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治国方针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孔子的思想主张八个字分别“仁治”、“德治”、“礼治”、“人治”思想。

一、仁治:

“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4处,君子107处。人与仁的概念,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说所谓仁,就是人,亲爱亲人是最大的仁。

二、德治:

就是主张用“德治爱民”的思想治理国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奉行德政者,人民就像群星环绕北极星那样,心悦诚服的接受统治。

三、礼治:

就是主张用“礼”的方式治理国家。孔子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在《论语》一书中有74处记载论礼。孔子说“为国以礼,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意思是礼是治理国家的法则,就像秤、绳墨、规矩一样的重要;不以“礼”治国就如没有耜(古代的农具,用于锄地)而要耕地一样。

四、人治:

在治国的问题上,孔子很重视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提出为政在人。

孔子认为,在“礼治”下,各级贵族都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个人的作用比较突出;而要实行“德治”,又必须以有德者能居高位为前提,否则便不能发挥道德感化的效果。因此,孔子特别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以身作则关系到国家的兴衰问题,因而他不惜修正周礼的“亲亲”原则,主张让非贵族出身的贤才也能参与国政。后人把这种主张叫做“人治”或“贤人政治”。



~


#王章鸣# 孔子的主张是什么
(13814357404): 仁和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提倡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

#王章鸣# 孔子与韩非子的治国方针有什么不同 -
(13814357404): 孔子讲究人治,以德治国,内圣而外王. 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 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

#王章鸣# 季氏将伐颛臾从文中找出孔子治国安邦的原则. - 作业帮
(13814357404):[答案] 孔子治国安邦的原则: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王章鸣# 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作业帮
(13814357404):[答案]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

#王章鸣# 孔子主要的思想是什么 -
(13814357404): 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孔子全身画像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

#王章鸣# 2.<季氏将伐颛臾>文最后表现的是孔子的治国方略,请?
(13814357404): 体现了孔子反对贪欲,反对兼并,提倡平均、和睦、安定的治国方略和以道德力量感化附属小国,反对武力征讨的对外政策.

#王章鸣# 孔子,孟子,韩非子的治国方略 -
(13814357404): 孔子主张德治,礼治,为政以德,仁 孟子的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还有他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老子,道教的,认为万物是相对的,主张无为 韩非法家 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

#王章鸣# 根据材料一 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
(13814357404): 亲,材料一在哪?孔子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也叫“德治”或“礼治”.孔子的思想主张:主张“仁义礼智”的学说,“仁”包含了对社会、政治的最高期待;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王章鸣#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那些政治思想主张. -
(13814357404):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治理国家,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治理国家.

#王章鸣# 孔子,孟子,荀子治国之道 -
(13814357404): 孔子: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孟子:仁政; 荀子:隆礼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