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探究放大镜的成像规律 放大镜远近的成像原理?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也有些时候是特殊的,比如但U(物距)>2F时,它将会是实像且缩小幷倒立!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凹透镜的区别
一.结构不同
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
凹透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
二.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三.成像性质不同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成的像可以是 正、倒;虚、实;放、缩。起聚光作用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缩小的正立像。起散光作用透镜(包括凸透镜)是使光线透过,使用光线折后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折射定律。面镜(包括凸面镜)不是使光线透过,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可把平行光会聚于焦点,也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主要用扩大视野。
(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的那一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那么两倍焦距就是指2倍远的地方〉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不成像;
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2)
一倍焦距分虚实
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
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u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虚实 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 应用实例
u是物距 v是像距 f是焦距
u>2f,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 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可用来测量凸透镜焦距
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灯
u<f正立放大的虚像 无 虚像在物体同侧 放大镜
为了研究各种猜想,人们经常用光具座进行试验。
蜡烛的焰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条高度上。
(3)凸透镜成像还满足1/v+1/u=1/f
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
(1)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
(2)物体处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
(3)物体处于焦点以内
(4)凹透镜成像光路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该实验就是为了研究证实这个规律。实验中,有下面这个表:
物 距 u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 与物同侧与异侧像距v
u>2f 倒立缩小 实像异侧 f<v<2f
u=2f 倒立等大 实像异侧 v=2f 此时物体与像的距离是最小的,既4倍焦距。
f<u<2f 倒立放大 实像异侧 v>2f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灯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u,v同侧
这就是为了证实那个规律而设计的表格。其实,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照相机运用的就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要照的景物就是物体,胶片就是屏幕
照射在物体上的光经过漫反射通过凸透镜将物体的像成在最后的胶片上
胶片上涂有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
至于物距、像距的关系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完全一样
物体靠近时,像越来越远,越来越大,最后再同侧成虚像。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物远像近像变小

(4)当成虚像时,物、像的左右一致,上下一致;当成实像时,物、像的左右相反,上下相反.。
【规律记忆】
1.u>2f,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 照相机
简记为:外中倒小实(或物远像近像变小)
2.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可用来测量凸透镜焦距
简记为:两两倒等实
3.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
简记为:中外倒大实(或物近像远像变大)
4.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灯
简记为:点上不成像
5.u<f正立放大的虚像 无 虚像在物体同侧 放大镜
简记为:点内正大虚
注:u大于2f简称为远——离凸透镜远一些;u小于2f且大于f简称为近——离凸透镜近一些

当在2F以外时,可以看到缩小,倒立的实像,当在1F到2F之间时,可以看到放大、倒立的实像,当在2F时,可以看到等大,倒立的实像,当在1F以内时,可以看到放大,正立的虚像,当在1F时不能成像

如何探究"放大镜"的成像规律 急急急~

放大镜的成像规律:当uu。在一倍焦距之内,放大镜成像遵循“物远像变大”的规律。

放大镜其实是一个凸透镜,所以原理是:
将平行光线(如阳光)平行于主光轴(凸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连线称为此透镜的主光轴)射入凸透镜,光在透镜的两面经过两次折射后,集中在轴上的一点,此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记号为F,英文为:focal point)。
凸透镜在镜的两侧各有一实焦点,如为薄透镜时,此两焦点至透镜中心的距离大致相等。凸透镜之焦距是指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通常以f表示。凸透镜球面半径越小,焦距(记号为:f,英文为:focal length)越短。

扩展资料一、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方法一: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方法二: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二、凸透镜成像公式
凸透镜所成的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像距,用v表示。其实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没有一定的焦点,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且到主光轴距离相等的光线才会完全在主光轴上相交。
我们看到许多经过凸透镜的平行于主光轴但到主光轴距离不相等的光线有一个“焦点”是因为该凸透镜镜面的曲率半径较大,光线偏折程度的差异不明显。为了方便使用,我们把离主光轴的距离和凸透镜顶部的距离相等的两条光线的交点作为凸透镜的焦点。

成像公式: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关于符号的正负:物距u恒取正值。像距v的正负由像的实虚来确定,实像时v为正,虚像时v为负。凸透镜的f为正值,凹透镜的f为负值。)公式变形后可以得到f=uv/(u+v) 或u=vf/(v-f)或v=uf/(u-f)。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凸透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放大镜


#衡侦垂# 怎样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用 -
(18689148918): 分为三种情况: 1.物体位于焦距以内时,在同一侧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应用这一原理. 2.物体位于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在另一侧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映机应用这一原理. 3.物体位于2倍焦距以外时,在另一侧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应用这一原理.当物体距凸透镜距离等于焦距时不成像,并且当成实像时随着物距减小像距变大象变大.

#衡侦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都用了哪些科学方法 -
(18689148918): 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规律中采用的方法:1.探究法2.实验法3.归纳法 其中,重要的是第三条,因为前两条很多物理实验都会用到.

#衡侦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主要内容 -
(18689148918):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主要知识点 ①物距与像距: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②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要领:a.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b.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衡侦垂# 照相机摄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
(18689148918): 凸透镜成实像

#衡侦垂#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规律的总结就是一般会有什么结论,哪 -
(18689148918): (1)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2)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虚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衡侦垂# 如何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作业帮
(18689148918):[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或刻度尺)、火柴. 2.实验方案: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

#衡侦垂# 物理实验操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
(18689148918):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实验步骤: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2、移动光屏、蜡烛观察、光屏上的像,记录物距、像距,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衡侦垂# 怎样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18689148918): 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 (1)二倍焦距以外,...

#衡侦垂# 凸透镜成像规律怎么做
(18689148918): !!:u>2f 倒立缩小 实像异侧 u=2f 倒立等大 实像异侧 f<u<2f 倒立放大 实像异侧 u=f不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提出问题: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应用了凸透镜,为什么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不同呢?像的性质(成像的...

#衡侦垂# 物理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 -
(18689148918): 凸透镜成像旳规律 u是物距 v是像距 f是焦距 u>2f 成倒立、缩小旳实像 物像异侧 f<v<2f 照相机; u=2f 成倒立、等大旳实像 物像异侧 v=2f f<u<2f 成倒立、放大旳实像 物像异侧 v>2f 投影仪; u<f 成正立、放大旳虚像 物像同侧 放大镜. 口诀记忆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总是异侧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立的 做题只要能把握住以下几句话 前提条件是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物体离透镜的距离越近,像离透镜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反之,物体离透镜的距离越远,像离透镜的距离越近,所成的像越小. 这是总结的规律,请你记住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