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的题目及答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1. 小学文言文大全(有题目,译文,简短)最佳答案

《杨氏之子》

选自人教版语文书五年级下册10课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伯牙绝弦》

选自人教版语文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课文: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课文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伯牙心中的想法,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初中要学文言文,如果从小接触,打好基础以后会学的很好很轻松

2. 六年级语文简单的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简单 的 急需 谢谢

(一) 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守以卑者 ( )(2)博闻强记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3. 周公要告诫儿子的是: (用原句回答)4. 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1(1)谦卑(2)强大 2、不谦虚谨慎而失去天下,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3、子无以鲁国骄士 4、一个人,不管身份、地位如何,都要有一种谦虚的美德(二)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食马者 ( )(2)力不足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3. 概括前两个段落的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4.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参考答案】1、(1)同“饲”,喂养(2)充足 2、拿着马鞭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呀!” 3、第一段: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第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4、世上不是没有人才,要害在于首先要有识才之人(三) 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逆流而上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阅十余岁 ( )(2)是非木柿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3.“以为顺流下矣”表现了僧人的什么特点?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1、(1)经过(2)这 2、到河里去寻找那两个石兽,竟然没有找到 3、“据理臆断”,想当然 4、凡事不可只凭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地做出判定。

3. 课外文言文试题(要答案)

这里面有一篇。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

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

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 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 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译文: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译文: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答: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这里面有一篇。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 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 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译文: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shti/cusan/84934

(二)(15分)

9.(3分)A(A犯罪/同“座”;B擅长、善于;C不同;D同情、怜悯)

10.(2分)君爱老 / 而恩无所不逮 / 治国之本也(每处1分)

11.(6分)

(1)(3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关键点:“徒”、其实”)

(2)(3分)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关键点:“乐”、哀”、判断句

12.(4分)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2分)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2分)。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shti/cusan/84934



~


#余矩连# 小升初5篇古文阅读题及答案 -
(17272182717): 第一组(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余矩连#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题. -
(17272182717):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比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

#余矩连# 小学文言文【丑女效颦】的阅读答案 -
(17272182717): 原文: 西施①病心11而颦②其里③,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④,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⑤闭门而不;贫人见之,挈⑥妻子⑦而去⑧之走⑨.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⑩美. 出处: 《庄子·天运》 注释: ①西施:春秋时代越...

#余矩连# 《请君入瓮》文言文的题目及答案: - 作业帮
(17272182717):[答案] 周兴与丘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

#余矩连#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17272182717): 悬牛首卖马肉 【原文】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

#余矩连# 关于《塞翁之马》文言文的题和答案 - 作业帮
(17272182717):[答案] 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

#余矩连#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17272182717):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余矩连# 语文 文言文试题解答 -
(17272182717): BBAB1.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跨过席子站起来,起驾召回颜回.2.不知道(我的)颜回先生如何知道回这样的呢?3.从古到今,没有穷尽下属力气而能没有危险的人.

#余矩连# 文言文及一些练习答案
(17272182717): 要题目有,答案我没 我初一,所以这些题目应该算是简单的` 王戎识李 王戎(晋朝人)七岁,尝与诸(众)小儿游(玩),看道边李树多子(果实)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只有)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余矩连# 一些小学的古文,诗句题! -
(17272182717): 不破楼兰终不还 乘风破浪会有时 如日中之光,如秉烛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