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理学?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理学?理学的形成背景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理学有两种意思,可以指古代的理学,也可以指现代自然科学的理学,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嘉祐治平年间(1056年—1067年),理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王安石(荆公)新学、司马光(温公)朔学、苏轼的蜀学、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含张载的关学)为代表的理学四大派;现代科学上所说的理学通常是指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地质、地理等等。

理学起源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 ,即程朱理学。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理学研究内容  概括说来,理学讨论的问题主要有:①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理学家虽然有不同的回答,但都否认人格神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张载提出气本论哲学,认为太虚之气是万物的本原。二程建立“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②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和心统性情的学说,认为天地之性来源于太虚之气。程颢提出了心即天以及性无内外的命题,把心、性、天统一起来。程颐则提出性即理的命题,把性说成形而上之理。朱熹认为心之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发之和 ;性和情是体用关系,而心是“主宰”。③认识论问题 ,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 。张载首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两种知识,并提倡穷理尽性之学,成为理学家共同讨论的问题。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朱熹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陆九渊强调“反观”;王守仁则提出“致良知”说,认为格物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从而完成由内向外的认识路线 。理学流派  理学流派纷纭复杂,北宋中期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司马光的朔学,南宋时有朱熹的闽学、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明中期则有王守仁的阳明学等等。尽管这些学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特点,但按其基本观点和影响来分,主要有两大派别,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
理学的历史作用  作为地主阶级新的思想理论体系,理学一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过好的作用。它在思辨哲学方面的发展,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对于日本、朝鲜的历史发展,理学也曾发生相当大的影响。但是,理学在强化封建礼教 、维护宗法等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愈益起着消极乃至反动的作用。说明  宋明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道学或宋学。

http://baike.baidu.com/view/14844.htm可以进这里看一下

http://baike.baidu.com/view/14844.htm
加油

什么是理学?它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背景: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背景: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闫范梵#   《中国文化史概论》一书说:“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学的核心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 - 作业帮
(13485253284):[答案] 核心思想:天理是万物之源; 背景:早期儒学的粗糙和隋唐时期佛教与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积极的方面: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强调通过自身的道德完善达到理想的人格建树,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有其积...

#闫范梵# 理学为什么会出现在宋朝?请详细叙述,谢谢. -
(13485253284): 宋明理学的背景: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儒学无法控制人心. 2: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3:三教合一之风盛行 三教合一的具体情况: 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信仰出现危机感,...

#闫范梵# 如何评价理学?理学兴起的背景?理学兴起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13485253284): 理学是在清朝末年鸦片战争、自洋务运动以来,西方起初以传教士的方式先从文化领域进行渗透、影响、异化国人,这是第一步,之后以兴办养学堂,并且免费办学,洋务...

#闫范梵# 北宋理学形成因素 -
(13485253284): 上面的不够全面!答历史题不是越多越好!我的历史成绩一直很好!经常答满分!答案:①,唐朝五代以来战乱频繁,道德败坏.②北宋重文轻武.③中唐后商品经济发展,儒家受冲击.④中唐后私人书院兴起〔争辩学术!〕⑤佛教影响! 理学概念:人伦〔忠,孝,义,节〕天理〔客观唯心的理,即伦理纲常〕.

#闫范梵# 程朱理学的含义是什么?
(13485253284): 宋元明清时代以讨论“性理”等 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潮,是儒学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形态,由北宋程颢、 程颐奠基,至南宋朱熹始集大成,建 立了一个以“理”为核心...

#闫范梵# 理学思想体系何时形成,什么是它形成的标志 -
(13485253284):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闫范梵# 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13485253284): 选D 历史课本上说的.... 囧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佛教传入道教兴起 三教合一的调和之风兴盛 儒家学者思考探索 吸收佛道哲学 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 又要把这些思考同传统儒家对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 慢慢形成理学啦 还是那句话:历史课本上说的 学术方面各种之一都有啦 如果你做历史选择题的话 还是信课本吧 - -!

#闫范梵# 中国古代理学主张什么? -
(13485253284): 理学,是由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延传下来,昔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的推出,导致除儒家外的百家失传,但也少有保留.至后期历史学者研究,逐步形成我国古代理学.例如:《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宋明理学》等 北宋中期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司马光的朔学,南宋时有朱熹的闽学、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明中期则有王守仁的阳明学等等.尽管这些学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特点,但按其基本观点和影响来分,主要有两大派别,二程、朱熹为代表的 朱熹 程朱理学;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

#闫范梵# 宋明理学是什么意思?是指宋朝的理学与明朝的理学的结合吗??
(13485253284): 宋明理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理学一名始称于南宋,朱子曾说“理学最难”,陆九渊也说“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