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信奉道教,但是不知道从何做起 初学道教的人 应该先读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还是耐心慢慢去读和理解道德经。你去也可以去百度贴吧道门吧和其他信士、居士和道长聊聊。有机会去宫观真正礼拜一下。或者就像北斗经那样礼拜北斗持诵本命星君圣号,起码我觉得让人很安宁。多去看经典,修持经典磨练心性。不过确实我有的时候也确实会感到信仰的空虚,其实学道还需要我们去把自己生活中的事做得更好,人道不修何以修仙道呢。

学道入门必备常识:《求道七步文》

道学苑腾讯道学西安万寿八仙宫

自法派龙门开立以来,长春真人邱祖爷布全真之道于天下广行,乃使玄风之盛从古未有。然世间时势往来,气数有法,观今日之人,道德日下,不复往时。玄风披靡,不得振兴,诸求道之子于求道途中正邪难辩,真法难闻,见者不识,识者难遇,更有者多被旁门蛊惑而不得醒悟,此景如何能不叫祖师痛心?吾昔时誓愿弘道嗣法,但见今日道风不振,身在玄门,自当难以苟善己身。天尊曰:“赠人以财,不若赠人善言。黄金虽贵,用之则穷,善言于心,终身为宝。”吾今体祖师之言,当即著下《求道七步文》,仅愿此微薄之力,能使有善性者,则助其善,有道性者,则助其道。乃至大众向道之子,早承玄门正法,破尽歪道邪门,普利人我,只待炁荡诸天,我道兴隆。


第一步:勤读经典


“由来富贵原是梦,未有神仙不读书”,诸道子求道之初未曾学道,多数不知,道为何物,再者无师承教,所谓“蓬莱隔弱水,常以经典为径。”诸善当以勤阅道书,初以经典为师,未通大理,当常看正统经教,以备求道之功。道德南华,诸仙语录,可阅之初识道体。《太上感应篇》等,可鉴以修道之初,人道为本。亦有《七真传》《金莲仙史》等前人所撰妙文,可以通古之意,明修道之艰。体仙道,感人道,纳古仙心传,此三者虽不能使初学者一时穷尽通达,但足顾求道初需。


勤读经典


不识道体者,则不辩正邪。不明道德,乃至遇人不正,多数误入旁门而身不知。一旦堕入邪途,则酆都有名,再难往复。不学人道者,仙道亦远。《仙经》云:“欲修仙道,先尽人道。人道未尽,仙道远矣。”勤学道者自然明知此理,奈何如今求道者多,而如意者稀,只因多是心浮骛远,不肯务实勤学,所以不明真修之道,更有者摒弃人道而妄求仙道者,即如不知行而妄求跑也。道祖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逝者如斯,当下抓紧次第,以望早修正道,方是至事。“莫道老时方学道,自古孤坟多少年!”。 若能持以上之理勤阅典籍,则正法可认,道路可明,纵有徒口浪子捏造歪曲,亦不能欺,匪人骗子更是无从下手。


第二步:虚心忏悔


如今修道人中,鱼龙混乱,善者不善者尽皆有之,但观诸事,务必先明以客观思学,置身于外,不强认,不断否,不为一切外相所迷。 学道者,更不可以凡心为固,框牢自心,闻人所云,莫凭一己之见当即驳斥,古言:“忍者身之宝,慎勿与人争。”我辈常与将心比心,和气语论方是善举。虚心参访,必得其真。诸善当知“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是人血肉之躯,皆非完人,无从全知全见,言者未必是错,我见亦未必是真,与人当有海纳之心,虚心请教,抛却我见之执,方能进道一寸。邱祖云:“愿慈心下气,恭敬一切”,即是教人虚怀若谷,恭敬他人。“人生于世,如在宝山,种种善缘,皆为宝也。”所以与之能遇即缘,心和即善,能惜缘宝,深察长短,相互补鉴,方才是上上之选。


诸善,倘若己身道行未固,法理未通,正统未全,法无所鉴。务必常思先善己身,莫凭固见,好为人师。己尚未明而好教人知,须知诸恶有尽,而误人子弟,断人法缘,引人入邪,其恶为最,一世法缘,须累千生之功,害此者其罪无尽,生有鬼神伐身,求生不得。一旦身死,径入地狱,吞火食炭,求死不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助人之心不可无,而助之有道。不可贪图虚名妄为,否则贪得一时,断送的乃是永世。


今事道之士多为全真、正一二者。然万法殊途而同归,虽教门名异而同源。祖师曰:“万派支流,同归于海;万法纷纷,同归于道。众生执着,自生分别,故堕**之界。”诸道派本是出于同源之处。所以门户之别当鉴祖师之言果断弃之。大道无亲疏,圣眼无贵贱,一切众生,皆以平等解。众生尚且无别,诸法何来有差?派别皆有自家之长,无有高低之理,当应多思同参妙道,虚心互学。



勤修心性


若与人有犯,则应多思己过,多向自身察失,所以欲求师明道,需知忏罪消愆之要。诸众生所以辗转轮回,只因其无始劫来,历劫沉沦,犯造诸业,乃至世世轮转,昏沉迷乱,即使不堕三涂,转为人道,亦是旧业未尽,而多造新业,所以难得脱离。《仙经》云:“魔障蠲除,道心即生。觉性显现,迷心何存。”所以诸向道善人,欲见道心,当常念己过,忏今生罪业,忏过去罪业,忏未来罪业,忏子孙罪业,忏父母罪业,忏九玄七祖罪业。忏至念念虚心契道,不造新业。三业不消,大道难成。若能勤行,则成真有望,天尊曰:“若有男女,处世以来,于仙圣前,内省于中,至心地清净,已无可忏悔自新之事,是为古仙,不名新圣。” 所以诸善只要道心精诚,则太上有感,以一念时,消万劫殃。业障总有尽时,成仙只在咫尺。


第三步:勤修心性


初求道者,当先以正心持德。以修心为先行,以德就为首要。《仙经》曾云:“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所以离心则无道。


诸善,我道门虽派别诸多,然万法归宗不过修心二字。往古今来之真仙未有不修心而达成者,降魔除邪之能未有不修心而能为之者。但观妙道,道道教人修心炼性,直通修仙至理,不执神通术法,不强符咒科仪,持万法之宗体为本来,集千经万教为一心。我龙门之祖邱大真人,初修道时,曾事师三载未沐王祖一言之诲而道心不动,后得马祖接引还山,惟行炼心育性,常闻祖师于炼心之时,三遭魔难而不为动,没于洪水而不知,虎卧于旁而不畏。磻溪六年,龙门七载,方得大道事毕。后而出山度人,演全真之教,开龙门派接引愚迷,在凡为帝王之师,在西称为震旦活佛。祖师能得如此,究竟本来不离修心二字。


全真清规道:“师接弟子,先问悟透善根浅深,又观祖上门风善恶,便看本人才不才,方可收录。”古时全真接引弟子皆要观其夙世,不受非人,求道不易。今日虽应世道而开方便,却也不离本来,此心不可不察。所谓性命相依,心形相承。古有明师察徒,观其相即可知其宿缘,成不成道器,无需神通术法,何也?故相由心生。全真之道,即是教人以全真之心以应天心,把凡心转道心,把后天转先天,把有为转无为。虽然初求道者无法一时成效,但却能先正心诚意,以达求道之本,知此者,则邪途无门,正道有路。


修心之要非达者难明也,心心光明,念念通达岂非易事?是以文昌帝君偶动凡心,即降生为如意太子。许心虚稍差一念,即寄魂于娼妓腹中。观今世事,小术惑人者笔笔皆是,瞒弄耳目之法随处可取,即有伪道之徒,趁机行匪。若诸善能明修心之要,则能一层层,揭其伪道,所谓言从心起,相从心生,欲知其是否有道,即可于日常之中,观其四时之行是否守道,一句一言是否秉德,斯真修道人,道德发乎于内外,时时守道,不须臾离。伪骗之徒,则急功近利,虽能扮于一时之相,而日久见真心,早晚败露。



再观受骗者,多是德未就,心未修,一旦受欺,不教后人如何行正,而立以秽言泄嗔,心有修否?再以败坏之文标榜,从来不言自己有过,察己身不足,德有修否?古云:“若要降魔鬼,先降自己邪。”看那些受骗之人,多是己心不正,心中有邪,天地斯察乎。而正心求道教之人,鬼神有知,自当相助。


所谓世间之事亦无有空走说,其人自招魔精相扰,必定因其心不正,心存邪念,乃至精怪有感而来,被骗者可摸着自心,是否问心无愧,求的是不是正道。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道途有坎,本是常事,事不从心,莫生嗔怒,但思大道慈悲,赐以磨练之机,体邱祖大愿:“尘劫有尽,我愿无穷。”


学道入门必备常识:求道七步文


勤积功德


第四步:勤积功德


“凡欲修道,建功为先,利人济世,功德益彰,是以诸天仙真,咸以功德超圣真位,积功满千,形神俱仙。”此功德者非是凡心所思有为之物。诸善,布施济度,积功累德,本是出于无心之举,建功于无为之中。所谓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功德者,功、德兼备。然为求功而行善者,着相有为而无德也。有余而施非难,不足施之为难。施己非爱不难,施己珍爱甚难。若只因功利之心所趋,虽有功而无德也。无德者,则仙道不达,所积之功,不过利益福报。却不知诸相无相,皆从修心而来。所以心性不修,则功难聚,德难就,功德相依,不可二分,心为主之。 吕祖云:“自来升仙之人不一,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未有不由善功圆满而成。但阳善人知之,阴善人不知,小善在一家,大善于在天下,总之补完缺陷,无有余善三百,不能求地仙,无有余善一千三百,不得求天仙。”


海蟾祖师功满三千三百,吕祖始授以金液还丹之道。越十年心性纯熟,功足五千,吕祖始给以丹缘而行道。重阳祖师年四十三,立善三百六十,始闻道;越五载,道心坚定,善满千三百,始得口诀细微;又三十九年,功满四千,方了返还之事。 紫阳祖师善满千三百,始闻道,又十九年,功满四千,本当洽缘入真,因妄传匪人,折功一千,又十一年,方为圆满。累德积功者,守之艰难,失之甚易,当应时刻谨守道心,须臾不离道行。


欲求明师者亦复如是,德不就,功不行,亦是枉然之事。修道路难,求道之途,魔考孰多,更有无始劫来业障纠缠。《悟真篇》云:“若非修行积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障缘一生,则道心难守,道心一失,纵有真师当前亦难结缘。《仙经》云:“但真师难见,高弟难求。须知弟子无出世的真心,虽遇真师,鬼神不使他见,掩他慧性,见不能识其为真了。”修道人,虽身于俗而心已出世也。出世之心,即是离凡道心。 所谓举头三尺有神灵,是真道心而鬼神自当有察,一旦功行具足,德行配位,则真师有感。


未得师者,亦莫急于当下,“千处寻师千处降,爱河常作渡人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求道者则以当下自省,察己之过,诚心忏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此道者则天心有感,必将相助,得遇真师只待时机也。


第五步:不思术法


吾虽题名不思术法,非是摒弃也,而是应今时人心而名。


术法玄妙,大众所向乃是常情。然法者何也?法者,可夺天地之造化,窃阴阳之玄机,通天达地,穷鬼神至理。上可治国安民,下可济生度死,以道为本体也。道不可离法,法不可离道,道法相成。 以此观之,习得道法本是利国利民之事,而法无正邪,却因人而向。今时之人已不如古时淳朴至善,反之则私欲纵横。求道者妄图术法之利,不生济世之心,道心偏离。初求道者,道基未固,凡心未了,置心于此, 则易失初衷之本,从而误入歧途。再者正统玄门真经道法、罡诀密语,皆有师门密旨口传心授,不与妄人。《三洞戒文》云:“道经不经师授,则行之不神”。而祖师慈悲,早知世人今日趋势,所以假借经典,立下法言,以教后人参学。


吕祖曰:“上古人心朴实,风俗良淳,授道者先授以法术卫身,而后传以玄功成真。今时世道浇漓,人心不古,若先授以法术,必反误其身,故先传以玄功,不假法术而身自安,不用变化而道自成,道成万法皆通,不求法术而法术自得也。”


此谓我全真之道,教道子需先以参道源为本。玄功者,不可言之,道无可道,即心性也。惟心可以通神,心性达成,则术法妙用,自然于股掌之中。不尚神通术法,乃是对未有正统师承者而言之。慎防因一时私欲,贪求术法而忽略传承,从而自毁道果,落入旁门。求道者需先得以拜入玄门正教,以听师门教化,玄术道法自有师父相授而来。我全真之教,不尚道法,何以镇摄群魔,安定乾坤?其中非凡妙意,自是闻者稀之,观当年邱祖之事:“天人自然感应,不尚神通,宫中有妖物,百法不灵,天师束手,请问于吾,吾时在山中,静中微作念,彼物已摄道光法镜中,初不用雷神将帅符图印诀也,邪不胜正,理也。吾存其理而已。”


往昔之日,吾恩师行走云水,见有妖不轨,吾师不用符咒罡诀,以心运法,心到则法到,神动间降魔伏妖,护法荡邪。所以达吾理者自然通达求道之本,修心之要


学道入门必备常识:求道七步文


形神


第六步:不迷行气炼丹


如今好道教之人,非是执着术法,即是捣汞弄铅,沉迷练气之说。更有者把我道丹功与民间气功混为一谈。 所谓气功者,乃从我道分流,作个民间养生之术。炼至得端,不过在皮囊上作个功夫,血肉得些长进,尚未入大乘正统。所谓修道者,修之以性,了之以命。邱祖云:“道涵天地,神统百形,生灭者形也,无生灭者,性也,神也。有形者皆坏,天地亦属幻躯,元会尽而示终。” 求道人若能修心遵道,德正则心安,心安则炁顺,炁顺则神宁,命自立也。世人知晓养生之理,劳形以术,以为是道,而心不真纯。虽得以养形,总属私心,虽得以小术而不合道心。然“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待阳寿尽,不过一堆白骨,大众自可思量。得长生者,肉身虽灭然神存灵显,上乘道法无不心法相承。


我道了却性命之法自古相传,而今日网络互通,种种经卷丹籍亦是流入平民之家,尽人皆知。此种幸事本应欢喜,只叹今时之人多个把丹经之法当个气功来炼,尚不得师承诀窍而妄自修持,岂不知此乃大忌。世俗之中,如此而为者半身不遂,卧床不起者数之不尽,只是善人未曾遇到。


但观那些以为懂得烧个铅、炼个汞,处处宣扬甚气感周天,迷惑初学以为道即在此者,不知苟害多少向道之士。在道者闻之笑煞,不知者闻之羡煞。 岂不知无有传承而终日贪恋,落得个下乘后天,死后这假身飞灰,六道门前有路,而南宫仙居无门。 今日尚且沉迷于流传丹籍者妄自修炼者,小道奉劝此等善人及早皈依三宝,寻访明师以入真道。 纵观历史,百千载来,金丹大道乃是人天共秘,不传下士,密旨丹诀,历来口心相传。古云:“一言半句便通玄,何须丹经千万卷。”


吾非言丹经无用,只道多是古人留下于有师承修道者借鉴参学,而穷其理并非完整之功。凡人知见有障,需以师传为真,秉师所承而为之。而今之人,得之即以为修真之路俱在其内,进而师不要、心不修,累其数年,不得真见。终日妄想经脉周天,不知有真道人内修心性,外积功德,以道为事,直悟天心。其道人行道于四时之中,即有八部龙神,天兵护法相守。 通经脉,行周天,尽是弹指之事,奈何有人穷尽一生还迷在个任督二字,实乃可悲可叹。


白玉蟾祖师曾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今志于行持者,必当守一法,而自然通天彻地。不知抱玄守一为最上功夫,但躭于广学,反不能纯一矣。盖上古祖师,虽有盈箱满筐灵书,留之引导凡愚,开发后学,不知师心自有至一之妙,不教人见闻,鬼神亦不知其机,用之则有感通。”


吾言不思龙虎汞铅,亦非弃之,只是教善人莫要主次颠倒,妄盖空中楼阁。应从基础入手,先明法理后入正统,皈依三宝,方可从师承而得真丹之法。 奉劝善人且将那杂乱之心尽皆收下,明得抱一之理而传承正统,方可事半功倍不入歧途。


第七步:师承要妙


道之三宝者:道、经、师也。若不皈依三宝,必致沈沦邪道,颠倒昏迷。凡修真学道之士,志心皈命者,须作难得遭逢之想。成仙成道,成圣成贤,莫不从此,三皈依起首。何以故?盖性命生死,大事因缘,微妙秘密,难可见闻。最上乘解脱妙法,若无师真垂慈开示,引诱灵机,安能顿悟大乘正宗,渐入虚无妙道,而不致堕落邪见,错入旁门也耶。《仙经》有云:“皈依师宝者,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从何学最上乘?从何不落邪见?师也,学道者不可无师,无师者不足以通经了道。 故《仙经》云:“道本虚空,无形无名,非经不可以明道。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 我龙门第七代律师王常月祖师早已点名师承之要,然今日,尚有人众四处宣扬摒弃师承,可无师自通之言,丹经道法网上可学,要师作甚之理。实乃背道而驰,误人子弟。


古仙云:“若无师指人自知,天上神仙无住处。”《悟真篇》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 这弃师之说,岂非三宝不全?还是古仙笨愚?若是有心人察之,即可知此些人皆是未曾经师教导的初学之人的愚迷之言。还有者不通大道之理,欲辩以道祖何以无师而得自通?然则是人不知。汉时,天师张道陵曾得太上老君降于蜀中鹤鸣山,传以真经道法,赐天师之职,立正一盟威之道以度化众生。而道祖太上老君,乃是先天尊神,太初之时一炁所化,生而知之,后因布道下化老子乃于人知,更何况大道本虚无,一切道法生之于道,而道又从何而学?虚无归元之理,悟者自知。


求道之子亦要珍惜法缘,万万莫去等个什么“师寻徒”,此等守株待兔之理,古有此事,却皆是因其人道缘深厚、道心坚定感得仙师而引,此非凡夫所能比。汝等可见了几个师父亲屈膝上门寻徒,宁教贱身不贱道。师寻徒之说常有二事,一为玄师择徒于梦中,此乃有宿缘者,或功德俱全者感天所降,善人莫要执此,皆是自然之事,凡夫不识真仙真魔,稍有不慎即落入魔网,必先有明师引导,其二者后文有叙。


莫以凡心断了天心,还有者不明皮囊是假,以表象为真。有以仙风道骨以为高者,有以年老者为高,却不知着道装之人未必是个真道,年岁近百也未必是真仙。 小道说句悚人之言,古来上界仙真化作八岁孩童度人之事并非没有,只道诸人凡眼不识,只认个表面皮囊。弱冠之子亦可道高伏虎,白发凄凄未必就见了天心。


师父想要寻个高徒先需考量德行,徒弟想要寻个明师亦要察其德表。诸善欲求个明师高师,亦是人之常情。 然道有三千六百法门,需择合己身者而修,方得成就。投师之事亦复如是,还需师徒能够同心有得道缘。师徒初遇,非直接传道授法,往往以考验其心性德行为先。 古常有磨性十年八年而不传一法之者,而弟子亦可以此时日了察师父,是否德才匹配,方可安心追随。 至师徒同心之日,方是 “师寻徒”,依其禀赋授其法理。若有幸得遇明师传授真道,必将把道修之于身,行之于世。自然人天敬仰,南宫注名。


此七步之文皆应天时人世而作,若有向道善人,听吾一翻言语,而能不再为匪人所欺,盲师所误且明求道之理、道教之本、正统之要,则吾亦不枉作此文。



看那个可能有点过早了。道教史是学者写的,典型的无神论。道德经不适合入门。我建议你先去庙上找一位师傅,学习一些道教的礼仪、修行常识,另外还要增强一下古文功底,先从早晚功课经等看起。深入了再看道德经、度人经之类的。而且道教的派别很多,侧重也各有不同,如正一派的符箓,全真派的内丹功法,都不是看书能学会的

看看《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宣传道教,由我做起~

是的,我们应该弘扬道教, 弘扬道法, 让更多人相信,加入道教,实行人天合一。

道德经,太上感应篇,还有玄门早晚功课,初学还是先看道德经,先修心,才能修道。福生无量天尊。


#长夏看# 想当道士,怎样才行? -
(15233001115): 你和我有一样的想法,道教是中华民族的缩影,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体系,出家修道,首先经过父母同意,在到到地派出所开个证明,全真派是真心修道,不能结婚,正一派也可以的可以结婚的,你的号可以告诉吗?修真很辛苦的你能受的住吗?现在修真基本上服丹成道,兄弟加我

#长夏看# 您好,我想拜入道家门下,因为我从小就对道教非常感兴趣,但是我又不知道去哪里拜师,所以我想问问您. -
(15233001115): 我们国家有道教协会. 很多地方也有道门宗派. 比如武当山龙虎山.

#长夏看# 定州道教协会我想信奉道教怎么做 -
(15233001115): 去皈依.拜师的话大概的要求(全国的道观招人的要求,大概.):要有高中学历,要考试(语,英,政),要有公安局的证明你没犯过事情,要有父母同意的签字证明,最好的话还可以有别人推荐信.

#长夏看# 想学习道教文化从什么开始? -
(15233001115): 先看看道家著作把道德经(老子),南华经(庄子),冲虚经(列子),通玄经(文子).

#长夏看# 我想加入道教 该 去哪加入 怎么样加入呢 -
(15233001115): 道教分正一派和全真派两大派,你要先明白要进哪一派,想好了可以去那一派找知客道人了解下!要皈依道教须得父母同意,一生清白,相关证件!而学历,年龄,钱财这些都不重要!

#长夏看# 小弟一心求道,但不知道从何开始,求教.怎样才算入了道门?怎样开始修炼?怎样学道术? -
(15233001115): 《道德经》其实很像《金刚经》的入阶版,注重的都是一个”无“(空)字,无为而无不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后期成为道教加入了很多着相的东西,像王重阳、葛洪修什么内外丹,还有养生术之类的,都是有漏福报,《道德经》看明白,照着修行,应用到生活中,也就是求道了. 我老丈人和他师傅据说是鲁班教,估计是道教的一种,据说是能看见鬼,还能抓鬼,但是有什么用呢?他师父死的时候60来岁,家里没人的时候突然吐血而死,自己不能预知生死,也不能预知死后所生何处,还不如一字不识,老实念佛的老太太,预知生死,往生极乐.

#长夏看# 想出家当道士,怎么办! -
(15233001115): 古印度人修行,一生大概分为三个时期,小时候出家做沙弥,成年后还俗,成家立业,尽完世俗的责任老年时出家寻求解脱.当然也有一生出家的.你现在已经娶妻生子了,还是先来完成世俗的责任吧,当未来条件成熟时再考虑出家吧.

#长夏看# 我想去道观修炼,要怎么做呀? -
(15233001115): 很高兴看到您有修真之心, 俗人总沉溺于世间小利. 不管修佛修道,外因来说,最主要的是能有明师,好老师的指导. 希望您如愿以偿从吧. 为善去恶 广积福德 精修禅定 必成仙道. 古往今来,成道 成仙的无数.只是越高级的事情,越少人知...

#长夏看# 我想入道家,可以给指点一条明路吗? -
(15233001115): 嗯 道家(也叫仙家)仙家的确是存在法术的 想造福人类想法不错 但是如果你学到了法术 也为未必可以造福人类 因为法界自有定数!或许你善根不错 !...

#长夏看# 想皈依道教,但是苦于学识不足,不知如何写修道感悟,望各位前辈指点一二,晚辈拜谢 -
(15233001115): 道无教派,道即是随机的,而随机也是一种规律.道这个字代表的就是宇宙的法则.它创造了天地万物,时间空间.它在大随机中又含有小规则.比如太阳系的诞生是随机的,但是日月轮转却又是有规则的.信道不需要刻意的去信奉什么,因为道就像1+1,你信奉它,它也不会保佑你.道对天地万物都没有同情心和感情.你只能用你的本心去感受它的存在和无常.这就是道法自然,大道无形.顺应本心,接受现实规律就是道.你可以看看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