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爆炸的能量来源,爆炸可分为哪几类? 爆炸的类型一般有哪两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按照爆炸的能量来源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和核爆炸三种。

物理性爆炸

物理性爆炸是由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现象。例如锅炉的爆炸,容器内液体过热汽化引起的爆炸,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压引起的爆炸等,都属于物理性爆炸。物理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化学性爆炸

化学性爆炸是由于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现象。化学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成分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化学性爆炸按爆炸时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可分为三类。

(1)简单分解爆炸 引起简单分解爆炸的爆炸物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爆炸所需的热量,是由于爆炸物质本身分解时产生的。属于这一类的物质有叠氮铅、乙炔酮、乙炔银、碘化氮、氯化氮等。这类物质是非常危险的,受轻微震动即引起爆炸。如:

PbN6→Pb+3N2

Ag2C2→2Ag+2C

(2)复杂分解爆炸 各种含氧炸药和烟花爆竹的爆炸就属于复杂分解爆炸。这类物质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质为低。在发生爆炸时伴有燃烧反应,燃烧需要的氧是其本身分解时产生的。属于这一类的物质有TNT炸药、苦味酸、硝化棉等。

(3)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可燃性混合物是指由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组成的爆炸性物质,一切可燃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组成的混合物均属此类。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反应:

2CO+O2+3.76N2=2CO2+3.76N2+Q

这类爆炸实际上是在火源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瞬间燃烧反应。

通常称可燃性混合物为有爆炸危险的物质,它们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才变为危险的物质。这些条件包括可燃物质的含量、氧化剂含量以及点火源的能量等。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危险性较低,但较普遍,工业生产中遇到的主要是这类爆炸事故。

核爆炸

由原子核分裂或热核的反应引起的爆炸称为核爆炸。核爆炸时可形成数百万度到数千万度的高温,在爆炸中心可形成数百万大气压(1大气压=101325Pa)的高压,同时发出很强的光和热辐射以及各种粒子的贯穿辐射。因此核爆炸比化学性爆炸具有更大的破坏力,核爆炸的能量相当于数千吨到数万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如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的爆炸,就属于这类爆炸。



爆炸的分类有哪些?~

爆炸有三种分类方式,分别是按初始能量分,按反应相分,按燃烧速度分。具体分类如下:
按初始能量分:分为核爆炸,化学爆照,电爆炸,物理爆炸,高速爆炸,激光、X射线或其他高能粒子束照射引起的爆炸,如下图。

按照爆炸反应的相的不同,爆炸可分为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
气相爆炸。包括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引起的爆炸;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等。
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蒸发爆炸以及由不同液体混合所引起的爆炸。例如,硝酸和油脂,液氧和煤粉等混合时引起的爆炸;熔融的矿渣与水接触或钢水包与水接触时,由于过热发生快速蒸发引起的蒸汽爆炸等。
固相爆炸。包括爆炸性化合物及其他爆炸性物质的爆炸(如乙炔铜的爆炸);导线因电流过载,由于过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的爆炸等。
按燃烧速度分,可分为轻爆、爆炸和爆轰。
轻爆。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数米,爆炸时无多大破坏力,声响也不太大。如无烟火药在空气中的快速燃烧,可燃气体混合物在接近爆炸浓度上限或下限时的爆炸即属于此类。
爆炸。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十几米至数百米,爆炸时能在爆炸点引起压力激增,有较大的破坏力,有震耳的声响。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在多数情况下的爆炸,以及火药遇火源引起的爆炸等即属于此类。
爆轰。物质爆炸的燃烧速度为爆轰时能在爆炸点突然引起极高压力,并产生超音速的“冲击波”。由于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燃烧产物急速膨胀,像活塞一样挤压其周围气体,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传给被压缩的气体层,于是形成的冲击波由它本身的能量所支持,迅速传播并能远离爆轰的发源地而独立存在,同时可引起该处的其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炸药发生爆炸,从而发生一种“殉爆”现象。
爆炸必须具备的五个条件:
提供能量的可燃性物质,即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辅助燃烧的助燃剂(氧化剂)如氧气、空气。
可燃物质与助燃剂的均匀混合。
混合物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包围体)。
有足够能量的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参考资料
爆炸(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8%86%E7%82%B8/18112?fr=aladdin#2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的重要性和危险性

  危险化学品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其危险性主要表现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蚀性上。比如:每家每户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车辆使用的汽、柴油,家庭装修用的油漆、胶粘剂,美发用的发胶等,如使用或存放不当,容易引发火灾、爆炸;农民使用的农药,杀虫剂,家庭使用的老鼠药等化学品具有毒性,容易引发中毒事故;工业使用的烧碱、硫酸、盐酸等化学品具有腐蚀性,能把人体烧伤。

  日常使用危险化学品要注意什么

  许多危险化学品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因此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不要用化学溶剂去洗手,更不要误服,特别是接触到腐蚀性化学品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易燃易爆场所禁止使用明火,如果确实需要动用明火,如进行烧焊等,事先要得到批准,并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才能动火;在火灾、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不要穿化纤服装或带铁钉的鞋,因为化纤服装会产生静电,鞋钉撞击地面会产生火花。危险化学品的搬运一定要小心,特别是硫酸等腐蚀性物品常用玻璃制品等盛装,搬运时如不慎容易引发意外;因工作需要购入危险化学品,不能搭乘公共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也不能在邮件中夹带;对于没有使用完的危险化学品,千万不能随意丢弃,否则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如往下水道倒液化气残液,遇到火星会发生爆炸;鼠药随意乱扔,可能会使其他人误服中毒。此外,还要按规定戴好防护用品,防止工作过程中人体受到伤害。

  常用的应急处置措施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遇到危险、危害、有毒物质泄漏,切勿恐慌,应镇定自如,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立即报警,向110、119、120报警台报警(在易燃易爆场所,禁止使用手机报警。如要使用手机报警,要离开危险爆炸区域,以免引起燃烧爆炸);

  2、迅速通知周围人员、周边群众(特别是下风向居住区)撤离危险区域;

  3、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要立即朝侧风向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再朝上风向安全地带撤离;

  4、从危险区域撤离时,要将手帕、衣服弄湿后,捂住口、鼻离开;

  5、在危险区域绝不能使用明火和手机,也不能开电灯等电器设备;

  6、受泄漏物危害的人员,事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危险化学品知识问答
  1、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有哪六个环节?

  答: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经营、废弃物处置

  2、化学品的爆炸有哪两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与危险化学品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等。

  4、事故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答:定义:事故是职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突发**件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特点:(1)因果性(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2)必然性、偶然性和规律性;(3)潜在性、再现性;(4)可预防性、

  5、对事故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答:对事故的正确态度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常备不懈,居安思危,把工作重点放到预测、预防事故上来。

  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有哪些?

  答: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7、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别有哪些?

  答: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①以不安全的方式、速度操作,如车辆超速行驶等②使用不安全的工具操作,如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铁器敲击③在不安全的位置操作,如在起重机臂下或无防护在高处作业等④在不安全的状态下操作,如在机械转动时清扫、修理、检查等⑤进行不安全的配置、混合或接触,如将两种可能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品混存等⑥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穿工作服没做到“三紧”、操作钻床时带手套等⑦擅自拆除安全装置或设施⑧误操作,如开错开关或阀门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又可分为机具、材料和环境两个方面。其主要表现如下。

  (1)机具、材料方面:①机具本身存在缺陷,如强度不够、车辆刹车不灵、“带病”运转等;②机械设备无必要的防护装置、设施,或者虽然有但不符合安全要求;③工件、材料、物品放置不当及物流方面的缺陷,如车间内外原材料运输线路混乱等;④作业方法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垂直、交叉作业等⑤无必要的防护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品,或者虽然有但不符合合要求;⑥使用、生产具有燃爆性、毒性、放射性及腐蚀性的材料、物料,且无防护。(2)环境方面:①室外不良气候,如高温、低温、风、雨、雪等造成的不安全状态②作业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及时间、空间方面的不安全状态,如照明不良、温、湿度不当、作业空间狭窄杂乱等。

  8、四不放过原则指的是什么?

  答:“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查不清楚不放过;责任得不到追究不放过;职工受不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得不到落实不放过。

  9、危化品事故的危害有哪些?

  答:①引发火灾爆炸事故②引发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并可能导致职业病导致中毒或职业病的化学物品:如铅、苯、汞、海绵、硫化氢等生产性毒物中毒,甚至致癌等③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危险化学品流失,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的健康。

  10、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对策——3E原则:

  答:工程技术(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强制(Enforcement)

  危险化学品安全小知识
  一、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为什么不能卧放?

  因为当钢瓶立放时,瓶内的下部是液体,上部是气体,当打开角阀时,冲出的是气体,随气体的逸出,下部液体又逐渐汽化,使瓶内上部气体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如果钢瓶卧放,则靠近瓶口处多是液体,当打开角阀时,冲出的液体迅速汽化,体积大约扩大250倍,这样多的气体,大大超过灶具的负荷,一种可能是,窜起很大很高的火焰,引着附近可燃物,另一种可能是,气体来不及安全燃烧,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源自:《北京市消防局》

  二、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储运原则是什么?

  1、爆炸性物品;必须专库储存、专人保管、专车运输,不能同起爆药品、器材混储混运。搬运过程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严禁摔、滚、翻、撞和摩擦。避免存放在高温场所。

  2、氧化剂:除惰性不燃气体外,不得同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混运。避免摩擦、日晒、雨淋、漏撒。

  3、压缩气体和液态气体,不能混储混运,即使都是瓶装的气体或物质也不能混储混运。易燃气体除惰性气体外,助燃气体除不燃气体无机毒品外,均不得与其他物品混储混运。要轻装轻卸,避免撞击、抛掷、烘烤等。

  4、自燃物品:单独储存,与酸类、氧化剂等隔离,远离火源及热源,防止撞击、翻滚、倾倒、包装损坏。如黄磷应浸没于水中,三异丁基铝应防止受潮。

  5、遇水燃烧的物品:包装严密,存放地点干燥,严防雨雪,远离散发酸雾的物品,不与其他类别的危险品混储混运。如金属钠应浸没在矿物油中保存。

  6、易燃液体,:单独储运,远离火源、热源、氧化剂、氧化性酸类,防止静电危害,邻近的电气设备要整体防爆。

  7、易燃固体:包装完好。轻装轻卸,防止火花、烘烤。

  8、毒害品:包装严密完好,单储单运,远离火源、热源、氧化剂、酸类、食品,存放地点应通风良好。

  9、腐蚀物品:容器具有耐腐蚀要求,严密不漏。氧化性酸远离有机易燃品。酸类腐蚀品应与氰化物、遇水燃烧品、氧化剂隔离,不宜与碱类腐蚀剂混储混运。

  10、放射性物品:包装严密,内衬防振材料,装在屏蔽材料制成的容器内,严防放射线渗漏污染。仓库须有吸收射线的屏蔽层,按卫生部门的要求建造。

  三、易燃易爆化学品堆放要符合哪些要求?

  1、货物堆码不得超高、超宽、要做到稳固、整齐,便于清点检查。

  2、堆垛要做到“五留距”,既留墙距、柱距、顶距、垛距,确保货物的安全。

  3、货物堆垛底下应衬垫。爆炸物品一级易燃液体、一级氧化剂等,不得使用水泥制品、石块以及摩擦碰击容易产生火花的材料衬垫。

  4、允许露天堆放的货物堆场,要根据不同的包装和物品需要,除堆码底下有衬垫外,还要有遮盖布。不宜采用芦席、油毡等苫盖。

  四、厂内运装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货物应遵守哪些规定?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第3、3、10款要求:装载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货物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经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批准,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行驶。

  2、必须由具有5万公里和3年以上驾驶经理的驾驶员驾驶,并选派熟悉危险品性质和有安全防护知识的人担任押运员。

  3、必须用货运汽车运输,禁止用汽车挂车及其他机动车运输。

  4、车上应根据危险货物的性质佩带响应的防护、消防器材,车厢两端上方须插有危险标志。

  5、应在货车排气管消音器外装设火星罩,易燃易爆货物专用车的排气管应装在车厢前一侧,向前排气。

  6、车厢周围严禁烟火。

  7、装载液态或气态易燃易爆物品的罐车,必须挂接地静电导链;装载液化气体的车辆,应有防晒措施。

  8、装载氯化钠、氯化钾和用铁桶装的一级易燃液体时,不得使用铁底板车辆。

  9、装载剧毒物品的车辆,用后应进行清洗、消毒。

  10、 不得与其他货物混装;易燃易爆物品的装载量不得超过货物载重量的2/3,堆放高度不得高于车厢栏板。

  11、 两台以上车辆跟踪运输时,两车最小间距为50M,行驶中不得紧急制动,严禁超车。

  12、 中途停车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或未卸完货物前,驾驶员和押运员不得离车。


#丘知月# 从过程来看,爆炸可分为哪几类 - 作业帮
(15235297481):[答案] 膨胀爆炸.比如气球因气体过多或到高空气压太低产生爆炸. 化学爆炸.当物质内部化学空间满足不了,化学颗粒因获得其它能量而使电子运动范围急剧增加,致此产生化学爆炸. 放电爆炸.最明显的是雷电会使周围的空气急剧加热,进而膨胀产生爆炸. ...

#丘知月# 按照爆炸反应相的不同,爆炸可分为哪三类?
(15235297481): 可分为以下三类: 1) 气相爆炸.它包括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液体被喷成雾状在急剧燃烧时引起的爆炸,称喷雾爆炸;飞扬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等. 2) 液相爆炸.它包括聚合爆炸、蒸发爆炸以及由不同液体混合所引起的爆炸. 3) 固相爆炸.它包括爆炸性化合物及其他爆炸性物质的爆炸;导线因电流过载,由于过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的爆炸等.

#丘知月# 爆炸可以分为哪几类?
(15235297481): 广义地说,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爆炸分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

#丘知月# 按照爆炸的现场特征分类,爆炸可分为(). - 上学吧普法考试
(15235297481): 爆炸的原因:采煤层面瓦斯浓度过高,达到爆炸极限,若有引爆条件时(如铁锹碰撞石炭产生火花,电器开关电弧等)即可产生瓦斯爆炸,采煤层若通风不畅,安全监测不到位也可引起瓦斯积累,也是非常危险的.其次采煤层要做好粉尘控制,当空气中粉尘达到一定比例时有外在引爆条件时,也可发生煤粉瞬间燃烧爆炸.

#丘知月# 爆炸可分为哪几类?化学爆炸的特点是什么? - 作业帮
(15235297481):[答案] 化学爆炸,物理爆炸,核爆炸, 放出大量的热,

#丘知月# 什么是爆炸 -
(15235297481): 1.爆炸是物质非常迅速的化学或物理变化过程,在变化过程里迅速地放出巨大的热量并生成大量的气体,此时的气体由于瞬间尚存在于有限的空间内,故有极大的压强,对爆炸点周围的物体产生了强烈的压力,当高压气体迅速膨胀时形成爆炸. ...