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是谁写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范仲淹 china10k/trad/history/5/52/52z/52z04/52z0409 范仲淹(986-1052),北宋政治家和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幼家贫好学,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取进士。入仕后,不论在朝或任职地方,均勤政廉洁,政绩显著。京师流传有「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的盛誉。监泰州西溪镇盐仓时,修堤防海患,堤长数百里,人称「范公堤」。出巡江淮、京东灾区,开仓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宋夏战争期间,出任陕西帅臣,改革军队编制,提高军队战斗力,修城筑寨,屯田积谷,巩固了边防。西夏人称其为「胸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年),任参知政事,在宋仁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政。庆历五年,新政失败,罢免参知政事。先后出任知邠(今陕西彬县)、邓(今河南邓县)、杭州等地。他的文学成就不亚于其政绩。其名作〈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传世名句。著作有《范文正公集》。 chiculture/05140514b08/0514b08 范仲淹《岳阳楼记》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西岸,是三国时期(时为公元215年)由东吴将领鲁肃所修建,当时称为「阅军楼」。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大臣滕子京被贬岳州后重修了岳阳楼。修建后邀当时名臣兼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岳阳楼记》,令岳阳楼随之而声名远播。   作者藉登楼观景抒写个人的政治抱负。文中重点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色: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作者以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写的政治抱负,既是自己在贬居生活中坚持政治理想的自我鞭策,又是对同遭厄运的朋友们的勉励和鼓舞: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文中用对比手法写不同景色,从不同景色生发出不同的情感,从不同情感生发出政治议论,正反对比,步步深入,把写景、抒情、言志融为一体。 图片参考:chiculture/0514/picture/0514pic22623 湖南岳阳楼内之《岳阳楼记》碑文 chiculture/0202c36/0202c36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麟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赏析] 在历代描写洞庭湖及长江景色的文章中,这是极有名、也是写得极好的一篇。其写景内容共分三段,第一段总括江湖相连的形势,第二段写洞庭湖水势凶恶的一面,第三段则写风平浪静、景色亲切怡人的情状。范仲淹从未到过洞庭湖,但能写得如此深得洞庭湖的精神,显然与其生长于太湖之滨深有关系。 图片参考:chiculture/0202popup/Images/0202pic21672 湖南岳阳楼
ANS :范仲淹 主旨   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阅兵台旧址建了一座楼阁,取名岳阳楼。李白、杜甫、白居易、张孝祥、陆游等著名诗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到北宋庆历四年,西元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府,第二年春重修岳阳楼,六月写信给贬官在邓州的好朋友范仲淹,并附有《洞庭晚秋图》一幅,请他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到庆历六年九月,范仲淹便写了这篇著名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全文只有三百六十八字,分五段。 《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 修辞手法 就艺术而论,《岳阳楼记》也是一篇绝妙的文章。下面提出几点来讲一讲:   第一,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还有什么意思呢?遇到这种情况有两种方法。一个方法是作翻案文章,别人说好,我偏说不好。另一个方法是避熟就生,另辟蹊径,别人说烂了的话我不说,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自己的一套。范仲淹就是采取了后一种方法。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不能不让人佩服。   第二,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第三,这篇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千钧之力。   滕子京在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那封信里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确实是这样,岳阳楼已因这篇绝妙的记文,而成为人们向往的一个胜地;《岳阳楼记》也像洞庭的山水那样,永远给人以美好的记忆。
参考: big5.chinabroadcast/gate/big5/gb.cri/3601/2005/09/15/

~


#逄纨和# 岳阳楼记作者是谁?他写这篇文章时去过岳阳楼吗? - 作业帮
(17521206862):[答案]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文学家.受好友腾子京嘱托写下岳阳楼记,并未去过,但借腾子京人生境遇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用以自勉和与友共勉.

#逄纨和#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
(17521206862):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

#逄纨和#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
(17521206862): 范仲淹.

#逄纨和#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
(17521206862): 范仲淹

#逄纨和# 【岳阳楼记】是谁写的? -
(17521206862): 范仲淹

#逄纨和#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
(17521206862): 范仲淹

#逄纨和#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
(17521206862): 北宋的范仲淹

#逄纨和# 《岳阳楼记》是谁写的?是那个朝代的?
(17521206862): 范仲淹,宋

#逄纨和# 岳阳楼记到底是在哪里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月阳楼
(17521206862):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河南邓州(范仲淹被贬之地)的花洲书院写成的.受同在朝中为官的好朋友滕子京所托,(滕子京后被贬到岳阳,政绩突出,重修岳阳楼),为重修岳阳楼作序而成!(他是参照滕子京所画岳阳楼图借酒兴想像抒怀而成)

#逄纨和#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 -
(17521206862): 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