火

  5. 内能通过做功来相互之间转化

  6. 存在某一闭合环路该量积分不为零,或者说经过某个过程后其变化不仅取决于初末状态,还与过程路径有关。典型的过程量:路程,功,热等

  7. 变小

  8. 不一定(因为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U+W,不仅仅受单一变量影响)

  9. 不一定相等(分子见距离足够小时,分子间引力作用才比较显著;分子间距离进一步减小时,分子间斥力比较显著.)

  10. 都可以啊,我之前书本里面写的是无规则运动

  11. 我觉得原因应该是“分子的扩散运动”



(1)1ml=1g水
1mol水=18g
NA=6.02*10^23
∵20滴水=1ml
∴1滴水=1/20ml=1/20g水=1/(18*20)mol水=6.02*10^23/(18*20)个水分子≈5.0166666667×10^21个水分子
(2)由于化学键的作用,固体中的分子、原子的无规则运动收到限制,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宏观上不会变形。
(3)国际单位是J,其它的没听过
(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5)内能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宏观体现,直观体现为温度,它可以由宏观物质的化学能、动能等转换得到
(6)状态量,是描述物质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如:位置、速度、动量、动能、角速度、角动量、压强、温度、体积、势能等等都是状态量。
(7)缩小1/11
(8)要看吸收热量的同时是否对外做功、或传递热量。多外做功内能减少
(9)宏观可以这么理解,微观就是粒子碰撞,动能转移
(10)处于稳定的是,不稳定的不一定是
(11)一般讲无规则运动
(1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梳理~

很好

要是应付中考的话,物理热学哪会有难题?难题都在电学和力学里面,热学也去钻难题那是白浪费时间


#琴货凯# 一道简单的初二物理热学题
(13623665210): 解:∵Q放=q·m ∴Q放=1.2*107焦/千克*0.7千克=8.4*106焦 答:水吸收的热量是8.4*106焦的热量,

#琴货凯# 初中物理热学问题 -
(13623665210): 一、不一定. 物体吸收的热量减去放出的热量,就是物体内能的增加量.所以加入物体的当物体的内能有增加(减少)的时候,吸收的热量就大于(小于)放出的热量.例子:烧水.水一面在吸收炉子的热量,也在向周围空气放出热量,吸收的...

#琴货凯# 初中物理,热学计算题 -
(13623665210): 已知:C水=4.2*10^3J/kg.°C;m水=3.5kg;t1=20℃;t2=80℃;q=5.0*10^7J/m^3 求:V=? m^3 解:Q吸=C水m水(t2-t1)=4.2*10^3*3.5*(80-20)=8.82*10^5(J) 若液化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即没有热量损失,则Q吸=Q放 又因为,Q吸=Q放=qV 所以,V=Q吸/q= 8.82*10^5/5.0*10^7 = 1.764*10^-2(m^3) 答:至少燃烧1.764*10^-2m^3的液化气. 说明:液化气的热值是否有问题呢?请核对原题,只是感觉.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琴货凯#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 - 热的传递方式
(13623665210): 三种方式为: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对流主要是空气或是水的流动引起的,比如,暖气片要装在下方,利用热空气密度小,冷空气密度大,进行对流,加快传热;辐射是指物体间不接触,比如,晒太阳. 第一题,主要是为了让物体间不接触,所以选A. 第二题,为了散热. 第三题,“烤”并不接触,所以是辐射;“蒸”利用空气流动,所以是对流;“烙”两物体互相接触,所以是传导. 再好好想想!

#琴货凯# 问一道初中物理热学题目,在线等答案. -
(13623665210): 1 甲的比热容小于乙2 乙的质量大于甲3 甲的比热容是乙两倍,乙质量是甲三倍

#琴货凯# 初中物理热学题 -
(13623665210): ∵η=W有÷W总=fs÷qm(q为汽油热值) 且η1=30%,s1=10 ∴30%=10f÷qm 即qm=10f÷30%=100f/3 又∵η2=36%,f=f' ∴36%=f'*s2÷(100f/3) 即s2=36%*(100f/3)÷f'=12f*(1/f')=12(km) ∴当效率变为36%后,在相同道路情况下,以相同速度匀速行驶,并消耗相同质量汽油的情况下,能够行驶12千米

#琴货凯# 初三热学物理题 -
(13623665210): 1.利用内能来加热,实质上是应用[热传递]的方式,把内能[传递]给被加热的物体;利用内能来做功,则是应用[做功]的方式,把[内]能转化为[动]能.2.指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或转移情况:⑴风吹动帆船 [风能→动能] ⑵放在火炉上的冷水变热[热传递] ⑶人在跑步时,身体发热 [做功]

#琴货凯# 两个初二物理题 关于热学的 -
(13623665210): 1.上, 下;对流;2.恢复正常燃烧,在纸片的两边气体形成了对流,二氧化碳上升,空气在纸片的另一边下降

#琴货凯# 一道初中物理热学题
(13623665210): 因为外界对甲容器中的水加热后,甲容器中的水达到沸点,但乙试管中的水也在不断吸收甲容器中的水的热能,又因为乙试管是从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这样甲容器内的压力会变大,压力越大沸点也就也高.这样甲容器的沸点比乙试管的高,乙试管中的水就会先达到沸点,所以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

#琴货凯# 两道初二的物理题,(热学的)
(13623665210): 1,吹气,加快空气流动,使手上的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哈气,口中出的水蒸汽遇到手液化,放热. 2,水蒸发要吸热,但是水的蒸发会是空气湿度增加,湿度加大,会使温度省高,也会使人体冷暖感系数增加,所以感觉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