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古时候怎么形容颜色?比如说红色——朱、赤、绛 黑色——墨 、玄 等 古汉语中有哪些形容颜色的词比喻说墨\绛等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1,黯 常泛指黑色。

2,赫 现在仍有“赫日(红日),赫赤(深红,火红)”等词语。

3,黛 黑 现在仍有“黛黑”等词语。

4,黑 经常表示“黑色”。如“黑洞洞”“黑暗”等。

5,红 如 “绯红”“绛红”等。

6,绯 常表示“红色,深红色 ”“绯红”等词语。

7,赤 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  8,朱 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古代又称“朱”为正色,如“朱门”“朱红”等 。

9,丹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后表示“红色,赤色   10,蓝 形声字。从艸,监声。本义是:“蓼蓝。用来表示蓝色的形容词是“青”。“蓝”表示颜色是后起义,指“暗蓝色”。现在仍有“蓝天” “蔚蓝”等词语。

11,绿 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说文》:“绿,帛青黄色也。”本义是:“青中带黄的颜色”。如《楚辞·橘颂》:“绿叶素荣。”后也用来表示“乌黑色 ”,如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现在仍有“碧绿”“翠绿”“绿树”等词语。

12,白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古人还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本义是:“白颜色”。如《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13,黄 象形字。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是:“蝗虫。”后常指:“黄色”。《说文》:“黄,地之色也。”《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14,褐 形声字。从衣,曷声。《说文》:“褐,编枲袜。”(枲:粗麻。)本义是:“用粗麻织成的袜子”。后表示“黄黑色” ,如白居易《三适赠道友》:“褐绫袍厚暖。”现在仍有“褐煤,褐铁矿”等词语。

15,灰 会意字。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说文》:“灰,死火余烬也。”本义是:“火灰”。后指“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

16,绛(绛) 形声字。从糸,夅声。《说文》:“绛,大赤也。”本义是:“大红色”,《广雅》:“纁谓之绛。凡九旗之帛皆用绛。”(纁:红色)后表示“深红色”。如《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为兵作绛衣行縢。”(行縢:绑腿。)

17,紫 形声字。从糸,此声。《说文》:“紫,帛黑赤色也。”本义是“紫色”,也就是“蓝和红组成的颜色”。后常指“紫色”,如《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现在仍有“紫棠色”(黑里带红的颜色)等词语。

18,彤 会意字。从丹,从彡。丹就是丹砂。彡表示装饰。本义是:“彩色装饰”。《说文》:“彤,丹饰也。”《荀子·大略》:“诸侯彤弓。”(按:“丹漆也。)本来是动词,后用作形容词指“朱红色”,如 《书·顾命》:“麻冕彤裳。”《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现在仍有“彤日”“彤云”“红彤彤”等词语。

19,青 会意字。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说文》:“青,东方色也。”本义是:“蓝色”。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也用来指“深绿色”,如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现在仍有“青山”“青翠”等词语。形容“黑色”的较少,如“青牛”等。

20,碧 形声字。从玉,从石,白声。《说文》:“碧,石之青美者。”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后表示“青绿色”,如《孔雀东南飞》:“绿碧青丝绳。”也表示“青白色,浅绿色 ”,如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接天莲叶无穷碧。”现在仍有“碧绿”“碧草”等词语。

21,苍(苍) 形声字。从艸,仓声。《说文》:“苍,草色也。”本义是“草色”。《广雅》:“苍,青也。”后引申为“深绿色”或“深蓝色” ,如《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耶?”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谢公行处苍苔没。”也表示“灰白色 ”,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古时候?颜色?那太多了,你听好了:



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

妃色 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湘妃色、粉红皆同义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

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樱桃色:鲜红色

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

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绯红:艳丽的深红

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2.国画暗红色颜料

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丹:丹砂的鲜艳红色

彤:赤色

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

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

赫赤:深红,火红。泛指赤色、火红色。

嫣红:鲜艳的红色

洋红:色橘红

炎:引申为红色。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绾:绛色;浅绛色。

枣红:即深红(色相不变,是深浅变化)

檀:浅红色,浅绛色。

殷红:发黑的红色。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

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亦泛指脸红色



鹅黄:淡黄色 (鹅嘴的颜色,高明度微偏红黄色)

鸭黄:小鸭毛的黄色

樱草色:淡黄色

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比较常用且有浓郁中国味道)

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

橘黄:柑橘的黄色。

橙黄:同上。

橘红:柑橘皮所呈现的红色。

姜黄:中药名。别名黄姜。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

缃色:浅黄色。

橙色:界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混合色。

茶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

驼色: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

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

栗色: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

棕色:棕毛的颜色,即褐色。1.在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2.适中的暗淡和适度的浅黑。

棕绿: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

棕黑:深棕色。

棕红:红褐色。

棕黄:浅褐色。

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

赭色:红色、赤红色。

琥珀:

褐色: 黄黑色

枯黄:干枯焦黄

黄栌:一种落叶灌木,花黄绿色,叶子秋天变成红色。木材黄色可做染料。

秋色:1.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2.古以秋为金,其色白,故代指白色。

秋香色:浅橄榄色 浅黄绿色。

绿

嫩绿:像刚长出的嫩叶的浅绿色

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

柳绿:柳叶的青绿色

竹青:竹子的绿色

葱黄:黄绿色,嫩黄色

葱绿:1,浅绿又略显微黄的颜色2,草木青翠的样子

葱青:淡淡的青绿色

葱倩:青绿色

青葱:翠绿色,形容植物浓绿

油绿:光润而浓绿的颜色。以上几种绿色都是明亮可爱的色彩。

绿沈(沉):深绿

碧色:1,青绿色。2,青白色,浅蓝色。

碧绿:鲜艳的青绿色

青碧:鲜艳的青蓝色

翡翠色:1,翡翠鸟羽毛的青绿色。2,翡翠宝石的颜色

草绿:绿而略黄的颜色。

青色:1.一类带绿的蓝色,中等深浅,高度饱和。3,本义是蓝色。4,一般指深绿色。5,也指黑色。6,四色印刷中的一色。2,特指三补色中的一色。

青翠:鲜绿

青白:白而发青,尤指脸没有血色

鸭卵青:淡青灰色,极淡的青绿色

蟹壳青:深灰绿色

鸦青:鸦羽的颜色。即黑而带有紫绿光的颜色。

绿色:1,在光谱中介于蓝与黄之间的那种颜色。2,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3,引申为黑色,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代指为青春年少的容颜。

豆绿:浅黄绿色

豆青:浅青绿色

石青:淡灰绿色

玉色:玉的颜色,高雅的淡绿、淡青色

缥:绿色而微白

艾绿:艾草的颜色。偏苍白的绿色。

松柏绿:经冬松柏叶的深绿

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

松花色:浅黄绿色。(松树花粉的颜色)《红楼梦》中提及松花配桃红为娇艳



蓝:三原色的一种。像晴天天空的颜色

靛青:也叫“蓝靛”。用蓼蓝叶泡水调和与石灰沉淀所得的蓝色染料。呈深蓝绿色 (靛,发音dian四声,有些地方将蓝墨水称为“靛水”或者“兰靛水”)

靛蓝:由植物(例如靛蓝或菘蓝属植物)得到的蓝色染料

碧蓝:青蓝色

蔚蓝: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

宝蓝:鲜艳明亮的蓝色 (英文中为 RoyalBlue 即皇家蓝色,是皇室选用的色彩,多和小面积纯黄色(金色)配合使用。)

蓝灰色:一种近于灰略带蓝的深灰色

藏青:蓝而近黑

藏蓝:蓝里略透红色

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黛螺:绘画或画眉所使用的青黑色颜料,代指女子眉妩。

黛色:青黑色。

黛绿:墨绿。

黛蓝:深蓝色

黛紫:深紫色

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古人以紫为祥瑞的颜色。代指与帝王、皇宫有关的事物。

紫酱:浑浊的紫色

酱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紫檀:檀木的颜色,也称乌檀色 乌木色

绀青 绀紫:纯度较低的深紫色

紫棠:黑红色

青莲:偏蓝的紫色

群青:深蓝色

雪青:浅蓝紫色

丁香色:紫丁香的颜色,浅浅的紫色,很娇柔淡雅的色彩

藕色:浅灰而略带红的颜色

藕荷色:浅紫而略带红的颜色



精白:纯白,洁白,净白,粉白。

象牙白:乳白色

雪白:如雪般洁白

月白:淡蓝色

缟:白色

素:白色,无色

荼白:如荼之白色 霜色:白霜的颜色。

花白:白色和黑色混杂的。斑白的 夹杂有灰色的白

鱼肚白:似鱼腹部的颜色,多指黎明时东方的天色颜色 (M5 Y5)

莹白:晶莹洁白

灰色:黑色和白色混和成的一种颜色

牙色:与象牙相似的淡黄色 (暖白)

铅白:铅粉的白色。铅粉,国画颜料,日久易氧化“返铅”变黑。铅粉在古时用以搽脸的化妆品。 (冷白)



玄色:赤黑色,黑中带红的颜色,又泛指黑色

玄青:深黑色

乌色:暗而呈黑的颜色

乌黑:深黑;漆黑

漆黑:非常黑的

墨色:即黑色

墨灰:即黑灰

黑色:亮度最低的非彩色的或消色差的物体的颜色;最暗的灰色;与白色截然不同的消色差的颜色;被认为特别属于那些既不能反射、又不能透过能使人感觉到的微小入射光的物体,任何亮度很低的物体颜色。

缁色:帛黑色

煤黑象牙黑:都是黑,不过有冷暖之分。

黧:黑中带黄的颜色

黎:黑中带黄似黎草色

黝:本义为淡黑色或微青黑色。

黝黑:(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

黯:深黑色、泛指黑色

赤金:足金的颜色

金色:平均为深黄色带光泽的颜色

银白:带银光的白色

铜绿 、乌金 、老银:金属氧化后的色彩

其它

苍色:即各种颜色掺入黑色后的颜色,如苍翠、 苍黄、 苍青、 苍黑、 苍白 (准确的说是掺入不同灰度级别的灰色)

水色:水红、 水绿、水蓝、淡青、湖蓝、湖绿、皆是浅色。

深色淡色:颜色深的或浅的,不再一一列出。

国画用色 :

银朱:呈暗粉色。

胭脂:色暗红。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颜料,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朱砂:色朱红。用以画花卉、禽鸟羽毛。 (黄色成分微高于红色成分,色艳丽,需注意与背景色调和,多数情况下不大面积使用。)

朱膘:色橘红。明度比朱砂高,彩度比朱砂低。用以画花卉。

赭石:色红褐。用以画山石、树干、老枝叶。

石青:色青,依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用以画叶或山石。

石绿:依深浅分为-头绿、二绿、三绿。用以画山石、树干、叶、点苔等。

白粉:亦称胡粉,色白,有蛤粉和铅粉两种。用以画白花、鸟,或调配其他颜料使用。

花青:色藏青。用以画枝叶、山石、水波等。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靛,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蓝绿色或藏蓝色。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广花,颜料。即广东产的花青。

藤黄:色明黄。用以画花卉、枝叶。藤黄:明黄色。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从其树皮凿孔,流出黄色树脂,以竹筒承接,干透可作国画颜料。赭石色:暗棕色矿物,用做颜料

雌黄:矿物名。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2S3)橙黄色,半透明,可用来制颜料。古人用雌黄来涂改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称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信口雌黄”。

雄黄:中药名。为含硫化砷的矿石。别名石黄、黄石。

石黄:国画颜料,即雄黄。

洋红:色橘红。用以画花卉。

古时候怎么形容颜色~

古汉语中有哪些形容颜色的词
1,黯 形声字.从黑,音声.本义是:“深黑色”.《说文》:“黯,深黑色也.”《广雅》:“黯,黑也.”《史记·孔子世家》:“黯然而黑.”现在仍有“黯然”(黑暗的样子)等词语.常泛指黑色.
2,赫 会意字.从二赤.《说文》:“赫,火赤貌.”火赤.本义是“火烧的颜色”,泛指“赤色和火红色” .如《诗经·邶风·简兮》:“赫如渥赭.”现在仍有“赫日(红日),赫赤(深红,火红)”等词语.
3,黛 形声字.从黑,代声.《说文》:“黱,画眉也.从黑,朕声.”“黱”也写作“黛”.锴本作画眉墨.本义是“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后来泛指“青黑色 ”,如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现在仍有“黛黑”等词语.
4,黑 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本义是:“黑色”.《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后经常表示“黑色”.如“黑洞洞”“黑暗”等.
5,红 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说文》:“红,帛赤白色也.”本义是:“粉红色.”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释名·释采帛》:“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后来也表示各种红的颜色.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现在红色使用极为普遍,结合其他表示红色的词语使用,如“绯红”“绛红”等.
6,绯 形声字. 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非声.本义是“(帛)红色”.《说文新附》:“绯,帛赤色也.”后常表示“红色,深红色 ”,如韩愈《送区弘南归》:“佩服上色紫与绯.”现在有“绯红”等词语.
7,赤 会意字.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说文》:“赤,南方色也.”《书·洪范·五行传》:“赤者,火色也.”后指“红色”,如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
8,朱 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如《韩非子·十过》:“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庄子·达生》:“紫衣而朱冠.”古代又称“朱”为正色,如“朱门”“朱红”等 .
9,丹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本义是“辰砂,朱砂”.后表示“红色,赤色”.《周礼·考工记》:“染羽以朱湛丹秫.”
10,蓝 形声字.从艸,监声.本义是:“蓼蓝”.《说文》:“蓝,染青草也.”蓝在上古汉语中并不表示颜色,一般都是表示染料“蓼蓝”,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用来表示蓝色的形容词是“青”.“蓝”表示颜色是后起义,指“暗蓝色”.如杜甫《冬到金华山观》:“上有蔚蓝天.”现在仍有“蓝天”“蔚蓝”等词语.
11,绿 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说文》:“绿,帛青黄色也.”本义是:“青中带黄的颜色”.如《楚辞·橘颂》:“绿叶素荣.”后也用来表示“乌黑色 ”,如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现在仍有“碧绿”“翠绿”“绿树”等词语.
12,白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古人还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本义是:“白颜色”.如《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13,黄 象形字.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是:“蝗虫.”后常指:“黄色”.《说文》:“黄,地之色也.”《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14,褐 形声字.从衣,曷声.《说文》:“褐,编枲袜.”(枲:粗麻.)本义是:“用粗麻织成的袜子”.后表示“黄黑色” ,如白居易《三适赠道友》:“褐绫袍厚暖.”现在仍有“褐煤,褐铁矿”等词语.
15,灰 会意字.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说文》:“灰,死火余烬也.”本义是:“火灰”.后指“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
16,绛(绛) 形声字.从糸,夅声.《说文》:“绛,大赤也.”本义是:“大红色”,《广雅》:“纁谓之绛.凡九旗之帛皆用绛.”(纁:红色)后表示“深红色”.如《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为兵作绛衣行縢.”(行縢:绑腿.)
17,紫 形声字.从糸,此声.《说文》:“紫,帛黑赤色也.”本义是“紫色”,也就是“蓝和红组成的颜色”.后常指“紫色”,如《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现在仍有“紫棠色”(黑里带红的颜色)等词语.
18,彤 会意字.从丹,从彡.丹就是丹砂.彡表示装饰.本义是:“彩色装饰”.《说文》:“彤,丹饰也.”《荀子·大略》:“诸侯彤弓.”(按:“丹漆也.)本来是动词,后用作形容词指“朱红色”,如 《书·顾命》:“麻冕彤裳.”《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现在仍有“彤日”“彤云”“红彤彤”等词语.
19,青 会意字.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说文》:“青,东方色也.”本义是:“蓝色”.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也用来指“深绿色”,如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现在仍有“青山”“青翠”等词语.形容“黑色”的较少,如“青牛”等.
20,碧 形声字.从玉,从石,白声.《说文》:“碧,石之青美者.”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后表示“青绿色”,如《孔雀东南飞》:“绿碧青丝绳.”也表示“青白色,浅绿色 ”,如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接天莲叶无穷碧.”现在仍有“碧绿”“碧草”等词语.
21,苍(苍) 形声字.从艸,仓声.《说文》:“苍,草色也.”本义是“草色”.《广雅》:“苍,青也.”后引申为“深绿色”或“深蓝色” ,如《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耶?”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谢公行处苍苔没.”也表示“灰白色 ”,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1,黯 形声字.从黑,音声.本义是:“深黑色”.《说文》:“黯,深黑色也.”《广雅》:“黯,黑也.”《史记·孔子世家》:“黯然而黑.”现在仍有“黯然”(黑暗的样子)等词语.常泛指黑色.
2,赫 会意字.从二赤.《说文》:“赫,火赤貌.”火赤.本义是“火烧的颜色”,泛指“赤色和火红色” .如《诗经·邶风·简兮》:“赫如渥赭.”现在仍有“赫日(红日),赫赤(深红,火红)”等词语.
3,黛 形声字.从黑,代声.《说文》:“黱,画眉也.从黑,朕声.”“黱”也写作“黛”.锴本作画眉墨.本义是“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后来泛指“青黑色 ”,如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现在仍有“黛黑”等词语.
4,黑 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本义是:“黑色”.《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后经常表示“黑色”.如“黑洞洞”“黑暗”等.
5,红 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说文》:“红,帛赤白色也.”本义是:“粉红色.”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释名·释采帛》:“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后来也表示各种红的颜色.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现在红色使用极为普遍,结合其他表示红色的词语使用,如“绯红”“绛红”等.
6,绯 形声字. 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非声.本义是“(帛)红色”.《说文新附》:“绯,帛赤色也.”后常表示“红色,深红色 ”,如韩愈《送区弘南归》:“佩服上色紫与绯.”现在有“绯红”等词语.
7,赤 会意字.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说文》:“赤,南方色也.”《书·洪范·五行传》:“赤者,火色也.”后指“红色”,如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
8,朱 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如《韩非子·十过》:“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庄子·达生》:“紫衣而朱冠.”古代又称“朱”为正色,如“朱门”“朱红”等 .
9,丹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本义是“辰砂,朱砂”.后表示“红色,赤色”.《周礼·考工记》:“染羽以朱湛丹秫.”
10,蓝 形声字.从艸,监声.本义是:“蓼蓝”.《说文》:“蓝,染青草也.”蓝在上古汉语中并不表示颜色,一般都是表示染料“蓼蓝”,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用来表示蓝色的形容词是“青”.“蓝”表示颜色是后起义,指“暗蓝色”.如杜甫《冬到金华山观》:“上有蔚蓝天.”现在仍有“蓝天”“蔚蓝”等词语.


#越趴毅# 古代描写颜色的词有哪些? -
(15321422491): 绯、丹、朱——红 黛——多指色彩艳丽(例如: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秋、银——白 柳——多指绿色 碧——水的绿色

#越趴毅# 关于颜色的古代名称. -
(15321422491): 深蓝色是靛,也叫“蓝靛”.淡蓝色是月白,月白其实指的就是月亮的颜色,古人认为月亮的颜色并不是纯白,而是带着一点淡淡的蓝色.严格来讲浅蓝色并不能称为“月白”,月白色是白色微微带一点蓝,并不容易观察.许多白色的玉石,在...

#越趴毅# 描写红色的词语最好是单音节的.比如我已知的有:红,绯,绛,丹,彤,赤,茜,朱,还有(赤色)(赤贞)[后两个原是一个字的]也可以集些典故之类,比... - 作业帮
(15321422491):[答案] 银红,殷红,绯红,深红,火红,暗红,红艳艳,红彤彤,红通通,鲜红,艳红,朱红,亮红,万紫千红,粉红,紫红,米红,棕红,浅红,血红,淡红

#越趴毅# 古代用哪些字来表示各种颜色?
(15321422491): 绛——赤色 大红 靛——靛青,蓝靛 葱——青色 素——白色 碧——绿色 丹——大红 朱——红色 青——黑色 玄——黑色 紫就是紫 橙色以前没有 灰色也就是灰色

#越趴毅# 表示红色的词语有哪些? -
(15321422491): 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 满面红光 大红大紫 灯红酒绿 面红耳赤

#越趴毅# 表示颜色的词语青 -
(15321422491): 万紫千红、 五颜六色、 姹紫嫣红、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花红柳绿、 五彩斑斓、 青红皂白、 绿草如茵、 黑白分明、 绚丽多彩、 灯红酒绿、 花花绿绿、 绿肥红瘦、 红装素裹、 阳春白雪、 青黄不接、 白山黑水、 漆黑一团、 黄旗紫盖、 浮翠流丹、 姚黄魏紫、 红飞翠舞、 花里胡哨

#越趴毅# 古代代表颜色的字,词? -
(15321422491): 1,黯 形声字.从黑,音声.本义是:“深黑色”.《说文》:“黯,深黑色也.”《广雅》:“黯,黑也.”《史记·孔子世家》:“黯然而黑.”现在仍有“黯然”(黑暗的样子)等词语.常泛指黑色. 2,赫 会意字.从二赤.《说文》:...

#越趴毅# 表示"红"这个颜色的字有哪些? -
(15321422491): 1赤.2朱:大红色.3绛:深红色.4丹.

#越趴毅# 描写红色的词都有哪些 -
(15321422491): 酡红 桃红 粉红 洋红 粉红 浅红 妃红 品红 海棠红 石榴红 银红 大红 绯红 朱红 火红 赫赤 嫣红 洋红 枣红 殷红

#越趴毅# 色彩最早的表示方法是什么?
(15321422491): 眼中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